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候選人形象研究:以83年與87年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水扁為例吳蕙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於分析陳水扁在民國八十七年台北市長選舉時,在媒介以及選民心目中呈現何種形象,並探討這樣的形象與四年前有何差異。研究結果發現:無論是在報紙報導或選民認知方面,陳水扁的個人形象均與四年前有很大的差異。另外,四年前的陳水扁支持者與四年後的陳水扁支持者,在性別以及教育程度兩項特質的分佈有很大差異。
一、報紙報導方面
在87年報紙對陳水扁的報導中所佔比例最多的是「議題政見」,其次是陳水扁的「能力」,接著才是陳水扁的「個性、性格與脾氣」。然而在四年前的報紙,最重視的項目卻是陳水扁的「個性、性格與脾氣」,其次是「政黨代表因素」,接著是陳水扁的「議題政見」。這兩次選舉在形象報導的類目比例上達到統計上的差異。簡單的說,83年的報紙較注重陳水扁的個人特質,87年的報紙在個人特質的報導比例減少,議題政見的報導比例增加,因此造成這兩次選舉中報紙對陳水扁的報導重點有顯著的差異。
就評價而言,87年報紙對陳水扁的評價雖然只有在「品德」與「個性、性格與脾氣」這兩個項目上為負面評價,然而因為這兩項所佔的報導比例相當重,所以整體而言,87年報紙對陳水扁的評價為中性評價(評價分數為0.05)。對照四年前的報導,陳水扁在「經驗與經歷」、「政治風格」、「個性、性格與脾氣」、 「政黨代表因素」這四項上均為負面評價,然而報導的比重並不高,因此整體而言,83年的報紙對陳水扁的評價為正面偏中性(評價分數為0.14)。也就是說,四年後報紙對陳水扁的評價下降了,但仍然維持在接近中性的評價。
二、選民認知方面
在87年當選民想到陳水扁時,第一個會想到的是陳水扁的「領導才能與魄力」,其次是他的「個性、性格與脾氣」,接著才是陳水扁的「能力」。而在四年前,當選民想到陳水扁時第一個想到的卻是「能力」,其次是「政黨代表因素」,接著是陳水扁的「領導才能與魄力」。這兩次選舉選民在認知陳水扁的形象類目差異達到統計上的顯著。
就評價而言,在「品德」、「親和力」、「魄力」、「口才表現」、「能力」這五個項目中,87年的選民對陳水扁評價最高的是「魄力」,其次是「口才表現」,最低的是「品德」。而在83年,選民對陳水扁評價最高的是「口才表現」,其次是「魄力」,最低的也是「品德」。這結果顯示經過四年後選民對陳水扁的「魄力」評價提升,而對於陳水扁的「品德」評價仍低於陳水扁在其他方面的評價。
三、人口學特質方面
在形象認知方面,在87年選舉中,影響選民對陳水扁的形象認知因素包括選民的性別、教育程度、省籍、政黨認同、投票決定等。而83年選舉中發現的影響因素包括選民的省籍、政黨認同與投票決定,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其中最大的不同在於,四年後影響陳水扁的形象認知因素增加了選民的性別以及教育程度兩個變項。
就評價而言,在87年影響陳水扁評價因素包括年齡、省籍、政黨傾向,其中年齡越輕,支持民進黨、本省閩南人會對陳水扁有較高評價。而83年影響陳水扁評價的因素也包括年齡、省籍、政黨傾向這三項,其中年齡輕、支持民進黨對陳水扁的評價較高,而支持國民黨與新黨、外省人對陳水扁普遍沒什麼好感。我們可以發現四年前與四年後的影響因素沒有差異。
|
2 |
紅頂商人:胡雪巖(1823-1885)的文本考察黃韻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胡雪巖由一介寒微的錢莊夥計,平步青雲,受賜二品秩與具特殊勳功才賞賜的黃馬褂,一躍成為顯赫一時的「紅頂商人」。鼎盛時期,置田地萬畝、擁資產兩千餘萬兩,經營領域廣達錢莊、當鋪、絲業、藥號等,現今馳名中外而有「江南藥王」之稱的「胡慶餘堂」僅是當年胡氏企業中的一支。
從清朝至今,關於胡雪巖傳奇性的一生,一直是人們所津津樂道的題材。其商人形象不斷地被敘述,不斷地被複製、被消費。透過不同時代、不同視野的書寫,展現出迥異的形貌。本論文將以清朝以來有關胡雪巖的史料與文學創作為研究範圍,由宏觀的系統化觀察,以時間脈絡與材料類型為劃分概念,由細部中微觀分析,以探討胡雪巖之商人形象於當中的特徵與變化。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其各章章旨及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及目的、文獻檢討、研究範圍、研究方法。
第二章、史傳材料中的胡雪巖
由晚清新舊嬗變、紛紜複雜的變動時代中,探討胡雪巖能由錢莊夥計成為呼風喚雨的頭號「官商」之因,並從相關的奏稿、日記、書信、批札、方志、雜記、傳記資料中,拼湊出胡雪巖一生起落的輪廓。
第三章、小說中的胡雪巖
本章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探討,一為「晚清筆記、野史」;二為「晚清小說」;三為「高陽《胡雪巖》系列」。由《南亭筆記》與《清朝野史大觀》,《胡雪巖外傳》、《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海上花列傳》、《九尾狐》、《市聲》等清朝作家的作品中,觀察胡雪巖在其筆下的形貌特色,相較於民國高陽《胡雪巖》系列作品中對胡雪巖的再創造,探討時代與作家對胡雪巖商人形象之塑造有何影響。
第四章、影視小說中的胡雪巖:鍾源、瀛泳的《胡雪巖:紅頂商人的傳奇故事》
