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20
  • 317
  • 12
  • 3
  • 1
  • Tagged with
  • 332
  • 332
  • 134
  • 132
  • 89
  • 80
  • 74
  • 72
  • 70
  • 67
  • 58
  • 56
  • 52
  • 51
  • 49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高中(職);訓導人員與學生對訓導觀念之比較研究

杜振祥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2

中國現行公務人員福利互助制度之研究

劉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公務人員的待遇,自抗戰軍與以還,迄今已屆三十餘年,最使人詬病者係一直偏低,始終追不上物價。雖然歷年來政府在財政困難情形下,還是盡最大的努力加以改善提高,可是水漲船高,仍然無濟於事。就去(六十二)年七月起,政府為安定公務人員生活,作了百分之二十五的調整,又於今(六十三)年春節前復加發一個月俸額的獎金,並宣布本(六十四)會計年度待遇即將調整前,今年一月至六月各加發薪津百分之十,具見政府從未鬆弛關懷公務人員生活的德意。可是問題的癥結是公務人員的待遇,原屬低微,政府雖不斷努力於公務人員待遇的改善,但每經調整一次,物價上漲的幅度,又遠超過待遇的調整,如此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不僅對改善公務人員生活無補,而且危及國家的生計。 公務人員的待遇偏低這是事實,加上近年來國家經濟之發展,產生了兩種現象:其一是民間工商業發達,需要大量人才,於是他們以高於政府二倍,甚至三倍的薪津,羅致公務人員中有能力又年輕有為者,替他們賺錢謀利,形成政府人才外流的現象,另一是在不同的政府機構中,由於某些原因,待遇相差極大,既使公務人員情緒低落,服務不力,辦事效率降低,蓬勃進取樂觀奮鬥的向上精神不易振作,為民服務的美德難於創新發展,以適應時代進步的需要。因之,政府對這些問題,亦極重視,並不斷將若干不合理不公平的現象加以改革,而又不斷的繼續的將公務人員的待遇加以調整。凡此種種,時至今日公務人員仍然未獲得實惠,怎能挽留那些真才實學擔當日益繁重工作之士呢?又如何能使他們久安於位,貢獻才智,力圖報效國家呢?對於這些問題的解決,實在不能忽視,當今之務,祇有加強現有的各項福利設施,來增進公務人員實際利益,確保其生活的安定。 我國於民國三十二年十一月同時公布了公務人員退休法與撫卹法。四十七年一月又公布了公務人員保險法,在增進公務人員福利方面,不但在醫病與養老有了法律的保障,而且亦邁進了促使新陳代謝作用的一大步。可是公務人員以畢生精力,為國家社會鞠躬盡瘁,及至息養之年,均希冀能獲有一個安定生活以度餘年。然而退休法公布實施後,雖然退休金已漸提高,加上保險法規定支給的養老費,似乎仍不足以維持退休後的生活。因此,退休人員多躊躇不願及時退休。這樣一來對於有為年青能幹之士,其晉升之路受到莫大的阻礙,更談不上能促進新陳代謝。