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呂氏春秋十二紀紀首、淮南子時則訓及禮記月令之比較研究

曾錦華, ZENG, JIN-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研究目的:月令之文,今所見而大體具在者,僅有「呂氏春秋•十二紀」、「淮南子 •時則訓」及「禮記•月令」三篇,本文即欲就此三篇作一探討。 文獻:本文主要文獻為「呂氏春秋•十二紀」、「淮南子•時則訓」、「禮記•月令 」三篇,輔以「夏小正」、「詩•風•七月」、「管子」諸篇。 方法:本文以綜合比較之法,分析此類「月令」之基本設計,歸納出其共同思想及特 色。 內容:本文約十二萬字,第一章為「呂氏春秋十二紀、淮南子時則訓及禮記月令之著 述考」,探討三篇成書先後,以追溯「月令」之來源。第二章為「呂氏春秋十二紀紀 首之撰著」,乃在探討「十二紀」之淵源及特色。第三章為「呂氏春秋十二紀紀首之 內容結構」,由「天文星象」、「歷法節候」、「五行配當」、「明堂月令」四節, 以考其內容。第四章為「呂氏春秋十二紀紀首、淮南子時則訓及禮記月令之比較」, 由其材料結構之比較,以反映三者之關係及其增刪之跡,藉以考其思想特質及演進過 程。第五章為「呂氏春秋十二紀紀首、淮南子時則訓及禮記月令之影響及評價」,由 此探討其對兩漢學術政治之影響及評價,與未來發展。 成果:此三篇內容有大同小異之別,如各月之天文記事,五德轉移及各月政令之安排 ,三篇類似;其小異者,則偶有用字之差異及文句之脫落,或因反映時代風尚而增刪 者。其部分內容,或出於牽強附會,但仍反映出陰陽家「與元同氣」之政治理想。
2

董仲舒政治思想之研究

賴慶鴻, LAI, GING-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研究董仲舒之政治思想,以春秋繁露、史記、漢書及其對策、書論、賦頌、文集為主 要資料,並參佐當世及以前與其政治思想有關之記載,與後人著作之引申和評述。為 力求研究態度之客觀及無所偏失,多方旁徵博引,以使理論與史實兼顧。其中雖偶語 涉稱羨或評騭,亦皆出自內心對其思想之體認,非敢故意抑揚損益,妄加臆斷。 本論文之內容分為導論、第一章至第六章、結論。 導論:主要說明董仲舒政治思想之性質與義蘊,俾對其思想先有一概括性之認識。 第一章:董仲舒之牛平與著作。仲舒生於鈿漢初,據考證約在惠帝與呂后年間。景帝 時為博士,善治春秋,學士多師尊之。武帝即位參與賢良對策,任江都相,從此為武 帝所重,位未鼎足,知在公卿之上。中廢為中大夫。因為人廉直,公孫弘嫉之,乃薦 為膠西相,恐久獲罪,病免歸家,以修學著書為事,年老以壽終於家。仲舒所著,皆 明經術之意,及上疏條教,凡百二十三篇,而說春秋事得失,聞舉、玉杯、蕃露.清 明、竹林之屬,復數十篇,十餘萬言。而今所傳者,除漢書所載等外,要為春秋繁露 一書。春秋繁露之真偽問題,論者頗多,惟莫衷一是。吾人以為其書為後人收輯而成 ,縱或非全由仲舒所著,然中多根極理要之言,作為研究其政治思想之用,當無不可 。 第二章:董仲舒政治思想之時代背景與淵源。四漢初七十餘年間,正為中央集權君主 專制形成之過程,亦正是道、法、儒三家思想爭勝之時期。道家思想之全盛是在高祖 至文帝時期,其間採「清靜無為」,與民休養生息之政策,府庫充盈後,思圖以振作 ;文景時代申韓刑名之學興起,法家得勢。及自武帝即位,遂採「罷黜百家,獨尊儒 術」之政策,儒家自此定於一尊,成為中國學術思想之主流,仲舒處於道法儒爭勝之 時代,自亦深受時代之影響,而其思想淵源卻以儒家及陰陽家者為主,故漢書謂仲舒 為「始推陰陽,為儒者宗」。 第三章:董仲舒論人性與正名。仲舒論政以人性為起點,從人性論可了解其論政之態 度。孟子主張性善,於為政重明倫教;化荀子主性惡,其論政重體法制度;仲舒謂性 有善質而未全善,故重仁義禮。 /

Page generated in 0.013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