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
  • 4
  • Tagged with
  • 4
  • 4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國民會議之研究

鄭雪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研究的主題是國民會議,由於民國二十年召開時,主要是制定訓政時期約法,致力訓政的工作,所以本文必然要兼及訓政的論述,才可明瞭全貌,而開會的經過與結果,也是重要的部分。 選擇這個題目,因為過去還沒有人研究過,而訓政前後將近二十年時間,國民會議是一個重要關鍵,所以筆者認為有研究的價值。已往的研究有文化大學郭文元的「訓政時期黨政關係」,師範大學王定村的「民主與訓政」,政治大學彭堅汶的「國父建國三程序之研究」等,但大都偏重在理論的探討,較少涉及史料的印證,本文即希望根據史料,就歷史發展為論述的次序。因為筆者大學時是唸政治系,所以也希望以政治的角度加以分析。 身為一個三民主義研究所的學生,以研究國父的主義為最重要職志,本文希望了解國民會議與訓政在國父思想中的地位和愛□執行情形。本文共分六章九節約十萬字論述之。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國父思想體系中的訓政,說明訓政是建國的重要階段,國父自有一套革命體系和對訓政主張的一貫說法。 第三章國民會議主張的提出與演進,從北上宣言提出國民會議主張到北方善後會議的召開;北伐成功後又有擴大會議的召開到最後籌備召開國民會議的一段經過。 第四章國民會議的舉行,說明開會的意義,代表的選出和開會的經過,並對訓政時期約法加以評析。 第五章國民會議與訓政的成果,就有關訓政重要工作和國民會議的主要決議說明執行情形。 第六章結論,簡結十三年到訓政結束的這段歷史,並評論國民會議的作用。
2

訓政時期政治體系之研究(1929--1947)

姚誠, Yao, 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政治系統理論作為分析架構。章節內容如下: 緒論;第一章:訓政理念的探討。含中山先生的訓政設計、胡漢民先生對訓政的闡釋,對於訓政爭議的言論;第二章:內憂外患的環境。含內戰與共禍、抗戰與國際情勢;第三章:訓政體系的社會經濟坴礎。含黃金十年的財攻建設、黃金十年的經濟發展、社會建設運動的開展;第四章:訓政體系的文化基礎。含政治文化的內涵、傳統中國的政治文化、國家意識的培養; 第五章:政治庄會化皂內涵與功能。含建立政治共識的基模、三民主義國民教育的確立、配合訓政建設的國民教育目標;第六章:政治參與的逐步實現。含中山先生的地方自治理論、訓政時期地方自治實施概況、非國民黨政治勢力的發展;第七章:民意的匯集與表達。含國民會議的召開、國民參政會的功能;第八章:政治傳播的綱路。含政治傳播機構的遞嬗、政治傳播方略的改進、政治傳播程序的分析;第九章:黨政姞構與黨政關係。含國民黨皂組織結構、國民政府的組織結構、黨攻關係皂運作;第十章:訓政精英的甄拔與培訓。含訓政政治就是典型的精英政治、中央領導階層的訓政精英、訓政精英的甄補管道;第十一章規則的制定--約法、法律暨規章。含訓政時期約法的制定與內容、主法的精神與程序、各類法規的頒訂;第十二章規則的執行--行攻。含國防政策、高等教育政策、財經政策;第十三章規則的裁判--司法、監察。含司法審判--法院、監察機關的功能;結論--訓政成效的評估。
3

