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5
  • 5
  • Tagged with
  • 5
  • 5
  • 5
  • 5
  • 3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阿美族長老教會與真耶穌教會之比較研究—以成功地區為例

曾敏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共約十一萬五千宇,205頁。筆者希望透過阿美族長老教會與真耶穌教會的相關比較研究來呈現「阿美族的宗教變遷情形」,包含傳統文化內容相關方面的變動、新宗教影響:以及造成阿美族人之不同宗教教派選擇的各項因素。本文將透過三方面來進行比較研究,即傳統文化的差異、傳教過程的差異、宗教教派本身的差異;並藉由相關比較結果來試圖解答「為什麼在同一個文化與生活環境下培養出來的阿美族人,在宗教變遷過程中會有不同的選擇」。此外,整個宗教變遷過程的外在力量一即新宗教對於阿美族傳統文化的影響作用;內在力量—即傳統文化面對新宗教進入時,所發揮的自主性作用,也是本文在討論阿美族宗教變遷情形的重要適應分析。   首先,本文之討論重點有四—(1)在阿美族傳統文化內容方面:因三民里、芝田兩地無甚差異,故僅作實況呈現即可,主要內容散見於各章節,如緒論、第一、二、四章。(2)在兩教派傳教歷程差異方面:主要分成兩部份討論,即兩教派的傳教過程一偏重於質的討論;以及兩教派的成長發展-包含量的研究,其內容在論文第一、二章部份。(3)在宗教教派本身差異方面:主要分成三部份討論,即兩教派之神學思想與教義、教會組織與管理、傳教策略與方向;本部份試圖透過這三部份的比較討論,呈現兩教派本身的特性與差異,藉以更進一一步瞭解教派差異在阿美族宗教變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地位,其主要內容詳見第三章。(4)在變遷與通應方面:主要分成兩方面來討論,即新宗教對傳統文化的影響、以及傳統文化對新宗教的影響。兩者在特定時空條件之下相遇,將必互有影響改變,在一番變動之後,再度維持新的平衡狀態,其內容則集中在第四章部份。   其次,各章節內容提要如下-(1)第一章:傳統阿美族屬泛靈崇拜,其傳統宗教觀念揉合在日常社會觀念與行為之中,而漢人佛道參雜的民間信仰則透過彼此接觸產生不一影響;但無論如何基督宗教如長老教會與真耶穌教會至今方為部落之新宗教。兩教派在阿美族的傳教過程與成長發展的概況將依台灣-山地-阿美族等三個層次,呈現說明之。(2)第二章:成功地區阿美族之傳統宗教內容與一般阿美族無異,受漢人民間信仰的影響情形並不如馬蘭阿美深入;此外長老教會與真耶穌教會分別自西元一九四八、一九四五年傳入成功地區,其傳教過程與至今成長發展如信徒人數的增減趨勢、信仰品質的升降等等為本章重點。(3)第三章:具有改革精神並積極發展本土化神學,以長老治會、中會為主,強調社會關懷的長老教會與主張獨一歸真、最高總會、單純傳福音的真耶穌教會截然不同。(4)第四章:新宗教與舊文化的影響是雙向進行的。
2

以宗教市場理論分析解嚴前後的台灣政教關係-以長老教會與一貫道為例 /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Political-Religious Relationship in Taiwan Before and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in Terms of Religious Market Theory-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 and the Yiguandao as the Two Examples

