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
  • 7
  • 5
  • 2
  • 1
  • Tagged with
  • 17
  • 17
  • 7
  • 7
  • 7
  • 5
  • 5
  • 5
  • 4
  • 4
  • 4
  • 3
  • 3
  • 3
  • 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半導体量子ドット・微小共振器結合系における共振器量子電磁力学の理論

山口, 真 23 March 2010 (has links)
Kyoto University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工学) / 甲第15381号 / 工博第3260号 / 新制||工||1491(附属図書館) / 27859 / 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電子工学専攻 / (主査)教授 野田 進, 教授 北野 正雄, 教授 川上 養一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2

以MEGA-PRESS頻譜編輯技術偵測大腦乳酸 及探討平均頻譜次數與擬合參數之影響 / The detection of lactate in human brain using MEGA-PRESS spectral editing technique and the affect between times of average spectrum and fitting parameters

粘政緯, Nien, Cheng 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乳酸(Lactate)是一種人體內常見的代謝物,也是無氧代謝後的最終產物。人體在運動過後血液中的乳酸濃度會上升,但在一般情況下大腦中的乳酸含量非常低,正常人腦乳酸濃度約低於0.5毫莫耳(mM),由於腦乳酸的低濃度,以及在磁共振頻譜中的乳酸訊號與大分子(macromolecular)部分訊號重疊,導致在正常大腦中不易得到乳酸的頻譜訊號。近年來,有文獻指出在3T的磁場下利用MEGA-PRESS技術可以量測到乳酸在大腦經由低氧與高氧交替過程中的改變,而Mescher-Garwood(MAGA) point-resolved spectroscopy sequence(PRESS)頻譜編輯技術是由原本的PRESS脈衝序列再增加兩個選擇性的脈衝,透過頻譜相減消除不具有J-耦合特性的代謝物,來針對具有J-耦合特性的代謝物訊號做測量。本研究的目的為在3T的磁場下,利用MEGA-PRESS技術量到乳酸的頻譜訊號之外,再藉由不同的擬合(fitting)方式以及處理頻譜平均次數來得到不同條件下乳酸頻譜的標準差及變異係數值,以衡量利用在視覺刺激下是否能得到大腦視覺區中乳酸的改變差異,並提供一份乳酸對擬合參數的改變及平均次數多寡的參考依據。
3

面外共振振動を用いた多結晶シリコン薄膜メンブレンの疲労試験

種村, 友貴 23 May 2013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工学) / 甲第17789号 / 工博第3768号 / 新制||工||1576(附属図書館) / 30596 / 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マイク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専攻 / (主査)教授 田畑 修, 教授 琵琶 志朗, 准教授 土屋 智由, 教授 北村 隆行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Engineering)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4

非線形弾性をもつ微小粒子状材料の吸音特性への影響因子に関する研究

靍羽, 琢元 23 March 2022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工学) / 甲第23877号 / 工博第4964号 / 新制||工||1775(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建築学専攻 / (主査)教授 高野 靖, 教授 小椋 大輔, 教授 石田 泰一郎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Engineering)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5

光ナノ共振器結合系への制御共振器の導入と光転送および光反転

鴻池, 遼太郎 23 March 2017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工学) / 甲第20382号 / 工博第4319号 / 新制||工||1669(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電子工学専攻 / (主査)教授 野田 進, 教授 藤田 静雄, 教授 川上 養一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Engineering)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6