影視作品的文學化複製--「影視小說」,乃一依循文化藝術市場運行規律而生的新文類。結合影視特質的影響與迎合大眾口味的需求,胡雪巖在此重新被解讀、被塑造,展現當今經濟發展與文學商品化的潮流之下的獨特視域。
第五章、結論
歸納本論文的研究成果,說明百年來胡雪巖之商人形象隨時代眼光與潮流所趨而呈顯的加分過程,並提出研究的觸發與可能。
|
3 |
報紙呈現候選人形象變化研究-以1998與2002年台北市長選舉候選人馬英九為例胡馨云, Hu,Hsin-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是針對1998年與2002年兩次台北市長選舉中,報紙所呈現候選人馬英九的形象變化,以及不同政治光譜的媒體,所呈現候選人馬英九的形象有何不同,進行探討與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1998年當馬英九為挑戰者時,報紙多報導其「與政治無關的形象」;2002年當馬英九為現任者時,報紙多報導其「與政治有關的形象」,而統計結果顯示,兩年的形象特質報導比例有顯著差異。顯見候選人因角色(現任者/挑戰者)的不同,在報紙上所呈現的形象的確有所變化。
而1998年與2002年報紙所投射馬英九的形象評價,多傾向正面,僅2002年在「能力」、「領導才能與魄力」、「品德」、「個性」四項上轉為略微負面。整體而言,1998年與2002年報紙所投射馬英九的評價,皆傾向正面,顯見馬英九實為「媒體寵兒」。不過,2002年的評價相較於1998年而言,有下滑的趨勢。
另外,在不同政治光譜的媒體所報導馬英九形象特質與評價方面。1998年聯合、中時、自由三家報紙報導馬英九形象特質的整體比例,聯合報與自由以「與政治有關的形象」最多;中時以「與政治無關的形象」最多。但統計結果顯示,僅在聯合與自由的比較中,有顯著的差異。2002年三家報紙報導馬英九形象特質的整體比例,皆以「與政治有關的形象」最多,但統計結果顯示,僅在聯合與中時、中時與自由的比較中,有顯著的差異。
而在評價方面,三家不同政治光譜的報紙所投射馬英九的形象評價,整體而言皆傾向正面,只是相較於1998年而言,評價分數互有消長。
|
4 |
甲骨文人形構件分析及其教學運用 / Oracle Humanoid Part Analysis and Teaching Application游琇雯, Yu, Hsiu 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李宗焜《甲骨文字編》蒐集甲骨字目為範圍,篩選所有包含人形的227個可釋字,分為側立人形(100字)、正立大形(38字)、跪坐卩形(44字)、斂手跪坐女形(45字)四部字進行甲骨構形與歷世演變分析。分析發現甲骨人形字構形特徵為:側立人部字占人形字四成構字量、增形構字占一半、頭部增形占三分之一、兩構件組成占一半、人形構件主要作為表形構件、唯女形構件作為表義構件、人部與大部各有若干變形構字等。甲骨人形構件有45%為後世保留,其中女部字保留比例最高,拼合構字最易保留人形構件。歸究人形構件得以保留主因為其具人形構件重要、構件離析、構件關係清楚、構形明確等特質。而55%失落甲骨人形構件者,以卩部字最嚴重,以增形構字方式最易失落人形。失落主因為該甲骨文構件太多、構件交疊、構形不尋常、構意不明、區辨性目的等特質。甲骨人形構件後世因配置位置演變為不同部件,側立人形在上為「 」,在左為「亻」,在中為「人」,在下為「儿」;正立大形以「大」及「亣」居中配置;跪坐卩形以「卩」形置右配置;女形則以「女」形置左配置;其它訛變部件亦相應於配置位置而變化。人形字是漢字的入門字目,有利初學者以圖象的方式開啟對漢字字符的認識,後續配合其它古文字以先習得基礎部件,再配合楷書筆順原則、組字邏輯、字頻篩選,則可以協助學習者在有系統、有感覺、有意義、有畫面的狀況下有效學會漢字,以符應漢字所具備的完形特質。
|
5 |
わざの臨床教育学--淡路人形座における人形遣いの稽古および興行に関する現象学的記述奥井, 遼 24 March 2014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教育学) / 甲第18017号 / 教博第158号 / 新制||教||145(附属図書館) / 30875 / 京都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臨床教育学専攻 / (主査)教授 鎌田 東二, 教授 西平 直, 教授 矢野 智司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Education)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
6 |
心理臨床における人形の存在意義と役割に関する研究-人形遊びの心理臨床-菱田, 一仁 23 July 2015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教育学) / 甲第19215号 / 教博第178号 / 新制||教||155(附属図書館) / 32214 / 京都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臨床教育学専攻 / (主査)教授 河合 俊雄, 教授 桑原 知子, 准教授 大山 泰宏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Education)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
