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市場失靈、資訊不對稱與市場正常運作曲蕙蘭, MIAO, HUI-L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從十八世界的自由放任思想興起之後,經由市場價格機能的運作以調配資源的論點
,已廣植人心。而且經濟學家們根據柏拉圖(Pareto)的判斷準則,所導衍出來的三
個邊際效率條件,剛好和完全競爭的一般均衡解相同。故認為只要在競爭的市場裡,
價格機能就可像一隻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nad)指導著經濟活動,從而人們透過
自利的動機,可以達成提高全體社會福利的目標。
但卻忽略了競爭性場存在的真實性,以致忽略了市場機能的不具效率;或稱市場失靈
(Market Failure)的現象。
價格機能的失靈,導因於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歧異,在眾多的原因中,本文將之歸
納成下列五個原因:
一、非凸性(non-convex)
二、非競爭性(non-competitive )
三、外部性(Externality )
四、公共財的不具排他性(non-exclusive )
五、資料的不對稱(Asymetric Information )
所謂資訊不對稱是指買方與賣方所擁有的市場資訊不一樣。當市場裡有此不對稱現象
時,也就容易造成一方欺騙另一方,這種欺騙行為可能產生逆選擇(Aderse Select-
ion )和道德淪落(Moral Harzard )的問題。
本文中除針對此一問題加以說明外並擬對此一資訊不對稱的市場,提出一套健全的遊
戲法則以正常市場的運作。另在第四章中欲就資訊不對稱較為嚴重的服務業市場中的
旅行業為例;就其經營環境惡化的癥結所在,配合所提的經濟理論加以分析,並找出
健全市場運作的方法。
|
2 |
運用土地稅配合土地規劃管制實施之研究蔡慧麗, CAI,HUI-L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於理論上,自由市場透過「價格機能」之運作,將使資源之配置與使用達到最高效率
,然此市場之運作需有某些前提–完全競爭及無外溢效果等方能成立。但於現實社會
中上述假設前提並不存在,致使柏拉圖的最適境界(pareto optimal)無法達成,尤其
是具有異質性,不可移動性、不可增減性之土地,更易導致土地市場的地理區隔及非
完全競爭等現象;外部性及公共財不足之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問題更是伏拾皆
是;再者和經濟部門為追求最大利潤,往往罔顧社會成本,導致不當的土地配置與使
用。故政府之適當干預確有其必要,而土地規劃與管制則係反應此種需要,以修正及
彌補土地市場之缺失,俾達土地之合理配置與使用。
然而,土地規劃管制之實施過程中,由於各宗土地使用類別與密度之差異,或變更使
用等,往往對地價造成上漲或下只之經濟效果,導致土地所有權人間之利得(windfa-
ll) 或損失(wipeout) 之不公平現象,實有待積極改善。處理此類公平性問題的方法
有許多,例如區段征收、市地重劃、發展權移轉(T.D.R) 及稅捐等方式,本研究乃選
擇我國土地政策之最高指導原則–平均地權之主要政策手段–土地稅–進行研究。此
外,如何運用土地稅來促進土地規劃與使用管制目標之達成,亦為本研究之範圍。
故本研究擬基於效率與公平之觀點,參考國外土地稅制針對我國土地稅之課稅時機、
課稅方式、稅基、稅率結構等予以檢討分析,俾能改進現行之地價稅、土地增值稅與
空地稅的課征,以達平均地權之地盡其利與地利共享之崇高目標。
全文計六章,分別為: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章 土地規劃管制與其公平性之探討
第四章 土地稅促進土地規劃管制實施之分析
第五章 現行我國土地稅制之檢討與改進措施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Page generated in 0.013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