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6
  • 18
  • 7
  • 7
  • Tagged with
  • 53
  • 53
  • 47
  • 47
  • 44
  • 44
  • 30
  • 27
  • 17
  • 17
  • 16
  • 16
  • 16
  • 14
  • 1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珠海市橫琴島會展旅遊業發展之競爭戰略 (SWOT) 模式分析

李韓兵 January 2010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12

深圳文化創意產業之公共政策分析與評估

柯煒江 January 2012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13

廣東省佛山市公共租賃住房政策分析

聶菱 January 2012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14

中國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政策分析 : 以廣州市實行義務教育政策為個案研究 / Analysis of migrant workers' offsprings compulsory education policy in China : case study on Guangzhou's implementing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policy;"以廣州市實行義務教育政策為個案研究"

籍峰濤 January 2012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Education
15

中國戶籍制度改革背景下的積分制研究 :以深圳市農民工積分制入戶政策為例

康小惠 January 2018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16

分稅制下中央與省級的財政互動:委託-代理體制的轉變

林柏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財政關係是中央與省級互動的核心,本論文以「委託—代理」模式觀察中央與省級的財政關係。首先,就相關文獻所存在的中央本位與省級本位進行分析,作者發現集權論與分權論的爭議,是個無解的討論;要尋找中央與省級長久的制度,制定政策者必須以合作思維代替對抗思維。 其次,本論文以代理理論大略說明,不同時期的中央與省級的財政互動情形。並呈現出了統收統支時期的完整代理,財政承包時期的失控代理,到分稅制後的代理關係縮小等不同內容。在這三種代理關係中,資訊不對稱與權威不對稱因素,相互消長又相互制約。 再其次,中央與省級的整體財政體質分析方面,分稅制造成了預算內、外完全相反的後果。預算內收支方面中央掌握過半的稅收,並以轉移支付的制度工具遂行集權,但稅收返還承諾則約束了中央;預算外收支方面則是省級財政的重要來源,由於省級財政受中央收回稅權的影響,而轉變為赤字型態,使得國家的總體財政赤字化。同時赤字的消除因而需要中央的稅收返還及發行公債,加上省級預算外資金的彌補。換言之,省級維持其支出格局以證明其存在,整體財政赤字與預算外資金於是居高不下。 另外,本論文以廣東省為個別的研究對象。發現分稅制不同於以往,是對資訊不對稱問題的根本變革,即設立國稅局以各自收各自稅,過去以來的委託—代理關係的範圍因而大為縮小,而有崩解的可能。 分稅制一如以往,雖然仍是中央的片面「再集權」決定,以藉此獲得過半的財政預算收入。但放權讓利以來,省級作為一個獨立行為主體的趨勢,已經不易撼動。中央必須認清這個事實,並使各自的稅權、事權與財權相適應,才會有一個穩定而長久的中央與省級關係。
17

廣府話說唱本木魚書的硏究. / Guang fu hua shuo chang ben mu yu shu de yan jiu.