7 |
2000年總統大選候選人報紙競選廣告之形象塑造研究廖唯超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2000年總統大選三位主要參選人之報紙競選廣告對候選人形象之塑造,同時納入候選人之形象廣告與攻擊性廣告,探討候選人運用報紙競選廣告塑造形象優勢之策略及手法。研究之主要目的:一、探討候選人的形象呈現;二、探討候選人的媒體使用及廣告表現;三、探討候選人的形象塑造策略。研究方法兼採「內容分析」及「深度訪談」。
研究發現,候選人自我形象塑造的部份,在「個人特質」方面出現最多的分別是:連戰「經驗與經歷」、宋楚瑜「政治風格」、陳水扁「改革能力與魄力」;在「議題政見」方面出現最多的分別是:連戰「兩岸關係」、宋楚瑜「改革黑金」、陳水扁「改革黑金」;在「政黨形象」方面,連戰較為強調,陳水扁較少強調;在「競選氣勢」方面,連、宋都有操作棄保,陳水扁則沒有。對手攻擊的部份,在「個人特質」方面被攻擊最多的分別是:連戰「改革能力與魄力」、宋楚瑜「政治風格」及「改革能力與魄力」、陳水扁「政治風格」及「遠見」;在「議題政見」方面被攻擊最多的分別是:連戰「改革黑金」、宋楚瑜「改革黑金」、陳水扁「兩岸關係」;在「政黨形象」方面,兩黨都明顯被攻擊;在「競選風格」方面,宋楚瑜攻擊連戰最多。媒體使用的部份,三位參選人在刊登「總數」、「報別」、「面積」方面,呈現顯著的差異性;但在刊登「版次」、「日期」方面,則呈現的差異性不具解釋意義。廣告表現的部份,在「調性及訴求」方面,三位參選人皆以理性訴求為主,但執政者比在野者更傾向使用恐懼訴求;整體來看,陳水扁的廣告表現更接近商業廣告的表現手法。
根據深度訪談結果,候選人形象塑造評論的部份,在「形象策略」方面:連戰操作機制及廣告訊息沒有整合,缺乏清楚競選主軸;宋楚瑜資源分散,文宣整體表現也呈現不一致;陳水扁則有清楚的主軸及定位,一致性最高。在「候選人形象呈現」方面,連戰包裝手法傳統,未與本身特質結合;宋楚瑜也是包裝手法傳統,且興票案處理不當;陳水扁跳出了台北市長的小格局,缺點是口號太多。在「攻擊對手」方面,連戰缺乏主軸及策略性思考,部份情緒性攻擊與個人特質產生衝突;宋楚瑜主打連戰,反而變成陳水扁沒事;陳水扁則成功操作三人競逐,終得以順利當選。
|
8 |
世紀末ウィーンにおける芸術と精神医学古川, 真宏 23 January 2020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人間・環境学) / 甲第22165号 / 人博第915号 / 新制||人||219(附属図書館) / 2019||人博||915(吉田南総合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人間・環境学研究科共生人間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岡田 温司, 准教授 武田 宙也, 教授 田邊 玲子, 教授 香川 檀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
9 |
竹田からくりの研究 / タケダ カラクリ ノ ケンキュウ山田 和人, Kazuhito Yamada 07 March 2019 (has links)
本論文は竹田からくりに関する基礎的な研究である。文化・文学研究の立場から竹田からくりの演目や演技、構造・興行実態などを明らかにした。また、竹田からくりの実態に迫る研究資料と研究方法にまたがる新たな方法論を提示しており、絵画資料の精力的な調査と現存からくりの詳細な調査を総合することで竹田からくりの動態を明らかにしている。さらに絵画資料の詳細な比較分析によってからくりの動態を推定していく方法も独創的である。 / This paper is a basic study on Takeda-Karakuri. From the standpoint of cultural and literary research, I clarified the works, performances, structure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cultural and literary research, I clarified the works, performances, structures and performance forms of Takeda-Karakuri.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ology for research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Takeda-Karakuri. / 博士(国文学) /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Japanese Literature / 同志社大学 / Doshisha University
|
10 |
養護 : 子どもの心が動く健康教育をめざして : 名古屋市消防局普通救命講習プログラムの活用(VI.原著(個別論文))佐藤, 喜世恵, SATO, Kiyoe 11 1900 (has links)
国立情報学研究所で電子化したコンテンツを使用している。
|
Page generated in 0.02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