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
  • 4
  • Tagged with
  • 4
  • 4
  • 4
  • 4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泰雅族音樂文化之流變-以大嵙崁群為中心 / The change of Tayal's music culture

陳鄭港, Chen, Cheng K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有關原住民音樂課題的研究,一向均較少著墨於音樂本體(聲音部份)以外的文化結構,即比較缺少對音樂於其文化脈絡相對關係的探討。在這樣的問題意識下,本文係以臺灣北部泰雅族大嵙群為研究對象,從其社會發展、變遷的懋程中,闡述其音樂文化的本質以及其因應外力介入的轉化過程,並說明泰雅內在邏輯對歌謠的分類、樂器的發展與音樂文化的意涵。本論文除緒論與緒論之外,尚包括五大部份,大致內容如下:   壹、泰雅族的人文背景與音樂     一、族稱與社群聚落的分布     二、族群關係與社會的變遷     三、泰雅族音樂的形貌內涵     四、大嵙崁群的遷徙與發展   貳、泰雅族的固有樂器     一、固有樂器的種類     二、體鳴類的樂器     三、氣鳴類的樂器   參、泰雅族的傳統性歌謠     一、傳統社會的音樂活動     二、傳統歌謠的內容分析     三、傳統歌謠的文化意涵   肆、泰雅族的時代性音樂     一、軍國殖民的音樂     二、基督宗教的音樂     三、當代一般的音樂   伍、泰雅族音樂的綜攝過程與趨向     一、音樂的變遷過程     二、音樂的發展趨向   本文認為今日泰雅音樂的多元風貌,係由多重外部質素的累積與內部力量的回應所共同鑄造;而面對泰雅音樂文化的多元變遷歷程,如果透過「文化綜攝」(culture syncretism)的概念,可以協助了解泰雅族音樂文化的本質,並突顯泰雅音樂深具充沛的生命力、豐富吸納能力的特質。   本文所揭囿於掌握泰雅語的能力有限與避免篇幅過大,故針對謠詞的內容分析著墨不多;而由於研究旨趣上的取捨,也使得曲例分析的方向不同於系統音樂學的標準;致使田野工作中接受諸多報導人熱心提供的歌謠與語料,仍有許多案牘工作尚待進一步的整理;僅以泰雅族音樂的各種面貌淺抒個人學習心得與看法,雖多淺陋無法面面俱到,惟拋磚引玉,祈喚鴻篇踵作更進深究,並祈先進博雅不吝斧正;而不足之處亦將鞭策筆者持續勉力而行。
2

從小米到高麗菜: 以性別的觀點看比雅楠部落空間之變遷 / From Millet to Cabbage: A Study on the Spatial Change of Pyanan Community from a Gender Perspective

陳怡萱, Chen, Yi Shi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發展」涉及改造社會的整體想像,產業即是發展政策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產業的變遷不僅改變了一個社會的生產模式和分工方式,亦會改變一個社會中的空間和性別關係。本研究運用:參與觀察、深度訪談、焦點團體座談會和參與式製圖等方法、以性別的觀點來探究比雅楠部落從以小米為主食的燒墾農業轉型到當代以高麗菜為主要經濟作物的發展過程中部落的空間變化。本研究有三個主要的研究發現。一是政府的發展政策牽動了部落的空間與性別關係的改變;二是比雅楠部落的兩性有著不同的發展軌跡,男性較快投入市場經濟中、其勞動也被換算為較高的薪資,女性的勞動所賺取的薪資較少;三是女性保留並實踐更多的生態知識─包含對物種的知識、對人際協商的知識。總結本研究發現,筆者認為當比雅楠部落面臨到現代工業化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時,這些女性保存並實踐的生態知識是部落尋求替代性發展的契機。 / Development demands active imaginations toward transforming a society in which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s a decisive part.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not only changes a society’s mode of production and labor division, but also changes its space and gender relationships. By employing the methods of participatory mapping, focused group discussion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plore Pyanan community’s experiences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articularly from the aspects of space and gender. There are three main findings in this study. Firstly, the government’s development policies are the main cause for the changes of Pyanan community. Secondly, this study shows that Indigenous men and women have experienced different changes in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cess, like Indigenous men’s work is priced higher than the women’s under similar working condition. Thirdly, Indigenous women preserve and practice much mor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than Indigenous men.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preserved and practiced by Indigenous women could be the key to seek alternativ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while the community faces the negative influences from the moder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3

原住民大專中輟生學習模式之研究:南澳鄉碧候部落為例 / A Research on Learning Pattern of Aboriginal College Dropouts:

