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台北市毛豬與豬肉價格形成之研究陳煌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2 |
明膠產業生產管理:台灣毛豬交易量之分析與預測高鴻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充足與質優的原料為明膠產業最重要的關鍵成功因素。但鑒於國內豬皮無法充足供應的前提下,明膠產業只有以國內豬皮原料供應為主國外進口原料為輔的生產策略因應。然而動物性產品受限於動物疫情影響、宗教信仰、保鮮要求、倉儲運輸等限制,加上價格因素等並不容易購買。故在進口採購決策上要如何買的好(品質與價格) 更要買的巧(進廠時程),實需要一套科學性的統計預測工具來協助管理與進口採購決策。
本文探討1999年1月至2006年9月間,台灣毛豬均衡交易量的影響因素,本研究具有下列特色:第一,基於豬隻均衡交易量及交易產地價格每月都在變動,為能擁有更多資訊使模型更具解釋能力及實務上時效性的考量,故本文首次使用「月資料」來驗證影響毛豬月均衡交易量的影響因素。第二,有鑒於季節性變數對台灣毛豬均衡交易量深具影響性,首次加入農曆「季節性變數」,包括農曆新年、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以及三個季節變數:二月、六月及十二月,做為影響毛豬月均衡交易量的影響因素。第三,本研究以毛豬產地價格(PH)、七公斤仔豬價格(PL)、前一個月毛豬均衡交易量(HOGKNt-1)、前五個月豬隻在養數量(HOGPKt-5)及前三個月每頭毛豬交易的平均重量來配置毛豬均衡交易量模型,所得模型之配置程度高達96.50%。最適配置模型如下:
HOGKN =β0 + ( PH *β2) + ( PL *β3 ) + ( HOGKNt-1 *β4 ) + ( HOKGP *β5) + (HOGAW*β6 ) + ( D_NY *β7) + ( D_2 *β8 ) + ( D_6 *β9 ) + ( D_12 *β10 ) +ε
經由實證結果發現一月及十二月的季節變數對毛豬均衡交易量有正向顯著影響;二月及六月的季節性變數具負向顯著影響;而中元節及中秋節的影響並不顯著。
本研究同時發現台灣的毛豬產業已在1999年底結束口蹄疫的影響,已完全由此一疫情影響中回復。但是毛豬產業的產銷結構已因口蹄疫的影響及政府養豬政策的改變所引導,由過去大量外銷日本的產業政策改為目前以供應內銷市場為主的內需型產業。
至於因應自由貿易之需求,加入WTO後自2005年1月1日起全面開放豬肉及其相關製品市場以來,可能由於國人嗜食溫體豬肉之習慣及飲食習慣的改變,至今進口豬肉及內臟的數量在本研究並不具顯著影響。
本研究亦發現國內毛豬之交易價格經研究具有季節性影響與長期走高的趨勢,每年的三、四月份為豬隻交易價格最低的月份,七、八月則為交易行情最高的季節,這可能與台灣三、四月份氣候宜人豬隻成長快速,七、八月份氣候炎熱,豬隻成長減緩存活率下降有關。
此外毛豬交易的平均每頭豬的重量亦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影響且有長期走高的趨勢。這一有趣的現象可能係受到養豬政策與科技進步之影響,豬農戶數不斷減少,但單位養殖戶的養殖數不斷升高,豬農們對養豬投入更高的成本與研究,飼料換肉率不斷的提升所致。然而此一現象對養豬相關產業而言,應可進一步探究其源由,並從中找出與善用此一季節性影響利基之所在。
|
3 |
存貨理論應用在毛豬產銷問題之研究謝麗森, Xie, Li-S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內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研究方法與架構
第三節研究限制與假定:包括d a t a 取得之準確性及理論推演時對現實狀況之各種
假想與簡化。
第四節本文內容概述
第二章臺灣毛豬產銷問題之分析-檢討存貨理論應用時可能遭遇之阻礙
第一節毛豬生產特性及其改變:檢討歷年來影響生產量之主要因素,及未來之改變。
第二節毛豬運銷過程之問題:說明豬肉零售價格僵硬性之原因,及運銷過程對豬價波
動之影響。
第三節豬肉消費及出口:并檢討進口豬肉對生產者及消費者可能之影響
第四節由經濟理論說明穩定豬價對社會福利之影響
第五節政府干預毛豬產銷之可行方式與影響
第三章臺灣毛豬產業之計量( 經濟模式) 模型預估及結果
第一節模型內各變數之選取與檢討、估計方法
第二節模式之測定及結果說明
第三節假設之檢定
第四節模式之驗證與修正
第五節預估應用存貨理論時對模式之影響:進而預測下一循環變動期間之毛豬供需狀
況
第四章適用於毛豬產銷問題之存貨控制模式檢討
第一節存貨理論之觀念性模式
第二節存貨控制模式中各變數應用在毛豬產銷問題之各種假設與實際意義
第三節可行之存貨控制模式檢討
第五章存貨理論之應用-在固定的投資報酬率變動範圍下如何使政府支出最少
|
4 |
台灣中小型養豬規模之研討胡庭禮, Hu, Ting-L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旨在建立一套分析台灣毛豬養殖規模之系統模式,評定各規模之優劣的主要
評判標準為成本,而此成本,除了會計之成本以實際數字列出外,其餘的機會成本及
無形成本均以文字敘述討論,因為此二項成本的實際值隨地區及各業者而不同,是故
本論文的結論並不列出最適規模。
各章之大致內容如下:
第壹章:導論。
1.提出並說明問題。
2.說明資料之來源,研究之方法及研究步驟。
3.經濟規模模式的探討。
第貳章:毛豬產業之成本結構。
1.簡介毛豬養殖成本。
2.毛豬產業各項成本的分類:固定或是變動。
第□章:初級成本函數式的建立。
1.選擇主要的單項成本,如人工成本、飼料成本等。
2.初級成本函數式的假設與限制。
3.逐一討論各項主要成本。
4.綜合各成本為總成本之初級函數式。
第肆章:實際成本函數式的建立。
1.以實際資料,運用迴歸分析求得。
2.回歸線之各項誤差之討論。
第伍章:初級成本式與實際成本式差異原因之探討。
1.差異原因之分析。
2.管理因素及效率觀念之導入。
3.列出管理因素與規模之關係。
第陸章:總論。
1.運輸成本、機會成本、無形成本的討論。
2.單以會計成本為評判標準的最適規模。
3.各業者運用本分析模式的方式及改善經營之重點之建議。
|
5 |
敏感性分析在毛豬飼料研究上之應用林淑姬, Lin, Shu-J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之目的在於將線型規劃之敏感性分析應用到毛豬飼料之研究上。希望在求出
最佳飼料配方之外,還能提出一些更有價值之資訊供毛豬業者及飼料業者參考。
第壹章 導論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二、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
三、研究限制。
第貳章 敏感性分析之理論探討。
一、線型規劃「單純法」概述。
二、Zj----Cj之含意。
三、目標函數係數之變動。
四、右手資源常數之變動。
五、影價格之分析。
第□章 實例應用--毛豬飼料之研究
一、有關資料。
二、線型規劃求解。
三、單味飼料價格之變動及其含意。
四、營養成分要求之變動及其含意。
五、影價格之分析及其含意。
第肆章 結論
一、最佳飼料配方。
二、主要單味飼料之代替性。
三、主要營養成分之代替性。
四、其他建議。
|
Page generated in 0.04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