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從國際關係理論探討中國的崛起

蘇建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探討中國自2000年以後的外交戰略。除了分析中國的崛起之外,同時也探討在崛起的過程中,中國所必須面對的質疑與挑戰。中國國力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中國的崛起究竟是採用何種方式?中國崛起之後帶給全世界的究竟是福還是禍?中國崛起之後,是否有意與美國爭取霸權地位?這都是值得探索的問題。 面對中國的崛起,西方學者對此都有各種不同的看法,也提出各種不同的見解。然而,中國在面對崛起的過程中,面對西方國家的質疑時,中國究竟是如何面對這些懷疑呢?這些問題都是本文想要一一解答的部分。 本文從中國的國內經濟開始談起,觸及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探討中國在經貿上如何面對美國。其次,從軍事的角度切入,除了瞭解中共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腳步以外,同時也將中共的軍備與美國做一比較,以便深入瞭解中美軍事實力的差距。最後,則是探討中國的外交戰略,除了早期中美之間的外交關係外,也深入探討中國在2000年以後所主張的外交戰略。藉由這三個面向,希望能夠對中國的崛起做一探討,瞭解中國在新的國際局勢當中,可能扮演的角色與國家地位。
2

中國周邊外交戰略之研究(2001-2009) / China's Strategy of Peripheral Diplomacy(2001-2009)

楊宗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外交戰略屬於總體戰略下的一項分類戰略,而周邊外交戰略則構成外交戰略中的一環。當前中國的周邊外交戰略,是採「以鄰為伴,為鄰為善」為精神的「睦鄰外交」,屬於周邊外交戰略模型中「有所作為」的型態。睦鄰外交的內涵已由早期單純強調政治層面的「睦鄰」,擴充為今天同時兼顧經濟層面的「富鄰」及安全層面的「安鄰」,其特點包括了尋求與周邊國家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廣泛參與區域性多邊外交機制、以談判手段解決領土紛爭、加深與周邊國家的經貿聯繫、降低周邊國家對中國軍事威脅的疑慮等。影響周邊外交戰略形成的因素可分為內在的思維及外在的環境兩部分。中國周邊外交的戰略思維歷經了「和平共處」、「革命輸出」、「和平發展」、「和諧世界」四個階段,當前的周邊外交戰略思維,即是在這些概念下一脈相承的產物。中國周邊包括了東北亞、東南亞、中南及南亞四個次區域,而每個區域中的地緣政治因素、區域整合因素、以及美國的因素等,構成了影響周邊外交戰略的外在環境因素。在這些內、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今天的周邊外交戰略。透過中日的「暖春之旅」、中緬的新經濟合作關係、中俄的「和平使命」聯合軍演三個案例的印證,可幫助我們觀察及評估睦鄰外交戰略在政治、經濟、安全三個領域的發揮及成效。

Page generated in 0.014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