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重省女性主義對梅洛龐蒂的批判:以楊〈像女孩那樣丟球〉為例 / Rethinking feminist's critique on merleau-ponty: by example of Young's "Throwing like a girl"

本研究選擇楊 (Iris Marion Young) 在1977年首次發表的文章〈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為主要藍本,對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的身體主體概念進行討論。楊在文章中採用梅洛龐蒂活生生身體做為核心,以《知覺現象學》中〈身體本身的空間性和運動機能〉此篇章做為對照架構,置入性別化的反思,重新編織由女性主體經驗出發的身體模態。

在2005年楊以此文為書名同時收錄多篇聚焦於女性身體經驗的現象學討論,從懷孕、乳房、月經、老年照護等女性身體的各個面向,經由性別觀點的探問辯證處理多位歐陸哲學家和現象學家的論述,透過理論思考和生命經驗交揉出女性身體主體的視野。在〈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中,楊選擇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對活生生身體與世界關係的描述架構,同時立基於西蒙波娃對女性存在的分析和觀察,分析陰性身體的特定風格,以及這種風格及活動方式,與其在世界中的交往有什麼樣的關係?又具有什麼樣的意義?梅洛龐蒂在《知覺現象學》裡說明主體如何通過身體在世界中展開存在活動,在這些活動的運作中,我們不是如同船長掌舵一樣,作為純粹的思維者操作客觀的身體,也不是一個刺激-反應的制約機體對世界做出規律和法則的回應,主體與世界的關係,就座落在我作為一個活生生的身體主體向世界開放,朝世界投射。但是,這個身體的分析架構是否為一個普遍性的論述?如果經驗世界中有一大部分的身體典型在特定的層次上展現的差異性,這種獨特風格是基於什麼樣的存在處境中出現的?梅洛龐蒂突破笛卡兒純粹思維者的傳統,修正胡賽爾在《觀念一》朝向超驗觀念論的追求路線,試圖以一個具體化、肉身化的樣貌來理解人的在世存有,然而是否必須面對我們活生生的身體中是帶著性別、文化的銘刻?因此本研究將以楊所提出的女性身體活動與空間經驗為基礎,對照梅洛龐蒂文本中描述的身體模態,重新思考梅洛龐蒂的身體論述,與性別向度之間的關連性。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4154014
Creators劉芝吟, Liu, Chih Yi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