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地理空間結構變遷下台灣行政區劃調整之研究楊仁豪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行政區域之劃分,自民國39年以後即未有大幅變動。而歷經時代更迭、政府層級體制轉變,加以人口、產業、經濟、區域發展以及全球化所造成地理空間結構之變遷,不但於現況產生許多問題,亦未能配合未來國家發展與國土政策之趨勢與需求,實有重新檢討、調整之必要性。因此,本研究以「經濟生活圈」之觀點與現象為出發,配合各國制度比較、台灣地理空間分析以及專家學者問卷結果,探討地理空間結構變遷下,台灣行政區劃之現況問題與未來調整之方式,並檢視現行行政區劃於行政治理、實質規劃、經濟產業與生活環境等面向所存在之問題,進而據以擬定台灣行政區劃調整之建議方案。
本研究藉由區域及都市體系理論、網路及網絡城市相關理論,歸結至經濟生活圈與「中地網絡體系」觀點而為論述基礎,探討地理空間結構變遷下台灣行政區劃調整之課題。爰此,主要研究結論與建議有:
一、經概述台灣、日本兩國近代國土政策之演變以及日本市町村合併之沿革後,可發現台灣之國土政策理念深受日本所影響,而日本透過市町村合併減少地方行政區數量之過程與精神,亦值得台灣參考;綜以台灣自明鄭時期以後行政區劃沿革之概述,以及各國行政區劃與政府層級之比較,亦能發現台灣地方行政區劃數量過多、地方政府層級架構不對稱之問題,以及人口/面積原則考量之重要性。
二、藉由北部區域城市層級體系、自然與社經空間、交通以及流動空間之分析結果,除證明地理空間結構確有產生變遷之事實外,更凸顯區域發展空間極化、公共設施配置與財政問題、「住—學」「住—業」失調以及行政區劃與生活圈範疇不盡一致之問題。
三、依據上述比較與分析之結果,設計三種不同考量之行政區劃調整方案,並藉以:1.透過專家學者問卷驗證台灣行政區劃之問題與調整方式、比較調整方案之優劣,據以提出「6市10縣2特別行政區」之建議方案。2.透過鄉(鎮、市、區)級行政區劃之整併,將鄉(鎮、市、區)數由368個減少為182個。3.基於廣域行政「區域合作」模式之運用,劃設跨域「都會聯盟」之治理範圍。
關鍵字:行政區劃、地理空間、網絡城市、經濟生活圈、區域合作
|
2 |
公務人員保險制度之研究 V.1張家洋, ZHANG, JIA-Y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目前正值非常時期,政府以有限財源,肆應各方重大需要,公教人員待遇自難臻
於理想。
社會保險在理論上乃是解決薪俸階級生活問題增進其經濟安全與福利的有效工具,現
為世界各國普遍採行,就我國一般公教人員目前的經濟生活條件而言,此種制度的性
質與作用似頗符合彼等生活方面的實際需要,若設計妥善,應可發揮相當良好的功效
。而現行公保制度即屬利用此種措施。
就結構及內容而言,本論文共分八章,凡屬公保制度之各重要部分大致均已論及。茲
將各章內容分別簡述如下:
第一章為「公保制度建立之背景與目的」,主要是從公務人員生活問題及其解決途徑
,論及公保建立的經過與目的。
第二章為「公保之立法」,主要內容在說明公保各種法規立法的情形,所含重要立法
原則、立法技術、修正及解釋、法規的性質、效力及地位等事項。
第三章為「公保行政系統」,係分別就公保行政系統中三個構成分子─主管機關、承
保機關及監理會的組織、職權及相互業務關係等加以說明,並對現行行政系統提出批
評,陳述改進意見及對未來行政系統發展的展望。
第四章為「公保之要保機關及被保險人」,本章係以要保機關為主體,說明其條件、
範圍、職責及業務程序。此外並論及被保險人的資格條件、範圍及未來擴充的可能性
。其中關於各種業務程序析述甚詳,其原因即認為程序雖係微末細節,但其對被保險
人權益及公保實施的效果俱有極大的影響,所以值得重視。
第五章為「承保項目及各種給付」,主要係說明現有承保項目的範圍、各種承保項目
設置的意義、與外國社會保險承保項目的比較、及未來擴充的可能性。
第六章為「公保財務」,主要係說明公保財源的範圍、經費支出的情形、虧損發生原
因的分析、歷年虧損的情形、未來財務危機的測度、及應付虧損危機與健全財務基礎
所應採取的對策。
第七章為「公保意見調查報告」,係專門就對被保險人所作意見調查的結果,進行統
計分析,說明其各種意見內容與趨勢,並解釋其成因與背景。
第八章為「對公保之評價、建議與展望」,關於對公保效果的評價部分,係分別依據
官方統計意見調查及個案三方面資料,對公保實施的效果予以合理的評議。關於建議
部分,係選擇各章中重要意見作扼要說明與補充。雖然,部分意見可能在目前似嫌陳
義過高,不易實現,但作為公保日後改進的理想目標則未嘗不可。關於對公保未來發
展的展望,則係說明對公保業務與財務方面未來發展途徑所作的蠡測,並論及其與全
面社會保險制度配合的可能性,另外提出數點研究公保制度的綜合心得。 /
|
3 |
公務人員保險制度之研究 V.2張家洋, ZHANG, JIA-Y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目前正值非常時期,政府以有限財源,肆應各方重大需要,公教人員待遇自難臻
