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職業婦女日常創意生活經驗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ve life experiences and happiness of working women

林品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目的主要先探討職業婦女日常創意生活經驗現況;然後研究職業婦女的背景變項(婚姻狀況、年齡、子女數、最小子女年齡、職業別)與日常創意生活經驗的關係;最後再深入探討職業婦女之日常創意生活經驗與幸福感間關係。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以研究者自編的「職業婦女之日常創意生活經驗量表」,及「中國人幸福感量表」為調查研究工具。研究過程可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先以開放式問卷訪談幾位有豐富創意生活經驗的職業婦女,編製「職業婦女之日常創意生活經驗量表」。第二階段,以方便取樣的方式,抽取一百名職業婦女進行預試。第三階段正式施測,以方便取樣的方式,抽取以新竹以北之縣市為主的職業婦女,共得370份有效問卷。並將收集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迴歸分析、集群分析進行分析。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職業婦女的日常創意生活經驗的內涵可分為六個向度,分數由高至低分別為:「運用資源處理生活事務性創意」、「空間或概念重組性創意」、「運用專業知識或技術性創意」、「人際互動性創意」、「即興的表達與因應性創意」、「家務性創意」。 二、不同婚姻狀況、不同子女數的職業婦女在日常創意生活經驗上無顯著差異。 三、不同最小子女年齡、不同職業別、不同年齡的職業婦女在日常創意生活經驗上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背景變項的職業婦女在幸福感上無顯著差異。 五、職業婦女的日常創意生活經驗對幸福感有顯著的預測力。 六、職業婦女的創意類型可分為四種:「全面創意型」,「懶人創意型」,「平凡無奇型」,「一成不變型」,且四類型的幸福感有差異。 綜合上述結果,本研究發現越會使用日常創意生活經驗的職業婦女,其幸福感越高。特別是越會使用「人際互動性創意」「即興的表達與因應性創意」、「運用資源處理生活事務性創意」創意生活經驗的職業婦女,幸福感越高。 最後,根據本研究的結果與討論為職業婦女、其他相關人員、諮商實務工作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ve life experiences and happiness of working wome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ve life experiences and happiness of working women. The participants included 370 working women in the north of Taiwan. The employed instruments were Working women’ creative life experiences scale and Chinese happiness inventory-5item version. The applied analysis methods are Descriptive,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Linear Regression ,and Cluster analysi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Working women’s creative life experiences were as follows in sequence: “Manage resource to handle life problem creatively”, “Reconstruct space and concept creatively”, “Apply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 creatively”, “Interpersonal creativity”, “Extemporaneous communication and coping creatively”, “Housekeeping creativity”. 2. There a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married and single working women in creative life experiences, and also among having different children of working women. 3. Both the age of working women and children, as well as working type had influences on creative life experiences of working women. 4. Creative life experiences had positive influences on the happiness of working women. 5. The creativity of working wome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fully-creative, lazybones creative, ordinary creative, fixed creative.
2

年齡、性別、成就目標、目標導向與創意生活經驗、創造力之關係 /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reative life experiences, creativity, age, gender, achievement goals and goal orientation.

