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5
  • 4
  • 1
  • Tagged with
  • 5
  • 5
  • 5
  • 5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由財政社會學探討我國的財政赤字問題

張嘉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我國政府面對財政赤字的問題主要有下列幾種策略。第一,開源、節流。在開源方面,希望藉由減稅來增加租稅收入、強調使用者付費與公營事業民營化。在節流方面,則包括精簡政府組織、推行節約預算、獎勵民間參與交通建設等等。這項策略希望藉由增加收入以及減少支出的方式來達到財政平衡。第二,理性的預算制度。包括推行歲出額度制、落實零基預算、推動中程預算制度、量入為出原則的運用、建立自償性公共建設預算制度、積極推動企業化預算制度等等。這項策略希望以經濟理性的想法來調整與修正預算制度,希望達到資源效率配置的目標。第三,限制公債的舉借與上限。相關的規定包括對公債發行的用途做限制、對未償還公債的總量做限制、對年度公債發行數量做限制以及對於債務的管理。這項策略希望以圍堵的方式來約束財政赤字的成長。雖然政府以這些策略來因應我國的財政赤字問題,但政府的財政赤字仍然無法有效的掌握,且不斷的擴張。 本文的貢獻之一,在於指出新古典經濟學的研究典範並不適合用來分析我國目前的財政赤字問題。而財政社會學的研究典範,因其能夠考量社會結構變遷對於國家財政赤字的影響,因此對於民主化下之後工業社會的台灣現況而言,將較適合用來分析我國的財政赤字問題。 新古典經濟學對於財政赤字問題的研究只著重在歲出與歲入對於財政赤字的影響,以歲出與歲入的差距來說明財政赤字的成因,並以開源、節流來因應財政赤字的問題。這種研究典範適合的經濟社會環境乃是一種可以由主政者所掌握控制的社會。 公共選擇理論對於財政赤字問題的研究,則重在法令規章對於歲出與歲入的影響,進而影響到財政赤字的形成。其考量到民主政治的預算決策過程中,財政赤字是如何形成的。這種研究典範雖然對於民主社會中的財政與預算制度有所探討,知道財政赤字的原因,但卻因為忽略社會結構因素對於法令規章(政府功能)的影響,以至於無法知道何以會如此。 而財政社會學在考量民主化下的後工業社會中,社會結構對於法令規章(政府功能)的影響,進而對於歲出與歲入的影響,最後產生財政赤字的症狀。這樣的研究典範可以知道財政赤字何以會產生,並且較適合用來分析在我國目前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下,國家的財政赤字問題。因為,對財政赤字所呈現的收支餘絀而言,其只是眾多法規條文的數字呈現,而眾多法規條文所代表的則是政府功能的發揮,更重要的是,政府的功能則受到現有社會結構的影響。若想要知道財政赤字背後所潛藏的政治、經濟與社會問題,則須要先了解社會生活基本型態的轉變與社會結構轉變的影響。 而由於我國於民國77、78年之後已經逐漸邁入後工業社會,在社會生活基本型態的轉變與社會組織結構的變遷上,最重要的乃是,台灣社會日漸增加的由專業菁英(主要是公司經理與政府官僚)所組織與控制。也因此本文的另一個貢獻在於,強調財政資源的競奪乃是在專業階層之間以及專業階層與非專業階層之間的經濟利益衝突。而有別於以往關於我國財政赤字的文獻中,所強調的生產要素之間或者勞動者與資本家之間對於財政資源的競爭。 最後,也是本文的主要貢獻,則是基於財政社會學的觀點,建構一個我國財政赤字問題的分析架構,以台灣的實際狀況作探討,並據以提供政策建議。首先,討論經濟基礎的改變所導致台灣社會結構的改變,主要敘述的是十項互相關聯的後工業社會趨勢。其次,則說明後工業社會下台灣所存在的經濟利益衝突,乃是公、私部門專業菁英聯合剝削社會大眾的經濟利益衝突,這種結構性腐敗的問題,其實正反映了台灣獨特的歷史遺產、社會結構與政治制度。再來則是,分別就「經濟資源在個人與集體之間分配的經濟利益衝突」、「租稅負擔分配的經濟利益衝突」、「政府支出的經濟利益衝突」以及「公司利潤分配的經濟利益衝突」等四個面向,說明公部門專業菁英如何聯合私部門專業菁英來剝削社會大眾。最後,則說明國家財政赤字背後所顯現整個國家之政治、經濟與社會問題,其癥結乃是專業菁英與社會大眾彼此之間「經濟力」的分配不平均所導致。 因此,我國財政赤字的成因,乃是由於我國對於社會結構變遷所產生的經濟利益衝突中,缺乏一套公平的分配私有財產權,與公平的自由競爭的規範制度,使得專業菁英在與社會大眾的經濟利益衝突中,將利益私有化、成本社會化,而最終顯現在財政赤字上。
2

