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理性預期下貨幣與相對價格離散之理論與驗證李秀芬, LI, XIU-F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的分析建立於理性預期理論的基本假設上:
(1) 市場隨時處於清結狀態。
(2) 人們依其對經濟結構之瞭解以形成預期。
(3) 人們擁有之訊息不完整。
透過市場行為分析過程,以探討在此三假設下,未預期到的通貨膨脹率及貨幣成長對
相對價格離散之影響,並利用台灣資料,對此關係作一實證分析。
根據理性預期學派之見解,認為只有未察覺到的通貨膨脹及貨幣成長,才會影響相對
價格離散,而可預期到的部份則對價格變動具有中立性。但就台灣資料實證結果發現
,可預期到的和不可預期到的通貨膨脹皆會影響相對價格離散,因此,新古典學派的
貨幣中立性假說乃值得再商榷。
最後,則針對台灣經濟存在管價商品之事實,分析未預期到的貨幣成長及管價部門非
中立性效果,對相對價格離散之影響。結果顯示台灣政策當局對於管價商品價格之調
整,頗能與其中立性水準相一致,致使其相對價格離散之影響力甚低。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為導論。第二章探討有關相對價格離散之理論,並選取Parks,
Sellekaerts, Herowitz 和Cukierman & Lciderman 等四個模型,作為分析重點。第
三章則以台灣資料對上一章的四個模型方程式,作迴歸分析。第四章則做一總結。
|
2 |
我國利率自由化發展之研究王芳瓊, Wang, Fang-Qi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藉助理論研究與歐美等先進國家之實證分析,說明於通貨膨脹及快速變遷
的環境下,利率管制無法有效地應因環境的波動,利率自由化遂成為世界之潮流。我
國利率自由化構想的開端,始於民國六十三年,於本文中詳細介紹現階段下,我國利
率自由化之發展經過,進而探討信用評等制度之建立,及金融制度之改革,以期利率
自由化之發展更臻成熟,最後,就以上之內容,針對各項問題,提出改進建議與解決
方案。
壹、前言
貳、利率自由化的意義與功能
參、自由利率與管制利率之比較分析
肆、世界主要國家推行利率自由化的情形-介紹德、英、美等國之情形
伍、我國利率自由化之發展經過
1.各種短期流通工具之發展
2.短期票卷交易市場之建立
3.公開市場之操作
4.貼現窗口之建立
5.銀行同業拆款中心之設立
6.放款利率彈性之加大
7.利率調整方案之公布與實施
陸、我國推動利率自由化初期所產生的影響
柒、利率自由化與信用評等制度之建立
捌、利率自由化輿金融制度之改革
玖、建議與結論
|
Page generated in 0.01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