政府有鑒於斯,乃以互助合作的方式,發揮其仁愛精神,加強其福利設施,安定其生活,穩固其工作情緒、針對公務人員本身及其親屬,解決疾病、死亡、災害、退休時所遭遇的困難。所以中央與地方政府先後分別公布了「公教人員福利互助辦法」。此辦法在台灣省已實行了十年,在中央亦有五年了。本文的主旨,是在研究檢討分析現行福利互助制度實施的情形,以及福利互助項目補助的標準與今後福利互助的展望。 玆摘陳本文蒐集資料的經過以及擬訂撰寫的題綱,遵照張老師明誠先生的指導,並呈奉傳主任宗懋先生核準,以本所名義函請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台灣省政府人事處與台北市政府人事處等三單位,索取有關現行公務人員福利互助制度辦法及各種法規暨歷年來辦理之各項統計資料,經多方接洽催促,於本(六十三)年三月間先後收到以上三單位函復隨寄來資料一束。經查驗結果,台灣省政府人事處與台北市政府人事處所寄來的資料較為完整,行政院人事行政局除寄來中央公務人員福利互助辦法以及五十八年至十二年度核發件數統計表外,別無其他資料,為對本文多予充實起見,再煩請張老師修函人事行政局傳副局長肅良先生,並由學生親持往拜訪,請給予協助提供本文所論述的有磁中央福利互助各項統計資料。當時傳副局長礙於張老師情面,是有意應允供給,惟因中央福利互助委員會認為近年來福利互助基金虧損甚鉅,其各項統計資料因礙於某些因素,不宜對外公開。故此,無法獲得中央福利互助歷年來辦理的真實狀況。所以本文第五章有關中央公務人員部份,不能作深入細究探討,甚以為憾。本文謹遵張老師指導,參考各學者對人事管理上有關福利設施方面的著作以及報章雜誌所給予的報導與批評與現行各種福利事業的法令規章,參與學生個人的淺見,編成七章,僅撮要簡明如下: 第一章:緒論係依據各學者的見解與個人淺薄的看法,對福利互助的意義予以說明,並論及福利互助制度對我國公務人員的重要性,以及福利互助制度創立時的情形暨此制度爾後適用的趨勢。 第二章:有關我國現行福利互助制度的一般認識,如我國籌辦福利互助制度的由來,在擬訂此制度辦法時所根據的原則,以及其適用機關的範圍,並說明對公務人員所補助的項目暨所補助的標準。 第三章:闡述我國現行福利互助制度的承辦機構,如中央與地方政府公務人員福利互助委員會建立的經過及其組織情形與所掌管的職責,並說明該委員會所管核福利互助基金的建立與來源,以及在管理與運用的一切情形。 第四章:敘明我國公務人員福利互助的參加以及退出與停止互助,並闡明申請補助的程序,限制補助一般情形。 第五章:研討我國現行福利互助制度,在中央五年及台灣省十年暨台北市八年的實施中,有關各項互助基金在收支兩方面的實際情形以及辦理補助的狀況。 第六章:針對公務人員住居、眷屬疾病醫療、子女教育負擔以及各機關消費合作社應積極推行加強服務等重要問題,依據報章雜誌的意見及個人淺薄的見解,予以分析探討,並述明其得失以及解決的方法。 第七章:敘述我國一般公務人員對福利互助今後的展望,如福利互助各項補助標準,應如何加以提高。眷屬重病住院應如何擴大就診範圍。鼓勵公務人員節儉儲蓄應如何辦理優利存款。使公務人員在精神上能獲得安慰,對於康樂活動中心創立的重要等。以個人淺薄的見解,均一一予以論述。 本文撰寫期間,承張師明誠先生勞神費心指導,增損補益,受惠良多,深為感激。學生才疏學淺,所寫粗獷,疏陋之處諒必還多,實感有愧於師長的教誨,祇希冀於他日的奮發,來報答其厚愛。
13

