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政令宣導訊息效果評估:「交通安全宣導」之研究楊舒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政府在傳達政令時需藉由宣導訊息與民眾溝通,而訊息設計必須考量不同訴求、結構和表現的搭配,來呈現不同的宣導內容。本研究目的有三:1.不同年代的交通安全宣導廣告訊息內容表現之差異。2.不同主題的交通安全宣導廣告訊息內容表現之差異。3.目標閱聽眾(target audience)對於交通安全宣導節目訊息的認知效果。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與焦點團體訪談(FGD)進行交通安全宣導廣告與電視節目個案研究,研究結果發現:
(一)訊息訴求的運用:年代、主題不同與訊息訴求方式無關。(二)訊息結構的運用:年代早期傾向運用正反面訊息並陳的「雙面訊息」來呈現廣告內容,而近期較多單獨使用正面或反面訊息的「單面訊息」廣告。(三)訊息表現的運用:不同年代在「語言」、「音樂」、「旁白」、「配音人員效果」、「場景」和「演出人物人數」的運用上有顯著差異;而不同主題在「場景」和「演出人物人數」的運用上有顯著差異。(四)「劇情式」節目比「趣味競賽式」節目具有較佳的宣導效果。
|
2 |
社會行銷的媒介管道與參與者關連性之研究-以各級學校申請感恩護照為例 / A Study on the Relevance of Media Pipeline and Participants in Social Marketing --A Case Study of Applying Thanksgiving Passports林益慶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全民感恩心生活運動從2004年夏天舉辦,舉辦至2010年結束。這六年光景,參與校園數超過2500個,接觸教師超過1200名,索取感恩護照已達350萬本。計畫的開頭往往沒有偉大的願景,初時只是贊助者鑑於社會負面消息不斷,希望提昇社會正面的風氣單純,筆者提出以感恩為主題的社會行銷活動,第一年竟意外獲得各界熱烈支持,也讓贊助者聯繫舉辦六年。幸運的是,隨著索取校園和參與人數不斷增加,我們也不斷思考要如何檢驗活動成效,卻意外引起品格教育、社會行銷與校園生態的種種議題;
如何將一種認知與態度轉化成具體的習慣、行為?
如何透過有效的傳播方式,深入各類校園不同階層的特性呢?
在充斥各類政令宣導的校園裡,感恩心生活運動只是近年蓬勃社會運動的小小光點,難能可貴的是,這一個活動沒有贊助者仔細盤算企業形象與廣告效益多寡,單純地回歸社會行銷中增進個人、團體或社會整體福祉的本質。經過多年來的摸索和實際運作,個人分享一點點社會行銷中進入校園教育的行銷心得,希望未來可以作為校園活動推廣的參考。
|
3 |
縣政府與民間溝通之研究嘉義縣政府對農民溝通之個案研究林怡岑, Lin, Yi-C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各章要旨如下:
第一章是緒論:主要在說明研究的動機與目的:探討政令宣導的理論基礎,並依據前
人的文獻研究,提出本文的假設,以為研究的方向。
第二章是研究方法:採用社會調查法設計問卷抽樣選定嘉義縣梅山、義竹、太保、民
雄等鄉鎮三○二位農民訪問,並採卡方檢定、相關係數之簡單統計方法來分析。
第三章是調查結果:依分析資料來說明嘉義地區農民使用傳播媒介的習慣,出席村里
民大會的情形及對村里民大會的評價;接觸村里幹事的情形,及實例訪問結果得知農
民消息最先來源及與個人基本因素的關聯性。
第四章是結論:就本文資料調查結果予以檢討並提出各項建議事項,以供基層單位從
事政令宣導工作人員之參考。
|
4 |
政令宣導刊物讀者研究:以「高雄畫刊」主動索閱者閱讀動機與滿意程度試析 / A study of the Uses & Gratifications of the part of the Kaoh siung Pictorial active readers宗靜萍, Ping, Tzung Ching 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昔日資訊缺乏的年代裡,政令宣導刊物曾經是民眾獲得有關政府訊息的
重要管道。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及傳播媒介的多樣化,閱聽眾獲得資訊的管
道及種類亦隨之增加。以往以消息來源為主、採單向傳播、未能確實了解
閱聽眾需求及掌握閱聽眾特性的政令宣導刊物,面對重視行銷策略的的各
型雜誌,因應之道即是找出目標閱聽眾,然後根據其需要重新加以設計訊
息內容,並形成獨特的風格。本研究以高雄市政府新聞處發行之「高雄畫
刊」主動索閱者為研究對象,以郵寄問卷的方式收集資料,然後以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T 考驗、相關等統計方法,分析主動索閱者的人口變項、接
觸「高雄畫刊」行為、親身傳播行為及政治心理取向的不同是否對閱讀
「高雄畫刊」的動機與閱讀後的滿意程度有顯著差異。
|
Page generated in 0.016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