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3
  • 3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由國中小教科書看戒嚴時期台灣之國族建構—以國語文科和社會類科為分析中心

蔡佩娥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現代國家以教育作為塑造國族認同的手段之一,為普世常見的情況,台灣的近代教育體制肇始於日治時期,由國家所主導的國民教育也始於這個階段,戰後台灣由中華民國接收後展開另一階段的教育體制,雖然在教育制度上有所差異,但兩者都是由國家機器強力掌控教育。而中華民國政府在接收台灣後的首要目標在於去日本化、行中國化,主要手段之一便是透過教育來實施,戰後台灣在黨國體制的威權統治下,教育的特色包含黨化教育、軍國民教育以及民族精神教育,也就是學校教育的功能不只是傳遞知識與社會文化,更與國家機器的統治結合,用以塑造民族意識、凝聚對國家機器統治正當性的認同。 基於強人威權體制統治之下,教育政策和教科書制度皆由政府掌控,使台灣戒嚴時期的國中小教科書維持一貫的中國化教育,自五0到八0年代數十年之間的教科書是「既未換湯、也未換藥」,並沒有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結構性的改變,國族建構在教育內容中亦占有一定的份量,這情況要到九0年代後期開始進行教育改革後,台灣的國族教育內容才逐漸轉變。本論文的目的在探究戰後台灣國民教育的教育內容中國家權力介入之痕跡,因此嘗試以涵蓋整個戒嚴時期國中小之國語文和社會類科教科書以及課程標準為分析對象,針對教科書內容進行量的與質的分析,佐以課程理論、教育權理論、課程社會學之研究視角切入探討以及批判戒嚴時期教科書內容及其分析之結果,除了釐清戒嚴時期台灣教科書中有關國族建構內容產生的時空背景及其歷史脈絡,亦嘗試呈現戒嚴時期實際的國族認同教育內容和其背後代表的意義。
2

朝向一個國族的完成─19世紀烏克蘭民族運動發展歷程(1798-1922) / Toward the Completion of a Nation - The Development of Ukrainian National Movement (1798-1922)

徐裕軒, Hsu, Yu Hs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屬於國族建構的個案研究,探討19世紀烏克蘭的民族運動發展歷程。由歷史意識的關切出發,採用捷克歷史社會學家赫洛荷的民族運動理論作為分析架構,鋪陳出歷史、文化與政治的三階段發展歷程。在內容論述上,挑選12位最具代表性的烏克蘭知識份子,以列傳形式帶出19世紀烏克蘭民族運動的發展歷程。同時輔以知識分子的文本,以分析19世紀以來烏克蘭國族意識的興起與開展、及其對今日烏克蘭社會的影響。 本論文除緒論與結論外,共分為四個部分。首先,由歷史溯源,爬梳9世紀基輔羅斯以來的烏克蘭歷史,找尋烏克蘭國族的根源;其次,進入烏克蘭國族意識的萌芽階段,探討烏克蘭人如何透過傳統的發明與歷史的詮釋,創建出想像中的共同體價值;再次,隨著國族意識與民族運動逐漸開展,具規模性的文化活動與團體組織,亦不斷深化烏克蘭民族存在的正當性;復次,民族運動來到政治動員與國家構築階段,創建實體的政治黨派與政府,不但是凝聚烏克蘭國族的必要手段,更成為完成國族建構的必經之路。結論針對問題的緣起做出回應,並反思19世紀以來的國族運動經驗對照今日的烏克蘭國族認同問題。 / This thesis provides a case study of nation-building. Initiated by the concern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it aims at analyzing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Ukrainian national movement in the 19th century. Apply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by Czech historian/sociologist Miroslav Hroch, it divides the national movement course into 3 phases (i.e.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Furthermore, biographical ketches contribute to a holistic analysis of the 19th century Ukrainian national movement as a whole. 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First, it traces back to the historical root of Ukrainian nation from the time of Kyivan Rus’. Second, it investigates how Ukrainians created the imagined community by inventing a common tradition and re-interpreting the history. Third, as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grows, cultural and organizational activities contribute to strengthen the Ukrainian national idea in the mid-19th century. Fourth, political means such as regime establishment was employed by the eve of the Revolutionary times. In conclusion, it proposes feedbacks and reflections to re-consider the national identity problem in today’s Ukraine.
3

馬來西亞中學歷史教育中的國族建構 / Nation-building in History Education of Malaysia’s Secondary Schools

王麗蘭, Wong, Lee L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主旨是以內容分析法探討馬來西亞自獨立以來至今(1957-2009)的國民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的國族建構歷程,並輔以深度訪談法與參與式觀察法來進一步探究馬來西亞歷史教科書的演變。 本研究發現是從歷史教育中發現馬來西亞的國族建構是由掌握政權的馬來人之根本賦與的情感,轉化為對馬來西亞這個國家政體(state)的認同。而馬來西亞歷史教育中的對「國族想像」的建構中,是以具族群屬性的「馬來人和馬六甲王朝」、政治範疇中的執政黨即「國陣政府和巫統」、宗教範疇中的「伊斯蘭教」為主要內涵,其「國族」的邊界與「族群」的邊界的劃分實際上並無二異。在這樣的歷史教育的國族建構歷程中,被排除在「國族邊界」之外的,其實是那些馬來半島和東馬地區的原住民、在境內為少數民族的華人和印度人、在政治發展過程中「無聲」的在野黨以及更多非伊斯蘭的議題。 從馬來西亞的歷史教育研究中,發現馬來西亞政府對「國族國家」(Nation-state)的建構存有迷思,統治者仍然有著期待將多元民族的社會形成「一個民族一個文化一個國家」的觀念。

Page generated in 0.01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