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張香華詩作與詩觀研究

陳怡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張香華自十九歲(1958年)在《文星》雜誌發表詩作〈門〉、〈夢〉之後,歷經半世紀的耕耘,使她的詩作與詩觀都有相當的成就,在臺灣新詩史中,張香華自是不可忽視的一位,她的詩作飽含與丈夫柏楊真摯相依的情意、對生命的透視、對國家社會的批判和對國際情勢的人道關懷,她的作品跳脫傳統女詩人的格局,展現對國家世界更寬闊的視野和反省;她的詩作源自於她溫暖真摯的性情,以豐富的意象鎔鑄深刻的思考,蘊藏深沈堅毅的批判,風格鮮明而特出。在新詩的貢獻上,張香華亦是功不可沒的一位,她寫詩、編詩和譯詩,作品在世界各地以不同文字出版,獲得國際間的重視;此外,她還創辦「草根詩社」,主持警廣的「詩的小語」節目,主辦「我愛的人在火燒島」音樂會。五十年來以詩為信仰,以詩為「行動圓心」的張香華,她的為人與詩情獲得無數肯定,東歐人以「南斯拉夫大使」、「雪白無塵的繆斯」、「絲與暖酒」來稱讚她的溫暖和真摯,她更獲得「傑出文化獎」、「文藝廣播獎」、「五四文學交流獎」、「羅馬尼亞大學榮譽教授」、「南斯拉夫傑出文化貢獻獎」、「舊金山國際桂冠詩人協會頒贈桂冠獎」等榮譽的肯定。 本論文的研究軸線將以張香華的生平創作歷程起始,從而扣合其詩作的詩觀、主題與藝術風格,以期爬梳張香華詩作的多面性,並將詩人及其作品作完整而統合的歸納。因此將包含六章,如下: 第一章「緒論」包含三節: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指出張香華詩作在臺灣新詩史上的地位與重要性,及進行《張香華詩作與詩觀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節「前人論述成果的回顧」,內容分為「評論集部分」、「報章資料部分」、「期刊書籍部分」探討得失並加以分析,繼而從中確立本論文研究的方向,彌補前人的不足。第三節「論文結構的安排」,則對論文行文的安排與結構加以說明。 第二章「張香華新詩創作歷程」,張香華自1958年步入文壇後,五十年來創作豐富,本章將她在新詩創作上分為「1958~1976:『草根』精神的發揚」、「1977~1990:婚後的拓展」、「1990~至今:人道關懷的突顯」三個時期,包含張香華創立「草根詩社」、與柏楊結婚、愛荷華之旅的拓展、東歐各國詩作的傳播等等重要歷程。因此,本章將以其幾個重要的創作轉型期為中心,就生平事蹟及其文學創作的互動性加以探討,並對其創作歷程作系統性的分期與介紹。這部分屬於張香華詩作的外緣考察,但論文避免單純的背景鋪述,故也著重新詩與創作歷程的相互關聯性。 第三章「張香華的詩觀」,由臺灣詩壇的時代背景及草根詩社的創立論起,從而延續到張香華在「愛荷華國際作家寫作協會」所發表的報告,以呈現張香華的詩觀。詩觀往往代表作家寫作的方向,也影響詩作的主題與風格,故本章藉由張香華詩觀的展現,期望對而後的主題、藝術風格二章,做一有機的扣合,呈現張香華詩作一貫「大眾化、生活化」的精神。 第四章和第五章由外緣轉向張香華詩的內部考察。第四章「張香華詩作的主題展向」,針對張香華詩作的內容進行考察,揭示其作品的多樣性,由於研究上難以全面顧及,因此,筆者乃自其作品中歸納出其書寫的四個重要的主題展向,然後分為「夫妻之愛」、「生命哲理」、「社會批判」、「人道關懷」四節來深入探討。筆者期望藉由四個主題的介紹,進而觀察作品與其生平背景、詩觀的相互關聯。這四個主題展向是張香華個性的發揮,也是感動讀者,呈現生命關懷與價值的根本所在。 第五章「張香華詩作的藝術風格」,包括「溫柔真摯的抒情筆調」、「深沈蘊藉的批判關懷」、「取材豐富的鮮明意象」三個重心,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析論張香華的詩歌特色,呈現她的詩歌藝術風格。藉由這三節內容分別呈現出張香華詩作中溫柔又剛毅,既以愛心包羅大千世界,又有深沈批判與關懷的特色,她的作品緣於自己一顆千般是情的愛心,這顆愛心表現出來便呈現了大千世界的多樣風貌,而抒發為詩則常在日常意象的運用中,展露清新真摯的感情與思考。 第六章「結論」,對張香華的成就及影響作綜合式的勾勒與論述。張香華的作品中每每會有一種莊嚴的人生理想,關懷著人類的命運和前途。她將自身深刻的思想和藝術的創造力,用詩的形式感動著所有讀者的心,半世紀來勤力耕耘的創作成果,已使她在華人世界詩壇取得重鎮般的地位。筆者更期盼有更多人來共同開墾張香華詩歌成就的領域,使她的作品擁有更多的影響力。
2

