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授能認知之研究

王永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由於全面品質管理的觀念受到相當多的關注,因此作為核心特徵之一的「員工授能」也受到愈來愈多研究者的重視,許多實證研究均指出實施員工授能有助於提昇員工之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對於工作績效與服務品質的提昇也有良好的助益,因此,本研究以授能認知為研究主題,並以台北市政府一級行政機關薦任六職等到九職等之公務人員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上除了文獻探討法之外,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要之研究方法,並以深度訪談法作為輔助性之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授能界定為「個人對於其在工作上之自我效能與自我價值的認知」,並以「意義性」、「自主性」、「能力」與「影響力」四個面向來測量台北市政府一級行政機關薦任六到九職等之公務人員的授能認知情形,而在實證分析的部分則以人口屬性變項作為自變項,探討不同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工作年資、職等及職別之公務人員對於授能的認知是否有所不同,另一部分則是探討授能認知對於組織承諾與工作滿足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不同性別、年齡、工作年資、職等及職別之受訪者對於授能認知的四個面向均有顯著的差異存在,而不同教育程度之受訪者則僅對於「自主性」與「能力」這兩個面向有顯著的差異存在;至於在授能認知與組織承諾及工作滿足的相關與影響方面,本研究則發現授能認知的四個面向均與組織承諾及工作滿足間相關;在影響方面,則發現再授能認知的四個面向中,僅有「意義性」、「自主性」與「影響力」三者對於組織承諾有所影響,「能力」則被排除在迴歸方程式之外;而「意義性」、「自主性」與「能力」則對於內在工作滿足有影響,至於外在工作滿足方面,則是四個面向均有影響,不過,「能力」對於外在工作滿足的影響乃是負面的,也就是當個人對於其本身工作能力的認知越高時,其外在工作滿足就越低。 至於在深度訪談方面,本研究乃是利用與台北市政府薦任六到九職等之現職公務人員之訪談,了解影響公務人員授能認知的環境因素或其他個人因素,研究結果發現影響公務人員授能認知的環境因素有工作設計、領導風格、官僚體制與官僚習氣、內部關係、組織願景、教育訓練、政治介入、上司器重與機關間的溝通與協調等,至於在個人因素方面,除了在實證研究中所發現到的人口屬性變項之外,還有學以致用、個人預期、工作能力與工作經驗等項。 最後,本研究還希冀為政府部門之人事管理工作貢獻一份心力,因此提出九項建議,期能作為日後政府行政管理上之參考,分別是: 一、實施工作設計(Job Design),提昇工作之多樣性與挑戰性 二、盡量採用民主式的領導,加強授權 三、落實團隊建立,強化機關內部之團隊精神 四、建構組織願景,闡明機關未來發展 五、在職訓練(on-the-job training)機制的建立 六、強調行政管理中的人文主義 七、注意機關中男女平權的議題 八、落實參與管理,賦予非主管公務人員較高的決策權 九、重視專業人才,強調專業能力的培養
2

團隊建立法應用於提昇警察機關組織效能之研究-以內政部警政署為例

陳保緒, Chen, Pao-Hs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 要】 警察機關由於其特殊的任務性質,非常重視團隊精神,但層級節制的組織結構、權威的領導方式、嚴整的內部紀律,使其呈現出典型的官僚組織特性。此外,制式僵化的管理監控作法與封閉保守的組織文化,已逐漸無法應付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與組織內外顧客的需求,為適時有效地因應環境變遷及提昇組織效能,必須學習新的觀念與作法,以充分發揮團隊綜效。 組織發展是組織為適應環境變遷的需要,運用行為科學的理論與技術,有計畫的促進組織自我更新的活動。團隊建立法是組織發展的途徑之一,目前已廣泛的應用於各企業組織之中,且已發揮很大的效果。對於一向講求團隊紀律與精神的警察機關,在權威領導下,往往只是以迎合長官的意圖為馬首是瞻,能夠真正瞭解團隊建立的內涵與作法,並將之運用於實務工作中者,屈指可數。因此,本研究乃以此為重點,將團隊建立相關的理論與作法,有系統的整理分析,結合警察機關的運作特性,探討其應用的途徑,並透過實證調查,瞭解同仁對團隊建立法應用於警察機關之可能性及是否能提昇組織效能之看法。 本研究擬以團隊建立之相關文獻、領導與管理、組織文化、組織效能等相關理論為基礎,探討警察機關運用團隊建立法的策略,茲將各章內容摘要如下: 一、 緒論:將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方法與限制、研究架構與流程、重要名詞界定等,分別加以說明。 二、 相關文獻探討:參考近代團隊建立、領導與管理、警察組織文化、組織效能等相關文獻,將團隊建立的理論與作法,有系統的整理分析,結合警察機關的運作特性,以作為本研究的理論依據。 三、 團隊建立法之應用:根據文獻探討所得結果,將團隊建立的理念與作法融入警察機關的實務運作之中,包括建立共同願景、目標與組織承諾、參與管理的運用、團隊溝通與領導、團隊授能與品質管理等部分。 四、 個案分析與深度訪談:前者選擇四個與本研究相關之案例來探討;後者以警政學者及警政署本部現職人員為對象,選擇具有代表性者,實施深度訪談。再根據前述個案與深度訪談紀錄內容進行分析與討論。 五、 結論與建議:綜合上述研究結果,歸納出結論,並提出具體可行之建議。另外,再就本研究不及之處,勾勒未來後續研究之方向。 【關鍵字】 團隊 Team 團隊建立 Team building 警察機關 Police agency 組織效能 Organization effectiveness 願景與目標 Vision & goal 參與管理 Participative management 溝通與領導 Communication & leadership 授能與品質管理 Empowerment & quality management

Page generated in 0.014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