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1
  • 1
  • Tagged with
  • 3
  • 3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清初廣陵詞人群體研究──以評點與唱和為主的考察

許嘉瑋, Hsu, Chia-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評點與唱和作為研究的切入角度,集中觀察清初廣陵詞人群體之詞學活動,借此描摹出以往較少被注意的論題,透過微觀視野,抉發不同的思考角度。同時說明詞人群體之評點絕非只是相互吹捧的應酬語言,唱和活動也不限於遊戲筆墨,回歸文本,詞人、詞作、詞評間的緊密連結遂能清楚浮現。 透過評點,筆者發現群體彼此互動時,已有較清晰的群體意識,如使用「我輩」、「吾輩」等詞彙,或屢屢以特定人物之作品為典範之標竿。於是我們能逐一過濾釐清廣陵詞人群體中的核心成員,作為進一步研究的基礎。評語除卻可以觀察交遊往來之具體情事外,更可看出群體對於「以畫論詞」、「以禪論詞」、「以史論詞」等議題特別關注,這些恰可補充一般研究者以「起源論」、「尊體論」、「創作論」之提法可能忽略的文獻。加上,評語可直接對照詞作,所評是否切當,有助於我們理解群體之批評實踐。 唱和屬於一種社會文化行為,如果配合參與者各自的際遇,以及不同主題之間唱作作品的整體語境,當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出更多豐富意涵。在此詮釋進路之下,每一個唱和者之間均透過作品展開對話,在多元並陳的聲音中,尋繹出作者個人的情感投射以及對題詠主題產生之相異價值判斷。
2

潛移默化的福音: 李清詞牧師的學校宗教教育理念探討. / Imperceptible gospel: a review on Rev. Lee Ching Chee's understanding on the religious education in schools / 李清詞牧師的學校宗教教育理念探討 / Qian yi mo hua de fu yin: Li Qingci mu shi de xue xiao zong jiao jiao yu li nian tan tao. / Li Qingci mu shi de xue xiao zong jiao jiao yu li nian tan tao

January 2010 (has links)
吳家聰. / "2010年5月". / "2010 nian 5 yue". / Thesis (M.Div.)--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0. / 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leaves 51-53). / Abstract in Chinese and English. / Wu Jiacong. / 摘要:潛移默化的福音´ؤ´ؤ李清詞牧師的學校宗教教育理念的探討 --- p.2 / 鳴謝 --- p.4 / 目錄 --- p.5 / Chapter 1 --- 引言 --- p.6 / Chapter 1.1 --- 本文所硏究的範圍及其進路 --- p.7 / Chapter 2 --- 李清詞的成長路 --- p.8 / Chapter 2.1 --- 經歷人的無助 --- p.9 / Chapter 2.2 --- 特殊的禱告經驗 --- p.10 / Chapter 2.3 --- 學校的關愛 --- p.12 / Chapter 2.4 --- 有興趣追尋信仰 --- p.13 / Chapter 2.5 --- 獻身教育 --- p.15 / Chapter 2.6 --- 培養「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意識 --- p.15 / Chapter 2.7 --- 步向教育工作 --- p.16 / Chapter 2.8 --- 修讀神學之路 --- p.17 / Chapter 2.9 --- 校牧之路 --- p.20 / Chapter 2.10 --- 小結 --- p.21 / Chapter 3 --- 李清詞的宗教教育理念 --- p.24 / Chapter 3.1 --- 對宗教教育的看法 --- p.24 / Chapter 3.1.1 --- 對學校宗教活動的看法 --- p.27 / Chapter 3.2 --- 對校內重要人物的定位 --- p.29 / Chapter 3.2.1 --- 校長和老師 --- p.29 / Chapter 3.2.2 --- 校牧 --- p.31 / Chapter 3.2.3 --- 「每校一校牧」之原則 --- p.33 / Chapter 3.2.4 --- 堂校牧養理念 --- p.33 / Chapter 3.3 --- 教會為何辦學? --- p.35 / Chapter 3.3.1 --- 教會需要堅持辦學嗎? --- p.38 / Chapter 3.3.2 --- 教會辦學的方針 --- p.40 / Chapter 3.4 --- 小結 --- p.41 / Chapter 4 --- 結論´ؤ´ؤ李清詞的宗教教育理念評檢 --- p.42 / Chapter 4.1 --- 生平與成長關係 --- p.42 / Chapter 4.2 ---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的願景 --- p.44 / Chapter 5 --- 附件1 :教育主日宣言(90年代至今) --- p.50 / Chapter 6 --- 參考資料 --- p.51
3

清初女性詞選集研究

陳建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詞選研究是很具開發潛力的空白之地,詞選批評研究之視野是多元的,透過詞選批評可以逆證編選者的詞學觀、審美品味,又可透過選本中之評語了解編選者之詞學觀,以及當時作家間的交遊情形,亦可從詞選傳播現象了解群眾的消費取向。此外,更可以從詞選編輯做詞史、詞學史的橫向詮讀。   尤其地域詞選和女性詞選為清代所特別獨有。女性詞選的研究一直非常匱乏,其實女性詞選所涉及的層面十分廣袤,從女性本身個體、群體交遊到家族間的詩詞唱和來往,是一個同心圓關係,不斷拓展出去,尤其在明清女性文學蓬勃發展之下,女性詩詞創作是最大宗,詞又是較為溫婉柔媚,適合抒情的文類,女性詞與女性詞選的發展應可互為參照;其次,女性創作與家族間的關係,甚至與地域詞學的關係又密不可分,如當地學風對女性創作的讚揚或褒貶,都可能影響創作風氣與風格。   清代女性詞選研究之必要性在於其「文學史性評價」和「社會性評價」,如果以前的文學史是一種減法的建構,只擷取撰寫者認為「重要的」,那當代重新建構文學史時,應該要用加法的視野,去看那些被忽視(而非被淘汰)的作品或現象。   本論文並非要去「證明」男性或女性編選的詞選集是否有何不同,而是整理文本、分析文本,去「說明」這些女性詞選呈現出什麼。因此本論文嘗試詳細整理此一文學史中空白的處女地,並試圖從清初詞選與女性詞選的定量分析,探討女性詞選中典律與性別差異等相關論題。

Page generated in 0.018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