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男顏之癮:台灣時尚美型男的跨文化消費與跨性別認同黃敬華, Huang, Ching 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從現階段台灣本地的現象出發,爬梳「另類」(alternative)男性氣質的思考與脈絡,而大眾文化的論述又如何建構、行銷、挪用「型男」;進一步分析行動者本身透過跨文化消費與跨性別展演的實踐,重新理解當代的男生/身。
第一章即以台灣本地近年的男性雜誌、電視節目與服裝、化妝品的市場發展為始,勾勒出目前本地型男的發展樣態,接而回溯國外型男的發展歷史,討論國內型男現象如何「引入」國外的風潮。本研究以Paul du Gay與Stuart Hall(1997)所提出的「文化迴路」(the circuit of culture)的概念,作為本研究的思考脈絡依據與研究架構。
第二章的歷史背景陳述,爬梳了男性裝扮的歷史沿革,分別從大眾媒體與消費市場的角度來剖析該風潮的成長與發展,突顯了男性裝扮在歷史脈絡中的轉變,交雜實體的「物」與社會思潮的討論,搭建了本文於今討論的背景基礎。本章透過(數)個經典媒介文本作為對象,分析包括時尚雜誌、電視媒體、網路媒體、消費地景等,剖析媒介文本與消費地景的轉變對男性裝扮的建構與影響,以探討當代男性受媒介文本與消費地景影響後,透過消費與性別的展演作為實踐的方式之可能。
第三章為型男的跨文化消費探討,首先透過消費市場的現況搭建出台灣本地男性消費市場的面貌與幅度,繼而將探討行動者如何透過消費進行自我的風格建構,以及這些風格援引自哪些文化想像與風格類屬,進一步從中釐清消費物、消費文化與消費者之間的三重關係,並構築出台灣本地型男消費的力道與意涵。就個體的身份認同上,個體即在我群與差異化我群之間游移擺盪,正也對照於時尚本質的雙重曖昧性。同時,就跨文化層面來看,台灣本地的現象受到日本、歐洲、美國的文化影響,這三股力量的流動與相互作用,共構了本地行動者對於型男為何物的遙想。然而,本地的行動者也並非被動地接收各類資訊與文化傳播,反而主動地挪用、轉化、拼貼了異文化原始風格的意涵,重新塑造出新的形象,也產生新的意義。
第四章則是討論型男的性別展演,透過與理論的對話,以性別的跨界做為論述主軸,輔以型男自我闡釋的性傾向與性別認同,探勘型男在性別的認同上的突破與變異,勾勒出跨性別認同的光譜。本章以五位不同性取向的男性作為案例故事,從個案中看出「美」可作為男性氣質表現的選擇之一,陰柔的男性不必然是同志,異性戀男子也可以很Gay化;男同志可以與異性戀男子產生性別互動的關係,雙性戀的男性也可以在性傾向的光譜上遊走。因為對於身體的自覺與情慾的自主,才讓男性的性別想像有了更多的可能。
第五章則為結論部份,將對本研究的各面向作一總結,透過與行動者的訪談與二手資料分析,釐清行動者的意圖,沿著文化消費與性別認同兩主軸的概念進行討論,並指出研究過程中的限制與未來可能發展的方向。
|
2 |
男性家庭照顧者之研究 / Research on Male Home-caregivers for the Elderly陳奎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面臨高齡化社會的趨勢,為因應老人照顧需求快速增加,家庭作為老人照顧支持體系的一環,有關老人家庭照顧者的議題得到來自各種專業領域的重視。檢視國內外既有文獻的討論,對於家庭照顧者的照顧經驗及困境,已累積有豐富的研究成果,然而,相關研究成果基本上著重於日益增加的照顧需求如何影響女性照顧者的生活。有鑑於前人研究發現,兩性在照顧工作方面的投入與影響確有差異,因此,為求對我國家庭照顧者有更全面性及完整性的思考,確有需要對從事家庭照顧的男性加以瞭解。本研究立基於國內既有研究成果及國外相關研究的啟發,透過性別關注的角度切入家庭照顧議題,以我國佔三至四成的男性照顧者為對象,瞭解我國男性家庭照顧者的獨特照顧經驗。本研究目的包括:(一)探討男性家庭照顧者形成的歷程;(二)男性照顧者對照顧工作的經驗感受及其影響;(三)男性家庭照顧者的應付策略及社會支持;(四)提出具性別敏感的政策參考。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深入訪談十二位正在從事家庭照顧工作的男性。重要研究發現為:(一)男性家庭照顧者形成的歷程,依序決定於「勞動就業狀況」、「性別角色規範」以及「親屬關係」。(二)男性家庭照顧者的經驗感受,在情緒認知、表達方式及角色自主性方面,存在男性氣概與照顧者被期待特質之間的矛盾拉扯,同時面臨就業及照顧工作的衝突。(三)男性家庭照顧者的應付策略,傾向以工具性問題解決模式,運用個人經濟資源的優勢,解決照顧工作的困境,其方法包括:創新照顧方法、調整自己的想法、及分攤照顧責任。最後,本研究分別從「保障老人權益減少依賴」、「提供性別適切的照顧者福利支持措施」、「解構照顧工作之性別分化」三個方面提出政策建議。 / As a response to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elder care in the modern aging society, the issue of home care for the elder has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in several academic fields. In the literature, there have been some research findings about the experiences and challenges of home caregivers. However, these discussions primarily focused on the impact of caring works on the female caregivers.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research, there exis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aregivers in their ways of input and impact from caring work. There is a need to study the topics of male caregivers in order to hav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home caregivers.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gender difference and caregiving by exploring the unique experience of male caregivers, who take 30% to 40% share of total caregivers in Taiwan.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 (i) the formation of male caregivers; (ii) the experience and impact of caring work on the male caregivers; (iii) the coping strategy of male caregivers and their social support; (iv) the accordingly policy suggestions with gender-sense.
This study adopt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by interviewing twelve male caregivers in Taiwan. The major findings can be summarized as (i) The formation of male caregivers depend on the job market condition, the normative gender role, and kinship relations. (ii) There exist conflicts between socially expected characteristics of care providers and male care provider's masculinity in the caregiving process. Examples include the conflicts between recognized and actual ways of emotion expression, between autonomic and constrained (defined) role playing, and between personal career development and home care works. (iii) The male caregivers develop several innovative problem solving strategies, such as using personal economic resources, adjusting predominate thinking, and sharing care responsibilities with others. Finally, this study provides concrete policy implications in three aspects: reducing elders' dependence, increasing governmental support with gender-sense for caregivers, and de-constructing the division of gender on caregiving systems.
