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27
  • 201
  • 26
  • 8
  • 2
  • Tagged with
  • 237
  • 237
  • 64
  • 45
  • 44
  • 41
  • 40
  • 39
  • 37
  • 35
  • 33
  • 33
  • 33
  • 31
  • 29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二參數指數分配推論問題之研究

張佳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主要考慮在第一型設限下兩群二參數指數分配的推論問題。由於在給定失敗個數之下,第一型與第二型設限的概似函數相似,所以我們先探討第二型設限下指數分配的估計及多個母體是否相等的檢定,最後再推導出在第一型設限下,及兩個母體之尺度參數或位置參數是否相等的檢定統計量。
2

政府預算歸宿之所得重分配效果分析 / Post - fisc distributions of income

陳瑜珊, Chen, Yu-S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方面,儘管相較於許多歐美國家而言,我國所得分配不均的程度較小,但不可否認地,我國目前正處於所得分配惡化的年代,另一方面,在政府做了這許多看似有利於民的德政後,究竟發揮了多少預期的功效?究竟對所得分配的改善有無肋益? 有鑑於此,本文針對我國八十五年政府的財政收支的所得重分配效果進行分析與研究,以期瞭解政府財政收支之所得重分配效果。不過,在內容上,由於以往國內外文獻多只探討租稅或支出面,故本文兼顧租稅及支出兩方面,而在方法上,歸納以往國內外文獻所採用之方法不外乎歸宿假設與衡量指標兩種,其中又多以歸宿假設為主,少以衡量指標為主,因此,本文跳脫出以往方法上的侷限,兼採歸宿假設與衡量指標兩種方法,並以目前國內文獻尚未採用之RSA衡量指標進行實證研究。實證結果顯示,不論是採有效稅率及有效受益率抑或是採RSA衡量指標進行分析,皆可發現:1•租稅方面在中央政府租稅中,以綜合所得稅的所得重分配效果最大,而以公賣利益的所得重分配效果最小,且有負效果;在地方政府租稅中,則以土地增值稅的所得重分配效果最大,而以營業稅的所得重分配效果最小,且有負效果。整體而言,中央政府租稅的所得重分配效果較地方政府租稅為大。2•支出方面在中央政府支出中,以國防支出的所得重分配效果最大,而以退休撫卹支出的所得重分配效果最小,且有負效果;在地方政府支出中,則以教科文支出的所得重分配效果最大,而以經濟發展支出的所得重分配效果最小,但仍為正效果。整體而言,中央及地方政府支出皆具有所得重分配效果,且其中又以地方政府支出的所得重分配效果較中央政府支出為大。3•財政收支雖然直接稅具有某種程度的所得重分配效果,但其中只有佔我國總租稅收入比重30%的綜合所得稅及營利事業所得稅的得重分配效果較顯著,而佔我國總租稅收入比重46%的間接稅卻有負效果。因此,我國租稅整體而言並不具有改善所得分配的效果。不過,由於我國政府支出對所得分配的改善有顯著而正面的效果,因此,我國八十五年政府財政收支對於所得分配的改善仍具有相當的貢獻。
3

中國大陸所得分配:政策與變遷

劉良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Abstract The goal of this thesis, titled China's income distribution-policies and changes, is to try to analyze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 and distribution policy changes in China and their connections and correlation with Chinese resident's incomes, based on the method of scale distribution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though Chinese resident's income had entered a era of fast growth after reforms were launched,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gap has been also increasing. Following points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is regard-the coexistence of income equalism in the planned system and growing income differences outside China's planned system, the convergence of financial assets in a few high income families, and obvious geological features including the income gap between cities and rural areas and among the eastern, the middle, and the western regions. This result is similar to Simon Kuznets view of increasing income distribution disparity at the early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is Inverted-U hypoth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inland China's distribution changes, resident's income disparities increased due to the growing income differences between labors according to their natures. After 1993, income system under the planned economy, the market determined income and the differences of incomes between capital input and labor input have becom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overall worsening situation of income disparity. The existence of hidden incomes in great amount also enlarged the psychological perception of income gaps. On the issue of regional income disparities, it is mostly a result of China's policy of pursuing faster growth in the eastern area at the expense of the interests of rural areas and peasants. The increasing amount of disparitie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on mainland can be viewed as a result of a correction of income equalism under the planed economy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China's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al transference. But the deep root of this problem lies in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ory of China's planned and market distribution mechanisms and institutional obstacles existed between cities and country areas and different regions. All these will restrain China's abilities to further develop its economy and post a threat on social stability.
4

