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765
  • 669
  • 617
  • 213
  • 93
  • 3
  • 2
  • 2
  • 1
  • 1
  • 1
  • Tagged with
  • 1393
  • 1393
  • 776
  • 380
  • 327
  • 317
  • 308
  • 246
  • 213
  • 180
  • 163
  • 160
  • 155
  • 148
  • 14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1

負起時代責任 :《中國學生周報》與「文化中國」在香港之建構 = Answering the call of our time : the Chinese student weekl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China" in Hong Kong

Pong, Ho Yin 28 August 2020 (has links)
本文透過深入分析《中國學生周報》(香港版) (1952-1974) 這份具影響力的青 年流行刊物的文本意識,嘗試剖析1950-1970年代香港青年社群如何介入、討論 甚至建構着自身文化及身份認同。《中國學生周報》這份由「南來文人」創立、 由美國政府機構提供營運資金的青年刊物,一方面透過傳播傳統中國文化以及 反共的政治意識形態作為刊物的文化及身份認同的意識,向當代的香港青年讀 者們灌輸着「中國人」身份認同意識;另一方面《中國學生周報》向當代的青年 讀者們傳播一種貶斥甚至是拒絕融入香港社會的意識形態,把香港社會視為負面 的「他者」,包括批評香港「重英輕中」的教育制度,香港的社會文化呈現「重 利蠻荒」、「文化沙漠」的意象,從而阻止香港的青年社群產生「香港認同」 的文化及身份意識。 可是,1970年代香港和中國大陸出現的政治變化,加上「中國人」身份認 同意識的改變和香港本土身份意識的出現,使《中國學生周報》強調的中國文 化意識和「中國人」身份認同意識變得過時,新一代的香港讀者亦隨之離去 。《中國學生周報》的歷史成為了一面鏡子,從中反映着1950-70年代香港社 會大眾的文化及身份認同意識的變遷。This research aims at offering a critical textual study of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Chinese Student Weekly (Hong Kong Version) (1952-1974). This weekly was an influential publication that targeted the youngster audience with an emphasis on promoting the valu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oth the editorial team and some regular contributors to the weekly were scholars who sought refuge from China in Hong Kong. The weekly had attracted some contributions from young readers as well. The weekly might shape its readers' rather negative impressions of Hong Kong. The colonial system overstressed theimportance of English at schools, and it created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culture of HongKong. It might lead to hindering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dentity However, the political changes in Hong Kong and China during the 1970s, together withthe changing "Chinese identity" and the emergence of Hong Kong's local identity, theweekly's mphasis on Chinese culture lost its app e al to the youngsters in Hong Kong. Forthis reason, young readers ignored it. The history of the weekly can serve as a lens fromwhich one can observe the cultural changes in Hong Kong from the 1950s to the 1970s.o Hong Kong.
22

中國能源安全戰略與中美關係 / China's energy security strategy and sino-U.S. relations

鄭雲杰 January 2018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23

我國商主體法律制度研究 : 以立法模式為中心 / Research of China commercial subject legal system : focus on legislative mode

蘇寧 January 2011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Law
24

中國中成藥產業的區域佈局與競爭力分析 / Study on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dustry in China

