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阿含經》與《大般若經.第二會》裡的無明觀:從聲聞乘到菩薩乘的銜接與超越

陳仕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擬以四部《阿含經》與《大般若經.第二會》為主要經典依據,藉由無明於這兩部經典裡,分別蘊藏的意涵與位置,整理出聲聞乘與菩薩乘這兩個車乘在智慧層次上的銜接、以及菩薩乘的般若波羅蜜多超越解脫智之處。 《阿含經》所代表的是聲聞乘所走的解脫道境界,從對經文的相關解析可以得知,無明所指的不僅僅是缺乏種種解脫智見的晦暗狀態,生命體主要也是依著無明為緣,才會接連著帶起之後一連串的生命歷程。因此,對於目標明確定在求得生死解脫、安住涅槃的聲聞乘行者來說,無明毫無疑問是必須予以斷滅的頭號敵人。然而,《大般若經.第二會》所呈顯出來的,則是奠基在解脫道之上,再進一步往圓滿功德與無限智慧邁進的菩薩乘境界。由於菩薩摩訶薩主要是以最為甚深的般若波羅蜜多來成就菩提事業,並且將其作為皆相應到一切智智的最終目標上。被聲聞乘行者視為解脫遮障的生死無明,不僅已經在到達菩薩乘的位階之前給徹底解決,無明與明等一切二法的分別,也於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分別的智慧中予以一併超越。無明除了不再是菩薩乘行者急欲斷除的障礙,菩薩摩訶薩還能依無所得為方便來施設無明,使其成為利益有情的一種方便善巧。 倘若再輔以《大智度論》與《解深密經》等經論,則可以清楚的看出,無明與智慧皆可隨著不同車乘的開展,相應出多重層級的意涵與指涉。然而,在這諸多的無明層次裡,聲聞乘與菩薩乘都必須徹底予以斷除的則是生死無明。換句話說,這兩個車乘的行者都必須成就得以晉身車乘基礎的解脫智,這就是解脫道與菩提道在智慧上的銜接所在。至於菩薩乘在智慧上超越聲聞乘之處,則是表現在菩薩足以依其最為甚深的般若波羅蜜多,不墮入解脫道等聖果,並且能夠超越無明與智慧等等的二法分別,在每一刻的中道正見裡,將其一切作為皆相應到無上正等正覺的高深境界。
2

業力的形成及其轉化:以《阿含經》的緣起說為探討中心

莊麗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阿含經》為主要經典依據,探討《阿含經》中業力的緣起特性以及所開展出來的修學特色,並揭示出業力於生命歷程中所具的意義。 面對業報輪迴的問題,《阿含經》以緣起說來說明其實際的面貌,亦即業報外表特徵是生死相續,但其內在核心是緣生緣滅,業依於緣起而流轉生死,也依於緣起而轉得還滅清淨。在因緣變化之流中,眾生隨著自身所造的業而受生死輪迴的果報,但業乃是依緣而無常變化,為緣起、無常、有為、生滅的性質,本身並不具備固定、實體的存在,無有自性,在業報未成熟前能以聖道的實踐隨緣使之轉化,從緣起流轉的生死翻轉至緣起還滅的涅槃。從《阿含經》的解析可得知,釋尊在教學的實施上,乃是藉由業報此一課題的設置,使修學者據以理解業報相續的緣由,以及業報在生命歷程中所體現的意義,從而開展出以解脫為生命導向的修行界面。於此,《阿含經》中業報輪迴所蘊含的事理,不僅能作為理解生命歷程運作的線索,更能助成生命實踐的開展。 在建立修學的觀點上,建立三善根、四預流支是轉化業力的具備要項,此是截斷生死續流的初步,也是導向解脫的切要助成條件。整個生命的轉化過程由修學者的認知理路之轉折開始,從而帶動修行道路的展開,以聖出世間的正見智慧為引導,修持通往涅槃的三十七道品。此套修學配備是轉化業力的一套方法,不僅能資助正覺條件的達成,更有助於成就諸漏盡。又,菩提心是志願所在,慈悲喜捨心是動機,此二者可說是朝向解脫道的順緣。在日常生活中具體實踐慈悲喜捨以轉變心態認知,並輔以俱修七覺支,令未生的煩惱不起,已生的煩惱令滅,使心念跳脫出煩惱的情緒漩渦中,減弱甚至斷除由我執煩惱所產生的負面情緒,從而截斷由無明所帶來的種種作用,逆乎十二緣起的繫縛,逐而解開業力的連鎖。
3

漢譯《雜阿含經》緣起說之研究—以心理實修為視角

胡君梅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緣起說是佛教特有的思想之一,也是邁向解脫重要的法門之一,歷來各宗派無不致力於對緣起思想的再詮解。然而,緣起說並非獨立存在的學說,與緣起思想相關的重要概念至少有五陰、六入處、七善處、無常、非我等,而從緣起思想繼續發展出來的至少有四聖諦。本研究依循這樣的脈絡,以個人心理實修為視角,深入代表早期佛教的經典—漢譯《雜阿含經》,系統地梳理出緣起思想的當代詮解,特別是十二支緣起思想的詮解。 五陰,一向被認為是說明身與心的組成要素,並以此證成非我之說。但本研究發現從「刺激—波動」的歷程來理解五陰,會更貼近經文的原意,也更能呈現五陰活潑生動的內涵。感受,在一般認知的解脫修行之途彷彿無足輕重,卻與四聖諦並列為緣起法的相應之一,同時亦為五受陰的修行核心。 六入處,在佛學中出現的次數似乎比五陰更少,但對六入處的律儀修行卻足以用來判斷出家人是否值得被尊敬與供養。 無常,並不是對世間變化難測的感嘆詞,而是精進修為的開端。非我,透過明白「我」的概念如何成形、「我」的概念與五受陰的交互作用,方得以以清晰正確地把握非我觀修的重點。如實知,表現出佛教高度理性的態度,是貫穿七處善的核心概念。 透過深入此等重要相關概念,緣起思想全然積極主動的特質得以浮現,這樣的特質使得修行成為可能、涅槃成為可能,這與兩重三世觀的詮解呈現出極大的差異。 緣起思想的濃縮與超越是四聖諦,四聖諦是修行的具體內容,若以「苦」之外的內容為修行對境,四聖諦就成為簡易實用的修行參考架構。 本研究謹慎地架構出《雜阿含經》中與緣起思想高度相關的修行概念,並由淺而深、由狹而廣、由簡而繁地闡釋緣起法的多元面向,冀呈現出緣起法本自俱足豐富、活潑、實用的內涵。

Page generated in 0.025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