吉渥絲˙拉娃, Ciwas.Law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輟,一直是近年來被廣為討論的議題,特別是在台灣屬於少數民族的原住民,其就學的學生常因為許多不利的因素,造成其學業成就低落。因而原民學生中輟率,和漢人比較起來,比率較偏高。在台灣,礙於我國對義務教育的定義,對於原住民大專學生中輟的研究更是有限,並且多以如何促使原住民學生融入學校體制中的學習問題為主。類似的研究總是試圖引導原住民學生回歸教育主軸,因此筆者欲尋部落中與學習相關的生長過程,企圖追尋學生在部落中的學習價值、動機、內涵與教育體制所認定的學習兩者間落差為何。 / 部落學習的環境中,包括家庭教育、同儕學習、部落環境、社會環境。然而部落傳統學習方式下,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過程及偏好,卻在一般研究其教育環節中隱而未現。筆者欲藉此論文看見以家庭教育、部落教育為主的中輟生生活面貌,企圖了解部落學習的樣貌。而這樣的學習是無法用簡單的因果導向為論文內容,因此本文切入角度十分多元由部落經濟、家庭教育、同儕關係、傳統文化學習、宗教信仰等面向述及,欲意探究碧候村原住民中輟生的輟學因素。本研究以歸因理論為架構,以質性研究為取向,採用半結構性訪談、深度訪談等研究方法,探討碧候部落原住民中輟生對自己輟學的歸因歷程。 / 並認為傳統學習與學校學習的落差,來自教科書內容,而其中隱而未現的是主流價值觀替代部落中實用導向的學習價值,教材中並早已決定何未有價值的知識,這與原住民從小生活價值學習取向相異甚鉅。以及學校同儕間與部落生長環境不同的人際互動,部落孩子的直言,與戲謔遊戲卻常引發學校體系師生對立情況,部落所慣於展示的群體力量,被看成是擾亂學校風紀挑戰師長權威的矩動。部落裡,以實用性為主的學習學習動機不同於漢人社會教科書所教導的取向,並且從小對自然理解、對生活需求的認知都是來自部落智慧而非書本式的課外讀物,自然而然對閱讀並不感到興趣。而這一切都是在做中學,並非像教科書先給予我們預防性的知識,這都是與部落學習差異處。 / 部落與補習班的距離,以及家中所可以提供的資源性,甚至部落的師資再再都展現部落學生在面對城鄉差距間學生的弱勢出外就讀後,人際相處模式或課業教與學的不同,所需獨立面對、承擔,甚至改變的各種習慣都是需要長時間調適的,並不若外界想像的容易,而這些弱勢還層遞著原住民世世代代對gaga生活規範的價值觀,何謂人生的價值,因此才造就中輟。 / 沒有祭典的部落,gaga的概念由傳統價值觀濡化基督宗教價值觀,例如,男女關係的保守,以及努力遵守gaga的人可以通過彩虹橋(今為基督教天堂),使得他們不想汲汲營營於書中的智慧,反而以遵守傳統規範為生活要點。這是源於過去歷史故事的集體記憶。而過去對人生的價值觀是人雖勤勞工作,但究竟不是主宰,一切耕耘的成果猶待神的賜予,所以在盡本份後,認為人事盡矣,其他的就只有期待神的裁判了。對部落社會和宇宙觀的典範都需遵守,尤其是兩性間更有嚴格的行為準則,對這些典範和準則如有違犯,也就是迫害整個群體的制序,違害全體安全,因此遵守人與人之間的一切準則,是其重要價值觀念所在。 / 這樣種種的價值觀,都是與社會大眾價值觀不同的。因此如何看見部落價值與主流價值的不同,進而幫助原住民學生可以肯定自己生活環境中,所賦予的價值觀,並在主流社會中自信的成長,是本論文的研究目的。筆者並企圖理清原住民之所以是原住民,不單單是因為血緣,更重要的是代代相傳的價值觀,這樣的價值觀來自家庭、同儕及部落。本篇論文所寄望的是幫助學校師長,連結原住民中輟原因的起源,進而看見多元文化的世界觀。 / 本研究已中輟學生訪談為主,也嘗試經由訪談部落學生的老師、家長和同學,以及部落中的耆老,企圖聯結受訪者對孩子的成敗歸因與中輟生的自我歸因之間的關係,以大致推論碧候部落原住民學生中途輟學的原因。研究的結果將可供關心原住民學童教育之家長、學校老師及教育單位參考。 / Over the past years, a lot of discussions have specially targeted on aboriginal dropouts. Because of many unfavorable factors, aboriginal students have poor academic performances. Compared with Han students, they are much more likely to drop out of school. However, few papers focus on aboriginal college dropouts. Such essays simply argue how to resolve their learning problems and call them back to the mainstream education system. I think otherwise. In their tribes, aboriginal students are cultivated and affected by its surroundings and its norms. They are influential but invisibl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What matters for aboriginal students is not only the genealogy but also the values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n working on my paper, I aim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hat aboriginal students learn from their tribes and learning models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 My thesis takes dropouts of Pi-hou Tribe as an example and investigates such factors as tribal economy, family education, peer relationships, religious beliefs, and traditions learning. My study builds upon attribution theory, orients toward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adopts semi structure and in-depth interviews so as to explore Pi-hou-Tribe case. Finally, this paper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ose who are concerned with aboriginal dropouts in view of schooling education and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further studies on related issues.
4