王博賢, Wang, Po-Hsi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過去20年裡,宗教社會學經歷一場「典範轉換」的過程,世俗化理論受到宗教市場理論的挑戰,但同時它也奠基於世俗化理論,而此二理論典範至今仍在論戰當中。本研究即以台灣宗教發展中與政府有過高度緊張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以及一貫道的發展為例,來討論以西方國家調查為基礎的宗教市場理論是否仍能適用自如,或在可能的狀況下該如何提供理論在跨文化下的命題修正。 台灣作為一個華人社會,深受過去釋、道、儒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思想影響,又經歷長時間的戒嚴,這些背景使宗教與政治的互動直至解嚴後仍保持一定程度的距離。本研究即從多數華人宗教與政治的互動開始,進而認識一貫道發展史,以及其組織結構,最後探討一貫道政教關係的發展,指出秘密崇拜方才是威權政府打壓一貫道的原因,並辨識出一貫道所佔的「中華文化」的獨特市場區位,得以降低與政權間的緊張關係。 另一方面,1949年後由中國各地隨政府來台的各教派,則因為歷史與政治的緣故,傾向遠離政治的政教關係。相對的,來台已經超過150年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則在台灣歷史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政教關係傾向,直到普世教協事件後,才開始升高政教間的緊張關係。在這部分,研究者也試圖將台灣基督教內兩大勢力的發展與美國做比較,卻很不幸的發現台灣基督宗教的邊陲性,甚至有因華人文化以及本身限制而成的玻璃天花板。 相對於與政治互動情況的不同,台灣的各個宗教組織團體因著各自的教義,幾乎皆參與在社會服務與慈善的工作。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其他基督教宗派在外國差會的帶領下,成為台灣社會服務與慈善事業中領導的角色。而一貫道則透過社會服務與慈善,無意間為自己打下合法化的基礎,受政治壓迫下的宗教就持續在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研究結論方面,首先,研究者認為,宗教市場理論在華人世界仍有適用性,但就如許多前輩學人的疑慮,適用上有其困難,必須在進行研究時隨之調整。但就台灣宗教研究而言,更重要的是台灣欠缺大型的適切華人情境的宗教調查。在此限制下,本研究發現台灣的宗教市場應非一個自由競爭的宗教市場,而是一種由少數賣方主導的市場狀態,其他的宗教完全無法撼動佛、道教與一貫道的領先地位。 回到主要的研究對象,研究者發現,戒嚴時期一貫道的受禁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政府間高度緊張的原因有所不同,或許可以分為國際與內政原因,但背後最大的主因仍是國民黨政權的「人治」政治。政治的壓迫使得一貫道成為灰市或黑市,也是促成1960年代後一貫道向海外輸出的動力之一。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因制度的不同,並未產生高度的緊張關係。因此,研究者認為教制的差異亦是影響兩宗教發展的因素之一。 當政治的壓力使宗教無法改變社會制度時,各宗教就致力於各種世俗性的社會服務與慈善,來完成其救渡或救贖的責任,但也進而使後戒嚴時代下的台灣缺乏公共神/佛/道學,多數台灣的宗教就偏向極端嚴格的、離世的方向,不過問任何政治議題。因此我們綜合社會服務與慈善參與以及政治兩個面向,多數台灣的宗教將偏向極端開放的、入世的方向,低張力的宗教是社會的主流,產生台灣宗教市場的偏態現象。但研究者也透過太陽花學運的宗教立場變化大膽預測,隨著第三次政黨輪替,民主鞏固的腳步越發穩健,將漸漸向自由市場的曲線靠近。
3

當代宗教系統與其環境--從盧曼(N. Luhmann)的宗教系統觀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 Contemporary religious system and its envirnoment - to see Taiwan presbyterian from luhmann's perspective

周凱蒂, Chou, Kai-T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The main idea of this thesis is to discuss the position of religion in contem-portary society. In system language, t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m-portary religious system and its envirnoment.
4

「原住民神學」、傳道人與異文化-以泰雅族長老教會為例 / The "Aboriginal Theology" Movement of Tayal Presbyterian Church

謝欣育, Shieh, Shin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的主要議題就在於尋找「原住民神學」的著眼點以及它形成的契機。並試圖去理解「原住民神學」這個兼具探討信仰和文化兩方面議題的思潮現象。 一般傳統的神學並不將文化問題納入考量的主體,至今,原住民教會所提出的朝著「原住民神學」的思考方向,這個行動就呈現出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社會文化現象,尤其是我們回顧早期原住民教會接受基督教信仰的歷程,其中就有各種相異文化的因素參雜其中,使人將此與今日「原住民神學」思潮的出現相互聯想;因此本文即從「異文化」觀點出發、透過探討原住民神學的來源,進行一連串假設作為方法的架構,從傳道人與異文化闡述彼此的關係,引證二者交互後產生傳道人文化立場的轉變,導致原住民神學產生的契機;進一步指出所謂的「原住民神學」具有很強烈的文化認同色彩,也因此他 顯示出了不尋常的社會意義與脈絡,在最後,本文將對它做一評估,指出它未來的前瞻性與將要面臨文化與信仰上的困境,以及這樣的討論將對現在學界認識的原住民信仰做一補充和調整。 因此,本文的第一章就先指出從傳道人的研究出發,來探討「原住民神學」這個代表思潮,他們與異文化觀點的學術關懷有著及密切的相關性。 在第二章中,討論傳道人與異文化彼此的交互關係,筆者以長老會的三大系統:宣教、教育和社會關懷來呈現二者的關係,從這種大範圍的、目前教會對於原住民教會歷史的觀點概述中,發現明顯地呈現異文化因素對這些工作的影響力,但是奇怪的是原住民接受新信仰以及新文化竟幾乎沒有出現衝突抵抗,導致我們看教會歷史的第一印象即是相當平順的過程。然後,真正的宣教歷程是否出於敘述的太過簡化,而掩埋了一些文化問題的蛛絲馬跡? 第三章,筆者進一步以大歷東和行更多的傳道人文本來建立宣教歷程的民族志,以這個宣教過程的民族志,企圖分析出當時各種族籍傳道人的文化觀點與行動,我們從中發現當時宣教的理念和方式的確影響了原住民社會,尤其是展現在社會行為上,看到這些改變的社會行為有的直接影響舊有的部落生活、而制度上本土化基本上則與當時政策令相衝突,甚至也引發國家干預傳教工作的現象、教勢發展受挫、傳道人權威下降等現象已經潛藏。 第四章乃由於歷史的限制,泰雅族本族傳道人相當遲才開始廣泛使用文字、傳播媒體表達其立場;在這個部份,筆者仍以文本分析來探究原住民傳道人的文化理念,藉此與前面不同族籍傳道人相對照,並試圖解釋彼此之間以及大環境的影響如何改變了傳道人的文化態度。由於文化態度的改變,使得「原住民神學」的呼聲也伴隨在本土化運動的實踐中浮現。 第五章前以現象來說明「原住民神學」的出現,就是傳道人文化態度改變的表徵之一;然後傳道人原本歧異的文化態度展現在信仰與神學領堿時,卻引起各種爭議,這些文化行動的展現,都是傳道人從神學的角度來試著探求本族人對於本族文化認同的程度。在這樣嘗試的過程中,目前這股思潮內也有另一種聲音的衝擊,在泰雅族教會內、基於在本色化中持守福音本質的考量,則展現出這股思潮的另一種面貌,這種彼此相互拉扯的力量使得「原住民神學」議題的思潮進行有著極為多變的空間繼續演繹。 在最後一章中,我們回顧長老會歷來的文化行動,可以用Victor Tumer所提出的「社會事件」(social drama)架構,來觀察與解懌。看「原住民神學」生成的整個社會環境,以「社會事件」─破壞、危機、救濟過程和解決再整合,四個主體概念嘗試著理解「原住民社學」在整個社會中展現的意義。我們歸納長老會的本土化歷程為兩次本土化運動,這兩次運動最主要的差異點在於第二次本土化運動開始試圖將本色化議題深化進入神學思考的企圖,藉著行動的實踐之後以及教會內部信仰思考的衝擊,而使得「原住民神學」議題的建構充滿多變的發展性。而這個理念架構也帶領我們發現傳道人自己逐漸形成的信仰與文化概念、他們與當代的大社會相連結的情況,甚至也受到世界性的原住民議題啟發的同時,原住民傳道人不斷與異文化、大社會的互動事件,正是一種社會的過程。
5

