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美國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以最惠國待遇案為例 / Clinton Administration's Trade Policy towar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FN issue as a Case Study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有三:(一)學習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從文獻閱讀中,學習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包括此分析方法的內涵和適用範疇。(二)試用此方法來分析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本論文試用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自由主義的觀點,來分析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並試圖藉由此觀點驗證以下假設性問題: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符合自由主義的精神;亦即,柯林頓政府是根據自由主義的精神來制定對中共的貿易政策。(三)試用此方法分析最惠國待遇問題:本論文認為美中的貿易問題以續惠問題最有代表性,因為續惠問題不僅反應美國對經濟利益的關切,更反應美國對人權價值的關切,因此選擇此問題作為柯林頓政府對中共貿易政策的案例分析。本論文試圖用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方法來分析續惠問題,並且驗證以下假設:柯林頓政府將人權與最惠國待遇從掛勾到脫勾的政策變化,符合自由主義的精神;亦即,柯林頓政府是根據自由主義的精神而決定續惠中共。
根據本論文的研究結果,認為柯林頓政府是以自由主義的觀點推動貿易政策,在自由主義的觀點中,自由貿易最能達到貿易各國互利互惠,而自由貿易的核心原則即是「不歧視原則」(亦即最惠國待遇原則),一旦不歧視原則(最惠國待遇原則)被破壞,自由貿易也無從存在。因此,雖然柯林頓政府為了推動公平、互惠的貿易秩序會對他國威脅使用三0一條款、課徵反傾銷稅、施以高姿態的政治壓力,卻從來很少運用撤銷最惠國待遇來威脅他國就範。最惠國待遇是自由主義貿易政策的核心原則,柯林頓政府為了推動自由貿易秩序,絕對不會動搖這個核心原則。同樣的道理適用在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問題上。柯林頓總統入主白宮之後,並沒有認真考慮過撤銷中共的最惠國待遇,因為一旦他撤銷中共的最惠國待遇,不僅美「中」關係受損,美國經濟利益受損,美國賴以建立貿易秩序的核心原則更將受到破壞。此即柯林頓政府所以將人權問題和最惠國待遇問題脫勾的最重要原因。人權固然是自由主義看重的價值,最惠國待遇亦是自由主義看重的價值,美國不可能為了取得其中之一,而放棄另外之一,也就是美國不可能為了中共不改善人權,即取消最惠國待遇。將這兩者掛勾自始就不可行,也不是有效的政策,柯林頓政府將這兩者脫勾也就是必然的了。根據以上的研究結果,筆者認為驗證了本文的兩個假設性問題。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4
第二章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觀點 6
第一節 導論:何謂國際政治經濟學? 6
第二節 重商主義(Mercantilism)的觀點 8
第三節 自由主義(Liberalism)的觀點 15
第四節 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的觀點 22
第五節 小結 29
第三章 戰後美國貿易政策的演變 33
第一節 戰後到一九七0年代的自由貿易政策 33
第二節 一九七0年代以後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38
第三節 小結 46
第四章 美國貿易政策之制定及執行機構 49
第一節 立法部門:國會 50
第二節 行政部門:總統與其他部會 54
第三節 民間力量:利益團體 60
第四節 小結 63
第五章 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 66
第一節 經濟安全:柯林頓政府施政的中心目標 66
第二節 柯林頓政府的貿易政策 72
第三節 柯林頓政府的中國政策 79
第四節 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 85
第六章 案例分析:續延中共最惠國待遇問題 91
第一節 美「中」最惠國待遇爭議的由來 92
第二節 美國續惠中共問題案的發展 95
第三節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分析 107
第七章 結論 115
參考書目 118 / This thesis endeavors to us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s a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explain Clinton Administration's trade policy towar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Clinton Administration's trade policy toward the PRC 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liberalism. His decision to delink "human rights" from "MFN" can also be rationaliz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liberalism.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1319
Creators徐海蕾, HSU, HAI-LE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