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僑務委員會在台日關係發展(2008-2012)的角色探討:系統思考觀點 / The Role of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Council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Japan Relations(2008-2012):Systems Thinking Perspective劉美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政治發展演變至今,執政者須面對的是全世界190個主權國家中,與我國有正式邦交者僅23國。在行政院組織改造過程中,僑務委員會因僑胞影響力獲得保留,即可窺見僑務外交是為當下發展實質國際友好關係的權宜因應之策。本文研究目的在於探討整體僑務政策如何應變政經局勢,及2008-2012年台日民間與官方互動的友好關係內容,並提出未來政策建議。透過「因果環路圖」作為描述方式之系統思考觀點,模擬預測政策執行結果。研究方法透過文獻分析法、親身觀察法歸納僑務政策變化與執行,並訪談利害關係人驗證分結果,探索僑務政策台日關係未來發展方向。
研究結果發現︰僑務政策的內涵隨大環境政經局勢變化而改變,影響因素包含僑胞需求、兩岸關係、政黨競爭與僑胞影響力;而決策者對政治局勢的認知非黨派因素而為個人特質;決策者對政策的認同度影響二軌外交進行深度;決策者自身態度產生上行下效的結果;僑務工作非急功近利,必需長期經營;僑務外交確實可以透過民間建立實質國際友好關係。針對未來僑務政策本文提出研究建議有︰僑務行政首長的責任;善用僑胞海外在地人脈資源;行政資源重新分配;強化新組織之創新職能;突顯僑務行政首長領導風格;複製台日友好模式至其他國家與積極輔導各地二代僑團的建立。透過電腦軟體模擬預測僑務政策未來十年執行結果趨勢包含︰二軌外交可減少國家政策現況與目標的差距;行政資源的配合、決策者的認同與活動的國際化,將可有效提升二軌外交優勢。
|
2 |
中共改革開放後的僑務政策小林伊織, Iori Kobayas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中共政權成立的前夕,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都為了爭取東南亞華人華僑的支持而努力。即使東南亞各國尚未承認中共,許多華人支持它,甚至有人為了參加新祖國的建設而歸返大陸。
不過到了文革時期,歸僑及其眷屬被視為.「帝國主義的走狗」,遭到迫害的人甚多,也有人逃到國外。
自從鄧小平掌握實權,推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華僑和華人逐漸被平反,他們對大陸的投資也跟隨著增加。如今,中共為吸引華僑華人的資金,推出各種優待措施。
本論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討中共改革開放以來的僑務政策,進而試將僑務政策在整個改革開放政策中定位。
|
3 |
我國僑務政策之研究─民國六十年以後之發展分析顏國裕, YAN,GUO-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海外華僑人口截至七十七年底止,已逾三千萬人,足跡遍佈全球,可謂有太陽的地方
就有華僑。歷年來華僑在民國建立、抗戰、反共復國及經濟建設方面,均是輸財輸力
,甚至不惜性命安危,一貫忠心支持中華民國。
政府為服務華僑、處理華僑事務,早在民國十五年成立僑務委員會,歷經改制,於民
國二十一年正式改隸行政院,設有組織法。民國三十六年元旦公佈的憲法亦將華僑參
政權、保僑護僑事務、華僑教育及經濟事業均列入規定,可見政府對僑務的重視,使
得僑務工作成為國家政策之一。
僑務工作雖淵源之久,有法有據,亦有專門單位一僑務委員會主司其責,但因僑務工
作對象為僑居海外世界各地的華僑,一般國人所了解的僑務工作範圍僅限於華僑回國
接待及僑生回國升學工作,因而在修改行政院組織法之時,有主張將僑務委員會併入
外交部而成為外務部之議,筆者在僑務委員會工作了解僑務工作非僅限於此,還包括
僑團輔導、華僑文教、華僑經濟輔導、華僑證照服務及僑選立、監委遴迭等工作,一
般國人所了解的僑務工作僅是僑務工作中的一小部份。由於一般國人對僑務工作的陌
生與不了解,加上華僑多具有雙重國籍,僑生回國升學被認為與本國學生生學權益相
砥觸,而海外僑選立、監委遴迭工作則是被批評為不符民主原則。本文即基於政策分
析角度,讓有志於僑務工作及僑務研究者,了解僑務問題的形成原因、規劃內容、執
行情形及其評估,以便對僑務工作有正確認識與了解。
本文共分五章,各章內容概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敘述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架構、方法與限制,並界定相關名詞。
第二章:僑務政策問題的形成:分述僑務問題形成的各種原因、認定及議程的建立。
第三章:僑務政策的規劃與合法化:說明現階段僑務政策規劃內容及合法化情形。
第四章:僑務政策的執行:透過政策執行目標、經費、資訊、人員與實際執行情形,
來說明僑務政策執行內涵。
第五章:評估、建議與結論:透過政策過程與影響來評估僑務政策,並依據研究心得
與工作經驗提出建議,最後對本文做一扼要總結。
|
Page generated in 0.013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