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建構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制度之研究張則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原住民族基本法2005年2月5日公布施行以來,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一直為國內各界熱衷討論及研究之議題,其中包含應用PPGIS技術整合原住民集體記憶轉繪為部落地圖,以及從共管面向探討原住民地區內自然資源管理模式等多方論述;而政府在面臨原住民族訴求土地權利返還主張之時,也總是以由上而下式的思考模式框限原住民族土地之發展空間,形成政策制度與原住民社會期待間之落差,近日司馬庫斯風倒櫸木事件適為此現象之最佳例證。
本文爰以多元文化主義、自然主權及生物多樣性為論述基礎,參酌加拿大處理原住民族主張土地權利之長久且成效豐碩經驗,釐清未來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制度建立時所遭遇基本內涵、形成步驟、產權型態及衝突解決途徑等四面向問題徵點。研究結果顯示,應以部落為主體及土地使用關係作為傳統領域之劃設準據,並採用協商合作方式作為調查處理的基本制度模式,而傳統領域產權制度則以部落共有制為核心基礎,至於關於傳統領域問題如何解決,需成立中立爭議調處機構衡平協調處理。 / The indigenous tradition territory has been a hot subject of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all over the country since the Indigenous Fundamental Law was promulgated and enforced On February 5, 2005; the study orientation includes that using the PPGIS technology to integrate the indigenous collective memory extends the tribe map, as well as based on the condominium spirit discusses the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pattern in the original resident area. However, when dealing with the request made by the indigenous of returning land right, government uses a top-down thinking mode to limit the indigenous land development, which causes the gap between the policy institution and the indigenous society expectation; a perfect example is the recently incident regarding stealing trees blew down by typhoon in Marcu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multicultural principle, the natural sovereignty and the biodiversity as the elaboration foundation, and also refers to the Canadian long-term and great experiences of dealing with the issue concerning the indigenous land right, in order to clarify four questions, basic connotation, the step of formation, the type of property right and the solution of conflict, encountered when the indigenous tradition territory establishes domain system in the future.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we should consider the tribe a main body, delimit the traditional domain based on the land use relation, and select a consultative cooperation method as the basic system mode of investigation. Moreover, the traditional domain property right system takes the tribe co-owned institution as the core foundation. As to solutions of indigenous traditional domain, we should set up a neutral organization to mediate those disputes objectivity.
|
2 |