公務人員教考訓用問題之研究

王同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英儒韋柏(Max Weber)曾言:「在現代之國家中,真實之政府所以能使其自身發生效力者,既不在於議會之辯論,亦非由於皇帝之赦令,實繫於日常行政事務之執行,而此則自必操於公務員手中。」(H. Finer,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odern Government, P. 1164),由此可見公務員在現代國家中所處之重要地位。而如何建立一完善之公務員制度,亦成為現代政府之重要諟題。質言之,為政之要,莫若得人;百官稱職,則萬務咸治。否則國家的功能能否成功的完成,政府的職能能否有效的推行,均屬疑問。 本論文之研究動機與主要課題,即在對公務員制度中之四大礎石:任職前之教育,任職後之訓練,及其考選與任用制度之原理與方法予以探討,並就我國現代公務人事制度於此四者實施之得失,分為檢討論敘,以供參考。而以此四者之配合實施,聯繫運用,建立完整有序之公務員制度,為研究之依歸。 全文凡五章、廿三節。玆略敘其梗概如後: 第一章討論公務人員之教育。首對公務員任職前學校養成教育之重要與功能予以分析論述,復就英、法、德各國及我國公務人員學校養成教育實施情形與公務考選制度中之教育資格,扼要引敘,藉資比較。最後則對我國學校教育與公務人員之養成,有待配合之處,予以指陳。 第二章討論公務人員之考試。係就公務考試之種類,考試之方法,考試機關與現代我國公務人員應經考試始可任用之範圍,及現行考試制度應予進要項,分別摘敘評述。 第三章討論公務人員之訓練。對公務訓練之種類,公務訓練之方法,公務訓練之功能,及我國各公務機關訓練工作之缺失,予以分析研討。並申敘實施分務訓練,辦理訓練需要鑑定,與訓練效果考評之重要。最後一節提出改進建議。 第四章討論公務人員之任用。分就分務人員任用之途徑,任用之程序,及我國公務人員任用制度之任用等級,任用資格,任用限制各項一一分析討論,而以如何加強任用功能為依歸。 第五章探討我國公務人員教考訓用合一制度之實施。是為本文研究之主旨所在,亦為前敘四章研究之綜合觀察。乃基於前敘四章之討論而就我國分務人員教考訓用合一實施之需要,實施之困難,與實施之途徑三者分別論述,藉供制度建立之參考,並為本文之結論。 本論文撰敘期間,荷承唐師弘亮惠賜指導,增損補益受惠良多,衷心銘感,謹致謝忱。惟生才能所限,雖胸有成竹,而行文達意,未能盡如理想所期,殊深愧汗。差幸尚有持續研究之精神,今後對此一問題,自將不斷注意,將論文詳加補充至祈諸,師長不遺在遠,有以教之。
14

國民政府成立後考試用人之研究

歐正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考試用人乃是公務人員非經考試及格者不得任用之謂,吾國憲法第八十五條已有明文規定。國家選拔公務人員之方法不僅考試而已,況且考試方法至目前為止,尚未被一致公認為絕對最佳而可靠的取才方法,但是,同樣的,截至目前為止,尚沒有比考試更佳的方法,因此,在沒有更佳方法出現之前,考試方法仍然被認為是較佳可行的方法。且由於時代的進步,工業社會的政府,業務日繁,而且日趨專門化,非少數私人所能應付,只有以公開競爭,較客觀合理的考試方法,才能選拔出所需要的人才,當然,時代不同,吾人對傳統的考試技術應加以改進,不宜抱殘守缺,膠柱鼓瑟,妨礙進步,那將為時代所淘汰,因之,時代愈進步,考試技術愈有加以改進之必要。 吾國考試用人制度乃依據孫中山先生五權憲法遺教而來,民國十九年元月六日考試院正式成立,吾國人事行政史上又轉進另一新的階段,民國二十年工月十七日在南京舉行的第一次全國性高等考試,便是吾國推行考試用人制度的開始,至今已歷四十年之悠久歷史,其間歷經抗戰,剿匪等內憂外患,終能推行不輟,而逐漸奠定考試用人之基礎,尤其自三十八年政府遷台以來,更是勵精圖治,慘淡經營,在安定中求取更大的進步。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於五十六年九月六日成立後,更加強了考試用人之配合,彌補了過去考用脫節之缺陷,樹立了考試用人之威信,實有足述者。 雖然,吾國考試用人制度已推行了四十年,但其間由於內憂外患,使此制度不能在和平環境中求發展,是以只有在政府遷台後始有顯著之進展,但距離考試用人的理想仍有一段距離,公務人員任用資格仍有多途,亦即尚未能達到以考試用人之準繩的理想,此觀念的改變,考試技術的改進,及考試及格者之分發任用,均為建立理想的考試用人之重要因素。 本語文計分五章,首章緒論,敘述研究動機、考試用人之意義、及中山先生對考試用人之主張。次章考試院成立後之地位及其功能,就考試院成立之意義及目的,考試院與行政院職權之爭議對推行考試用人之影響作一敘述。三章國民政府成立後考試用人途徑之變動;乃就考試院成立後,進行考試用人之情況分期加以敘述,就其間用人途徑之軌跡變動情形作扼要觀察。四章影響考試用人途徑變動之主要因素,何以吾國考試用人制度推行四十年之久,而未能達到理想,其因素不止一端,本章係就心理的、社會的、文化的、政治的、制度的……等背境因素加以觀察分析,俾能瞭解個中原因,而為改進之參考。末章結論,係就前幾章之分析,筆者個人就考試用人的有關問題,如考試範圍、考試技術、考用配合等影響考試用人制度之幾個重要因素,提出自己的淺見,以供考政當局改進考試用人制度之參考。 當然,這是筆者初次嘗試寫作論文,筆者一直想把論文寫得更好一些,更符合師長們之期望,可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筆者學識淺陋,更難如理想,幸蒙羅師佩秋辛勤指導,耳提面命,乃得順利完成,敬致謝忱。前考試院首席參事陳伯稼老先生屢次惠賜資料並解決許多寫作上之難題,對本文之完成,助力最大,深表感激。張師明誠、江師炳倫、羅師孟浩,時加鼓勵並提供寶貴之意見,亦併此致謝。其他許多師長同□,亦會提供寶貴資料。考試院圖書館、考選部統計室、銓敘部統計室、人事行政局亦會供閱資料,謹致謝忱。 筆者才疏學淺,初試論文,錯誤之處自所難免,敬祈諸位都是多加指教。
15