產生貝他分配的演算法研究 / A Study on an Algorithm for Generating Beta Distribution

洪英超, Hung, Ying Cha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眾多產生貝他分配的方法中,我們研究Kennedy的演算法。在本文中,我們探討在小樣本下,不同參數組合(k,p,q,r) 產生同一貝他分配的情形。 / There are mAny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 beta distribution. In this study, we focus on the method proposed by Kennedy (1988). Let [A<sub>1</sub>,B<sub>1</sub>]=[0,1] And [A<sub>n</sub>,B<sub>n</sub>] be rAndom subinterval of [0,1] defined recursively as follows. Take C , D to be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of k i.i.d rAndom points uniformly distributed on [A<sub>n</sub>,B<sub>n</sub>]; And choose [A<sub>n+1</sub>,B<sub>n+1</sub>] to be [C<sub>n</sub>,B<sub>n</sub>], [A<sub>n</sub>,D<sub>n</sub>] or [C<sub>n</sub>,D<sub>n</sub>] with probabilities p, q, r respectively such that p+q+r=1. Kennedy showed that the limiting distribution of [A<sub>n</sub>,B<sub>n</sub>] has a beta distribution on [0,1] with parameters k(p+r) And k(q+r).   Based upon the known asymptotic result, we study the small-sample behaviors among those combinations of k, p, q, r that have the same Beta(m, n) distribution, where m = k(p+r), n = k(q+r), through simulations. We conclude that smaller k's basically have better performAnces.
5

台灣地區中老年人財產分配之研究

鄧凱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使用1999年國民健康局提供之「臺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 長期研究第四次調查」資料庫,試圖探討影響中老年人財產分配 (需求面) 及子女拜訪父母行為 (供給面) 之因素。 需求面層面,由橫斷面得知,同住比例對於父母財產分配影響的方向皆為負;此外年齡越高、教育程度越高、關心滿意程度越高、從事經濟規劃、擁有金融資產、常住房屋所有權為本人或配偶及子女持有、第二屋等不動產為為本人或配偶擁有,對於財產分配大都 (非全部迴歸式) 有著正面的影響;而男性父母、父母有伴侶、有工作,對於財產分配大部分 (非全部迴歸式) 有著負面的影響。 供給面層面,從橫斷面得知,父母的關心滿意程度越高、較願意照顧孫子、擁有金融資產、常住房屋所有權為父母或配偶持有、常住房屋所有權為子女持有或祖產、第二屋等不動產為父母與家人共有或與外人共有、父母曾經分配過財產、孫子數越多、男性子女、子女有工作、住在父母鄰近地區、曾經接受父母財產上的幫助,子女拜訪父母的機率將越高;此外子女年齡越高、有伴侶,對於拜訪次數大都 (非全部迴歸式) 有著負面的影響;而父母健康狀態越佳,對於拜訪次數大都 (非全部迴歸式) 有著正面的影響。
6

分配函數關聯性之研究

吳江名, Wu, Jiang-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討論各種分配函數之間所存在的關聯性。分為六章摘要如下: 第一章: 緒論, 介紹本文研究之動機、目的、方法以及所遭遇之研究限制等事項。 第二章: 由皮爾生分配體系之觀點, 討論各種分配函數間的關係, 共分二節。 第三章: 討論各種離散分配間之關係, 共分六節。 第四章: 討論各種連續分配間之關係, 共分九節。 第五章: 討論各種抽樣分配間之關係, 共分七節。 第六章: 結論, 對前四章之結果作一總結, 並略述其應用。
7

臺灣股票報酬率分配之實證研究 / An Empirical Study - The Distribution of Taiwan's Stock Returns

謝育萍, Hsieh Yu-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目的在檢定臺灣股票報酬率是否為序列隨機;臺灣股票報酬率分 配是否符合常態分配、穩定分配。其中實證結果發現:拒絕臺灣股票報酬 率為序列隨機;拒絕臺灣股票報酬率分配呈常態分配、穩定分配。由於拒 絕臺灣股票報酬率為序列隨機,故將原資料隨機化後再次進行常態、穩定 分配之檢定、結果發現拒絕隨機化後之臺灣股票報酬率分配呈常態分配, 但不能拒絕隨機化後之臺灣股票報酬率分配呈穩定分配。
8