訓政時期憲政準備歷程之研究 / A Study of China Constitution Founding

王孟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當前國內對於憲政發展的研究,似乎較偏重於行憲後憲法與憲政之演變的探討。對於行憲前,尤其是訓政時期這一階段對立憲所做的努力和嚐試,比較欠缺完整而又客觀的論述。而且一般研究偏向於歷史性敘述為主。這種歷史的研究途徑,對於訓政時期的立憲背景,當時的政治環境、政治文化及來自於不同政治勢力抗爭下所產生的壓力及挑戰,較無法做深入完整的分析。本研究係參考亞蒙(G.A.Almond)的比較政治之功能研究法,并輔以浦薛鳳先生「認識政治因素」之觀點,從政治發展角度,對訓政時期之憲政準備歷程作較完整且具體的研析。兼採歷史法,分析法,比較法及歸納法以進行研究。期望能更深入瞭解中山先生「革命建國三程序」論的精義;並探究訓政時期政黨、議會、大眾傳播媒體、學校、黨政運作等在立憲準備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彰顯出訓政時期在我國革命建國及實施民主憲政中的重要性。 本文共分八章,約三十萬字。第一章緒論,分三節說明本文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第二章說明軍政、訓政時期憲政準備之基礎,共四節分別說明西方民主憲政理論基礎的發展及西方國家行憲政府的主要型態及我國採行訓政時期的意義。其中所面臨的政治,社會、經濟等結構上劇烈的變動,各種不同政治勢力的衝突,以及體系的調適、結構的整合,衝突的化解等難題,都必須加以解決。而中山先生訓政的主張即是一種直接而有計劃的政治教育、指導和訓練,以培育人民的政治能力,牌其能直接參與政治,奠定民主憲政的基礎,尤其訓政在政治發展上,顯示了穩定政治體系,指導政治變遷導向的重要功能。在本章同時也說明了我國立憲的背景與以中山先生思想為主軸的憲政主義的發展。 第三章則在於探討訓政時期的民主憲政學習之基礎,亦分成四節,從政治社會化與政治學習的角度,探討訓政時期政府所推行的三民主義教育及地方自治對於民主憲政基礎之建立的功能;並從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及當時所推行的各種社會運動,深入瞭解這些基礎的工作,對於憲政準備所作的貢獻。 第四章為訓政時期議會政治與憲政準備工作。分為四節,這一章之重點主要在於從議會政治的發展—即從早期民初之國會、國民會議、國民參政會以至於政治協商會議及最重要之制憲國民大會等之沿革,說明議會在我國立憲準備歷程當中,所發揮的利益匯集、表達,政治溝通、人才甄補及政策產出等之功能。 第五章訓政時期政治溝通與憲政準備工作。在本章主要在於說明西方政黨政治的理論及中山先生政黨政治觀念的演變。其次,則論及訓政時期主要之政黨、政綱及主張,再則論及訓政時期政黨政治由黨治確立至黨爭趨緩以至於黨派合作,終至憲法制定階段之發展歷程,並分別論述各黨派對憲法制定所持之主張,以其中之爭議,並從政治溝通之角度說明政黨政治在憲政準備歷程當中所發揮之功能。 第六章則論及大眾傳播媒體與憲政意見的整合。第一節從中國國民黨的新聞政策及對媒體的管制,及在野媒體的回應說明。第二節則論述抗戰前媒體對於當時訓政體制及憲法草案的批評與論爭;第三節之重點在於抗戰期間對於能否實行民主憲政的論戰,並對國民參政會、憲政期成會的憲草修正案及憲政實施協進會所提出的三十二項意見,在憲政準備歷程中的項獻提出說明。第四節探討抗戰後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及傳播媒體對於憲政議題的傾向,及其對制憲國民大會的影響。 第七章是在探討訓政時期的黨政關係與憲政準備工作。共分五節,分別論述國民政府初創時期的黨政結構與黨政關係,及訓政時期黨政運作關係與立憲過程之間的互動關係,以期瞭解訓政時期「以黨治國、以黨訓政」的特殊黨政關係型態,對於憲政準備工作之功能及影響。並及這種型態對於政治穩定所發揮的功能。 第八章為結論。就本研究之結果,提出訓政在我國建國程序中之經驗模式,及本文研究之心得。
4

國民黨的民主想像與戰後臺灣統治(1945-1960) / Democracy imagination and post-war Taiwan of Kuomintang rule(1945-1960)

袁經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民黨、國民黨政府及蔣介石,是治戰後台灣政治史最主要的研究課題,相關論著汗牛充棟、浩如煙海,研究者之間的歧見亦深。暫且不論國民黨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正反意見的論述,唯一得以肯定者,國民黨確是參與戰後台灣民主化歷程的重要一環。必須注意的是,國民黨並非一個土生土長的政黨,它在中國曾經歷了一段輝煌的年代,最終作為國共內戰失利的一方,轉守台灣。國民黨在台灣所建構的統治體制,並非憑空而來,其中必有來自中國經驗的延續;因此,有關戰後台灣統治體制的評斷,若僅就「現象」觀察,不去梳理其歷史脈絡,對於國民黨政府的評價,終將失之武斷。 本文的研究,筆者重新定義一個以國民黨作為研究課題的全新歷史分期,該分期的時間斷限為1945-1960年,國民黨由盛而衰,力圖再起的過程。在此一分期之中,本文的研究視角奠基於戰後初期台灣的政治情勢,並往前回溯。筆者做出兩點結論:(1)戰後台灣統治體制最重要的兩項特徵:黨國體制與「強人」意志的發展,皆來自國民黨對中國統治經驗的修正與回應。(2)國民黨在中國統治時期與黨外人士的互動,確立了其政治開放原則,筆者將其歸納並稱之為「三不原則」,即不違背黨的主義、不威脅黨的生存危機、不動搖黨主導政局。此一原則基本延續至戰後台灣與黨外人士的互動。

Page generated in 0.0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