「原住民神學」、傳道人與異文化-以泰雅族長老教會為例 / The "Aboriginal Theology" Movement of Tayal Presbyterian Church

謝欣育, Shieh, Shin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的主要議題就在於尋找「原住民神學」的著眼點以及它形成的契機。並試圖去理解「原住民神學」這個兼具探討信仰和文化兩方面議題的思潮現象。 一般傳統的神學並不將文化問題納入考量的主體,至今,原住民教會所提出的朝著「原住民神學」的思考方向,這個行動就呈現出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社會文化現象,尤其是我們回顧早期原住民教會接受基督教信仰的歷程,其中就有各種相異文化的因素參雜其中,使人將此與今日「原住民神學」思潮的出現相互聯想;因此本文即從「異文化」觀點出發、透過探討原住民神學的來源,進行一連串假設作為方法的架構,從傳道人與異文化闡述彼此的關係,引證二者交互後產生傳道人文化立場的轉變,導致原住民神學產生的契機;進一步指出所謂的「原住民神學」具有很強烈的文化認同色彩,也因此他 顯示出了不尋常的社會意義與脈絡,在最後,本文將對它做一評估,指出它未來的前瞻性與將要面臨文化與信仰上的困境,以及這樣的討論將對現在學界認識的原住民信仰做一補充和調整。 因此,本文的第一章就先指出從傳道人的研究出發,來探討「原住民神學」這個代表思潮,他們與異文化觀點的學術關懷有著及密切的相關性。 在第二章中,討論傳道人與異文化彼此的交互關係,筆者以長老會的三大系統:宣教、教育和社會關懷來呈現二者的關係,從這種大範圍的、目前教會對於原住民教會歷史的觀點概述中,發現明顯地呈現異文化因素對這些工作的影響力,但是奇怪的是原住民接受新信仰以及新文化竟幾乎沒有出現衝突抵抗,導致我們看教會歷史的第一印象即是相當平順的過程。然後,真正的宣教歷程是否出於敘述的太過簡化,而掩埋了一些文化問題的蛛絲馬跡? 第三章,筆者進一步以大歷東和行更多的傳道人文本來建立宣教歷程的民族志,以這個宣教過程的民族志,企圖分析出當時各種族籍傳道人的文化觀點與行動,我們從中發現當時宣教的理念和方式的確影響了原住民社會,尤其是展現在社會行為上,看到這些改變的社會行為有的直接影響舊有的部落生活、而制度上本土化基本上則與當時政策令相衝突,甚至也引發國家干預傳教工作的現象、教勢發展受挫、傳道人權威下降等現象已經潛藏。 第四章乃由於歷史的限制,泰雅族本族傳道人相當遲才開始廣泛使用文字、傳播媒體表達其立場;在這個部份,筆者仍以文本分析來探究原住民傳道人的文化理念,藉此與前面不同族籍傳道人相對照,並試圖解釋彼此之間以及大環境的影響如何改變了傳道人的文化態度。由於文化態度的改變,使得「原住民神學」的呼聲也伴隨在本土化運動的實踐中浮現。 第五章前以現象來說明「原住民神學」的出現,就是傳道人文化態度改變的表徵之一;然後傳道人原本歧異的文化態度展現在信仰與神學領堿時,卻引起各種爭議,這些文化行動的展現,都是傳道人從神學的角度來試著探求本族人對於本族文化認同的程度。在這樣嘗試的過程中,目前這股思潮內也有另一種聲音的衝擊,在泰雅族教會內、基於在本色化中持守福音本質的考量,則展現出這股思潮的另一種面貌,這種彼此相互拉扯的力量使得「原住民神學」議題的思潮進行有著極為多變的空間繼續演繹。 在最後一章中,我們回顧長老會歷來的文化行動,可以用Victor Tumer所提出的「社會事件」(social drama)架構,來觀察與解懌。看「原住民神學」生成的整個社會環境,以「社會事件」─破壞、危機、救濟過程和解決再整合,四個主體概念嘗試著理解「原住民社學」在整個社會中展現的意義。我們歸納長老會的本土化歷程為兩次本土化運動,這兩次運動最主要的差異點在於第二次本土化運動開始試圖將本色化議題深化進入神學思考的企圖,藉著行動的實踐之後以及教會內部信仰思考的衝擊,而使得「原住民神學」議題的建構充滿多變的發展性。而這個理念架構也帶領我們發現傳道人自己逐漸形成的信仰與文化概念、他們與當代的大社會相連結的情況,甚至也受到世界性的原住民議題啟發的同時,原住民傳道人不斷與異文化、大社會的互動事件,正是一種社會的過程。

Page generated in 0.03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