間斷型分配之適合度檢定

白郁婷, BAI, YU-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9

關於多變量中球狀和主成份特徵值假設檢定之研究

郭信霖, Guo, Xin-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為緒論。 第二章為多變量常態分配、球狀常態分配、威夏特(WISHART) 分配以及最大數化的 基本概念。 第三章為球狀檢定,討論其檢定的不變性、一火偏性以及在H下的動差和正合(EXAC T)分配,最後以U─1檢定步驟來驗證球狀檢定。 第四章為一些均勻性變當數方法和球狀聯立檢定,將分別介紹L□檢定、M檢定以及 八種球狀聯立檢定之方法。 第五章為主畏成份檢定,將介紹一些最後K個特徵值相等的檢定方法以及實例分析。 第六章為結論,並說明其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10

金屬工業實體分配系統之研究

林育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金屬工業設備設置(Facility Location)之情況分析 1.金屬工業業者外銷方式 本調查問卷之廠家中以機械業、運輸工具業及冶製品業者外銷額佔產值比例較高,此三產業產值中有75%以上外銷之廠家各佔其產業全部廠家之28.1%、47.8%及61.5%,見表3-1。 各產業業者自營外銷之比例,除鋼鐵業者外均甚高。機械業、運輸工具業、治製品業及電線鋁窗業各產業去年自營外銷額佔全部銷額75%以上之廠家,各佔66.7%、72.2%、53.8%、及90.9%,見表3-2。可見各產業之國際營運型態大部份已邁入如圖3-1之中級型態以上,此情況亦表示業者極需強有力之實體分配系統以支援外銷市場之行銷作業。 2.國外代理商之合作情況 目前業者在國外設有代理商之比例,據本調查之問卷廠家,機械業、運輸工具業。鋼鐵業、冶製品業、電線鋁窗業各佔其產案外銷廠家之56.7%、22.2%、26.7%、46.2%及45.5%。金屬工葉業者之國外代理商除負責銷售外,另兼負商情收集工作者佔91.7%;但兼負產品儲運者只佔50%,見表3-6。 機械業者目前經由外貿協會引介磋商,與國外代理商合資或簽約成立之「台灣機械展售中心」,因該中心對商情收集、售後及技術服務、及產品儲運工作之全力支持,故已有良好之效果。此方式為業者增加其海外實體分配支援系統之一好方法。 3.業者設置分支機構及海外投資之發展分析。 本調查問卷之外銷廠家已於國外設置分支機構作主動行銷者佔13.8%;而其中認為目前已值得在海外自行籌設倉儲者佔20.7%;而認為無設立之經濟利益者有42.5%,其主要原因為目前各地區外銷量不足。故繼外銷量之繼續成長在海外籌設倉儲或設立分支機構乃勢在必行。 由調查之問卷知,除少數廠家已在海外投資設廠,另有14.9%之廠家,目前已計劃於海外投資設立裝配或製造為主的工廠。顯示業者面對各國保護主義與起及國內產業結構改變時,為求得企業之繼續成長及增加營運之競爭力,已有更多廠商嘗試進入如圖3-1高級國際營運型態中之另一階段。 二、運輸系統之狀況分析 1.內銷產品之運輸 本調查問卷之內銷廠家其內銷產品完全由自用貨卡車運送者佔9.8%,完全交由貨運公司承運者佔11.9%。業者利用鐵路運送其產品者佔14.1%,但承運量大部份皆在其內銷量之10%以下。另有30.4%之廠家其部份產品之運送由買方負責(即由買方提貨)。其中以鋼鐵業者居多,採行此方式者佔其內銷廠家之56.5%,見表4-6。 業者決定產品自運之比例應視該企業產品之運量及運送頻率波動情形而定。運量過大或運送頻率奕動較大之產業,因企業經營管理之注意力有限及巨額之運輸設備投資常間置,故完全自備貨卡車運送產品,並無其利。例如鋼鐵業之大顧家,與運輸公司簽約運送產品反駁有利。但運量及運送頻率變動不致過大之企業,可以考慮提高自行運送之比例,尤其以自備小貨車來支援售後技術及零件補充之服務,更有其必要。 2.外銷產品之運輸 據本研究知廠商在外貿交易時,若可主動選擇採CIF、C&F或FOB兩方式時,通常因業者之企業型態而有兩種傾向: (1)產業產品之運量多且公司規模大者皆願採CIF或C&F方式。