公務人員升遷問題的研究

施教讚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現代人事行政之目的,在於實現功績制度。一方面選拔才能之士至政府工作,另一方面保障優秀有能之公務人員久於其位。為實現此要求,須賴各種人事措施:如考試、任用、職位分類、薪給、考績、升遷、保障、懲戒、訓練、退休、撫卹、養老等之確立與推行,其中升遷制度之確立與推行,為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升遷制度,非特能直接鼓勵公務人員上進,激發其工作情緒,貢獻其心智,發揮其潛能,以增進工作效率,且間接亦能羅致才能之士至政府工作,同時,並能杜塞寅緣奔競之風,整飭政治風氣。故現代採行文官制度的國家,無不致力於升遷制度的建立與實施。 筆者鑒於此,乃對升遷制度產生研究的興趣。故本論文研究的目的,即在討論升遷制度之建立與實施所需具備之條件,內容,程序與方法,以期得一具有系統之知識,俾有益於我國公務人員升遷制度之建立與實施。 本論文計分五章十八節。第一章緒論,係對升遷之意義、功用,與種類等,作一般性的探討。第二章論述升遷制度建立須具備之條件與內容,如職位分類、考績、人事資料、升遷標準與區域等。第三章討論升遷制度實施上所運用之程序與方法,升遷與訓練之配合,以及升遷的追縱考核。第四章介紹我國現行升遷制度,並探討其改進。第五章結諸,歸納各章節之重點,作成結論,並論述今後我國升遷制度之中心問題。 本論文承蒙吾師王世憲先生之懇切指導,始得順利完成,謹誌謝忱 筆者才疏學淺,能力有限,雖竭盡心智,仍不免有疏誤,敬祈師長惠賜指教是幸!
16

公務人才甄補制度之研究

戴陵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7

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研究

張勝源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年來政府為革新人事行政,積極推行退休制度,使年老公務人員能退休以養餘年,而使青年才俊有登進之機會,使公務人員能保持適當的新陳代謝率,機關能維持活力與朝氣,對於行政效率之提高大有裨益。 我國公務人員退休法自民國四十八年十一月二日公佈迄今,已十載有餘,由於退休給付不足致退休人數未臻理想,未能發揮退休制度之應有功能於是引起社會及有關人士對退休法之注意與批評,本文之撰寫即係基於此一情勢與認識而來,全文凡六章,其內容概略如左: 第一章:緒論,係說明退休制度之意義和功能,從中外學者對退休意義和功用之見解,明瞭退休制度之意義和功用。 第二章:退休制度之歷史背景,首敘歷代與北京政府之退休制度,自秦漢至民初,擇要敘述,以明沿革。再就國民政府時期所建立之退休制度,做扼要分析和比較研究,並就現行退休制度建立之背景,作一扼要說明。 第三章:退休制度之法制體系,係以現行公務人員退休法為基礎,分主管機關,退休人員之資格、退休的種類、辦理退休之程序、退休金之給付,退休金優惠存款等六節加以說明,並在每節後面將目前所遭遇之困難,略作敘述,並試擬改進之意見。 第四章:退休金之籌措,係將退休金籌措之理論,加以扼要說明,並將每一制度之優劣點,加以分析。 第五章:退休制度之實施狀況,本章分三節,分別就中央機關、台灣省政府、台北市政府等三個部門,近年來積極推行退休制度之情形及其績效。 第六章:結論,就退休金之給付,退休年齡,延長服務,優惠存款利息,退休人員之住屋及退休人員之精神生活等問題,提出檢討,並附筆者之看法與建議,作為全文之結論。 本文得於完成,承張師明誠之懇切指導及介紹銓敘部,人事行政局,台灣省政府,台北市政府有關人員給予協助。於撰寫期,承蒙人事行政局副局長馮信孚先生,銓敘部司長李華民先生,台灣省政府人事處科長吳峰堯先生及向延立宁、許南雄、王全錄等幾位學長,提供寶貴之意見和資料。受惠良多,感激之餘,於此謹致謝忱。惟生才疏學淺,能力有限,有愧於張師明誠耳提面訓者良多,謬誤之處,在所難免,企盼諸位師長,先進,多予指導。
18