|
3 |
身體使用說明書─從台語流行音樂中檢視男性氣概之流變 / Body Manual-The change of masculinities in Taiwan pop music邱彥霖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立基於流行歌曲對社會具有指涉、描述和反饋的特性,並檢視台語流行歌曲中,男性氣概的變化。將歌曲類比為男性身體的使用說明書,以解剖學的角度將男性身體與男性氣概結合起來,並標示出其變動的軌跡。
男性的生存經驗是獨特,且異於女性的。長久以來,性別研究的領域只關照到女性的生存困境,將男性標誌為既得利益者和加害者。但男性研究這個新的研究領域,將男性的壓抑和掙扎揭露出來,目的並不是要和女性互相指認對方才是加害者,而是要創造一個兩性共存共榮的社會。
男性氣概是一個會隨著時間更迭的社會性產物,研究者試著從台語流行歌曲的文字脈絡中,拼湊、描述出男性氣慨變動的軌跡,並且以三個年代點,民國七十年代(1980年代)、民國八十年代(1990年代) 、民國九十年代(2000年代)作為斷點,分別陳述三個時間點的男性氣概樣貌。
研究結果發現,男性氣概所具有的曖昧性和變動性,讓它具有多元的樣貌,在它的內涵中包括:男性的情緒掌控、男性與同性和異性的互動模式、以及男性被賦予的社會期望…等,其細緻處隨著年代推移,都有變與不變。從中研究者反思了男性氣概構成時的霸道性,但也看到了身體革命的可能性。能夠認知到自己是一個活生生的身體,而不是一個只依賴說明書使用和施行的「生體」,這是研究者所企望的實踐觀。
|
4 |
勞動環境變遷與男性在職場上「優勢」迷思之探討—以中高齡男性為例潘柳青 Unknown Date (has links)
I
以往對於女性在職場上的議題,在國內外有相當廣泛的研究,但對於有關男
性在職場上議題的研究並不多,國內的研究尤其欠缺,國外的研究雖然有助於我
們推測男性在職場上優勢背後下所產生對個人負面的影響,以及對家庭、社會有
關的重要面向,但卻無法解答本研究所要探討目前中高齡男性在台灣現況的問
本研究嘗試以深度訪談的方式,並運用有關兩性職業隔離文獻中,所隱藏較
為少數人注意到的問題,因產業結構的改變與勞動環境變遷的因素影響,性別職
業隔離現象,已漸漸無法解釋男性在傳統職場上發展的「優勢」,但是在勞動市
場對於年齡的偏見依然未改善,中高齡男性在職場上的「優勢」已不如以往在勞
動市場就業環境的情況;此外,在傳統的性別職業隔離中,男性雖普遍被認為擁
有性別上的「優勢」,但在優勢的背後相對的也承擔不少壓力,他們對自身的處
境都受到性別刻板印象與年齡歧視內化的認知制約,少有自省的機會。
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有二:包括文獻探討法以及深度訪談法。文獻回顧
的部份可分為第二章與第三章,首先在第二章理論文獻探討部分,將針對性別職
業隔離以及有關年齡方面理論的相關文獻進行整理與回顧,在第三章則針對造成
勞動環境變遷的各項影響因素,以及對中高齡男性勞動者產生的影響等相關文獻
作一整理與回顧。第四章對研究者所選擇之對象進行深入訪談,以完成整個研究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歸納與整合勞動環境變遷對中高齡男性在職場發展之因素影響。二、探討傳
統職場上的「性別職業隔離」現象,歷經產業結構變遷至目前是否還有界線?與
中高齡男性在職場上發展有何關係?三、探討「年齡歧視」與中高齡男性在職場
II
上發展有何關係?是誰對年齡的刻板印象使然?是雇主?是受雇員工?或是顧客?
四、探討中高齡男性勞動者在勞動市場的「年齡歧視」現象是如何建構成的?是
因政府法令的不足或是其他因素?俾能提供關心勞工政策核心議題的有關人士參
考。
經由個案分析歸納出下列研究發現,影響目前中高齡男性在職場上發展面臨
之困境,相關因素有五個面向:一、與產業特性有關;二、與雇主考量成本有關;
三、與受雇員工有關;四、與顧客的偏好有關;五、與中高齡男性勞工本身的認
知有關。
研究者經由文獻的檢視與親自訪談實證得知,研究之結論重點如下:
一、勞動環境變遷對中高齡男性在職場發展之因素影響
(一)全球化與國內受雇結構改變
隨著產業變遷,工業人口比率下降和服務業人口比率的上升,女性就業機會
擴大;產業的結構變動趨勢,有利於高級女性勞力的就業,但不利於初級男性勞
力的運用。使得男性初級勞力的勞動條件惡化,也使其失業率擴大,尤其是中高
齡男性勞工。
(二)政府法制的調整
強制退休制度造成仍有工作能力及意願之中高齡受僱者,無法繼續留在原工
作場所工作,且退休年齡之未能配合平均壽命延長亦為阻礙中高齡者就業之重要
因素。其次,由於現行勞動基準法將給負退休金的責任完全加諸於雇主身上,退
休金的給付規定又與勞工年齡有密切的關係,此項規定於是成為雇主不願意僱用
中高齡者的另一個原因。
(三)教育程度的提升
由於女性教育程度逐漸提升,在職業性別趨於中性化的勞動市場中,給予女
性在職場上有發揮的空間,但由於目前中高齡男性勞工突破不了傳統父權主義的
男性氣概(masculinity)情節下,讓自己的職業生涯過程中阻礙了勞動市場多元
III
化的選擇。換言之,當女性進入職業刻板印象中「男性化」的職業時,中高齡男
