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銀行轉型下客服中心之發展策略-以某個案銀行為例余淑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要
有鑑於銀行產業是國家重要的戰略產業,是整個社會資金流通及資金分配的平台,是受到高度監理的行業。卻在近十年來,受到信用卡、現金卡違約風暴及金融海嘯的影響,使得銀行產值逐年下滑,相較其他鄰近國家的銀行競爭力薄弱。然而,伴隨著兩岸經貿往來頻繁、兩岸金融市場的開放,政府政策採取積極鼓勵開放的態度,對銀行產業帶來新的契機。由於資通訊科技的廣泛應用,消費者對銀行的金融服務有了新的期待,這將會對銀行產業產生新的衝擊。種種現象的發生,造成金融環境的動盪,對銀行產業的發展是利還是弊?銀行產業該如何因應?銀行客服中心面臨銀行轉型下的策略發展方向為何?
本研究從金融政策、國內外經濟情勢、科技環境及社會環境分析總體環境的形勢。再以麥可波特的五力分析,從既有競爭者競爭程度、新加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供應商議價能力及客戶議價能力,對銀行產業結構進行分析,瞭解該產業結構的競爭態勢。然後,以某個案銀行為例,進行探討其面對市場變化的挑戰,所採取的因應策略。同時,探討個案銀行客服中心在個案銀行轉型過程中的發展策略。
經過本研究分析後,瞭解台灣銀行產業競爭激烈,且各家銀行的競爭動態相互影響力大、產品或服務的同質性高。現行的總體環境及產業結構下,布局海外成為區域性銀行是各家銀行的發展策略目標之一。為達到此目標,壯大在台灣市場的占有率及強化銀行本身的獲利能力是策略的主軸。銀行客服中心為因應這轉型策略,必須重新定位,以創造利潤為主要策略,並發揮服務價值、營銷價值及戰略價值,以取得服務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
2 |
全球前四大PC廠商經營策略變化之研究 / The Study Of Golbal Big-4 PC Company's Strategic Managent - 1997~1998賴淑華, Lai, Shu-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從PC產業環境分析為起點,先了解PC產業環境在1997年至1998年之前後變化,影響PC產業發展之因素:第三章再分別簡介全球前四大PC廠商,包括其營運現況、歷史發展、市場定位與競爭條件,以及面臨的挑戰;第四章則是以司徒達賢老師所著之策略管理一書(1996年遠流出版)中的六大事業策略構面(請參考圖1-1)為分析架構,來了解1997年至1998年之間全球前四大PC廠商的策略形態為何,策略和當時的環境、條件怎麼配合,以及這四家公司功能政策與事業策略之間的配合(請參考圖1-2)。結論部份的分析基礎架構則以策略矩陣(請參考圖1-3)來表達這四家公司的各種策略組合之思考為何,並解說這四家公司的未來發展動向。
在分析了全球前四大PC廠商策略之後,以及在PC產業趨勢為大者恆大的特性之下,雖然大廠的策略動則觀瞻,但是是以全球面來思考資源運用,小廠生活空間雖被擠壓,仍有細縫可據以重點經營;不管國際資訊大廠是不是因為要低價搶佔市場佔有率,而不得不來臺灣大量採購或尋求代工夥伴,以取得價格競爭力;或是要朝高階PC發展以取得較大獲利空間,臺灣電腦系統廠商與代工廠商面對大廠的動作,可採取下列作法因應:
1. 採相關多角化經營策略來分散風險,作法是檢視公司所擁有的有形/無形的資源或資產裡,有那一些可運用在可見的未來環境裡,成為有潛力或發展性的產品或服務,尤其要朝技術升級方向思考。
2. 在PC產業愈來愈成熟的情況之下,產品也會愈趨於標準化,因此為了追求降低成本,需到生產成本較低的地方生產。另一方面,消費者需求多變而複雜,因此為了快速提供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或服務,也必須進行海外投資,以靠近市場,所以必須國際化。
3. 將資源集中在最有把握的領域,以精耕、深耕的方式耕耘市場,提供符合該市場需求的產品或服務,採取重點區域經營的策略。
最後以宏□電腦公司與華碩電腦公司作為說明台灣業者在思考其他發展方向時,亦朝此三個方向移動的例證。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研究範圍 2
三、研究方法與架構 2
四、研究限制 6
第二章 外在環境分析 7
第一節 1995年至1996年之PC產業環境分析 7
一、1995年至1996年之PC 發展動向 7
二、1995年至1996年之PC廠商的排名 9
第二節1997至1998年之PC產業環境分析 10
一、1997年至1998年之PC 發展動向 10
二、1997年至1998年全球PC市場概況 12
三、1997年至1998年之PC廠商的排名 20
四、1997年至1998年間各區域市場的發展 22
第三節 1998年後之個人電腦產業發展趨勢 27
