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3
  • 3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民意公共性與媒體再現:以民調報導與談話性節目為例

楊意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探索民意的公共性與公眾意涵,亦即從公共/眾的角度探討民意的概念。此外,本文也將進一步地剖析媒體再現民意公共/眾的問題,並實際檢驗報紙民調報導與電視談話性節目再現民意及其公共性的真正意涵。 為了有效瞭解媒體再現民意的問題,本論文建構了觀察民意公共性的指標,並以此作為觀察分析報紙民調報導與電視談話性節目的依據。在報紙民調報導方面,本文採用了論述分析的方式檢驗報紙民調新聞再現民意的表現,並以聯合報:中國時報與自由時報三大報為分析對象。電視談話性節目方面則以個案研究的方式進行,並選擇TVBS「2100全民開講」為研究對象。至於研究時間則區分為選舉期間與非選舉期間。 本研究發現,不論是報紙民調新聞或是電視談話性節目,其所再現的民意公眾皆具有虛構/想像公眾、集體公眾、斷裂公眾的意涵。但民調報導則以統計數字建構了型式理性的公眾內涵,並以隱喻的論述方式轉喻了搖擺公眾成為民意公眾;談話性節目則利用公眾聲音建構了談話公眾的特色,而節目的內容型態也展現了非理性的情緒公眾意涵。民意公共場域方面,以上兩種媒體所呈現的公共領域皆具有政治領域的型態(民調報導議題與談話節目討論議題大部份皆以政治議題為主),而民意的批判公開性也轉變為媒體操縱公開性的意涵,甚至於談話性節目已成為代議政治政黨運作的公共場域,再次賦予了傳統代表公開性的重生機會。至於民意的批判與溝通意涵,報紙民調的固定量化報導型式並無法展現民意理性溝通與批判的精神;而談話性節目的談話論述充滿了二元對立、衝突以及戲劇化的效果,不但無法反映理性批判的本質,也使得溝通論證失去了民主論證的意涵。因此,本文認為現代民意經由媒體再現後,民意的公共/眾精神不再,只成為一種對實在主義的宣稱以及符號建構民意的概念。 關鍵詞:公共、公眾、民意、民意公共性、媒體再現、公開性、論證民主。
2

產品、網路評論與消費者特質類別對網路口碑效果之影響 / The effect of product, internet comment, and consumer types on eWOM.

施得琪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針對近年來消費者從被動地由廠商給予到主動搜尋產品資訊的趨勢,本研究欲探討網路口碑效果影響消費者在面對不同種類產品時所產生的認知差異與偏好的改變。 過去探討網路口碑對消費者的影響往往著重於網路口碑本身的性質,諸如口碑的傳播路徑、口碑所在網站的社群關係或是參考團體的影響力等。然而在網路口碑的傳遞過程當中,除了作為訊號的網路評論之外,還有發訊者:產品及重要的口碑接受者:消費者這兩方。為補足過去研究網路口碑效果的缺陷,本研究希望結合三方的觀點一併探究網路評論的類型、產品類型與消費者類型之間的影響關係,及是否會有任何交互作用的產生。 研究方法以問卷方式進行,樣本選擇經常上網人口的大宗:大學生為主要受測對象,並以ANOVA及t檢定探討網路口碑對於消費者是否有顯著的影響。大部分的研究假設皆受到支持,總合研究結果如下: 1. 評論的正負、產品與消費者類別對於消費者產品態度、評論有用度及影響度皆有獨立的顯著影響 2. 評論的正負、產品與消費者類別等兩兩變數之間甚至是三個變數之間有交互作用產生,而使口碑傳播的結果或有不同。廠商在執行網路行銷活動或面對不同目標市場的消費者時應採取適當的因應辦法,以達到市場有效率的目的。 / The trend of receiving product information given passively by firms has been changed to actively searching the information by consumer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nts to find out the effects of electronic word-of-mouth (eWOM) to differences in consumer’s cognition and preference changes. In the past, the research of eWOM always focu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WOM, like spreading path, the community relationship or the influence of reference groups etc.. However, eWOM not only includes e-comments, but the sender of the comments. To make up the gap of the past researches, this study wants to combine different product categories, types of comments and types of consumers and explore their influences to each other and potential interactions. This study distributes questionnaires to frequent internet users: college students and uses ANOVA and t test to examine the regression model.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the followings: 1. Different product categories, comment types and consumer types each have independent influences on consumer’s attitude and cognition. 2. The interactions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duct categories, comment types and consumer types influence the eWOM effect and consumer’s attitude. Firms should select appropriate internet marketing methods corresponding to their target consumers in order to achieve market efficiency.
3

蘇聯文化政策之研究-蘇維埃意識形態的體與用 / A Study on Cultural Policy of the USSR: The Substance and Function of Soviet Ideology

楊天豪, Yang, Tien H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擴大對「蘇聯文化」研究的基礎上,本論文探討蘇聯的文化政治與政策施作,其終極目標乃透過命名的權力來建構文化的社會主體性,也即「蘇維埃人」這樣的歷史共同體。為求例證之多樣性,本論文綜合了文化研究與歷史研究途徑,以文本分析和文獻分析作為研究方法,並將指涉的文化政策範圍縮限於文學與藝術領域,以及對文化公共財,如圖書館、博物館、劇院的擴充。 對布爾什維克而言,爭取文化霸權就是建構並傳播蘇維埃意識形態,透過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即藝文團體、報刊媒體等來體現,繼而將個人建構為主體,製造出一批批本應如此的「形象」。因此,蘇維埃意識形態始終驅動著蘇聯文化政策的開展。配合主政之領導人,國家對政策的指導可簡化為「文化革命─社會主義寫實主義─公開性」的歷程,並對應由逐漸緊縮到開放的程度。其中,由列寧發起的文化革命可謂蘇聯文化政策的承先啟後階段,尚且容許藝文團體的多元發展。進入史達林時期後,所推出的社會主義寫實主義既是一種創作風格,也是政策的依歸。從寫作到編曲,從繪畫到電影,它為蘇聯的文藝創作設置理論與框架,並成為作品能否公開展演及獲得國家獎勵的唯一標準。至於戈巴契夫的公開性則帶來蘇維埃意識形態更為人性化的修正與文化政策的轉折。 另一方面,本論文透過觀照經蘇維埃化所產生之新蘇維埃人的日常生活片斷,概括蘇維埃文化的若干特徵,點出其指導大眾邁向由官方營造之理想人生的規訓功能,繼而探究蘇聯社會中不同身分的互動,析論政策造成的後續影響。藉由對精英、婦女與青年等文化研究關鍵面向的討論,可以發現蘇聯文化政策的差別待遇模式,以及未將文化納入政策考量的若干失誤。

Page generated in 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