我國生物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策略-以知識管理觀點

鄧維鈞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生物技術產業之上游產業政策係由國科會主導,中游主要如生技中心、藥劑中心、國家衛生研究院…等,共有12個執行單位,而這些執行單位常為配合政策而承接、執行上級交付的研究計畫,與民間企業期以市場導向的做法大相逕庭。發展生物技術產業之關鍵在於人才、資金、技術與市場等四個層面,台灣在「經濟奇蹟」之後,資金已不成問題,現階段最為迫切的應屬技術引進及下游廠商之人才培訓,以提昇整體產業水準。本研究透過實務訪談及產業分析的方式,期獲致下列四個目的: 一、了解我國生物技術產業所面臨的問題。 二、以知識管理觀點,為我國生物技術產業作有系統之分析。 三、提供欲進入生物技術產業領域之企業,有關人力資源策略的方向。 四、提供政府對我國生物技術產業政策發展方向之建議。 生物技術產業之核心能力在研發與製程放大,就生技產業之價值鏈而言,皆屬於前段之實驗室階段,實驗室的研發非個別成員封閉的自我創造,必須透過團隊的組織學習才能實現;組織學習是一點一滴漸進累積的,亦是企業競爭力的象徵,組織學習活動內容即為知識創造、取得、擴散、儲存的過程。人力(知識載運者)在研發階段知識的產生、擴散、儲存過程中,扮演決定性角色,亦是生技產品能否成功的關鍵。故第二章文獻探討內容為學習型組織、知識管理、智慧資本(知識應用所產生高價值資產)及專業技術人員之人力資源四個部分。 第三章研究架構部分針對生技產業價值鏈(發現、研發、測試/法規、製造、臨床測試/審核)前段發現與研發之知識取得、學習、擴散、儲存等做為探討架構。 第四章研究分析之實務訪談部分,就生物技術產業上、中、下游進行實務訪談,其中上游國科會部分僅將蒐集之資料加以整理;中游部分訪問國家衛生研究院生物技術與藥物研究組研究助理張先生,及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生物化學組陳專員;下游則訪問永信製藥公司研發部田主任及台鹽實業公司通霄精鹽廠研化課劉課長。研究分析部分就生技產業之產品線廣度與特色、目標市場之區隔方式與選擇、垂直整合程度之取決、相對規模與規模經濟、地理涵蓋範圍、競爭武器等六個策略形態與價值鏈展開形成之矩陣,就訪談生技產業現狀予以分析。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部分係將研究結果以第二章之研究目的做一整理,並對後續研究者提出建議。就生技產業知識管理未來應加強方向摘述如下: (一)組織學習部分:1.建立共同願景。2.外部學習。3.團隊學習。4.實驗新方法。5.學習別人經驗。 (二)知識管理部分:1.核心能力。2.知識來源:(1)非正式網路組織。(2)融合。(3)重複。(4)供應商、顧客、競爭者。3.知識擴散:(1)下游建立資料庫。(2)使用電子科技及視訊工具。(3)建立知識分享的文化。4.儲存:(1)建立資料庫。(2)建立維持方式。 本研究在第二章文獻探討提出知識球(Knowledge Ball)的概念,及第四章研究分析提出知識共振(Kowledge Resonance)及跨領域培育(Cross Fertilize)的構想,為本研究過程之心得,尚未加以實務驗證及理論分析,僅供參考。 近年來台灣小生技廠商:如,得聖興生物科技公司致力於微生物科技研發;由生化教授沈燕士成立之五鼎生技公司以生物感測技術研發血糖儀(主要產品為血糖測試機與血糖試片,將於89年上櫃);和桐與統一集團合作導入美國生化科技公司賽雷拉(Celera)的基因解讀技術;另基因解密工程的工具-生物晶片(亦稱基因晶片),台灣廠商微晶科技、晶宇科技、台灣基因科技公司等亦積極投入研發,小生技廠商以技術起家,亦能在生技產業之高階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使我國生技產業燃起一線生機。 期待10年、20年後,台灣生技產業亦能如目前之電子、資訊產業蓬勃發展,則台灣「經濟奇蹟」將持續下去,永不褪色!
7

微小共振器中の分子薄膜における超高速ポラリトンダイナミクスに関する研究

高橋, 翔太 25 May 2020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理学) / 甲第22629号 / 理博第4618号 / 新制||理||1663(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理学研究科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渡邊 一也, 教授 谷村 吉隆, 教授 鈴木 俊法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Science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8

高Q値光ナノ共振器結合系とpinダイオード融合デバイスの開発と電気的な光操作に関する研究

仲代, 匡宏 23 March 2021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工学) / 甲第23211号 / 工博第4855号 / 新制||工||1758(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電子工学専攻 / (主査)教授 野田 進, 教授 藤田 静雄, 教授 木本 恒暢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Engineering)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9

量子ドット--フォトニック結晶ナノ共振器結合系の発光制御

中村, 達也 24 March 2014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工学) / 甲第18282号 / 工博第3874号 / 新制||工||1594(附属図書館) / 31140 / 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電子工学専攻 / (主査)教授 野田 進, 教授 川上 養一, 教授 藤田 静雄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Engineering)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10

複数層一括融着による多層3次元フォトニック結晶形成に関する研究

北野, 圭輔 26 March 2018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工学) / 甲第21112号 / 工博第4476号 / 新制||工||1696(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電子工学専攻 / (主査)教授 野田 進, 教授 藤田 静雄, 教授 川上 養一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Engineering)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Page generated in 0.016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