January 1989 (has links)
吳瑞卿. / Thesis (Ph.D.)--香港中文大學, 1989. / Manuscript (Reprint of computer reprint) / 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leaves 314-324). / Wu Ruiqing. / Thesis (Ph.D.)--Xianggang Zhong wen da xue, 1989. / 導論 / Chapter I´Ø --- 選取木魚書作硏究對象的意義 --- p.1 / Chapter 一´Ø --- 作為地方文學的 --- p.1 / Chapter 二´Ø --- 作為俗文學的一種 --- p.2 / Chapter II´Ø --- 本論文的硏究目的 / Chapter A´Ø --- 整理及分析一種地方文學遺産 --- p.2 / Chapter B´Ø --- 以木魚書為例論證俗文學的特徵範圍 / Chapter 一´Ø --- 俗文學研究的回顧 --- p.3 / Chapter 二´Ø --- 俗文學的特徴和領域問題 --- p.7 / Chapter 三´Ø --- 木魚書與俗文學 --- p.8 / Chapter III´Ø --- 木魚書研究在其他方面能提供的貢獻 / Chapter 一´Ø --- 中國相類性質的文學比較硏究 --- p.11 / Chapter 二´Ø --- 中、外通俗文學比較 --- p.11 / Chapter 三´Ø --- 社會發展史研究 --- p.12 / Chapter IV´Ø --- 資料範圍及前人研究回顧 / Chapter A´Ø --- 前人硏究的回顧 / Chapter 一´Ø --- 敘錄及研究 --- p.12 / Chapter 二´Ø --- 文獻筆記 --- p.14 / Chapter 三´Ø --- 短文 --- p.14 / Chapter 四´Ø --- 其他硏究 --- p.14 / Chapter B´Ø --- 本文所用資料範圍 --- p.15 / Chapter C´Ø --- 輔助資料 / Chapter 一´Ø --- 輔助錄音資料 --- p.18 / Chapter 二´Ø --- 殘存曲目 --- p.19 / Chapter D´Ø --- 資料的捜集和處理 / Chapter 一´Ø --- 資料來源 --- p.19 / Chapter 二´Ø --- 資料處理 --- p.20 / Chapter V´Ø --- 硏究的局限 / Chapter 一´Ø --- 資料的限制 --- p.21 / Chapter 二´Ø --- 木魚書年代考証的困難 --- p.22 / Chapter 三´Ø --- 文字與口頭間的距離 --- p.23 / Chapter 第一章 --- 木魚書的體製與源流 / Chapter I´Ø --- 木魚書的體製 / Chapter 一´Ø --- 外型 --- p.24 / Chapter 二´Ø --- 编制 --- p.25 / Chapter 三´Ø --- 出版形式 --- p.27 / Chapter II´Ø --- 《木魚》釋名 / Chapter 一´Ø --- 《木魚》、《木魚書》和《木魚歌》的定義 --- p.29 / Chapter 二´Ø --- 《木魚》名稱的來源 --- p.31 / Chapter III´Ø --- 木魚歌起源的論爭 / Chapter 一´Ø --- 源於踏歌之說 --- p.33 / Chapter 二´Ø --- 源於摸魚歌之說 --- p.34 / Chapter 三´Ø --- 源於蜑歌之說 --- p.36 / Chapter 四´Ø --- 源於江浙彈詞之說 --- p.38 / Chapter 五´Ø --- 源於變文、寶卷之說 --- p.40 / Chapter 六´Ø --- 其他說法 --- p.40 / Chapter IV´Ø --- 木魚書與廣東說唱曲藝的關係 --- p.41 / Chapter 一´Ø --- 木魚曲藝的特徴和源流 --- p.42 / Chapter 二´Ø --- 龍舟曲藝的特徴和源流 --- p.43 / Chapter 三´Ø --- 南音曲藝的特徴和源流 --- p.44 / Chapter V´Ø --- 木魚書的歴史一一發源、興盛與衰落 --- p.45 / Chapter 第二章 --- 木魚書的結構和格式 / Chapter I´Ø --- 句式 / Chapter A´Ø --- 句數 --- p.51 / Chapter B´Ø --- 基本句型及組織 --- p.52 / Chapter 一´Ø --- 句律平仄 --- p.52 / Chapter 二´Ø --- 對句 --- p.53 / Chapter 三´Ø --- 音步節奏 --- p.56 / Chapter C´Ø --- 起式和煞尾 / Chapter 一´Ø --- 起式 --- p.57 / Chapter 二´Ø --- 煞尾 / Chapter D´Ø --- 雜句 --- p.60 / Chapter II´Ø --- 韻式 / Chapter A´Ø --- 韻系 --- p.60 / Chapter B´Ø --- 押韻 / Chapter 一´Ø --- 偶句 --- p.63 / Chapter 二´Ø --- 奇句 --- p.66 / Chapter 三´Ø --- 換韻 --- p.66 / Chapter 四´Ø --- 重覆押韻字 --- p.66 / Chapter III´Ø --- 襯字 --- p.67 / Chapter 一´Ø --- 襯字的作用 --- p.69 / Chapter 二´Ø --- 襯字與曲詞内容 --- p.69 / Chapter 三´Ø --- 襯字的規律 --- p.71 / Chapter 第三章 --- 木魚書的題材與内容 / Chapter I´Ø --- 前人研究的回顧 --- p.78 / Chapter II´Ø --- 故事性木魚書的内容結構 / Chapter A´Ø --- 引首 / Chapter 一´Ø --- 引首的内容 --- p.81 / Chapter 二´Ø --- 引首的作用 --- p.88 / Chapter B´Ø --- 結尾 --- p.88 / Chapter C´Ø --- 故事内容 --- p.90 / Chapter 一´Ø --- 才子佳人戀愛奇緣故事 --- p.92 / Chapter 二´Ø --- 通俗民間歷史故事 --- p.98 / Chapter 三´Ø --- 勸善佛道故事 --- p.106 / Chapter 四´Ø --- 仙凡奇緣故事 --- p.108 / Chapter 五´Ø --- 神怪故事 --- p.110 / Chapter 六´Ø --- 民間公案故事 --- p.112 / Chapter 七´Ø --- 家庭倫理故事 --- p.115 / Chapter III´Ø --- 非故事類木魚書 --- p.119 / Chapter 一´Ø --- 故事摘錦 --- p.120 / Chapter 二´Ø --- 有關婦女生活 --- p.120 / Chapter 三´Ø --- 有關方土習俗和生活 --- p.127 / Chapter 四´Ø --- 勸世文 --- p.128 / Chapter 五´Ø --- 諷剌時弊 --- p.129 / Chapter 六´Ø --- 關懷國是 --- p.133 / Chapter 七´Ø --- 純供娛樂 --- p.134 / Chapter 第四章 --- 木魚書的流行情況及其傳播型態 / Chapter I´Ø --- 木魚書的流行情況 --- p.136 / Chapter 一´Ø --- 現存木魚書的數量 --- p.137 / Chapter 二´Ø --- 同書異名的現象 --- p.138 / Chapter 三´Ø --- 從出版商的數目反映木魚書流行的情況 --- p.139 / Chapter II´Ø --- 木魚書的傳播型態 --- p.142 / Chapter A´Ø --- 傳播方式 / Chapter 一´Ø --- 口頭傳播 --- p.143 / Chapter 1. --- 群眾聚集欣賞藝人的演唱 --- p.143 / Chapter 2. --- 藝人沿門賈唱 --- p.144 / Chapter 3. --- 家庭内的傳唱 --- p.145 / Chapter 4. --- 文人間的酬唱 --- p.146 / Chapter 二´Ø --- 文字傳播 --- p.146 / Chapter B´Ø --- 傳播型態的特色 / Chapter 一´Ø --- 口頭與文字傳播並行 --- p.147 / Chapter 二´Ø --- ¨ёł離口頭傳播的局限 --- p.148 / Chapter 三´Ø --- 橫跨讀書人與民眾的世界 --- p.148 / Chapter III´Ø --- 推廣的概念一一雛型廣告的出現 --- p.149 / Chapter 第五章 --- 木魚書的作者、傳播者和受眾 / Chapter I´Ø --- 社會背景:明清社會階層結構的改變 --- p.153 / Chapter II´Ø --- 木魚書的作者 / Chapter A´Ø --- 作者的類別 --- p.156 / Chapter 一´Ø --- 文人 --- p.156 / Chapter 二´Ø --- 藝人 --- p.158 / Chapter 三´Ø --- 職業编撰人 --- p.159 / Chapter B´Ø --- 作者的創作對象 --- p.159 / Chapter C´Ø --- 作者的創作動機 / Chapter 一´Ø --- 表面動機 --- p.160 / Chapter 二´Ø --- 現實動機 --- p.161 / Chapter 三´Ø --- 潛藏動機 --- p.161 / Chapter III´Ø --- 木魚書的受眾 / Chapter 一´Ø --- 說唱曲藝的觀眾和聽眾 --- p.163 / Chapter 二´Ø --- 憑曲自娛的受眾 --- p.164 / Chapter 三´Ø --- 說唱藝人 --- p.165 / Chapter 四´Ø --- 讀者 --- p.165 / Chapter 五´Ø --- 其他 --- p.166 / Chapter IV´Ø --- 木魚書的傳播者一一出版商和藝人 --- p.166 / Chapter A´Ø --- 出版商 / Chapter 一´Ø --- 出版商的興起 --- p.167 / Chapter 二´Ø --- 木魚書的出版情況 --- p.170 / Chapter 三´Ø --- 木魚書出版商的角色 --- p.171 / Chapter B´Ø --- ¨®Ơ唱藝人 --- p.172 / Chapter V´Ø --- 作者、“守門人´ح和受眾間的關係 --- p.174 / Chapter 一´Ø --- 從商業活動的角度 --- p.174 / Chapter 二´Ø --- 從大眾娛樂的角度 --- p.175 / Chapter 三´Ø --- 從教化的角度 --- p.175 / Chapter 四´Ø --- 矛盾和協調 --- p.176 / Chapter 五´Ø --- 方言與作者、受眾的關係 --- p.177 / Chapter 六´Ø --- 作者、守門人和受眾間關係的特性 / Chapter 1. --- 實用性 --- p.179 / Chapter 2. --- 商業性 --- p.179 / Chapter 第六章 --- 木魚書的思想意識 / Chapter I´Ø --- 前人的論說 --- p.182 / Chapter A´Ø --- 傳统木魚書的思想意識 --- p.183 / Chapter 一´Ø --- 世界觀的構成 / Chapter 1. --- 個人的主體存在 --- p.183 / Chapter 2. --- 世界的主宰 --- p.183 / Chapter 3. --- 人與人、人與社群的關係 --- p.184 / Chapter 二´Ø --- 對生命的觀察與信仰 / Chapter 1. --- 人的無自主性 / Chapter i) --- 天命不可違 --- p.185 / Chapter ii) --- 緣份不可抗拒 --- p.187 / Chapter iii) --- 倫理道德不能拂逆 --- p.189 / Chapter iv) --- 人生如夢 --- p.189 / Chapter 2. --- 人的自主性 / Chapter i) --- 因果報應 --- p.191 / Chapter ii) --- 至誠可以感天 --- p.194 / Chapter 三´Ø --- 木魚書所認同的行為規範與生活態度 / Chapter 1. --- 忠、孝、節、義的觀念 --- p.195 / Chapter 2. --- 妥協、忍耐、不反抗的態度 --- p.197 / Chapter 四´Ø --- 木魚書所隠藏的深層不滿和補償意識 --- p.199 / Chapter 1. --- 對天命不滿的補偾´ؤ´ؤ天的人格化 --- p.199 / Chapter 2. --- 對人倫關係的不滿一´ؤ女性的強化 --- p.283 / Chapter 3. --- 對食官污吏的不滿´ؤ´ؤ清官與皇帝的理想化 --- p.209 / Chapter 4. --- 