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在台藏族社會適應問題之研究

張博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藏族文化自古便在世界文明中佔有獨特地位,由於歷史上的原因及交通工具的進步,現代的藏族已是個跨國民族,如今在世界各大國家多有藏族居住,甚至形成獨特的藏族社區及政治組織。為探討在台藏族所面臨的社會適應問題,本論文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研究分析:   首先是從藏族本身的角度出發,探索其民族文化的歷史淵源,並對現代「藏族」的形成與歷史意義進行探索。此外,延續流亡藏族的議題,將關注的焦點從印度的西藏流亡政府,延伸到對在台藏族的生活概況與相關歷史背景之討論。   第二部份旨在探討有關藏族文化變遷的問題。首先說明文化變遷與民族認同的聯繫關係,並在傳統藏族的世界觀與價值觀下,對藏族知識體系的建構、語文學習與現代經濟文化衝擊三方面的文化問題,進行分析與討論,並瞭解其對藏族民族認同所可能產生的影響。   第三部份則從台灣社會的觀點,探索台灣社會與藏族之間的關聯性,並分析在台藏族流亡過程在台灣移民史上的特殊性。
2

流亡的思想家:漢娜‧鄂蘭─猶太問題與及政治思想的萌生

黃怡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主要研究漢娜‧鄂蘭,二十世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及極權主義闡釋的奠定者,其政治思想產生的脈絡。作為海德格的學生,若非納粹政權的崛起,鄂蘭的一生將在學院的平靜生活中度過;故而,在她轉向政治領域的過程,外在政治環境轉變的衝擊與其內在猶太認同的產生,對其政治思考,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本篇論文將以德國威瑪共和時期到納粹興起的政治與社會環境為背景,分析鄂蘭在不同時期對於猶太問題的思考重心,為其政治思想產生的脈絡提供進一步的詮釋。
3

台灣國際地位與中國流亡政府 /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Taiwan and China government-in-exile

曾咨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研究從台灣史觀點出發,根據相關歷史資料,使世人認識台灣並非是「中國固有領土」。台灣的國際地位問題,不僅是歷史課題,同時也是台灣目前的現實問題,甚至可以大膽的推測,對台灣國際地位認定的混淆,是這塊土地上所有公共議題紛擾的根源。 以台灣史眼光來看,台灣國際地位問題與中華民國政府息息相關,自1945年日本戰敗之前,美國與中國強權之間,在未得到與日本和約,就企圖將台灣私相授受,就學理而論,中華民國政府無權主張台灣為其領土。在1949年後,中國政府流亡台灣,因為流亡帶來的不確定性瀰漫整個社會,中國國民黨政府對內:基於中國失敗的經驗進行黨內改造、逮捕匪諜,藉由營造恐怖氣氛穩定台灣社會的不安定;對外:則透過美國協助,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從1949年維持至1971年之間,特別是50年代的中國代表權,能夠讓偏處台灣的中華民國代表全中國,令中華民國政府取得正統地位,藉以宣傳。 對於台灣以外反對的聲音,例如海外留學生、中華人民共和國等等,國民黨運用其黨務力量,組織海外對匪鬥爭工作統一指導委員會,試圖壓制。對內民主派人士,如雷震等人,則被政治迫害。儘管國民黨積極維護其政權,但是在1960年後的聯合國中國代表權票數已經呈現疲軟,反應國際對於「中華民國代表中國」表示懷疑。周鴻慶事件則具體反應台灣當權者的不安,在這個由蔣介石主導的外交戰,雖然獲得短暫的勝利,長久看來,卻導致日本政府傾向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台灣國際地位懸而未決,非但未隨著台灣民主化而確定,反而選擇自處於中國的流亡政府體制之下,讓台灣國際地位在國際法上處於不利的地位。綜合對學術的考察與現實的觀察,若台灣人民不以具體行動表達對台灣國際地位的訴求,則不免對台灣國際地位的處境感到悲觀。

Page generated in 0.01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