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清初廣陵詞人群體研究──以評點與唱和為主的考察

許嘉瑋, Hsu, Chia-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評點與唱和作為研究的切入角度,集中觀察清初廣陵詞人群體之詞學活動,借此描摹出以往較少被注意的論題,透過微觀視野,抉發不同的思考角度。同時說明詞人群體之評點絕非只是相互吹捧的應酬語言,唱和活動也不限於遊戲筆墨,回歸文本,詞人、詞作、詞評間的緊密連結遂能清楚浮現。 透過評點,筆者發現群體彼此互動時,已有較清晰的群體意識,如使用「我輩」、「吾輩」等詞彙,或屢屢以特定人物之作品為典範之標竿。於是我們能逐一過濾釐清廣陵詞人群體中的核心成員,作為進一步研究的基礎。評語除卻可以觀察交遊往來之具體情事外,更可看出群體對於「以畫論詞」、「以禪論詞」、「以史論詞」等議題特別關注,這些恰可補充一般研究者以「起源論」、「尊體論」、「創作論」之提法可能忽略的文獻。加上,評語可直接對照詞作,所評是否切當,有助於我們理解群體之批評實踐。 唱和屬於一種社會文化行為,如果配合參與者各自的際遇,以及不同主題之間唱作作品的整體語境,當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出更多豐富意涵。在此詮釋進路之下,每一個唱和者之間均透過作品展開對話,在多元並陳的聲音中,尋繹出作者個人的情感投射以及對題詠主題產生之相異價值判斷。
2

汪容甫學述

陳熾彬, Chen, Chi-B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首章 緒論。綜述容甫所處時代之政治及學術背景,以見當時學風與容甫之關係。 次章 汪容甫之生平。述容甫之先世、童年、學程、家室及性情。 三章 汪容甫交遊考。敘列容甫之交遊,以見師、友、親戚於容甫之影響。 四章 汪容甫著述者。列考容甫已刊、未刊及未竟著作之大要。 五章 汪容甫之經學。考查其治經之特色及所論經學之梗概。 六章 汪容甫之史學。論述其對史學之認識及其史論之舉例。 七章 汪容甫之子學。分析其治子學之態度及其主要之議論。 八章 汪容甫之文學。研究容甫駢文之特色及地位,兼及其詩作之介紹。 九章 結論。總結容甫學術之貢獻、特色與缺失。
3

鄭谷交往詩研究 / A study on cheng gu his poems on the subject of his friend's and acquaintances

金秀美, Kim, Soo M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歷來對唐詩的個別研究無可數,難以估計,舉凡詠史詩,山水詩,戰爭詩,游俠詩,邊塞詩等皆有論文著作探討之。然而,對交往注入唐詩中的歷史意義卻甚少有學者作廣泛與深入的研究。中國士大夫很早就喜歡運用賦詩言志的方式來交流思想。由於唐代即是一個競爭意識比較強的開放時代,又是一個詩的鼎盛時代,所以不僅人際交往極其頻繁,而且交往的過程中留下了的交往詩篇。鄭谷是晚唐後期詩壇領袖。他和同時代詩人許棠,張喬,李昌符,張蠙等稱為<咸通十哲>,與<大歷十才子>先後輝映。本文研究鄭谷的交往詩,尋找以鄭谷為主的唐末詩壇趨尚,以及與五代宋初詩風的聯系。同時也藉此了解鄭谷在晚唐末期所扮演的角色與地位。本論文共分為七章。首章論述研究動機及範圍的界定。第二章是<唐代交往詩興盛的背景>。以科舉考試,自學風氣,社會生活的文學化,與僧人的交往分為四個部分來探討。第三章<鄭谷的生平及其著作>,分為二節。先探討鄭谷之家世,生平,經歷,第二節言及鄭谷的著述與版本的情況。第四章<由鄭谷交往詩看鄭谷的文學交遊>,與鄭谷以詩交往的文人看鄭谷的交遊情形,同時以鄭谷為主的詩人集團分早年與晚年兩個時期來探討。第五章<鄭谷交往詩的主要類型>,分為三節。第一節追懷前輩詩人的作品,應用精神上的交流說法,研究繼承詩經,楚辭,魏晉,盛唐,賈島的詩歌思想。第二節鄭谷贈送同時代詩人的作品,分為送別,懷友,酬贈,傷悼等項目,探討鄭谷與當時文士之間的交流關係。第三節同時代詩人贈送或追念他的作品,敘述同時代或後時代文士對鄭谷所發表的詩與鄭谷詩在唐末宋初興盛的關係。第六章<鄭谷交往詩的內容風格>,討論鄭谷交往詩如何建立其自成一家之風貌。第七章結論,重新檢討鄭谷交往詩的特色及影響。

Page generated in 0.014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