論基督宗教神聖感之體現—以長老教會內在醫治為例 / The Embodiment of Christian Understanding of Sacredness—the Inner Healing of Presbyterian Churches in Taiwan

曾如芳, Tseng ,Ju-f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試圖從實際的例子觀察基督宗教的神聖感在組織中如何形成。以靈恩運動當中的神聖感現象為例,首先了解整體靈恩運動的發源以及區域的發展,再縮小到台灣的靈恩運動;本研究選擇由長老教會牧師組成的台灣教會更新協會,及其訓練單位頌泉內在醫治學校作為田野觀察對象。 一開始先由兩個層面了解內在醫治,首先是內在醫治的抽象概念以及發生的原則,它強調基本的認知符合基督教聖經教義,並相信靈界的存在,以及在靈界中有聖靈與邪靈的正邪力量存在。其次是內在醫治的身體實踐,它將人分成靈魂體三個部分因為靈會影響人的身心,因此身體的疾病和心理的困擾都和靈相關,其中聖靈帶來正面的影響,邪靈則帶來負面影響;所以內在醫治便以一些得到恩賜能力的信徒,本文稱為服事者,在儀式語言中驅逐邪靈或以及與其他靈之間不合宜的連結。 本研究一方面以韋伯的宗教社會學分析靈恩卡里斯瑪力量在宗教組織產生的身分分化,以及靈恩運動組織受到全球化以及本地化的影響;另一方面以現象學分析內在醫治的實際做法,藉由實際田野的觀察,將信徒在內在醫治當中的感知分成身體的感知以及意象的感知,並且引用Csordas對他者意識形成的分析,以及梅絡龐蒂對習慣形成的分析,解釋內在醫治當中信徒神聖感的形成,自我的神聖感與醫治的關係。 / This study tries to observe how the understanding of sacredness is formed in Charismatic Christian organizations. Therefore, this study starts the investigation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harismatic movement in North America and how it spread to Taiwan. To involve more and provide reliable observation, a charismatic organization Taiwan Church Renewal Ministry and its training partner organization Singing Waters Ministries thus are chosen as study cases. These two organizations stress on a specific Charismatic activity called inner healings. The investigation of inner healing can be divided to two dimension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inner healing which always stress its teaching that have matched Christian faith, and the body practice of inner healing. Human being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body, soul, and spirits in inner healing teachings. For that the spirits will affect bodies and souls of human beings, there could b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s. Holy spirits bring positive effects such as the feeling of heats and peace, while evil spirits bring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illnesses and disturbance on emotions. There will be some gifted disciples designated “servers” are able to help the participants to chase away evil spirits or cut the inappropriate connection among human souls, “soul-ties.” Inner healing phenomenon could be analyzed through sociology of religion of Max Weber by charismatic domination and its influences on religious organizations. Besides, it could be set in a globalization context as well. On the other hand, it could be analyzed by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es. Through the approaches such as the sacred self and alterity theory of Csordas Thomas and the habitus theory of Merleau Ponty can not only explain how the understanding of sacredness is developed among the participants in inner healing activities but elabor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self secredness and healings.

Page generated in 0.014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