Return to search

台灣PVC業產業分析-產業矩陣分析法之應用

PVC產業為台灣歷史上最為悠久的產業之一,可說是造就台灣經濟起飛的始祖,然而有關此產業的研究,由於台灣早期並不甚重視產業分析,所以或偶有偏行銷與財務方面的、或偶有偏製造與研發方面的,可是對於「全面、且縱貫性」的PVC產業研究卻絲毫沒有,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有鑑於此,研究者決定以此產業做為本次研究的標的,企圖對台灣的聚氯乙烯產業做一全面性、且長達四十年以上的縱貫性分析。

然而若是從企業管理的立場出發,一份好的產業研究或產業分析必須是對企業具有實質的「決策指導」作用才有價值。不過由於「傳統的產業分析架構」大多來自於個體經濟學的領域,所在的觀點是站在政府以及社會大眾的立場,來確保各個產業自由開放的程度、以及幫助市場機能自然運作,對於廠商在進行策略決策的方面卻無太大的指導作用。有鑑於此,研究者乃採用司徒達賢(2001)的「產業矩陣分析法」做為此次分析台灣PVC產業的架構工具,希望能藉由此分析架構的三項特質—「系統化、細緻周延、以及能與策略決策間緊密配合」,讓讀者可以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觀看台灣的PVC產業,並且做為提供給後續PVC產業研究者一個產業分析架構的參考和改進依據。

簡而言之,本研究的目的有三:1.以一個更為完整的方式報導台灣PVC產業趨勢的變動,希望藉此能提供人們一個深入檢視台灣PVC產業的機會。2.以實例展示「產業矩陣分析法」的三大特性—系統化、細緻周延、以及能與策略決策間緊密相連。3.希望藉由本研究,讓國內的產業分析專家對「產業矩陣分析法」能有更多的認識,進而引起共鳴。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研究者廣為蒐集有關台灣PVC產業的相關報章雜誌、研究資料、企業刊物、並輔以部份的訪談,以將所獲得的資料逐漸填入產業矩陣裡相對應的策略點中,最後再進一步地展示此一分析架構的應用方式,證明(說明)此分析方法的三項特質。

而本研究之主要研究結論如下所示:

一、在產業環境變遷方面

(一)環保與能源節約意識逐漸抬頭,使得製程方式亦不得不跟著改變。
(二)PVC業廠商的競爭,逐漸從區域性轉為國際性。
(三)產業中,「製程的研發」以及「售後(技術)服務」等的價值單元逐漸顯得重要。
(四)在台灣與大陸兩地的政府對PVC產業的政策都有所改變之下,台灣的PVC業者有逐漸轉往大陸投資的傾向。
(五)PVC業者為了擴展與生存,乃逐步地向上下游進行整合。
(六)產業中,企業逐漸地建立大型的倉儲、運輸與轉運站。


二、在產業特性的方面

(一)「政府政策」、「民眾的環保意識」、以及「可獲得的工業用土地的多寡」對此產業的發展具有頗大的影響。
(二)從產業分析模組的角度來看,台灣與大陸的PVC業都屬於「高進入障礙」、「高集中度」的產業,然而當台灣PVC業位於產業生命週期的「衰退期」時,大陸PVC業仍位於產業生命週期中的「成長期」的階段。
(三)從產業類型劃分的角度來看,PVC產業屬於「資本密集」的產業。

三、在未來趨勢的方面

(一)PVC樹脂的價格會有逐漸趨於國際水平一致的現象。
(二)PVC業者必將擴大對資訊系統的應用,以降低因地區介面而產生的協調、溝通、與運銷方面的成本。
(三)在未來數年之內,大陸仍將成為世界各國PVC業者最大的爭食市場,而台灣目前仍因與大陸有較相近的語言、文化、和風俗民情而尚有進入優勢。

四、在展示產業矩陣分析法之特性的方面

(一)本研究展示了「產業矩陣分析法」系統化、細緻周延、能與策略決策間緊密配合之三大特性,也證明了產業矩陣在做為紀錄甚至分析產業趨勢方面的構想,是可行的。
(二)本研究展示了在不同的階段,每項價值單元在策略上的相對重要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03550551
Creators楊昇穎, Yang, Sheng-yi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