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3
  • 3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新聞媒體經營健康分眾關係之研究

吳貞瑩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立基在新聞媒體以健康為名,經營顧客關係,分別就關鍵性內容、活動、通路,解構其作法,一一檢視以及據此經營顧客之深度比較。 研究以美國紐約時報、英國衛報、台灣天下雜誌集團的康健雜誌、聯合報四家媒體個案進行資料分析,針對個案如何在內容、活動、通路經營其健康分眾,深化與讀者的關係,本研究發現歸納出媒體建立分眾關係之檢視表,媒體可基於集團資源運用關係檢視結果,作為建構商業模式的依據。 本文研究發現媒體產業與健康分眾建立關係的過程,共分為四層關係,從最淺層的單向提供健康衛教等資訊;如進展到第二層關係,媒體可獲得來自健康分眾的回饋,並因此改善所提供的各項產品或服務;第三層是媒體透過健康主題活動、講座等,實際觀察到健康分眾的特性與需求;最深度的關係是第四層,媒體成為健康分眾的平台,由分眾所創造出的內容,成為媒體內容、產品、服務的一部份。 新聞媒體未來在經營健康分眾時,可將自家已提供或欲提供的內容、產品或服務用這四層關係的模式自我檢視,再與其他可能的競爭對象對照,決定集團該如何利用、增補資源,提升與分眾的關係,從中創造新的機會。
2

關係企業立法管理問題之研究

李屏生, Li, Ping-S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屬政府與企業的範圍,計一冊,正文約六萬-七萬字,分六章十八節撰述。 第一章 緒論:關係企業是我國企業聯合組織很普遍的型態,本章首先說明問題的產 生與重要性;其次對若干基本名詞和觀念作初步的澄清,同時限制本文的討論範圍; 復從不同的角度來探索關係企業的意義,最後說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目的,和晚近政 府在企業社會中扮演的角色。 第二章 台灣關係企業的現狀剖析:本章探討關係企業形成的原因,其一般型態與特 質,以及關係企業在產業界中地位,最後則對關係企業的優缺點加以評估。 第三章 政府擬定關係企業立法草案的背景與過程:本章首先說明政府立法程序的分 析,從政治的角度來說這是重要的脤絡;其次探討關係止業立法草案的背景,和擬定 過程,以及立法草案的波折。 第四章 關係企業立法草案的內容分析:本章主要從政策的觀點探討草案的內容,依 草案的三項重點分為三部份討論,(一)規定集團企業的型態,(二)從屬公司利益 的保障及維護;(三)關係企業公開化的規定。最後和德國對關係企業的管理作一比 較。 第五章 關係企業立法管理的評估,本章首先說明立法草案的愈點;其次探索草案的 若干問題,最後反映企業界對於立法草案的意見。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本章從政策的可行性和其它角度對於立法管理的問題提出建議 並作為結論。
3

資訊不對稱性與政府投機行為之研究 / 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Bureaucratic Opportunism

