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國民黨的民主想像與戰後臺灣統治(1945-1960) / Democracy imagination and post-war Taiwan of Kuomintang rule(1945-1960)

袁經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民黨、國民黨政府及蔣介石,是治戰後台灣政治史最主要的研究課題,相關論著汗牛充棟、浩如煙海,研究者之間的歧見亦深。暫且不論國民黨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正反意見的論述,唯一得以肯定者,國民黨確是參與戰後台灣民主化歷程的重要一環。必須注意的是,國民黨並非一個土生土長的政黨,它在中國曾經歷了一段輝煌的年代,最終作為國共內戰失利的一方,轉守台灣。國民黨在台灣所建構的統治體制,並非憑空而來,其中必有來自中國經驗的延續;因此,有關戰後台灣統治體制的評斷,若僅就「現象」觀察,不去梳理其歷史脈絡,對於國民黨政府的評價,終將失之武斷。 本文的研究,筆者重新定義一個以國民黨作為研究課題的全新歷史分期,該分期的時間斷限為1945-1960年,國民黨由盛而衰,力圖再起的過程。在此一分期之中,本文的研究視角奠基於戰後初期台灣的政治情勢,並往前回溯。筆者做出兩點結論:(1)戰後台灣統治體制最重要的兩項特徵:黨國體制與「強人」意志的發展,皆來自國民黨對中國統治經驗的修正與回應。(2)國民黨在中國統治時期與黨外人士的互動,確立了其政治開放原則,筆者將其歸納並稱之為「三不原則」,即不違背黨的主義、不威脅黨的生存危機、不動搖黨主導政局。此一原則基本延續至戰後台灣與黨外人士的互動。

Page generated in 0.023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