我國行政院現存公務人員考核制度之研究

唐林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9

基隆市政府主計人員角色衝突之研究

陳碧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主計機構在組織管理上採用「一條鞭」的設計,而從指揮體系上又採 「雙軌制」的運作,使主計人員面臨二種指揮系統和組織目標造成角色衝突。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地方政府主計人員所遭遇之角色衝突類型、來源與原因,進而提出減少衝突之建議。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的方式,於2003年07月16日至11月03日針對14位基隆市政府暨所屬機關學校的機關首長、副首長、單位主管以及主計人員進行預擬題綱之深度訪談,分別對:1.造成地方政府主計人員角色衝突的組織因素;2.造成地方政府主計人員角色衝突的制度因素;3.造成地方政府主計人員角色衝突的領導因素;4.造成地方政府主計人員角色衝突的個人因素 ;5.地方政府主計人員角色衝突的類型、來源與原因;6.角色衝突對個人的影響與因應方式,進行深度訪談,並整理分析訪談結果。 最後,依據訪談結果之分析與討論,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以作為地方政府主計人員面對角色衝突之參考,以及上級主計機構、地方政府機關從事制度改革時之參考。 壹、對上級主計機構的建議: 一、合理調整輪調制度,減輕主計人員的工作壓力。 二、加強主計人員教育訓練,提昇專業與人文素養。 三、簡化會計事務與重覆性作業,建立共同性事務之權責分工表。 貳、對地方政府機關的建議: 一、建全機關內部控制。 二、加強機關首長及行政人員的法規素養。 三、加強公務人員溝通能力訓練與衝突管理的能力。 參、對主計人員的建議: 一、主動積極協助機關業務動。 二、增進本職專業能力,充實個人角色知能。 三、加強溝通技巧,與機關同仁建立互信基礎。 / Due to the Budget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 organization uses” one-whip” in the organized management. But they also uses” two-track system” from the command system, and it makes accountants face two command systems and organized goals; so it causes the roles conflict.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in order to survey the types, sources and reasons of the roles conflict. So we can give some suggestions how to reduce the conflict. Our research adopts the method of samplings from July16, 2003 to November3, 2003. Our targets are fourteen government officers, vice-officers, department managers and accountants that we proceed to make some outlines in advance and do some deep interview. There are six issues that we have to analyze and put results in order. A. The organized factors of causing the roles conflict of accountants in the Government Hall. B. The system factors. C. The leading factors. D. The individual factors. E. The types, sources and reasons. F. The roles conflict for the individual influence and solving method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the research makes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government accountants for reference materials when they face the roles conflict and for higher budget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 organizations and local institutions if they want to reform systems. A. Advices for higher budget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 organizations: a. To readjust systems of taking turns reasonably and lighten the working pressures of accountants. b. To reinforce the educational training, raise professional and human quality. c. To simplify accounting affairs and repeated operations, set up the responsible tables of common affairs. B. Advices for local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a. To establish internal control of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b. To reinforce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quality for government officers and administrative staffs. c. To reinforce the training of communicative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of the conflict management for officials. C. Advices for accountants: a. To assist government business initiatively and actively. b. To improve one’s job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enrich personal roles awareness. c. To strengthen communicative skills and build the foundation of trust with government staffs.
20

