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冷戰後中共在六方會談之角色:多邊安全機制的理論與實踐 / The role of China in the six-party talks after the Post-Wa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ultilateral security regime馮湘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世紀以來,多邊主義是全球化時代外交新思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一種國際互動方式,是國際體系層面的一種制度框架。然而,多邊主義強調的並不只是從一個國家的對外戰略,而是從整體角度強調多邊制度結構,並且考慮國家之間的互動方式。自中共確立多邊外交政策以來,從過去消極參與態度到今日的積極參與多邊機制,不只代表中共對參與國際機制的重視,更意味在國際舞台上的整體國家實力提升,因而擴大對於國際多邊機制的影響性。
對中共而言,積極推動北韓核武危機解決,促成「六方會談」啟動,不只是符合中共的防止核武擴散的國家利益,更代表中共作為「負責任大國」的角色,「六方會談」象徵中共以和平方式推動多邊機制的一環,在「六方會談」中的積極「有所作為」態度及策略立場,更成功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肯定。若以北韓核武為例,中共希望利用「六方會談」成功提升優勢,故中共以參與多邊安全機制作為角逐世界的工具。
然而,「六方會談」可能還有許多限制因素,但作為此區多邊安全機制框架,為來的關鍵在於必須要加強協調原有的安全機制,進而發展出完善的東北亞多邊安全機制。綜觀而言,「六方會談」成功透過多邊對話機制解決危機,並成功為北韓和美國提供談判空間,也各自為彼此得到國家利益,維持東北亞和平與安全。在長期東北亞的安全結構中,周邊國家間出現全面的安全合作,不只可在軍事議題上合作,更能在經濟議題交流加深合作,使得沒有任何一國可在東北亞安全問題置身事外,逐漸形成鞏固的東北亞安全機制。
|
2 |
網路銀行策略經營之探討裴森興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1990年代網路開始盛行後,在資訊流、物流、金流的技術上都有很大的進步,代表金流的網路銀行,所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不再僅僅是交易的一個環節而已,未來能提供使用者兼具便利及安全的金流服務,將成為金融機構競爭的優勢之一。國內無論是新銀行或老銀行,也不論是大銀行與小銀行,皆跨入網路銀行之領域,其考量點仍在於國內上網人數已有八百萬之規模,網路財力銳不可當之情勢下,紛紛將銀行業務抬上了網路的檯面,期得藉由網路銀行鞏固現有客源,降低成本,並期待藉由網路銀行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成為一個「全方位的銀行」。
本研究藉由探討實際網路銀行客戶的資料,提醒銀行業者瞭解仍有許多未被善加利用的資源,可藉由系統性的分析,達到需求創新,激發新成長點子,創造獲利來源。在供給面方面,探討網路銀行之技術安全策略及經營上之看法,在需求面方面,藉由實際網路銀行的顧客為樣本,作為實證研究,分析瞭解顧客行為,期能在現有使用交易及服務中,找到顧客怎麼使用,如何用於理財行為等,以了解顧客類型及需求,重新區隔現有顧客群,進而篩選目標顧客,找到並滿足顧客更高階的服務需求,提昇顧客滿意度,建立深層的顧客關係。
|
Page generated in 0.452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