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儀禮經傳通解之家禮研究

張經科, ZHANG, JING-K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系就朱熹禮學巨著--儀禮經傳通解中之家禮部分,作全面之研討;蓋禮之於 人者大矣,孔子有言曰:「不學禮,無以立.」是禮可使吾人品節詳明而德性堅定也 .朱子亦嘗為言:「凡禮有本有文,自其施於家者之,則名分之守,愛敬之實,其本 也;冠昏喪祭儀章度數者,其文也.其本者,有家日用之常禮,固不可以一日而不修 ;其文又皆所以紀綱人道之終始,雖其行之有時,施之有所,然非講之素明,習之素 熟,則其臨事之際,亦無以合宜而應節.」是家禮諸儀節,最切於人倫日用,故得以 綱紀人道之終始,而彰顯禮之功效.全文凡分七章. 第一章:緒論,就朱子生平議禮考禮之背景,探求珠子編修儀禮經傳通解之經過及其 規模,並對參與編修之門人、學友略作考述.第二章:論家禮第一單元之士冠禮及冠 義.就士冠禮之文分章解析,且依其儀節之進退,酬答之言辭,輔以冠義篇所闡述之 義以為說.第三章:論家禮第二單元之士昏禮及昏義.此章之研究方法與步驟,與上 章相同.第四章:論家禮第三單元之內則篇.內則本為禮記第十二篇,朱子謂此必古 者學校教民之書,宜以次於昏禮,故取以補經而附以傳記之說,以成斯篇.其經、傳 之規模既立,亦依前章之例,解析其編次體例,並分章論述,以抽繹其要義.第五章 :論家禮第四單元之內治篇,此乃朱子輯錄經籍史冊雜書中,凡言人君所以統理其工 廷內院之法者,集結而創為此篇;亦分編有經、傳之文.此章之研究方法及步驟,與 上章相同.第六章:論家禮第五單元之五宗篇,此亦朱子蒐編古籍之中,凡言宗子之 法以治族人者,所創之新篇;篇中除朱子所釐析之章目闕「右某某」之稱謂外,體例 一如前二篇.此外,家禮第六單元之親數記,即爾雅釋親篇文,文中僅載閨門三族親 戚之名號,故附於本章之末.此篇研究方法及步驟,與上二章相同.第七章:結論, 融合前述各章所論之要義,全面觀照朱子編修家禮一貫用心之所在,並評述其作用與 得失影響.
2

名分禮秩與皇權重塑—大禮議與明嘉靖朝政治文化

尤淑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擬以明代大禮議事件,作為研究嘉靖朝政治文化的切入點,試圖透過名分禮秩的角度去分析大禮議牽涉的「七爭」 、頒佈《明倫大典》 及國家禮制變革三方面,找出政治權力、儒家經典詮釋及國家禮制三者的關係,以瞭解嘉靖朝的政治文化有何變化。本文提出的問題如下: 一是嘉靖君臣如何透過經典再詮釋的方式,建構人情論的理論體系,說服士人接受「大禮議」的結果,而嘉靖君臣又如何逐步變易國家禮制,證明政權的正當性基礎,完成皇權重塑的目標。並且觀察後來隆慶朝至崇禎朝的歷朝皇帝如何處理睿宗獻皇帝的祧遷問題,回過頭來證明嘉靖皇帝是否成功地建立了自身世系的正當性。二是嘉靖君臣面臨公私衝突時將會如何抉擇,這些抉擇又會使嘉靖君臣關係與權力分配原則產生何種變化,從而觀察權力核心中的政治人物如何去界定自己在團體中的地位、擁有的職權範圍與政治結構中的既有限制。並且探討大禮議將如何影響嘉靖朝各種團體的人際關係、權力結構及政治生態,從而討論嘉靖皇帝如何能成功箝制士人對大禮議的不滿輿論,探討皇權伸入官僚體系的政治效應。三是大禮議的結果將使名分禮秩出現何種危機,而名分禮秩的危機又會使嘉靖朝造成何種政治效應。再從名分禮秩的意義去討論皇權究竟要作為包括廣大臣民在內的公共中心,還是作為保證皇帝個人私利的手段呢?一旦皇權的公共性質隱晦不明時,將對整個社會秩序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並且探索士人們如何依循政治權力、社會經濟與思想文化的變化,藉由儒家傳統經典再詮釋的方式,力圖讓名分禮秩回歸「合禮」的軌道,從而限制皇權的範圍,讓政治秩序與社會秩序回復合理的安排。

Page generated in 0.020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