陳聰 January 2012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25

中國糧食安全政策之研究 2001~2010年

陳宇珊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78年,中國開始對計劃經濟體制進行改革,至今已歷經了30多年的快速增長,經濟增長明顯加快、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準改善,食物消費也因此更加多樣化。為了提供足夠的糧食安全保障,中國的糧食生產自2004年以來,已經達成了「十連增」的記錄。 本研究特別針對中共在「十五時期」(2001年~2005年)、「十一五時期」(2006年~2010年)」所採行之糧食政策及執行成果進行分析。研究顯示,中國雖然在21世紀初難得地維持了相當高度的糧食自給,但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自然資源和環境的日益縮減和惡化、人口快速成長以及工業化、城市化的社會變遷,都是中國糧食安全必然面臨的嚴峻挑戰,同時也影響中國對安全的感受。 為應付國內的糧食缺口,並在國際糧價處於相對低價時增加儲備,從2009年開始,中國連續幾年成為大豆、玉米和小麥等穀物淨進口國,進口量並逐年攀升,因此中國的糧食需求已成為國際間影響糧食安全的關鍵。只要中國糧食自給的能力稍有變化,都會帶來大量的糧食國際貿易,甚至有人主張這也是導致糧價高漲的原因之一。 隨著全球化的進展,糧食也成為國際貿易商品,糧食相關金融產品成為跨國企業及財團運作資金的另一種選擇。但若從宏觀開放的視野看待進口糧食,中國的資源配置和農業生產結構,可望透過貿易自由化而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自十八大拋出「城鎮化」的概念後,很多投機者已經虎視眈眈,寄望從城鎮化帶來的土地盛宴中攫取財富,認為「新土改」將是中國繼城市化之後又一個炒作房地產的機會。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不只是民生經濟問題,處理不好就可能引發社會動盪;「城鎮化」是否將排擠農業耕種面積、「農村現代化」如何兼顧總體經濟發展和增加農民收益,都是值得持續密切觀察的重點。
26

中國市場第三方理財機構發展研究- 以N公司為例

林淑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研究中國第三方理財市場,並以第一家第三方理財公司諾亞財富(N 公司)為研究對象。因應中國經濟的崛起和發展,商業模式日新月異,金融市場也快速成長,其中財富管理市場更受到本土和國際金融業者的矚目,除了傳統銀行著力於發展財富管理業務,更出現各種創新模式的企業搶食市場大餅,第三方理財公司即是中國財富管理的創新案例,本論文由市場面、法規面和現行業者分析等不同構面探討第三方理財的發展歷史、未來前景和挑戰。 因應新常態下經濟模式轉換的挑戰,2015 年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成推動中國經濟繼續前行的“雙引擎"之一,傳統製造業全面升級轉型,提高附加價值,增快紅色供應鏈的崛起,金融也出現創業成功的案例,本論文研究對象諾亞財富是中國第三方理財的先驅,也是金融成功創業的案例,作者透過該公司的發展軌跡和轉型過程等層面,研究金融創業的成功關鍵因子,並運用 SWOT 等分析方法,探討諾亞財富面對目前中國快速改變的金融市場的優劣勢分析。
27

《中國論壇》有關臺灣政治發展的言論分析(1975-1990)

陳重生, CHEN, CHONG-S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有別於早年《自由中國》、《文星》和《大學雜誌》的「文人辦報」,《中國論壇》可說是首次由報團(《聯合報》系)結合一群知識分子,以企業化經營的方式論政。 本研究旨在分析其半月刊時代(1975-1990 )有關台灣政治發展的言論,進而對該刊與主導其內容的學者們作一歷史定位。 第一章為緒論,舉凡研究旨趣、研究方法,以及《中國論壇》的創刊背景、組織運作和內容流變,旨在探討之列。 第二至六章係就外交、反對勢力、國民黨威權體制、憲政改革、兩岸關係等問題,逐一分析《中國論壇》暨撰稿人的建言和立場。 第七章則是結論與評估。筆者嘗試建構一個台灣政治發展的動態模式,以檢視《中國論壇》十五年來的政論概況,將之分為「歌功頌德」、「回歸憲法」、「民主優先於統獨」三個時期;並提出「知識分子-政治-媒介」的三角關係圖,對「中國論壇派」的崛起和沒落進行評估。
28

白雨齋詞話之研究

陳月霞, Chen, Yue-Xi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作者生平略歷 第二節成書年代、版本與書名考 第二章白雨齋詞語之著述動機 第一節矯浙派之弊 第二節衛常州派之緒 第三章白雨齋詞話之重要理論--沈鬱說 第一節沈鬱說之意義 第二節沈鬱之法 第三節沈鬱說之構成條件 第四節結語 第四章沈鬱說之實際運用 第一節泛論各時代之詞 第二節論唐五代之詞人 第三節論北宋詞人 第四節論南宋詞人 第五節論元明清詞人 附表所引詞人及作品統計表 第五章結論 第一節白雨齋詞話之優點 第二節白雨齋詞話之缺點 第三節綜合評論 附錄引用書目與篇目
29

