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
  • 4
  • Tagged with
  • 4
  • 4
  • 4
  • 4
  • 4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我國綜合證券商發展為投資銀行之策略

柳怡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針對我國之綜合證券商發展為投資銀行之策略作一整體策略性分析,主要是藉由分析目前我國證券產業之產業結構,並深入訪談四家上櫃綜合證券商,探就目前我國綜合證券商朝資銀行發展所採行的策略作為以及應有的策略作為。   首先經本研究發現,發展為投資銀行之關鍵成功因素有下列數項:財務工程能力、創新能力、富的市場知識、金融行銷能力、優秀的人力資源品質、雄厚的資本基礎、制度性的風險管理制度、跨國性企業、接近國際主要金融市場、商譽、網路型組織的連結以及資訊的運用。而目前我國證券產業的產業結構為:同業間競爭強度強、新進入者的威脅大、替代品的威脅不大、供應商的議價力量低、購買者的議價力量高,屬於一種低風險、低報酬的產業。就本研究針對四家規模大並有意朝投資銀行發展的綜合證券商進行深入訪談後發現,過去我國綜合證券商主要採取之策略方向為:(一)大型化:現金增資、盈餘轉增或採取購併方式(二)集團化:集團化發展以建立投資銀行雛形。而未來我國證券業將走向跨業競爭時代,主要策略方向將朝國際化以及繼續擴大規模發展。   最後,本研究針對證券業者提出建議之策略作為:建立客戶網路、增設國際據點、強化研究部門、多元化的金融商品之開發、強化理財顧問業務、強化聲譽之建立、專要人才之培養、強化風險控管能力。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理論部分 5 第二節 相關實證文獻 23 第三節 小結 33 第參章 研究設計 34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4 第二節 資料蒐集 3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7 第肆章 我國證券產業分析 38 第一節 總體環境分析 38 第二節 我國證券產業現況 42 第三節 我國證券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47 第四節 我國證券產業分析 49 第伍章 證券業個案分析 57 第一節 我國證券產業演進 57 第二節 個案分析 60 第三節 個案比較 107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115 第一節 結論 115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18 第三節 對證券業者的建議 119 第四節 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121 參考書目 122 一、中文部分 122 二、英文部分 124
2

臺灣綜合證券商成本特性之探討 / A study on the Cost Properties of Integrated Securities Firms in Taiwan

曾莉雅, Tseng,Li Y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2007年至2011年綜合證券商時間序列與橫斷面型態的資料,建立超越對數成本函數,並帶入要素份額方程式,建構一個三要素投入(勞動、資本與其他投入)與三產出(經紀業務、承銷與自營業務、其他收入業務)的聯立估計模型;然後利用三階段最小平方法對前述聯立模型進行估計,探討臺灣綜合證券商之成本特性,是否具有規模經濟與多樣化經濟特性。 研究結果發現,在規模經濟方面,產品別與射線規模經濟指標之估計值皆具有1%統計顯著性,代表不論是就整各產業或是個別產品而言,皆存在規模經濟的特性,尚未達最適生產規模;而在任兩種業務間多樣化經濟方面,結果顯示,經紀業務與其他業務具弱成本互補性,即兩者在生產上具有多樣化經濟,而經紀業務與承銷、自營業務,以及承銷、自營業務與其他業務之間,可能具有多樣化經濟。因此,建議臺灣綜合證券商在經紀業務手續費不斷降低的情形下,可提供高附加價值之服務,以擴大產出水準或進行再一次的合併。主管機關應在許可的範圍內,逐步放寬交易上的限制,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
3

臺灣綜合證券商企業風險管理研究及建議 / The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study and suggestion of the securities firms in Taiwan