劉昭博, Liu, Chao-P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提要 本文主要研究焦點在於「資訊不對稱性下之政府投機行為」,期以發現公職人員投機行為的共同模式與成因。本研究主要採取個案研究的方式,檢視民國50年至民國87年監察院公報所載公務員貪瀆案件,分析其投機型態、方式及過程,以證實「資訊不對稱性」對於官僚投機行為的影響。 本文計分五部份。第一章說明本文研究主旨,以及本研究所採用相關概念的界定;第二章則檢視組織經濟學者與官僚學者在官僚組織「資訊」問題方面的研究,比較兩者的差異,並參考行政資訊公開制度等實務上的作法;第三章以組織經濟學的代理理論為基礎,參考官僚組織的特性,建構「資訊不對稱性」的官僚投機行為理論模型;第四章則由我國監察院公報所載公務員貪瀆案件中,選擇六個具有代表性的個案做進一步分析研究,並述明研究結果;第五章則針對研究發現提供實務上的改進建議。 檢視台灣地區的政府投機行為後,本研究發現官僚投機行為與官僚人員所掌握的決策資訊程度有關。官僚組織的組織形式與偏重文書的作業方式造成官僚人員在決策資訊上的不對稱性,導致官僚人員藉此從事各種投機行為。當投機行為所涉及的利益龐大,且投機者希望確保該投機行為得以延續時,官僚人員的個人投機行為有逐漸組織化的傾向。若有與非官僚人員勾結情事發生時,更將形成惡質的政商利益輸送關係,以及機關內部的貪瀆風氣。 本研究建議,若欲解決官僚投機問題,必須由擴大官僚組織內部的資訊分享,修改組織設計以整合行政流程,確定「資訊所有權」與「課責」彼此配合,以提高官僚投機成功的難度,降低官僚人員投機的「需求」,並解決政府機關內部的管理問題。 關鍵字:資訊不對稱性、官僚投機行為、官僚組織、資訊、管理關係 目次 序 謝辭 論文提要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架構2 壹、 研究問題與假定2 貳、 相關概念釐清4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限制9 第二章 資訊不對稱與官僚投機行為之相關理論與研究10 第一節 組織經濟學的相關理論與研究11 壹、 Arrow之代理理論(agency theory)11 貳、 Williamson與Miller的組織經濟學觀點12 參、 理論比較14 第二節 官僚行為相關理論與研究15 壹、 Downs和Tullock的官僚問題模型15 貳、 Kaufman、Lipsky以及Wilson的官僚行為研究17 參、 理論比較17 第三節 行政實務上的作法:「資訊公開」的謎思18 壹、 「資訊公開制度」的立法背景18 貳、 「資訊公開制度」的主要內容19 參、 「資訊公開制度」的問題與限制20 第四節 小結21 第三章 資訊不對稱性下之官僚投機行為模式23 第一節 代理關係和組織內部的管理關係23 壹、 代理關係與管理關係的比較23 貳、 私人企業與官僚組織管理關係之比較25 第二節 「資訊不對稱性」在官僚組織的意涵與來源30 壹、 「資訊不對稱性」的意涵30 貳、 官僚組織之「資訊不對稱性」來源33 參、 官僚組織形式對「資訊不對稱性」的影響33 第三節 官僚投機行為的類型與方式36 壹、 官僚投機行為的意涵與認定標準36 貳、 官僚投機行為的特性37 參、 官僚投機行為的類型39 第四節 「資訊不對稱性」和「官僚投機行為」的關係43 第五節 官僚投機行為的影響46 第四章 個案研究48 第一節 前言48 壹、 名詞界定48 貳、 個案資料來源48 參、 個案研究的特性與限制49 第二節 個案一: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中心主任鍾傑「假公濟私」弊案53 第三節 個案二:彰化縣政府審計室韓松華課長「公器私用」弊案57 第四節 個案三:西濱快速道路野柳隧道工程弊案60 第五節 個案四:賀伯風災彈劾案66 第六節 個案五:空軍總部採購人員勾結廠商圍標弊案74 第七節 個案六:台北縣三芝鄉土地開發弊案78 第八節 小結84 第五章 結論:官僚投機行為改善之道86 壹、 對民眾政治參與的保障86 貳、 組織設計必須結合決策流程87 參、 建立組織內部的資訊交換場域88 附錄89 參考文獻91 跋、公共行政的理論問題與學科危機 表次 表(1-1):本文主要分析單位與研究假設3 表(1-2):Rasmusen資訊分類表5 表(2-1):Arrow、Williamson及Miller理論比較14 表(2-2):組織經濟學與官僚行為理論比較18 表(3-1):代理關係與管理關係之比較25 表(3-2):官僚組織資訊不對稱性界定標準32 表(3-3):資訊不對稱性來源表33 表(3-4):官僚投機行為界定標準37 表(3-5):管理人員與執行人員「勾結」策略表41 表(3-6):管理人員與執行人員「弊案舉發」策略表41 表(3-7):官僚投機行為類型43 表(4-1):監察院公報所載公務員貪瀆案件統計表51 表(4-2):個案(一)資訊不對稱性衡量表55 表(4-3):個案(一)官僚投機行為評量56 表(4-4):個案(二)資訊不對稱性衡量表59 表(4-5):個案(二)官僚投機行為評量59 表(4-6):個案(三)資訊不對稱性衡量表64 表(4-7):個案(三)官僚投機行為評量65 表(4-8):個案(四)資訊不對稱性衡量表71 表(4-9):個案(四)官僚投機行為評量73 表(4-10):個案(五)資訊不對稱性衡量表76 表(4-11):個案(五)官僚投機行為評量78 表(4-12):個案(六)資訊不對稱性衡量表82 表(4-12):個案(六)官僚投機行為評量83 圖次 圖(1-1):本研究研究推論圖4 圖(2-1):Tullock層級節制模型16 圖(3-1):私人企業管理關係模型29 圖(3-2):官僚組織管理關係模型29 / Theses Abstract This theses was concentrated on“the bureaucratic opportunism under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rough research, the author hope to find the homogeneous pattern of bureaucratic opportunism and it's cause. This research reviewed the corruption cases of public service in Taiwan which published on the Control Yuan Official Bulletin since 1961 to 1998. To prove the hypothesis, this research analyzed the patterns, means, and process of these corruption cases. The content divided to five parts. In the chapter one, it presented the research goal and concepts definition. The chapter two reviewed the materials of organization economic, bureaucracy theory, and the Information Free Act of several countries. Based on agency theory and bureaucracy theory, the chapter three presented a theory model of bureaucratic opportunism under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the chapter four, the author selected six topic cases of public service corruption in Taiwan to do more analyses. Finally, the conclusion suggested several means to solve the bureaucratic opportunism problem. After reviewed the corruption cases in Taiwan, the author has found that “bureaucratic opportunism is related to the information what bureaucrat have”. That is to say that organization design and documentary operation caused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bureaucrats. Then the bureaucrats would take some opportunistic action by this way. If the opportunistic benefits were so plentiful, and the bureaucrats hope to preserve their benefits, the individual opportunism would become a collective opportunism. If bureaucrats conspire with others (especially private business), the opportunism would become collective corruption, even corruptive culture. The conclusion suggested that improving information share, building an integrated administrative process, to be sure the bureaucrat's information jurisdiction is equal to his accountability, would hinder the opportunism, reduce the need to take an opportunism,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bureaucracy. Key Words: Information Asymmetry, Bureaucratic Opportunism, bureaucracy, institution, management relation

Page generated in 0.024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