一、PC未來重要性不變,但走向低價、高效能 28
二、後PC時代 29
三、Y2K、Windows 2000與Intel發表新產品的影響 31
四、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發展快速 32
五、3C 整合 33
六、亞太PC市場復甦在望 33
七、移動式運算(Mobile Computing)漸漸盛行 34
第三章 全球前四大PC廠商之簡介與優劣勢分析 35
第一節 Compaq 電腦公司簡介 35
一、Compaq電腦公司現況簡介: 35
二、Compaq電腦公司發展沿革 36
三、Compaq電腦公司營收狀況 38
四、Compaq電腦公司組織與成長 40
五、Compaq電腦公司的條件與目標 43
第二節 IBM 公司簡介 48
一、IBM公司現況簡介: 48
二、IBM公司發展沿革 49
三、IBM公司營收狀況 52
四、IBM公司組織與成長 56
五、IBM公司的條件與目標 56
第三節 HP公司簡介 61
一、HP公司現況簡介: 61
二、HP公司發展沿革 62
三、HP公司營收狀況 65
四、HP公司組織與成長 68
五、HP公司的條件與目標 70
第四節DELL電腦公司簡介 75
一、DELL電腦公司現況簡介: 75
二、DELL電腦公司發展沿革 76
三、DELL電腦公司營收狀況 78
四、DELL電腦公司組織與成長 81
五、DELL電腦公司的條件與目標 82
第四章 全球前四大PC廠商之策略型態分析 88
第一節Compaq電腦公司的策略型態分析 88
一、Compaq電腦公司策略型態 89
二、Compaq電腦公司的功能政策 90
第二節IBM公司的策略型態分析 101
一、IBM公司的策略形態 101
二、IBM公司的功能政策 102
第三節HP公司的策略型態分析 113
一、HP公司的策略形態 113
二、HP公司的功能政策 114
第四節DELL電腦公司的策略型態分析 122
一、DELL電腦公司的策略形態 122
二、DELL電腦公司的功能政策 12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6
第一節 各公司之經營策略分析 136
一、產品/價格策略矩陣分析 136
二、各公司之接單生產與通路組裝策略矩陣分析 144
三、各公司之經銷模式分析 149
四、各公司之購併策略與公司整體策略分析 155
五、對各公司在1997年至1998年之營運策略之看法 161
第二節 各公司之未來發展動向 168
一、Compaq電腦公司的未來發展動向 169
二、IBM電腦公司之未來發展動向 178
三、HP電腦公司之未來發展動向 184
四、DELL 電腦公司之未來發展動向 191
第三節 各公司策略動向對臺灣廠商策略之影響與建議 197
一、各公司策略動向對我國系統廠商策略之影響 197
二、各公司策略動向對我國資訊產品代工廠商策略之影響 198
三、臺灣廠商的的優勢 213
四、臺灣廠商的未來因應做法與建議 217
五、例證說明臺灣廠商的做法 218
參考文獻 227
一、參考書目 227
二、期刊 228
三、線上新聞 230
四、網站 230
|
3 |
論TFT LCD 產業之專利挑戰與因應-以LCD Monitor Controllers 之專利爭訟為例許雅芬, Hsu, Ya-F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一九九九年投入大型TFT LCD之生產以來,台灣的TFT LCD產業急速成長為全球僅次於南韓的重要生產地。隨著產業聚落的形成,更引發零組件市場就地取材的驅勢。台灣控制IC廠商挾其研發經驗與半導體產業在產能上的支援下,甫一投入控制市場便造成主要大廠Genesis的嚴重威脅。為迫使台灣廠商安於已無利潤可言之低階產品市場,Genesis針對台灣之晶磊、晶捷、創品以及晨星等四家廠商提起一連串的專利訴訟行動,除於聯邦地院提出民事之侵權告訴,復於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連續提出兩件侵權控訴。
臺灣被告廠商因連續訴訟而疲於奔命,除在業務上因此侵權疑慮而大幅滑落之外,亦有因支付龐大之律師費用而延誤研發投入時程,使其領先地位互易者。究其涉訟之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為對專利法制之認識不足,就專利屬地性之限制以及侵權救濟程序之發動要件之認識有所欠缺;其二則為專利部署情形欠佳,不論在數量以及所屬國上均不足以保障其研發成果於他國實施之正當性。
因在TFT LCD產業的下游產品中,美國仍為最重要的市場地,為使業者能避免再蹈覆轍,本文除就控制產業之競爭環境做基本說明外,即以美國之專利法制為主要介紹目標。內容包括專利之申請、維護以及救濟程序之因應策略。希望能有助於相關業者於專利規畫以及侵權爭議因應方式上之考量。
|
Page generated in 0.020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