張中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7年發生的次級房貸風暴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使得投資銀行產業發生了極大的改變,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中,美林(Merrill Lynch)、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貝爾斯登(Bear Stern)不是倒閉就是被收購,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受到的損害較小,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從此此次危機中,我們可以發現風險管理對於投資銀行的經營績效與競爭優勢有重大的影響。而風險管理除了監控日常營運的風險之外,也必須有更全面的發現風險、處理風險、利用風險的機制,才能對於風險有更佳的應對方式。 本研究為針對國內證券商,其現行之風險管理制度主要以遵循政府法規為主,而政府法規主要就業務上常面臨之風險訂定監測與管理機制。在面臨現今金融環境改變與商品日益複雜的情況下,可能不足以全面性的管理風險,而需做調整與改進。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從證券商環境與風險管理制度,找出現行風險管理制度未能顧及之風險,並提供更全面性的企業風險管理架構,使得未來證券商對其面臨之風險能有更好的掌握,也可使證券商將其風險管理與其企業目標加以連結。 本研究從瞭解證券商的經營發展方式與風險管理制度,發現證券商風險管理制度未能有系統的管理公司策略上的風險,且公司風險管理未能與公司目標結合。除了對其不足之處提供建議外,也由外國投資銀行的成功經驗,提供其在制度與文化上可行的方向,使公司風險管理制度能更有效。 / The industry of investment bank had a significant change during 2007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and 2008financial crisis . Three of the five biggest Wall Street investment banks, Merrill Lynch, Lehman Brothers, and Bear Stern were merged by others or went bankrupt; Goldman Sachs and Morgan Stanley suffered lower profit margin and transformed themselves into bank holding company . In the crisis , we can find that risk management has a great impact on investment bank’s performanc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 Apart from daily risk management, investment banks need to have a mechanism that monitors, tackles with, and exploit all aspects of risk. It’s a better way to respond to risk. This research is a study of a security firms in Taiwan, and its risk management mainly follows the government rule that manage some specific operation risk. It may not sufficient to manage all aspects of risk and need to adjustment. The main issue of the research is from the security firms’ current risk management mechanism, find the risk it has not covered, and suggest the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structure to supplement the current mechanism. The research studies the oper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of that security company, and discovers that the current mechanism do not manage the strategy risk and link the objective of company to risk management . In addition to advices on the insufficiency, this research also suggests some experiences from foreign investment banks on the system and the culture which let risk management be more effective.
4

綜合證券商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關聯性之研究

王璽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幾年來,世界各國陸續爆發企業經營醜聞及危機,為尋求有效解決之道,各主要國際組織無不大力倡導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公司治理如今已被視為積極改善經濟效率、提昇企業競爭力的一項重要因素。目前我國正積極推動資本市場國際化,其中證券市場是為推動的核心,尤其證券商的業務範圍及內容已逐漸朝向國際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伴隨此一趨勢而來是更高的公司治理要求,因此我國在發展金融國際化的同時,證券商公司治理的良窳實為關鍵因素之一。 本研究以2003年國內綜合證券商公司為研究樣本,目的乃探討綜合證券商之公司治理對其經營績效的影響。本研究透過相關分析、迴歸分析檢驗本研究假說,分別以公司治理機制及公司治理程度為自變數,以經營績效為應變數進行實證分析,實證結果獲致以下主要結論:(1)公司治理程度與經營績效呈正向關係。公司治理程度愈高者,其經營績效愈佳;公司治理程度愈低者,其經營績效愈差;(2)大股東佔監察人席次比率、第二大股東持股比率、控制股東參與管理、負債比率與經營績效呈正相關;(3)董事會的持股比率、董事長兼任總經理與經營績效呈負相關。 本研究對綜合證券商的建議:(1)大股東應擔任監察人以減少代理問題的發生;(2)公司股權應分散,透過合併或釋股等方式產生第二大股東,以制衡最大股東;(3)公司應設有獨立董監事制度,以健全董事會職能。對於後續研究者建議:(1)使用時間序列統計分析法;(2)加入其他公司治理機制變數;(3)加入另一重要的公司治理資訊揭露透明度構面;(4)考慮公司治理機制與經營績效間之非線性關係,以進一步深入探討綜合證券商公司治理對經營績效的影響。

Page generated in 0.025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