劉士豪, Liu, Shih-H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有關創造力的研究主要是依據 Guilford (1956) 與 Torrance (1966) 的理論,從心理測量的觀點來界定創造力的歷程。80 年代以後,在研究方法與研究領域方面產生了一些變化:第一個變化是 Amabile (1983) 等人開始以評量創意的方式進行實驗研究;另一個變化則是研究者開始對日常生活的創造經驗產生興趣,並進行相關的研究 (Richards, 1988)。本研究中所探討的「創造力」,除了包含 Guilford、Torrance 等人所界定的「創造思考能力」以外,也包括以 Maslow (1958) 為主的學者所提出的「自我實現的創造力」,也就是「創意生活經驗」。 本研究的第一個目的是探討從小學六年級到大學階段的學生,在創造力方面的發展與性別差異。研究假設為:無論是創造思考能力或是創意生活經驗,都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改變或增加,但在不同性別之間可能沒有差異。本研究的第二個目的是探討動機取向與創造力之間的關係,研究中所討論的動機變項有「成就目標」與「目標導向」二類。研究假設為:(1)「學習精熟」、「趨向表現」的成就目標,與創造行為之間會有正相關,「迴避表現」的成就目標則與創造行為有負相關。(2)「尋求成長」與「尋求證明」二種目標導向與創造行為之間皆有正相關。 本研究的樣本包括:小學六年級、國中一年級、國中二年級、高中一年級、高中二年級學生以及大學生,共 672 人(男女各佔一半)。研究中所使用的測量工具包括:「創意生活經驗驗量表」、「新編創造思考測驗」、「成就目標量表」、「目標導向量表」四種。研究的結果如下: 一、創意生活經驗方面 (1)各年齡層學生的創意生活經驗大致上有隨年齡成長而增加的趨勢,尤其是在「運用新知精益求精」、「視覺生活的設計」、「開放心胸」、「製造驚喜意外」「舊瓶新裝」等經驗上特別明顯。 (2)女生在「表演藝術創新」、「視覺生活的設計」、「開放心胸」等方面的經驗較多,而男生「科學的創新的問題解決」經驗較多。 (3)兩種目標導向(尋求成長、尋求證明)與九種創意生活經驗之間分別都達到顯著的正相關,其中相關較低的是「電腦程式設計」。「尋求成長取向」與創意生活經驗之間的相關大致上高於「尋求證明取向」與創意生活經驗之間的相關。 (4)學生的「學習精熟」、「趨向表現」兩種成就目標取向與創意生活經驗之間亦分別達到顯著的正相關,「學習精熟取向」與創意生活經驗之間的相關大致上高於「趨向表現取向」與創意生活經驗之間的相關。「迴避表現取向」與創意生活經驗之間沒有顯著的相關。 (5)典型相關的結果顯示:「尋求成長取向」、「尋求證明取向」、「學習精熟取向」與「趨向表現取向」分數愈高的學生,具有較多的「科學的創新的問題解決」、「運用新知精益求精」、「表演藝術創新」、「視覺生活的設計」、「生活風格的變化」、「開放心胸」、「製造驚喜意外」、「舊瓶新裝」等創意生活經驗。 二、創造思考能力方面 (1)各年齡層學生的創造思考能力大致上也有隨年齡成長而增加的趨勢。 (2)女生在「語文創造思考變通力」、「圖形創造思考變通力」、「圖形創造思考的流暢力」等方面顯著高於男生。男女生在圖形創造思考的流暢力方面則沒有顯著的差異。 (3)兩種目標導量(尋求成長、尋求證明)與語文創造思考變通力、語文創造思考流暢力、圖形創造思考變通力、圖形創造思考流暢力等四種創造思考能力之間皆達到顯著的正相關,而與圖形創造思考精進力之間則沒有顯著的相關。「尋求成長取向」與創造思考能力之間的相關大致上高於「尋求證明取向」與創造思考能力之間的相關。 (4)學生的「學習精熟」、「趨向表現」兩種成就目標與創造思考能力之間亦分別達到顯著的正相關,「學習精熟取向」與創造思考能力之間的相關大致上高於「趨向表現取向」與創造思考能力之間的相關。「迴避表現取向」與創造思考能力之間沒有顯著的相關。 (5)典型相關的結果顯示:「尋求成長取向」、「尋求證明取向」與「學習精熟取向」分數愈高的學生,具有較高的語文創造思考變通力、語文創造思考流暢力、圖形創造思考變通力與圖形創造思考流暢力。 本研究對於六個年齡層學生所收集的創造思考能力與創意生活經驗之資料與研究結果,可供往後研究者在教學與研究方面的參考。 / This research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reative life experiences, creativity, age, gender, achievement goals and goal orientation.

Page generated in 0.08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