此乃因公司具運送接洽之人才,且運量大可從運價之折扣上獲得利益。又採此方式交易可自主排定交運之船期。而不致影響成品之倉儲作業情況。例如大規模的鋼鐵業及電線鋁窗業者即屬此型態。 (2)產品量少、單位價值高之廠家,通常皆不願冒運送過程及運費波動之風險,故大部份願採FOB交易方式。 業者外銷產品運送接洽事項(Shipping),由公司專人負責者佔55.2%,由國內報關行負責者佔34.5%,一般業者對報關行之服務皆很滿意。業者外銷產品採貨櫃化運輸之比例受產品特性、各航線貨櫃化狀況之影響。但產品若可採貨櫃運送,國外客戶則有規定採用此方式運送之趨勢。影響所及,業者廠內成品之存放及包裝方式皆需作調整,以減少運送成本之支出。 3.包裝及運輸成本 據本調查問卷之金屬工業各業者去年內、外銷產品之“運輸及包裝費總和”佔“產品成本”之平均百分之比各為4.2%及7.9%。其中31%外銷廠家其“運輸及包裝費總和”佔“產品成本”10%以上,見表4-15。故業者在試圖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競爭能力時,力求運輸及包裝費用之降低亦為一有效之途徑。 4.航運之現況 金屬工業業者對與其外銷產品運送息息相關之航運系統有不少的意見。據本調查知中南美線之利用廠家有75%覺不滿意,其主要原因為船期太少,見表4-10。去年該航線貨櫃輪及定期輪有8個月均無一航次,故業者只能由駁運方式交送產品。 東南亞線及中東線亦為業者詬病最甚之航線,見表4-10,業者除了抱怨船期少外,對宣佈之船期與實際開航日不符之情形亦相當不滿。此情形除易導致送達日不準確之貿易糾紛外,業者在排訂 生產計劃時亦多所不便。 目前較令託運人(亦含金屬工葉業者)滿意之航線,皆存有一現象,即此航線至少有二個以上有力船公司或航運同盟參與營運如中歐及中美線即是 。此狀況下,由於船公司彼此之制衡,託運人較能獲得合理的服務及運費支出。 三、業者實體分配組織及資訊溝通概況 1.金屬工業業者實體分配功能之組織地位 本調查問卷之金屬工業廠家設有專門負責倉庫工作、運輸工作。顧客服務工作之單位者各佔75.5F%、48%及60.8%。但不論業者是否設有專門負責上述工作之專責都門或單位,各工作一般皆分散於企業之生產。行銷、管理或總務部門中。故業者若要發揮整體實體配之功能,必須有企業整體策劃觀念並加強各部門之協調。 2.金屬工業業者資訊溝通情形 (1)資訊設備之利用一本調查問卷之外銷廠家中,利用了“電報掛號”或“Telex”設備以利對外資 訊溝通者各佔45.9%及68.9%,見表5-3。(2)銷售預測一據本調查問卷之廠家有73.5%作了 (2)銷售預測;兼營內、外銷廠家中有74.3%分別作了內、外銷之銷售預測;外銷額25%以上之廠家有61.9%作了就外銷地區或國家別之銷售預測貝表5-4,顯示這些廠商對外銷地區市場情況已能主動的加以注意。 (3)地區性利潤分析一本調查問卷之外銷廠家中有66.7%作了地區性利潤分析,另有49.4%之廠家認為此分析對公司定價策略之擬定助益頗大,見表5-5。未來外銷市場之擴展及分散定必然的,屆時地區性利潤分析觀念之引用對業者將更有幫助。 (4)售後聯繫一據本研究調查知業者於交貨取得貨款或押匯後,能主動與顧客聯絡追蹤貨品安全抵達之情形者不多。通常此售後聯繫工作所費不貲,但易獲顧客之信賴。尤其在港埠設備不良或貨物運送途中易被偷竊之中南美及東南亞某些國家,此項售後聯繫工作更有其必要性。 四、顧客服務工作之績效與實體分配活動之關係 影響各項顧客服務工作績效之因素很多,諸如產品品質,實體分配系統執行之深度等。由本文研究第六童第四節之分析知,各產業業者之顧客服務工作績效具顯著優劣者,此產業業者實體分配系統執行情況與其他產業業者比較亦有顯著差別。 又由個別外銷廠家各項「顧客服務工作」績效與其相關之「實體分配支援活動」執行狀況之交叉分析表觀之,除「如期準確交貨」服務績效與「活動」執行深度之關係不顯著外,其餘三項服務工作,「技術支援」、「零配件供應」。「抱怨處理」,皆與「活動」執行之深度具密切關係。

Page generated in 0.027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