戶政人員與民眾衝突原因及其對策之研究-以臺北縣汐止區中心為例 / On the factors and solutions of conflict betwee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personnel and the general public:A Case study on the Sijhih district center of Taipei county

樂文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戶政為庶政之母,目前各戶政事務所均實施顧客導向式的為民服務,雖然改變了早期戶政事務所「官僚」及「冷衙門」的負面形象,但是在實務上仍會產生戶政人員與民眾產生言語或肢體上衝突情形,為使民眾成為政府推動顧客導向的實質受惠者,在落實為民服務的實際作法上,應先膫解究竟有那些因素會造成戶政人員與民眾間的衝突。 本研究以臺北縣汐止區中心所屬戶政事務所為個案,採質性研究,以文獻分析及深度訪談等方式進行資料蒐集,選定實務上對戶政工作的具有相當經歷的各階層人員為訪談對象,將其在職場工作的經驗予以系統化的整理,經研究發現,導致戶政人員與民眾產生衝突的主要因素有:「硬體設備」、「戶政人員」、「便民措施」及「法令政策」等四大因素,並定針對其各項因素提出衝突原因及其對策,俾利實務界能事先預測可能發生的衝突,消彌衝突於無形,或在衝突發生時,可據以為處理衝突之參考。 最後,本研究依據訪談結果與研究發現,提出下列建議,供相關主管機關及戶政事務所參考: 一、對主管機關的建議: (一) 各行政區域建構行政中心。 (二) 戶政組織整併及提高職務列等。 (三) 研發第三代戶役政資訊系統。 (四) 各項便民措施應由主管機關統一宣導;戶政事務所以類似服務業的 「排班制」模式受理所有的戶籍登記案件。 (五) 印鑑證明、戶口名簿及自然人憑證等相關法令政策應予以修正及檢 討。 二、對戶政事務所的建議: (一) 建立公正、公平、公開的考核制度。 (二) 多元化的在職訓練與新進人員座談會。 (三) 重視內部溝通與實施工作輪調。 (四) 善用志工人力。 (五) 建構處理民眾衝突事件標準作業程序。 /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s the mother of numerous affairs of the government. At present various household registration offices implement services for the people in the form of customer orientation. Although this has changed the negative image of 「bureaucracy」 and 「cold government office」 of the early stage, yet in practice there is still verbal or body conflict betwee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personnel and the general public. In order to allow the general public to become substantial beneficiaries due to popularization of customer orientation by the government and in respect of the actual way of practicing services for the people, one should first understand after all what factors would result in conflict betwee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personnel and the general public.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office of Sijhih District Center of Taipei County as the individual case.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adopted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 are utilized to conduct information collection. Personnel of various levels who have considerable experience i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work in practice are selected. Their work experiences in their job areas are arranged systematically. This research discovers there are four main factors of generating conflict between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personnel and the general public including:「hardware equipment」, 「household registration personnel」, 「convenient facilities to the people」 and「regulation and policy」. In addition, aiming at its various factors the reason of conflict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are presented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practical sector to predict possible conflict that may occur in advance and to eliminate the conflict to nothing or during occurrence of conflict, these can serve as reference to base on to handle conflicts. Finally, this research present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interview results and research findings that can be provided to relevant competent authority and household registration office as reference: 1. Suggestions to competent authority: (1) Various administration districts shall establish their administration centers. (2) Merging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organization and upgrade of the rank of the post. (3) Con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the third generation household and military service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4) Various convenience measures for the people should be uniformly publicized and guided by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office shall adopt the 「shift arrangement system」 like the service industry to receive and process al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cases. (5) Relevant regulation and policy on seal imprint proof, household register and natural person proof shall be amended and reviewed. 2. Suggestions to household registration office: (1) Establish impartial, fair and open appraisal system. (2) Diversified on-the-job training and new employee symposium. (3) Pay importance on internal communication and implement work rotational transfer. (4) Make use of volunteer manpower properly. (5) Establish the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to deal with the general public conflict event.

Page generated in 0.035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