對禮教道德的不谋´ؤ´ؤ大膽的兩性描寫 --- p.212 / Chapter B´Ø --- 清末民初短篇木魚的思想意識 --- p.214 / Chapter 一´Ø --- 革命及愛國思想 --- p.215 / Chapter 二´Ø --- 社會改革思想 --- p.217 / Chapter V´Ø --- 從木魚書反映人民的鳥托邦世界 / Chapter 一´Ø --- 人民理想中的世界 --- p.219 / Chapter 二´Ø --- 理想世界的構成 --- p.221 / Chapter 三´Ø --- 理想世界的根源 --- p.223 / Chapter 第七章 --- 木魚書的語言和表逹技巧 / Chapter I´Ø --- 正统文學與“民間文學´ح之間的灰色地帶 --- p.226 / Chapter II´Ø --- 木魚書在語言上所出現的特殊現象 / Chapter 一´Ø --- 音字 --- p.227 / Chapter 二´Ø --- 錯別字 --- p.229 / Chapter 三´Ø --- 俗寫字或創新字 --- p.230 / Chapter 四´Ø --- 砌詞就韻 --- p.231 / Chapter III´Ø --- 濃厚的地方色彩 / Chapter 一´Ø --- 方言的運用 --- p.232 / Chapter 二´Ø --- 品物和比喻 --- p.233 / Chapter IV´Ø --- 表逹技巧和語言公式化 --- p.236 / Chapter V´Ø --- 模倣性超越創造性 --- p.240 / 結論 / Chapter I´Ø --- 俗文學及“民間文學´ح研究發展出現的問題 --- p.243 / Chapter II´Ø --- 過去有關俗文學特徴的矛盾 --- p.248 / Chapter 一´Ø --- 傳播方式的問題 --- p.248 / Chapter 二´Ø --- “大眾性´ح與“群體性´ح的問題 --- p.249 / Chapter 三´Ø --- 作者的問題 --- p.250 / Chapter 四´Ø --- “新鮮而未經雕琢´ح的問題 --- p.250 / Chapter III´Ø --- 從木魚書看俗文學的特徴問題 --- p.251 / Chapter 一´Ø --- 民族性和鄉土性 --- p.251 / Chapter 二´Ø --- 進步的抑保守的 --- p.252 / Chapter 三´Ø --- 新鮮的抑模倣的 --- p.253 / Chapter 四´Ø --- 吸收性及融和性 --- p.254 / Chapter 五´Ø --- 勸世與社會認可性 --- p.254 / Chapter IV´Ø --- 木魚書與“商俗文學´ح --- p.255 / Chapter 一´Ø --- 大規模的集體傳播性 --- p.255 / Chapter 二´Ø --- 城市化 --- p.256 / Chapter 三´Ø --- 商業化 --- p.257 / Chapter V´Ø --- 從木魚書研究看俗文學的領域問題 --- p.258 / Chapter VI´Ø --- 從木魚書看俗文學研究的重要性及展望 --- p.263 / 附件目錄 / Chapter A´Ø --- 附表 / Chapter 附表一: --- 現存主要木魚書藏處目錄 --- p.325 / Chapter 附表二: --- 木魚書同書異名表 --- p.346 / Chapter 附表三: --- 木魚書出版商及作者資料表 --- p.349 / Chapter 附表四: --- 失佚原書之木魚書標題表 --- p.366 / Chapter 四A: --- 中山大學風俗硏究室於一九二九年發表所藏廣東唱本目錄 --- p.367 / Chapter 四B: --- 《梁氏所藏所見木魚書敘目》 --- p.371 / Chapter 附表五: --- 廣州共和報1922年至1925年間所刊登南音、龍舟、木魚曲詞目錄 --- p.374 / Chapter B´Ø --- 附錄 / Chapter 附錄一: --- 南音木魚書格律示例 --- p.376 / Chapter 附錄二: --- 龍舟木魚書格律示例 --- p.377 / Chapter 附錄三: --- 三首演唱曲格律示例 --- p.378 / Chapter 附錄四: --- 南音《再生緣》之《上林苑題詩》(唱曲及木魚書比較) --- p.379 / Chapter 附錄五: --- 《客途秋恨》(唱曲及木魚書比較) --- p.381 / Chapter 附錄六: --- 《紅樓夢》之《夢遊太虛》木魚書曲詞 --- p.383 / Chapter 附錄七: --- 《五諫刁妻》木魚書曲詞 --- p.384 / Chapter 附錄八: --- 《賢妻諫賭》木魚書曲詞 --- p.387 / Chapter C´Ø --- 附圓 / Chapter 附圖一: --- 木魚書封面圖 --- p.390 / Chapter 附圖二: --- 木魚書封面圖 --- p.391 / Chapter 附圖三: --- 木魚書的木刻插圖 --- p.392 / Chapter 附圓四: --- 木魚書内文编排圖版例一 --- p.393 / Chapter 附圃五: --- 木魚書内文编排圖版例二 --- p.394 / Chapter 附圖六: --- 粗劣木魚書刻板示例 --- p.395 / Chapter 附圖七: --- 木魚書拼揍成書圖版示例一 --- p.396 / Chapter 附圖八: --- 木魚書拼揍成書圖版示例 --- p.397 / Chapter 附圓九´Ø一: --- 《丁山打雁》、《二度梅》内文圖版 --- p.398 / Chapter 附圖九´Ø二: --- 《生祭李彦貴》、《車龍公子花燈記》内文圖版 --- p.399 / Chapter 附圖九´Ø三: --- 《閨諫瑞蘭》、《朝上鶯歌》内文圖版 --- p.400 / Chapter 附圃九´Ø四: --- 《盤龍寳扇》、《三棄梨花》内文圖販 --- p.401 / Chapter 附画九´Ø五: --- 《金生挑盒》、《梁天來告御狀》内文圖版 --- p.402 / Chapter 附圖九´Ø六: --- 《五諫刁妻》、《考世条》内文圖版 --- p.403 / Chapter 附圖九´Ø七: --- 《鳳儀亭訴苦》、《五弄琵琶》内文圖版 --- p.404 / Chapter 附圔九´Ø八: --- 《梁李爭第一》、《英台回鄉》内文圖版 --- p.405 / Chapter 附圖九´Ø九: --- 《石女嘆五更》、《金橋問卦》内文圖版 --- p.406 / Chapter 附圔九´Ø十: --- 《天九歌》、《蘇娘嘆五更》内文圖版 --- p.407
18

