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
  • 4
  • Tagged with
  • 4
  • 4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抗戰勝利後中共的青年學生運動─一九四五∼一九四九─

周謀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抗戰勝利後,由於以往八年長期戰亂,中國的社會固有秩序及經濟狀況均遭受嚴重損害,政治情勢又紛擾不已,美國對華政策亦呈搖擺不定,而中共藉抗日機會,在軍事方面已有相當發展,因而認為壙大叛亂的時機業已來臨。為配合其武裝叛亂,中共仍在各地發動學潮。本論文即試圖剖析抗戰勝利後,中共所策動的學潮實際狀況。論文全六章: 第一章,導論。說明學生運動的社會意義,再說明抗戰勝利後「學運」在中共群眾工作中的意義,以及中共的宣傳對「學運」的影響。 第二章,中共的「學運」策略。抗戰勝利後,中共每假「民盟」出面策動學潮,同時中共努力培養「學運幹部」--職業學生,潛伏各級學校,以少數影響大部分純潔學生。 第三章,「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組織形式與職能--抗戰勝利後中共的青運組織。綜述中共「青年團」(從「社青團」、「共青團」到「新青團」)的演變,並詳析「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組織與任務。 第四章及第五章,抗戰勝利後的學潮與國內局勢。搞戰勝利後中共蓄意擴大武裝暴亂,在此時,中共控制的「學運」皆與其武裝暴亂計劃相配合。這時期,中共所策動的學潮難以數計,四、五兩章係以四次影響最深遠的學潮,作抽樣分析。 第六章,結論。抗戰勝利後,學生被中共利用來作為困擾社會打擊政府的工具,導致大陸在短期內淪陷。然而後來青年學生在中共的統治下,其遭遇又甚悽慘。本章歸納以上五章所剖析內容,予以總的歸結。 本論文之能夠順利提出,得感恩於宋師時選的指導,武奎煜老師對論文初稿的審閱,與高永光師的從旁協助,特別是二年來曹主任在生活與學習方面的指引,於此,皆不只是一個謝字可以表述的。
2

中華職棒球員薪資決定因素初探

林瑞宸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探討中華職棒球員薪資的決定因素。我們整理出2002~2007年間六支球隊的戰績、觀眾人數、個別球員表現紀錄、勝利貢獻指數以及球員薪資資料,利用計量方法得出決定球員薪資的解釋變數是否具有顯著性。本文依照投打屬性將球員整理成三個組別來探討,分別為投打整合部份、打者部份以及投手部分。我們並且利用分量迴歸方法,得知位處不同薪資分量百分比之球員表現對於球員薪資影響程度的差異性。實證結果顯示球員表現與球員薪資確實具有關聯性,解釋能力(R^2)可高達80.93%。舉凡球員表現以及反應產業景氣的運動產業經常性薪資,都會影響球團與球員之間的簽定薪資;此外,個人獎項個數以及是否入選過中華代表隊對於低薪球員的薪資決定有較顯著的影響。
3

二十世紀俄羅斯戰爭歌曲中的語言世界圖景 / Language world view in Russian songs in twentieth century

楊婷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歷史傳統、生活方式與價值判斷,呈現其獨有的世界圖景,並與其他民族有所區別。生活環境的變遷會影響人的思維模式與價值取向,兩次世界大戰是至今為止人類社會所進行最大規模、傷亡最為慘重的全球性戰爭,長期處在戰爭的緊張情緒狀態之下,人的內心變得脆弱敏感,對事物的認知與感受力更加強化並且具體。 戰爭對俄羅斯民族與文化的影響可以從文學、電影、音樂等各方面探討。歌曲是大眾文化之一,歌詞的語言精練,篇幅不長卻具有完整的意境,而且帶有旋律,容易廣為流傳。歌詞的語言能夠概括地表達歌曲的意境與氛圍。本論文希望能透過歌詞文本的詞彙與概念分析,建構出俄羅斯戰爭歌曲的語言世界圖景。 本論文從俄羅斯戰爭歌曲中的關鍵詞彙探討俄羅斯語言文化的重要概念:祖國、勝利、愛、命運、生死與幸福,除了可以具體呈現抽象的俄羅斯民族心智,以語言學習的角度而言,理解這些概念所構成的語言世界圖景有助於了解俄羅斯民族的語言與文化,更能有效掌握重要詞彙的運用。本論文的語料來自俄羅斯戰爭歌曲的歌詞,除可作為語言學習者與教學者的語言文化、歷史主題課程補充教材,對於翻譯領域以及字典編撰領域也提供進一步的思考面向,更可為往後探討不同時代、類型或主題的歌曲中之語言世界圖景的研究提供參考與對照。
4