我國財政赤字之結構性分析-EU與OECD國家調整方法之運用 /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aiwan's fiscal deficit

張家瑄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財政狀況在1980年代初期尚稱穩健,然自1988年起,陸續進行公共設施保留地徵收、推動六年國建計畫及各種社會福利措施後,赤字急遽惡化,加以頻繁的減稅措施陸續推出,財政產生基本失衡。由於政府財政問題,基本上可區分為由於景氣循環、短期事件或結構性與制度性因素等所造成,世界主要國際組織,大多以剔除景氣循環因子及短期因子後之結構性財政餘額,做為評估政府財政狀況之指標,因此本文透過文獻整理,歸納出EU及OECD國家剖析結構性財政狀況之方法,並試圖運用該分析架構,欲探討我國近30年來財政赤字之根本問題。結果發現,我國在1981-2009年間,近半數年度之財政餘額,藉由景氣循環因子及短期因子之影響,掩飾了結構性財政赤字更為嚴重的事實,進一步排除利息支出之影響後,顯示我國超過6成以上年度之主要結構性財政餘額亦為赤字。 再者,我國在1981-2009年間結構性賦稅收入占GDP比重減少5.79個百分點,進一步按Kremer et al.(2006)所提出之分析架構進行探討後,結果發現,結構性賦稅收入減少主要係為立法改變所造成,其影響所及,占GDP比重減少達7.78個百分點,可知造成我國租稅負擔率較世界主要國家明顯為低,財政赤字日漸擴大,而債務餘額持續攀升之主因,在於租稅減免法規繁多,造成稅基流失,而賦稅收入無法隨經濟成長增加所致。
3

各國主權債務之比較分析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overeign Debt

何菁華, HO, Chin 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0年以來臺灣中央政府公債由1.4兆元快速累積至5兆元以上,加上年金潛藏負債問題,引發國人擔心臺灣未來是否會發生主權債務危機,因此主權債務的影響與相關政策的採行成為現今關注與討論的重要議題。過去探討主權債務的文獻並未將日本、臺灣、希臘以及美國一起分析,本文旨分析比較日本、臺灣、希臘以及美國主權債務,進而發現:一、四個國家過去為了促進經濟成長,採擴張性財政政策,造成政府債務持續攀升,目前均採緊縮性財政政策;未來人口老化,將對各國財政產生進一步壓力,其中臺灣人口老化速度最快。二、以外債為主的國家,有對外債務需償還,一旦國內外經濟情勢變化,可能會面臨舉債困難,及國際投資人因信心不足,導致資金立即撤出,本國幣貶值問題。三、希臘政府債務以外債為主,債務風險較高,又因採用歐元,無法採用貨幣政策,只有財政政策可以用,易引發主權債務危機。日本以內債為主,所以日本政府債務達GDP兩倍以上,尚未發生主權債務危機。至於臺灣,目前無外債,與他國相較,政府債務占GDP比重尚低,發生違約可能性較同屬內債的日本低。而美國雖以外債為主,但美元是國際主要儲備貨幣,引發主權債務危機可能性也低。
4

