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論清朝前期的滿洲文化復興運動 / none

在清朝前期的康雍乾三朝中,清朝皇帝曾經復興入關前的滿洲傳統文化。在本文中將這些措施整體稱之為滿洲文化復興運動(Manchu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movement)。大致上來說可以分為三個方面:1. 提倡國語振興騎射;2. 整理滿洲歷史與傳統;3. 維持八旗制度運作。康雍乾三朝所推行一系列的復興滿洲文化的措施,表現了清朝皇帝對於滿洲文化的重視。學界過去對於此一現象的詮釋,認為清朝皇帝的作法是擔心滿洲人被漢人所同化而失去統治的特權。然而更基本的問題是:為何政經特權的維持,需要透過文化的復興運動來達成?國語騎射、滿洲源流與八旗制度等代表滿洲文化的符號,對於清朝皇帝具有什麼樣的意義?而本文試圖從清朝入關前與入關後的滿漢關係,以及相關的滿洲身分與文化變遷過程來討論前述的問題。
首先,清朝以少數民族的征服王朝之姿,建立了廣土眾民的多民族帝國。為了爭取漢人以及滿洲人支持清朝的統治,清朝皇帝一方面透過宣示滿漢一體,尊崇儒家思想與傳統中國的官僚制度來建立其統治漢人的正當性;另一方面,出於對漢人反滿意識的防備,又必須崇滿抑漢,以維持本民族的優勢地位。因此,如何在首崇滿洲的原則下,又不至於激起漢人對清朝統治的反感,是清朝皇帝在統治上所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然而,推行崇滿抑漢政策的前提在於區分滿漢。在清朝發展的歷史中,滿漢接觸的經驗形塑了滿洲與漢人的文化意義。而清朝皇帝對於滿漢的區分也受到這種文化意義的影響。而這種文化意義也隨著歷史事件的介入而有所改變。
在滿漢接觸的歷史中,滿漢之分主要是建立在身分與文化上的差異。入關前的滿洲文化對於清朝皇帝而言,是征服民族優勢的象徵。清朝皇帝透過復興滿語、騎射與八旗制度等滿洲文化符號,以及排斥漢習的做法,來重申(或重塑)滿洲性(Manchuness),藉此重新鞏固滿漢對立的二元意義結構,以及相應的滿洲統治地位。
滿洲文化復興運動的推行,必須透過在傳統中國文化與當時清朝的政治制度中所賦予皇帝的至高獨裁權力,才有可能達成。但由於官僚體制與基層旗人的不配合,而使得當時此一運動的成效不彰。在這個歷史事件中,可以看到在少數民族統治多數民族時,如何透過文化與身分的界定來團結本民族,並維護自身的統治與優勢地位。因此,此一事件同時具有身分、文化與統治上的意義。而歷史人類學與族群理論兩者之間,在這個課題上也出現了對話的空間。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02590031
Creators蔡偉傑, Tsai, Wei-chieh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