香港近代粤曲敎學法硏究. / Xianggang jin dai Yue qu jiao xue fa yan jiu.

January 1994 (has links)
論文(哲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硏究院音樂學部,1994. / 參考文獻: leaves 126-129 / 劉艾文. / 鳴謝 --- p.1 / 引言 --- p.2 / Chapter 第一章 --- 粤曲槪述 / Chapter 1.1 --- 粤曲的歷史 --- p.4 / Chapter 1.2 --- 粤曲的音樂 --- p.11 / Chapter 1.3 --- 粤曲的唱詞體栽形式 --- p.19 / Chapter 第二章 --- 硏究方法 / Chapter 2.1 --- 以往的硏究 --- p.23 / Chapter 2.2 --- 硏究方法 --- p.26 / Chapter 2.3 --- 硏究樣本的挑選 --- p.29 / Chapter 第三章 --- 香港近代的粤曲敎學活動 / Chapter 3.1 --- 十八個粤曲硏習班簡述 --- p.31 / Chapter 3.2 --- 粤曲敎學硏究問卷統計 --- p.70 / Chapter 3.3 --- 問卷統計結果之分析 --- p.73 / Chapter 3.4 --- 三十至八十年代香港粤曲敎學方法 --- p.87 / Chapter 3.5 --- 粤曲敎師敎學心得及課程編排 --- p.90 / Chapter 3.6 --- 粤曲敎學面對的問題 --- p.98 / Chapter 第四章 --- 總結 / Chapter 4.1 --- 粤曲敎學法綜述 --- p.102 / Chapter 4.2 --- 結論 --- p.108 / 附錄 一.本論文所討論之粤曲班地址表 --- p.110 / Chapter 二. --- 粤曲老師個人資料:1.陳徽韓 --- p.111 / Chapter 2. --- 廖漢和 --- p.113 / Chapter 3. --- 黃德正 --- p.114 / Chapter 4. --- 勞韻妍 --- p.115 / Chapter 5. --- 雷桂開 --- p.116 / Chapter 6. --- 葉慧芬 --- p.117 / Chapter 三. --- 用於訪問學生之問卷 --- p.118 / Chapter 四. --- 用於訪問老師之問卷 --- p.122 / 參考資料 --- p.126
19