財政赤字會造成通貨膨脹嗎?動態追蹤資料的分量迴歸分析 / Is fiscal deficit inflationary? A dynamic panel quantile analysis

朱浩榜, Chu, Hao P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經濟理論認為,長期持續的財政赤字將會因貨幣融通而造成通貨膨脹,而且通膨越高的經濟體越容易受到赤字的影響。本文依照Catao and Terrones (2005)的理論模型,以狹義貨幣衡量財政赤字的規模,並據此檢驗1960到2006年間91個國家赤字與通貨膨脹的關係。本文使用Lin (2010)的分量迴歸方法,藉以估計在不同通膨水準下赤字的影響,並且允許兩者之間的動態調整。實證結果發現:當通膨越高,赤字造成的影響將越嚴重;若通膨在低水準,赤字則影響很弱、甚至不會造成任何影響。因此,當通膨越高的時候,維持財政紀律將越能有效達成物價穩定。這層赤字與通膨間關係不會因為考量了其他變數而有所改變。此外,赤字通常在開發中國家影響較強,尤其是在高通膨的時候。最後,在1990到2006年間,卻沒有發現赤字具有任何的通膨效果。 / In economic theory, sustained fiscal deficits might cause inflation by means of money creation, and the economy in a higher inflation level would be more strongly impacted by an increase in deficits. Following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Cat\~{a}o and Terrones (2005), I scaled fiscal deficits by narrow money stock and examined the deficit-inflation relationship in 91 countries from 1960 to 2006. A dynamic panel quantile regression of Lin (2010) was employed, which can estimate the impact of fiscal deficits at various inflation levels and allows for a dynamic adjustment.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fiscal deficits will be more serious as inflation rises, and weakly or not related to inflation if it is at a low level. Therefore, fiscal consolidation would be more effective in price stabilization the higher the inflation. Moreover, the results remain robust while taking other possibly inflation-related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Furthermore, the impact of fiscal deficits on inflation is generally greate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articularly when inflation is at a high level. Finally, the inflationary effect of deficits is not detected over 1990--2006.
5

中國大陸財政地方分權對地方財政赤字的影響 / The effect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on China’s reigion finance deficit

顏文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之後,其經濟成長之快速,成功歸究於自由的市場經濟。然而2008金融海嘯爆發後,使得各國開始檢視過度的分權和市場自由化的適度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如何在權利和稅收的分配上,達成一最適的規模?如何有效運用財政地方分權?將是一門複雜且重要的議題。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希望能藉由相關理論文獻,解釋財政地方分權對中國省、市之間地方財政赤字是否會有所影響或是關聯,將以此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並且進行實證的檢驗;第二,將以1994年以後中國財政改革以後之財政相關資料,利用中國31個省、市的追蹤資料,資料蒐集期間涵蓋1995年至2010年,以各年各省、市的財政赤字作為衡量該省、市的財政情形,以期能夠了解各地區財政的影響情形; 第三,本研究建立一個二因子固定效果模型,來檢視中國31個省市財政分權對其地方財政赤字的影響,並將各省市的情形做歸納;第四,從實證模型中發現,財政地方分權與地方財政赤字間的關聯性為一非線性關係且具有U型曲線關係;最後,利用實證結果來提供具體的政策建議。 /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successful institutional reform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In order to attract the resource, the regions have to improve or maintain their finance. Therefore, what issues will improve the provincial local government deficit becoming an immense problem. How to us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tool?It will be an important issue. 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is literature is to use the empirical model with the panel data which includes 31 provinces, cities and regions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5 to 2010 as well as to search the following question. First , analyse the provincial local government deficit and find out the determinative factors of regional deficit. Secon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reci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the provincial local government deficit, this study establishes 2 ways fixed effect model. Finally, to reducing the mistakes occurred in positive models and enabling the study more rigorous, this study uses more methods to test the models and the result. Finally, to reducing the mistakes occurred in positive models and enabling the study more rigorous, this study uses more methods to test the models and the result.

Page generated in 0.025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