漢書論贊研究

陳靜, Chen, J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漢書之成書經過 第二節漢書之撰述動機 一、繼承父業,補史記之闕 二、有意尊漢,述大漢功德 三、顯名於世,成一家之言 第三節漢書論贊於漢書中之地位 第二章漢書論贊所顯示之思想 第一節漢書論贊之思想淵源 一、時代背景之影響 ( 一 )儒學勃興 ( 二 )經學昌盛 ( 三 )陰陽五行學說流行 二、沿承前人之思想 ( 一 )本之司馬遷 ( 二 )本之父業 ( 三 )本之劉向、劉歆 ( 四 )本之揚雄 ( 五 )從其他諸家之稅 第二節漢書論贊所顯示之思想 一、尊崇孔子 二、崇尚經書 三、仁愛思想 四、忠誠思想 五、五行思想 六、正統思想 七、因果報應 八、天命思想 第三章漢書論贊之內容分析 第一節寓語褒貶 一、屬於褒讚者 ( 一 )讚天子治世 ( 二 )褒賢臣循吏 ( 三 )美烈士臣節 二、屬於貶斥者 ( 一 )叫刺天子 ( 二 )責諸侯 ( 三 )斥姦佞 第二節增補軼事 一、補述世系 二、補繪人物 三、補記軼事 四、補述原由 第三節闡明去取 一、治行有功,則為之立傅 二、忠行可憫,則著錄其語 三、義行著明,則備論其語 四、切於世事,則為之表明 五、國之利害,則備論其事 六、欲釋世疑,則詳錄其事 七、事實未詳,則闕而不書 第四節昌言議論 第五節抒發感嘆 第四章漢書論贊之史觀 第一節論君道 一、德業 ( 一 )仁義 ( 二 )恭儉 ( 三 )明斷 ( 四 )納諫 二、禮樂 三、用人 ( 一 )群力勝私智 ( 二 )任仁賢,遠佞臣 ( 三 )委任不疑 四、處親 五、御夷 第二節述臣節 一、忠誠 ( 一 )履忠進言 ( 二 )竭誠輔君 ( 三 )奉法敬職 三、立身 ( 一 )守節不阿 ( 二 )慎於所習 ( 三 )克己躬行 三、學識 四、功名 ( 一 )戒驕矜 ( 二 )功遂身退 ( 三 )仕隱適時 五、君臣相得 第五章漢書論贊之文學分析 第一節兩漢之文學風氣 一、漢賊之勃興 二、詩歌之萌芽 三、諷諭之風尚 第二節漢書論贊之文章特色 一、裁密思靡,文多偶句 二、文辭華贍,藻飾靡麗 三、音節和諧,頓挫有致 四、好寫古體,多留古字 五,直錄古書,少有更改 六、詞有法度,句法嚴整 七、詞意蘊藉,彬彬儒稚 第三節漢書論贊之文學理論 一、文章區分於學術之外 二、著重文學之實用價值 三、文學作品須反映人生 第六章漢書史記論贊異同 一,漢書論贊刪省史記贊文者 ( 一 )刪省虛字 ( 二 )刪省複詞 ( 三 )刪省冗語 二、漢書論贊更易史記贊文者 ( 一 )改易文詞 ( 二 )移易次第 三、漢書論贊增益史記贊文者 ( 一 )隨文增贊 ( 二 )增述己見 四、漢書另作論贊者 五、二書字異意同者 第七章結論 一、示班固思想 二、寓褒貶大義 三、補正文未備 四、示史筆態度 五、明篇什旨歸 六、立政治史觀 七、開駢文先河 八、存古代文字 九、見文學觀念 十、為歷史注解 附錄: 漢書史記重複篇章論贊對照表 參引書目
30