公民新聞的在地實踐-公視PeoPo新聞平台公眾參與及多元報導研究 / The Citizen journalism in Taiwan-The research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diversity reports in PeoPo , PTS

王晴玲, Wang, Ching 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媒體網路科技的發展以及數位技術的解放,讓個人媒體開始出現。這些草根媒體不論在型態或是內容產製上都與過去的大眾媒體有很大的差異。2000年韓國出現了強調人人都是記者的公民新聞媒體《Ohmynews》,短短幾年成為韓國前10大影響力的新聞媒體,也讓公民新聞開始受重視。在察覺公民新聞的發展趨勢以及擴大台灣公共電視影響力的需求下,2007年4月30日PeoPo公民新聞平台正式成立運作,它是第一個強調以影音為主的公民新聞媒體,也是強調人人皆可參與的開放新聞平台。 一年的運作下來,PeoPo公民新聞平台不論在公民記者人數的成長或是新聞數量的增加都有了相當的成績,並且舉辦過多場活動展現了草根媒體的影響力。透過PeoPo公民新聞平台,更多人有了公共參與以及關心社區事物的機會,也看到了不同地區、年齡、背景的民眾參與公民報導的實踐。 本研究將透過實際參與PeoPo新聞平台發展一年觀察的田野筆記,呈現PeoPo公民新聞平台發展的軌跡;並且透過量化的問卷以及質性的深度訪談,了解PeoPo公民新聞平台在公眾參與以及多元報導上的表現。
3

落空的權利—從法律多重製圖觀點看日月潭邵族原住民族土地同意權的實踐 / The Hollow Rights: The Practice of Thao’s Indigenous Land Rights in Taiw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Layered Mapping of Law"

沈世祐, Shen, Shih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原住民族基本法》於2005年通過,是台灣原住民族運動努力多年的成果,但是近年來原住民族仍持續面對各種壓迫。在土地權利方面,該法第21條規定政府或私人於原住民族土地進行開發利用時,需事先諮詢當地原住民族之同意或參與(簡稱「同意權」),然而在許多案件中,原住民族主張此條文表達反對時,經常未能得到行政部門正面回應。本研究以日月潭邵族反對向山旅館開發案為例,理解「同意權」如何變成「落空的權利」。 許多文獻討論,將原住民族權利與實踐的落差歸因於「個人權」(individual right)與「集體權」(collective right)兩種概念的差異及行政部門本位主義因素。本研究則想更進一步釐清,又有哪些其他因素也影響原住民族權利的落實? 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同意權」的規範運作又產生了何種實際效用? 本研究將從「法律多重製圖」之觀點回答上述問題,首先將探究「同意權」概念在國際法、國內法與行政實踐中的規範生產與運作,分析在不同的場域下,場域內的參與者如何對「同意權」進行法律製圖。本文主張,法律生產過程中對權利概念的意義內涵轉換、法律生產與運作場域的邏輯結構,皆影響原住民族權利的實踐。同時,本研究進一步以日月潭邵族的案例,說明原住民族土地權中「自由與事先知情同意原則」或「同意權」規範,理想上是以原住民族的「參與」並實現自決權為目標,但在邵族的案例中,實際運作卻是不斷「排除」原住民族的過程,法律成為排除原住民族權利的合理化機制,更避開各種議題對立面的討論。 權利的落空一方面指權利主張不被理解與正視,更進一步指原住民族社會愈遠離「集體」的過程,因而我們需對原住民族同意權或各種集體權的運作有更多的反省,並持續探詢屬於每個部落或族群中所謂「好生活」(good life)的意義。本文最後藉用「草根後現代主義」(grassroots post-modernism)之概念,介紹原住民族在追求「好生活」的道路上,如何藉著在地思考、找回與族群內部的連結,以此對抗全球化、新自由主義趨勢下對原住民族權利的影響與侷限。 / Though its enactment in 2005 can be regarded as an achievement of Indigenous movement in Taiwan, The Indigenous Peoples Basic Law does not work as it promises. The indigenous people are still struggling for the fulfillment of rights. With respect to land rights, Article 21 of the Law requires the participation and consent of local indigenous people before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indigenous land. However, the article is often neglected by the government in many cases. This case study then focuses on Thao people (邵族)who live around Sun-Moon Lake (日月潭)and their opposition to a Hotel program located in Xiangshan(向山),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traditional territory of Thao. By adopting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Layered Mapping of Law”, I hope to analyze the enactment process and the effect of law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 of Free, Prior and Informed Consent as well as land rights of indigenous people, and try to describe how the “right to consent” becomes a “hollow right” in practice. The study depicts the right as “hollow” for two meanings. On the one hand, it shows the situation for indigenous people facing the gap between the law’s promise and law’s practice in the complex process of law making and law enforcement. On the other hand, it further describes the more distance from collectiveness within indigenous society.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more dialogue and more reflection is needed when claiming rights. The last part of the study then introduces the idea of “grassroots post-modernism” which discuss the way to “Good Life" and the way of resistance against globalization and neoliberalism. Although the issues need further discussion in future studies, the idea can be a guidance for indigenous people as they pursue the fulfillment of land rights, autonomy and self-determination.

Page generated in 0.018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