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中共革命輸出--緬甸個案分析

陳美玲, CHEN, MEI-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計約五萬字,分五章十四節。 中共的對外政策,絕不僅限於意識型態的功能運用而已。本論文討論「中共革命輸出 」,不專從意識型態著手,也考慮中共對外政策的實踐作法。 本文各章擬述如下: 第一章導論,闡述研究主題的重要性和選取 甸為個案研究的原因,並對研究重點、 論文架構、研究限制加以說明。 第二章,敘述中共對緬甸輸出本身革命經驗的意識型態基礎。 第三章,探討國際環境的變化;特別是中蘇共對緬甸的爭奪以及美國對東南亞政策, 對中共與緬甸關係所造成的影響鄉。 第四章,由緬共的成立與發展、緬甸的種類政策與種族回題、緬甸中立政策的形成與 轉變等幾點因素,討論緬甸的國內因素如何影響中共對緬甸的關係。 第五章結論,對中共與緬甸、緬共關係的消長作一番鳥瞰,嘗試找出其和中共外交政 策發展趨勢的關聯性。
2

中國周邊外交戰略之研究(2001-2009) / China's Strategy of Peripheral Diplomacy(2001-2009)

楊宗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外交戰略屬於總體戰略下的一項分類戰略,而周邊外交戰略則構成外交戰略中的一環。當前中國的周邊外交戰略,是採「以鄰為伴,為鄰為善」為精神的「睦鄰外交」,屬於周邊外交戰略模型中「有所作為」的型態。睦鄰外交的內涵已由早期單純強調政治層面的「睦鄰」,擴充為今天同時兼顧經濟層面的「富鄰」及安全層面的「安鄰」,其特點包括了尋求與周邊國家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廣泛參與區域性多邊外交機制、以談判手段解決領土紛爭、加深與周邊國家的經貿聯繫、降低周邊國家對中國軍事威脅的疑慮等。影響周邊外交戰略形成的因素可分為內在的思維及外在的環境兩部分。中國周邊外交的戰略思維歷經了「和平共處」、「革命輸出」、「和平發展」、「和諧世界」四個階段,當前的周邊外交戰略思維,即是在這些概念下一脈相承的產物。中國周邊包括了東北亞、東南亞、中南及南亞四個次區域,而每個區域中的地緣政治因素、區域整合因素、以及美國的因素等,構成了影響周邊外交戰略的外在環境因素。在這些內、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今天的周邊外交戰略。透過中日的「暖春之旅」、中緬的新經濟合作關係、中俄的「和平使命」聯合軍演三個案例的印證,可幫助我們觀察及評估睦鄰外交戰略在政治、經濟、安全三個領域的發揮及成效。

Page generated in 0.020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