於理想。
社會保險在理論上乃是解決薪俸階級生活問題增進其經濟安全與福利的有效工具,現
為世界各國普遍採行,就我國一般公教人員目前的經濟生活條件而言,此種制度的性
質與作用似頗符合彼等生活方面的實際需要,若設計妥善,應可發揮相當良好的功效
。而現行公保制度即屬利用此種措施。
就結構及內容而言,本論文共分八章,凡屬公保制度之各重要部分大致均已論及。茲
將各章內容分別簡述如下:
第一章為「公保制度建立之背景與目的」,主要是從公務人員生活問題及其解決途徑
,論及公保建立的經過與目的。
第二章為「公保之立法」,主要內容在說明公保各種法規立法的情形,所含重要立法
原則、立法技術、修正及解釋、法規的性質、效力及地位等事項。
第三章為「公保行政系統」,係分別就公保行政系統中三個構成分子─主管機關、承
保機關及監理會的組織、職權及相互業務關係等加以說明,並對現行行政系統提出批
評,陳述改進意見及對未來行政系統發展的展望。
第四章為「公保之要保機關及被保險人」,本章係以要保機關為主體,說明其條件、
範圍、職責及業務程序。此外並論及被保險人的資格條件、範圍及未來擴充的可能性
。其中關於各種業務程序析述甚詳,其原因即認為程序雖係微末細節,但其對被保險
人權益及公保實施的效果俱有極大的影響,所以值得重視。
第五章為「承保項目及各種給付」,主要係說明現有承保項目的範圍、各種承保項目
設置的意義、與外國社會保險承保項目的比較、及未來擴充的可能性。
第六章為「公保財務」,主要係說明公保財源的範圍、經費支出的情形、虧損發生原
因的分析、歷年虧損的情形、未來財務危機的測度、及應付虧損危機與健全財務基礎
所應採取的對策。
第七章為「公保意見調查報告」,係專門就對被保險人所作意見調查的結果,進行統
計分析,說明其各種意見內容與趨勢,並解釋其成因與背景。
第八章為「對公保之評價、建議與展望」,關於對公保效果的評價部分,係分別依據
官方統計意見調查及個案三方面資料,對公保實施的效果予以合理的評議。關於建議
部分,係選擇各章中重要意見作扼要說明與補充。雖然,部分意見可能在目前似嫌陳
義過高,不易實現,但作為公保日後改進的理想目標則未嘗不可。關於對公保未來發
展的展望,則係說明對公保業務與財務方面未來發展途徑所作的蠡測,並論及其與全
面社會保險制度配合的可能性,另外提出數點研究公保制度的綜合心得。 /
|
4 |
公務人員保險制度之研究 V.3張家洋, ZHANG, JIA-Y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目前正值非常時期,政府以有限財源,肆應各方重大需要,公教人員待遇自難臻於理想。
社會保險在理論上乃是解決薪俸階級生活問題增進其經濟安全與福利的有效工具,現為世界各國普遍採行,就我國一般公教人員目前的經濟生活條件而言,此種制度的性質與作用似頗符合彼等生活方面的實際需要,若設計妥善,應可發揮相當良好的功效。而現行公保制度即屬利用此種措施。就結構及內容而言,本論文共分八章,凡屬公保制度之各重要部分大致均已論及。茲將各章內容分別簡述如下:
第一章為「公保制度建立之背景與目的」,主要是從公務人員生活問題及其解決途徑,論及公保建立的經過與目的。
第二章為「公保之立法」,主要內容在說明公保各種法規立法的情形,所含重要立法原則、立法技術、修正及解釋、法規的性質、效力及地位等事項。
第三章為「公保行政系統」,係分別就公保行政系統中三個構成分子─主管機關、承保機關及監理會的組織、職權及相互業務關係等加以說明,並對現行行政系統提出批評,陳述改進意見及對未來行政系統發展的展望。
第四章為「公保之要保機關及被保險人」,本章係以要保機關為主體,說明其條件、範圍、職責及業務程序。此外並論及被保險人的資格條件、範圍及未來擴充的可能性。其中關於各種業務程序析述甚詳,其原因即認為程序雖係微末細節,但其對被保險人權益及公保實施的效果俱有極大的影響,所以值得重視。
第五章為「承保項目及各種給付」,主要係說明現有承保項目的範圍、各種承保項目設置的意義、與外國社會保險承保項目的比較、及未來擴充的可能性。
第六章為「公保財務」,主要係說明公保財源的範圍、經費支出的情形、虧損發生原因的分析、歷年虧損的情形、未來財務危機的測度、及應付虧損危機與健全財務基礎所應採取的對策。
第七章為「公保意見調查報告」,係專門就對被保險人所作意見調查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說明其各種意見內容與趨勢,並解釋其成因與背景。
第八章為「對公保之評價、建議與展望」,關於對公保效果的評價部分,係分別依據官方統計意見調查及個案三方面資料,對公保實施的效果予以合理的評議。關於建議部分,係選擇各章中重要意見作扼要說明與補充。雖然,部分意見可能在目前似嫌陳義過高,不易實現,但作為公保日後改進的理想目標則未嘗不可。關於對公保未來發展的展望,則係說明對公保業務與財務方面未來發展途徑所作的蠡測,並論及其與全面社會保險制度配合的可能性,另外提出數點研究公保制度的綜合心得。 /
|
Page generated in 0.019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