性勞工覺得被相同資格的女性所威脅,或是他的主管是女性時,好像男性的存在
價值只存在於超越女性而工作。
(四)知識經濟的發展
隨著知識型產業的快速發展,不但產業結構改變,就業結構也將跟著轉型,
職業別的勞動需求結構也出現新的型態,對高技術工人及知識工作者的需求將會
增加,而對低技術工人的需求則會減少。
(五)人口結構的改變
如果用勞動市場的角度加以詮釋,這是反映中高齡就業者勞動供給重要性的
增加。從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顯示,中高齡工作機會變少,和產業結構變遷有關,
一面因產業升級,資訊業的竄起,對於中高齡就業者衝擊甚大;在另一方面,也
和業者普遍存在「年齡歧視」有關,只要有歇業或緊縮,中高齡工作者即首當其
衝。
(六)價值觀的改變
學歷愈高、職級愈高、收入愈高的「三高」女性,對婚姻愈是採取「不排斥
也不強求」隨緣態度,顯示工作成就高的女性自主性愈強,愈不想仰賴婚姻。由
此來看,婚姻的價值觀的改變,顛覆了傳統父權觀念,無形中也提高了女性在勞
動市場的參與率。服務業中有高比率的女性當主管階級,雖然目前無證據顯示女
性當主管與有無婚姻關聯的必然性,不論如何,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女性價值觀
的改變與能力的展現,也是影響了勞動就業市場環境變遷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性別職業隔離現象與中高齡男性在職場上發展之關係
同時有關於性別與年齡因素所產生的困境,主要來自於「與產業特性有關」
和「與顧客的偏好有關」兩項;「與產業特性有關」是工作內容的要求;而「與
顧客的偏好有關」是因雇主的經營方式受到顧客的導向所造成的。
三、年齡歧視與中高齡男性在職場上發展之關係
IV
中高齡男性在職場上發展所面臨的困境,年齡歧視發生情況與雇主考量成本
最有確切之關聯,除了因法令制度設計窒礙難行,導致中高齡勞工不易就業的後
果,造成雇主不願意僱用中高齡勞動力;或當業者規模萎縮時,中高齡勞工便是
首當其衝被裁員、資遣者外,與受雇員工(同事)有關。此類的年齡歧視可分三種
情況下顯現:
(一)以工作團隊為績效時,就會顯露出年輕的員工排擠中高齡男性員工,認為動
作緩慢、不易變通、影響工作績效。
(二)年輕的員工認為這些因為年齡的累積,具有豐富職場經驗的中高齡男性勞工
會威脅到他們的升遷。
(三)與顧客的偏好有關,顧客的偏好影響雇主雇僱用員工的傾向,當顧客偏好女
性、年輕的工作者時,對於中高齡男性而言減少就業或升遷的機會;對雇主
而言,是為了利益,而非以中高齡男性員工的個人專業知識或經歷為主。
四、勞動市場「年齡歧視」現象的建構
雇主對於中高齡勞動者,存有很多誤解、偏見和負面定型,仍有很多人以為
老化(Aging)必然使人健康顯著衰退、學習能力減低、智力及記憶能力退化、缺
乏工作能力等。但老化時的生理衰退速度,就遠較一般人的想像為慢;而認知能
力的強弱,就更與年齡多少無顯著關係。因此,我們不能單憑一個人的年齡,就
推論其健康狀況、工作效率、以至個人潛能等,因為這些均與年齡無必然關係。
因為我們社會對中高年齡勞動者與「老化」劃為等號,主要原因並不來自個
人的偏見,而是一些制度性年齡歧視,穩定而又持續地將中高齡勞動者從勞動市
場的人力資源結構中分化出去,結果是不斷地強化年長者(Aged)的公眾形象。在
傳播媒體的求才廣告就可看出,招募條件限制年齡的上限或是有性別限制,其結
果是有工作能力者尤其是中高齡男性勞動者,被剝奪了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機會。
關鍵詞:男性研究、中高齡男性勞動者、性別刻板印象、性別職業隔離、年齡
歧視
|
5 |
失戀男性的網路參與及線上社會支持經驗分析: 以PTT之CATCH板為例 / A study for lovelorn men in PTT CATCH: Their footsteps and on-line social support experiences.程歆淳, Cheng, Xin C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瞭解失戀男性在社會文化導致的傾訴困境裡,如何藉由參與情感
類虛擬社群,與其成員的互動過程重拾自我,逐步踏上復原歷程的寶貴經驗。本
研究將全國最大的 BBS 批踢踢實業坊(PTT)中的 CATCH 板作為觀察對象,首先以參與觀察的文本所得確實呈現感情類看板風貌;並用深度訪談途徑,瞭解 20至35歲、共計8位男性受訪者的網路參與經驗,成果分析如下:
CATCH 板的線上社會支持形式可分資訊、情感與社交類型,成員不僅利用看板直接交流(推文),亦可能在較隱微的互動關係(如站內信、MSN)中,逐步積累情感,最後成為對方的現實好友。CATCH 板具備:多元、客觀、專家、媒介特性而利於個人化使用等,利於男性參與之特性;然而,同時亦有:用語過於直接、無法給予當事者後續關心感、缺少女性觀點與物質層面的探討等缺陷。