中國廣播公司對東南亞地區廣播宣傳策略的研究

洪瓊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廣播可超越時空的限制,自由傳達訊息,它擁有方便、迅速、經濟與無遠弗屆的特性,故二次大戰以來得以長足發展,各國均利用廣播從事宣傳。在國際宣傳上,「不戰而屈敵人之兵」正是廣播特性的最佳寫照。 東南亞地區是個多元種族社會,豐富的資源與高度的戰略價值,已使本區成為世界列強急取的目標。而本地區正是我國僑胞密集地帶,依僑務委員會的統計,我國計有95%以上的海外僑胞居留該區,總數在二千萬左右,人數極為可觀。中華兒女一向勤勞、刻苦,海外華人將此美德予以高度發揮,故能在各居留地克勤克儉、白手起家,握有雄厚的經濟實力。 在經濟上,中共向來視海外僑胞為搾取僑匯的對象,在政治上,則以僑胞作為統戰的工具;值此國際正義湮滅、局勢混亂之際,重視廣播宣傳戰已成國家生存要件之一、而就政治、經濟因素看,我們都有充分的理由去爭取海外華人對我們的了解與認同。故確立宣傳政策、檢討海外廣播宣傳策略有其必要,因此而引發了研究本論文的動機。 研究本論文,須先澄清一個觀念。王□武教授指出,「華人」與「華僑」是不同的稱呼,用法也不一樣。華僑的「僑」是指「僑居」,意味著「暫時性」的客居。但現今東南亞的華人,大部份已落戶生根,長期定居,不再是「僑居」了,故其稱呼已由「華僑」改為「華人」了。換言之,過去二十多年來,東南亞歷史與中國歷史改變了,華僑地位跟著變化,稱呼也隨著不同。 我國目前有「自由中國之聲」與「亞洲之聲」兩電台向海外廣播,本文針對兩電台向東南亞地區廣播的狀況加以探討,以了解它們的宣傳主題、目標、運用的宣傳技巧與存在的缺點,而謀改進之道,以下為各章提要: 第一章緒論,介紹東南亞的地理位置,我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我國的僑務政策,中廣公司的海外廣播等。 第二章說明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並輔以調查法,前者就兩電台的評論內容分析,後者則實地訪問台大、政大、師大三校來台僑生收聽「自由中國之聲」的反應與建議。本研究使用的統計方包括百分比與卡方(Chi--Square)。 第三章分析「自由中國之聲」評論內容,主題、目標、宣傳技巧等是否違反宣傳原則。另外也以連帶性分析(Contingency Analysis)觀察那一宣傳,使用那些技巧,並常連帶出現。 第四章為實地調查所得資料的分析,對象為台大、政大、師大三校僑生收聽「自由中國之聲」節目的反應,發現受訪學生中只有33.7%的比例知道訪電台;而收聽的節目中,歌唱最受歡迎,新聞次之。 第五章簡介「亞洲之聲」的設立、特色、新聞內容分析、節目內容等。由本章發現「亞洲之聲」不同於「自由中國之聲」,它沒有國家立場,以亞洲人公有電台的姿態出現,是個中波臺,專門報導亞洲人、亞洲事。自由中國之聲則有國家立場,代表中華民國發言,是個短波台。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本章就傳播學的眼光,探討廣播宣傳成功的要件,與目前存在的缺點,而提出建議: ——提高傳播者的知名度,即提高「自由中國之聲」與「亞洲之聲」的知名度。 ——訊息傳遞過程,講求音效,使聲音清晰。 ——訊息內容方面,須掌握聽眾的興趣。要做到這一點,先要知道那些節目是聽眾喜愛的?要增加那節目?減少那些節目? ——聽眾的特性為何?這是從事國際廣播宣傳人員應銘記於心的。

Page generated in 0.014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