中國鄉鎮職業敎育的發展經驗: 兩個廣東鄉鎮的比較硏究 = The developmental experie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s rural towns :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wo rural towns in Guandong Province. / Zhongguo xiang zhen zhi ye jiao yu de fa zhan jing yan: liang ge Guangdong xiang zhen de bi jiao yan jiu = The developmental experie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s rural towns :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wo rural towns in Guandong Province.

January 1995 (has links)
黎萬紅. / 論文(碩士) -- 香港中文大學硏究院敎育學部, 1995. / 參考文獻: leaves 158-165. / Li Wanhong. / Chapter 第一章: --- 問題闡釋 / Chapter 第一節: --- 職業敎育的興起 --- p.1 / Chapter 第二節: --- 發展中國家職業敎育的發展 --- p.3 / Chapter 第三節: --- 農村敎育問題的論爭 --- p.5 / Chapter 第四節: --- 職業敎育的「適切性」 --- p.7 / Chapter 第五節: --- 中國職業敎育發展 --- p.12 / Chapter 第六節: --- 中國鄉鎭發展與農村敎育的關係 --- p.16 / Chapter 第七節: --- 主要硏究問題 --- p.21 / Chapter 第二章: --- 文獻綜述 --- p.22 / Chapter 第三章: --- 硏究設計 / Chapter 第一節: --- 硏究目的 --- p.28 / Chapter 第二節: --- 硏究範圍 --- p.29 / Chapter 第三節: --- 硏究對象 --- p.30 / Chapter 第四節: --- 硏究方法 --- p.31 / Chapter 第五節: --- 硏究限制 --- p.33 / Chapter 第四章: --- 新會市荷塘鎭及崖西鎭的槪況與職業敎育的發展 / Chapter 第一節: --- 新會市職業敎育的發展 --- p.34 / Chapter 第二節: --- 新會市荷塘鎮的槪況 --- p.34 / Chapter 第三節: --- 新會市崖西鎭的槪況 --- p.39 / Chapter 第四節: --- 荷塘鎭及崖西鎭職業敎育的發展情況 --- p.44 / Chapter 第五節: --- 小結 --- p.62 / Chapter 第五章: --- 職業敎育「適切性」的第一度向一職業敎育的功能 / Chapter 第一節: --- 影響職業敎育內在的因素 --- p.65 / Chapter 第二節: --- 職業敎育的外在功能 --- p.80 / Chapter 第三節: --- 小結 --- p.94 / Chapter 第六章: --- 職業敎育「適切性」的第二度向--職業敎育的內容:工作崗位 的實際需要 / Chapter 第一節: --- 僱主的招聘條件 --- p.98 / Chapter 第二節: --- 僱主的需要 --- p.99 / Chapter 第三節: --- 影響員工升遷的重要因素 --- p.107 / Chapter 第四節: --- 僱主對職業敎育的看法 --- p.113 / Chapter 第五節: --- 在職畢業生的看法 --- p.117 / Chapter 第六節: --- 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僱主與在職畢業生的看法 --- p.120 / Chapter 第七節: --- 職業敎育的內容--僱主與在職畢業生的看法 --- p.121 / Chapter 第八節: --- 學校敎育與工作崗位需要的配合 --- p.122 / Chapter 第九節: --- 小結 --- p.124 / Chapter 第七章: --- 職業敎育「適切性」的第三度向--職業敎育與勞動市場的關係 / Chapter 第一節: --- 勞動市場的需求 --- p.126 / Chapter 第二節: --- 敎育與勞動市場的配合 --- p.131 / Chapter 第三節: --- 小結 --- p.134 / Chapter 第八章: --- 總論 / Chapter 第一節: --- 對「適切敎育」論爭的回應 --- p.137 / Chapter 第二節: --- 中國職業敎育的發展 --- p.139 / Chapter 第三節: --- 實地考察的一些體驗 --- p.141 / 註釋 --- p.144 / 附件一 --- p.145 / 附件二 --- p.151 / 附件三 --- p.152 / 參考書目 --- p.158
20