日治時期蕃地隘勇線的推進與變遷(1895-1920) / Advancements and changes on defense line of aboriginal areas during Japanese colonail period(1895-1920)鄭安睎, Cheng, An S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清代臺灣「隘制」的研究成果頗豐,不過多數研究時期集中在光緒朝以前。1895年以後,由於山區勇營撤防,許多番界外已開墾的土地又被原住民搶奪回去,當時稱為「生蕃奪卻地」,一直到明治35年(1902),日本官方才藉由隘勇線的推進,重新形成清末的番界。
日治來臨以後,初期官方分別透過「撫墾署」來認識與綏撫原住民,接著也透過許多探險隊伍進入山區,掌握與認識生蕃地的情勢,大概從1920年代以後,探勘次數明顯變少,代表日本官方已逐漸掌控原住民。隨著「隘勇線推進」推進政策施行,「蕃地測量」也配合著隘勇線推進與探險隊進行,因此留下《臺灣蕃地地形圖》(1907〜1916)圖集,除了少部分沒有完成測繪外,範圍幾乎涵蓋所有蕃地,是日治山區理蕃重要成果之一。
日治初期,各地的隘防除位置退卻外,也並未連成一線包圍原住民,直到「南庄事件」(1902)後,日本官方才將隘勇納入警察本署管理,並漸次透過隘勇線推進方式,包圍蕃地,迫使原住民歸順。當時針對「北蕃」的蕃情,隘勇線等級分為三級,藉由警備單位的數量多寡與人員配置來決定等級,也同時反映蕃情。文獻顯示官方規定的隘勇線線幅約有18公尺寬,不過視地形而有所增減;另隘線上有隘路用以巡邏,隘路路幅約90〜120公分寬;警備單位規模由小到大可分為隘寮、隘勇分遣所與隘勇監督所;警備人員則有警部、警部補、巡查、巡查補、隘勇(警手)。另設置通電鐵絲網(鐵絲網)、地雷、木柵等防禦工程,用以包圍與禁止原住民越過隘勇線。
本文透過大量的田野調查與縝密的史學研究,整理出日治時期的隘勇線推近次數,並利用GIS系統繪製出隘勇線位置。若以推進次數來看:臺北地區有9次、桃園地區有11次、新竹地區有29次、苗栗地區有8次、臺中地區有8次、南投地區有8次、宜蘭地區有16次、花蓮地區有9次、臺東地區有3次。
依照隘勇線所在位置、隘勇線工事、隘勇線位置與原住民傳統領域之關係、官方理蕃政策的多重影響下。隘勇線的推進可分為六期:一、官、民隘並存與隘勇線退縮時期(1895〜1901),二、小規模整理、恢復清末隘線與納入警察管理時期(1902〜1903),三、大規模隘勇線推進與包圍原住民聚落時期(1904〜1909),可為「大規模隘勇線推進」(1904〜1906)與為「大規模包圍原住民聚落」(1907〜1909)兩階段,四、軍警聯合討伐與隘勇線深入蕃界時期(1910〜1914),五、後隘勇線推進時期(1915〜1917),六、理蕃道路取代隘勇線時期(1918〜1926),進入第六期後,隘勇線也逐漸被理蕃道路所取代,消失在蕃界之中。
而當時隘勇線所包圍的土地,倘若要從蕃地變成普通行政區,則需有下列四種過程:一、地圖測繪,二、登錄地籍。三、開墾(開發)與移民,四、編入戶口與納稅,不過還得看區域間差異性,順序稍有不同。隨著北邊推進「隘勇線」,南邊設置「蕃務官吏駐在所」,也逐漸把蕃地納入國家行政治理,大概有三種類型:
一、生蕃地→隘勇線包圍→蕃地行政區化→蕃地(國家所控制)→蕃地行政區。
二、生蕃地→隘勇線包圍→蕃地行政區化→蕃地(國家所控制)→普通行政區化→普通行政區。
三、生蕃地→設立蕃務官吏駐在所→蕃地行政區化→蕃地(國家所控制)。
日治時期「推進隘勇線」被型塑成「可移動式的蕃界」,從早期緩慢、漸進式的變化,演變成「推進隘勇線」來包圍蕃地。山區的蕃界區隔了「民」與「蕃」、「安全」與「不安全」、「普通行政區」與「生蕃地」、甚至是「蕃地行政區」與「生蕃地」,也作為不同人群與異文化的區隔,而後期隘勇線如同利刃般,直接入侵原住民的傳統領域,進而控制原住民。
雖然1920年代以後,更多的蕃地納編成為普通行政區,隘勇線也逐漸被理蕃道路所取代,但仍然有許多隘勇線轉變成原住民鄉鎮與平地鄉鎮界線,亦或是原住民鄉鎮內之各村界線,這些虛擬的界線,替代實質的隘勇線,繼續存在臺灣的歷史與地理空間之內。
|
3 |
整合參與式製圖建置原住民族傳統領域WebGIS平台 / Integrating Participatory Mapping to Build a WebGIS Platform for Traditional Territories of Indigenous Peoples陳祈安, Chen, Chi 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長久以來,台灣原住民族的土地及領域權利始終受到忽視和剝削,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與其知識逐漸式微。為了重新爭取原住民族的土地權利及保存珍貴的傳統生態智慧,恢復傳統領域和傳統領域知識即為首要任務。
近一、二十年來,隨著國際上主張生物多樣性和多元文化的思維潮流,我國也開始提倡對原住民文化及其自然關係的尊重,從早期的部落地圖運動到傳統領域土地調查計畫,透過調查與部落地圖的繪製可將隱藏在生活中的歌唱、舞蹈、傳說故事…等傳統領域知識記錄、保存下來;而這些田野調查工作有許多不同的方式,如參與觀察、個案研究、深度訪談、工作坊…等,並常搭配不同的參與式製圖為其工具,如:心智圖、參與式立體模型(Participatory 3D Modelling, P3DM)、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等。
本研究參與觀察並分析比較各項參與式製圖法,將觀察到的成果結合文獻整理之設計準則,納入至原住民族傳統領域WebGIS地圖平台與其他網頁之設計規劃。建置一以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為主題,蒐集劃設傳統領域知識和範圍並傳遞資訊的參與式平台,達到參與式製圖之目的。並至平台啟用後使用網頁分析工具和使用者深度訪談,追蹤分析其後續之公眾參與成效,藉此改善平台功效並提出方案以促進公眾參與及使用率。
|
Page generated in 0.027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