對於男性而言,其初始參與契機分為三類:情侶分手欲求解惑、單戀無果可望宣洩、瞭解兩性互動的要訣以及自我提昇的技巧。出於對「人肉搜索」的恐懼,男性可能以單純的觀看者作為參與方式,而主動的發文者則是利用多重身份的培養避免身份曝光。最後,男性在參與過程裡所得到的經驗為歸屬感與自我重建、感情觀與個人角色轉化,以及具體的互動或自我提升的策略。 / Men are restricted by the social stereotype that men should be strong even if they were broken-heart. This study tried to draw the experience of those lost men who joined the community of relationship, understanding that how can they recover from the lovelorn affairs. I interviewed eight members come from CATCH, the relational board of PTT which is the most popular BBS (bulletin board system) in Taiwan. They are 20-35 year-old men and have different professions. Besides, I also tried to be a true observer of the board to describe the factual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Being a critical function of relational community “CATCH”, the types of online
social support should be “information” “emotion” and “social activity”. The members
not only talk to each other directly, but also adopt "invisible" approaches like mail or
MSN to make friends with others. The relation between members could be "real" even
if they were just Web friends.
“CATCH” has many properties including “plurality” “object” and “user-friendly", opened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and many professional person, well-known as their opinion, also empower men to communicate freely. However, the board do have its restriction just like "sharp criticism"、"short concern"、shortage of women's point of view and material accepts discussion".
The initial motivations to be members for those men are: 1. the relation has been finished without causes. Those men are dedicated to finding the answers.2. The end of unrequired love leads men to depression.3. The members want to get the tip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increase self-charming. For fear of “human-powered search”, members could be a potential viewer without posting and speaking; the active one adopts multi-identification to escape from oversee. Through the “CATCH”, men get sense of belongingness to rebuild them from lost. They learn whole new point view of love and shift themselves to a new life. The concrete strate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 can also increase self-confidence.
|
Page generated in 0.348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