《從「芳腔」探討影音技術與香港粤劇發展的互動》. / Interactions between audio-visual technology and Cantonese opera: the development of "Fang tones" / 從芳腔探討影音技術與香港粤劇發展的互動 / "Cong 'Fang qiang' tan tao ying yin ji shu yu Xianggang Yue ju fa zhan de hu dong". / Cong Fang qiang tan tao ying yin ji shu yu Xianggang Yue ju fa zhan de hu dong

January 2010 (has links)
崔承恩. / "2010年12月". / "2010 nian 12 yue". / Thesis (M.Phil.)--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0. / 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leave 109-115). / Abstract in Chinese and English. / Cui Cheng'en. / Chapter 第一章 --- 緒論 --- p.1-9 / Chapter 第一節 --- 引言 --- p.1 / Chapter 第二節 --- 研究文獻及討論 --- p.2 / Chapter 第三節 --- 論文研究方法及論文結構 --- p.7 / Chapter 第二章 --- 影音技術與粤劇的互動發展 --- p.10-29 / Chapter 第一節 --- 1950年代前傳統粤劇的情況 --- p.11 / Chapter 第二節 --- 1950年代後粤劇發展的情況 --- p.19 / Chapter 第三節 --- 小結 --- p.29 / Chapter 第三章 --- 芳艷芬與「芳腔」 --- p.30-65 / Chapter 第一節 --- 芳艷芬及「芳腔」的發展 --- p.30 / Chapter 第二節 --- 芳艷芬在1950年代的電影與唱片 --- p.43 / Chapter 第三節 --- 「芳腔」演唱藝術的獨特性及特色 --- p.47 / Chapter 第四節 --- 小結 --- p.65 / Chapter 第四章 --- 芳腔演繹者與影音工業發展 --- p.66-104 / Chapter 第一節 --- 第一代芳腔演繹者(1960年代至1980年代) --- p.66 / Chapter 第二節 --- 影音工業的改變 --- p.84 / Chapter 第三節 --- 第二代芳腔演繹者(1990年代至今) --- p.92 / Chapter 第四節 --- 小結 --- p.104 / Chapter 第五章 --- 結論 --- p.105-108 / 參考書目 --- p.109-115 / 附錄 --- p.116-117

Page generated in 0.040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