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影響中美貿易談判的因素及個案探討白允宜, BAI, YUN-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國內一片高喊自由化與國際化的呼聲中,隨著貿易順差的逐年擴大與外匯存底的快
速累積,我國也面臨了更多的國際競爭與挑戰。而其中對我國經濟發展最為重要,影
響層面也最為廣泛者,便屬中美貿易談判(略商)了。
本論文擬就我國歷年來與美國在經貿事務的談判經驗,試圖歸納出影響整個經貿談判
之成因、過程以及結果的因素,並逐一加以深入分析、探討,期為將來我國面臨更多
的經貿談判擬出一套最佳的因應對策。
論文內容共分八章:第壹章緒論;第貳章影響中美貿易談判的因素,分別就經貿關係
、法律規範、政治環境、社會(民間)反應、認知差距、談判代表(機構)、文化等
七大因素逐一加以分析;第參章至第柒章為個案探討,分別就中美紡織品配額談判、
中美煙酒談判、中美工具機、鋼鐵VER談判、中美農產品貿易談判、中美智慧財產
權談判等,依第貳章的影響貿易談判的七大因素,分別深入探討;第捌章結論。
|
2 |
中美匯率衝突因素及其政經意涵之研究 /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of China-U.S. exchange rate conflict and the meanings of their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sideration林漢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貨幣政策的調整向來摻雜很多國際與國內經濟、政治因素的考量,尤其隨者中國不斷增加的貿易順差與外匯儲備的大量積累,使得美國國內要求縮小中美貿易逆差的聲浪愈來愈大,而人民幣匯率問題又在此一不平衡貿易結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美國本土製造業是要求人民幣大幅度升值的主要政治力量,它們遊說美國國會和行政部門,企圖迫使美國政府向中國施壓,特別是在每兩年一次的選舉壓力下,美國政府將傾向於發動對外國貿易夥伴的攻擊,藉以轉移自己受到的政治壓力。對中國而言,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則主要是中國政府考慮政治與經濟穩定後的產物。面對來自美國方面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中國政府的可能選擇是,逐步改變匯率水準和形成機制,並創造一系列制度條件,使之與經濟成長方式以及對應的社會目標相一致。和美國相比,政治因素在中國匯率政策中的作用可能更強,因為除了經濟後果外,匯率政策的調整還意味著社會問題與政權穩定的政治考量。在人民幣匯率問題這一場利益博弈中,表面上代表國家利益的政府政策,實際上卻是中美兩國內部強勢壓力集團之利益與政策制定者之利益的融合。
美國是利益團體政治最為發達的國家。美國三權分立的基本權力架構與競爭性的選舉制度,乃是利益集團政治欣欣向榮的泉源。因此,美國的任何一項公共政策都是在不同利益團體的激烈競爭下,在利益團體與立法機關、行政部門間艱難的討價還價基礎上達成的。而中國政府則因享有較大的政治和經濟自主權,政府在匯率問題的態度更能決定政策的走向與選擇。基於中美兩國在匯率議題上的觀點與立場迥異,彼此之間的衝突與博奕過程也就難以避免了。
|
3 |
降低關稅、開放市場與中美貿易之研究葉宜玲, YE, YI-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探討近幾年來中美貿易順差逐年擴大、中美貿易摩擦日趨嚴重之下,降低關
稅、開放服務業市場對中美貿易之影響。
第一章為前言,說明本文研究動機。第二章為中美貿易分析,剖析中美貿易十五年來
的三個特色。第三章為降低關稅對中美貿易之影響。先分析海關進口稅則修正與中美
貿局。再設立各項商品之進口需求方程式,作一實證研究,從而分析其結果。第四章
為開放服務業與中美貿易。開放服務業市場是中美經留談判中愈益重要的項目。本章
分別就開放運輸業、保險業、銀行業市場加以分析與評估。第五章為結論。
|
Page generated in 0.013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