丹麥與歐洲聯盟:兩層次賽局分析

廖宗山, Liao, Zhong-s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丹麥參與歐洲統合進程中,曾於1960年至1973年間參與歐洲自由貿易協會,並自1973年後從歐洲自由貿易協會轉型為歐體的一員,丹麥加入歐體之後其歐盟政策經歷了適應期(1973-1986)、高峰期(1986-1992)與調整期(1992-2000)。在各個時期之中,丹麥制訂歐盟政策經歷了一連串持續與轉變的過程,究其原因莫過於第一層次與第二層次之間相互影響與互動所致。在第一層次(國際層次)之中丹麥與各會員國在國際場合進行談判,透過不斷的磋商與讓步,與各會員國達成國際協議;在第二層次(國內層次)之中國會、歐洲事務委員會、政黨、利益團體及丹麥民眾,分別透過各種管道影響丹麥的歐盟政策之制訂。由於許多國際層次的歐盟條約都必須得到丹麥國內的批准,致使「批准」成為兩個層次之間的重要連結。 本篇論文以兩層次賽局作為分析架構,並以「勝利組合」作為分析工具,探討第一層次歐盟各會員國如何對丹麥作出施壓與讓步,以及第二層次國內各因素如何在歐盟政策制訂過程中發揮影響力,透過「勝利組合」的範圍變化,分析單一歐洲法與馬斯垂克條約等重要歐盟條約如何得到「批准」通過。在第二層次之中,尤其不可忽略公民複決對丹麥制訂歐盟政策所發揮的影響力,透過整理丹麥舉辦六次關於歐盟議題公民複決的經驗,可歸納出公民複決是影響丹麥制訂歐盟政策的關鍵因素。此外,第一層次的談判結果也會影響丹麥民眾對於某項議題的偏好。國際壓力是造成國內政策轉折的必要條件,相對地若缺乏國內對於國際壓力的回應,光憑國際壓力尚不足以達成國際協議。因此,這兩個層次是雙向影響與互動的過程,而非單向的影響過程, 兩層次賽局應用在丹麥歐盟政策制訂上,丹麥國內民眾不僅對條約本身(第一層次)做出衡量,也對於政府的表現做出評估(第二層次),使公民複決在兩層次賽局中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歐洲統合過程中,丹麥相較於其他歐盟會員國,其國內因素對於歐盟政策之制訂,發揮了較大的牽制作用。一項重大歐盟條約的通過,必須得到國內第二層次的支持才得以批准,這使得決策者不敢擅作主張,必須將國內的意見充分表達於國際談判之中,且要得到國內的充分授權之後才能在國際談判桌上作出決定。因此,丹麥在制訂歐盟政策過程中持續地將民眾意見納入其中,丹麥對於民意的重視,益加凸顯出主權在民的精神。 丹麥雖只是身處於北歐地區的一個小國,但丹麥卻能善用自身的籌碼,在國際談判中爭取有利的條件。在歐洲統合過程中,丹麥持續將其理念帶入歐盟,進而影響其他會員國與整體歐盟政策之走向。展望未來歐洲統合的發展,歐盟擴充之後會員國數目增加,丹麥的統合經驗,特別是採取尊重民意的歐盟政策,將可作為其他新加入會員國的參考。故丹麥經驗在歐洲統合的歷程及未來發展上均具有重要性,而「兩層次賽局」也可供作其他會員國分析歐盟政策的架構,更可作為解釋其他內政與外交相關議題的分析工具。

Page generated in 0.015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