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
  • 4
  • Tagged with
  • 4
  • 4
  • 3
  • 3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范曄之文學及其史論

林麗娥, Lin, Li-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範曄之生平、家學及其時代背景。第一節敘述范曄之生平,並於註中說明後 人對范曄冤獄之辯白。第二節就文學、清談、佛學、文學四方面,探討範曄之家學淵 源。第三節就政治、社會、學術、文學四方面,說明范曄之時代背景。 第二章:范曄及其後漢書。第一節敘述後漢書之撰述動機。第二節敘述東觀漢紀至范 曄後漢書之成書經過。第三節敘述後漢書之體制內容,第四節分述後漢之論贊要義。 第三章:范曄之文學。第一節敘述范曄創立文苑傳之意義。第二節敘述范曄對文學之 批評理論,第三節就後漢書之論贊,分析其文章特色。 第四章:范曄之史論。第一節分析範曄史論之中心思想。第二節敘述范曄史論之內容 要義。 第五章:范曄之文學及其史論述評。第一節敘述范曄對後世之影響。第二節敘述後人 對范曄之評價。
2

《食貨半月刊》與現代中國史學

烏惟揚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介紹陶希聖的背景與《食貨半月刊》的基本資料,並透過論文回顧的方式整理對於現代中國史學以及本論文相關研究主題的研究成果,說明研究架構。第二章敘述北伐之後對於革命與社會性質的討論,以《新生命》雜誌為主要史料,瞭解陶希聖如何運用歷史資料解釋革命性質,並敘述陶希聖研究社會史的淵源,解釋其解釋歷史之主張。第三章分析陶希聖與中國社會史論戰的關係,討論其於研究歷史的觀點轉變,導致創辦《食貨半月刊》,並整理《食貨半月刊》的創立過程、參與成員、其間的活動與刊物主題走向之演變;其中第三章第四節分析《食貨半月刊》的內容,依據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五個歷史時段歸納整理,說明《食貨半月刊》在學術層面的貢獻整理。第四章藉討論《食貨半月刊》在現代中國史學發展上的意義,分析這份刊物對於現代中國史學發展的影響,釐清對於社會史及經濟史的貢獻,說明現代中國史學於抗戰前後已經逐漸將研究焦點從以往的上古史轉移至中古史(魏晉南北朝到宋遼金元),並進一步討論《食貨半月刊》所著重之研究中國歷史整體發展為何無法成為現代學術的主流。第五章一方面總結第一章到第四章內容,另一方面從整個現代中國史學發展的角度探討《食貨半月刊》與其他史學家及史學流派之間的關係,並說明《食貨半月刊》與台灣史學發展的關係,以較長時間的視野思考對這份刊物在現代中國史學及台灣史學上的定位與意義。
3

西塞羅與馬基維利的政治與道德 — 以合宜於國家利益的角度而論 / The Politics and Morality of Cicero and Machiavelli: from the Angle of Pursuing the Republican Benefit in Seemly Ways

郭哲昕, Kuo, Che Hs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目前學界對於西塞羅與馬基維利兩者關係的看法有所不一,所爭論的是馬基維利是衝突或是延續著共和主義人文傳統,本文則嘗試論證西塞羅和馬基維利之間並非僅是傳統上的大相逕庭,而是兩者分別在當時所處環境中就各別看重的問題上,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在最終考量上皆以表現出國家利益為考量的傾向。西塞羅的關懷以高尚性意圖出發,藉由智慧明白事物真理,藉由正義保障人的生存,利用例外原則進而維持國家;馬基維利認為為了國家利益的目的,統治者應審慎明智的在必要時刻做出必要抉擇,利用具有美德樣貌的能力行事,那些能夠明白統治者難處的人,都能明白其目的的良善以寬宥其手段。然而,要注意到馬基維利的寬宥想法,有著看不到真正結果與國家利益是經常變動的兩個盲點。此外,即便兩者重視國家利益的態度可以如此相近,但西塞羅認為高尚性是國家利益的根本,而馬基維利並不如此。最後,本文整理出兩者可以從思想與時勢立場互相置換,進而指出:充分的理解尊重以達到對話的可能。進而不論是冀求理念融合或尊重其並立,行動與意圖都需要切中要義的把握合宜或時勢。或在規範之中尋找例外,或在極端之中遵循規範,權宜變通勢必成為不可忽略的方式之一。 / There are many arguments ab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Cicero and Machiavelli in academic circles. One of them argues that the thoughts of Machiavelli might conflict to republicanism and humanistic traditions. 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demonstrate another angle that Machiavelli is not merely different from Cicero and traditions, but similar to the purpose which is they are finding the seemliest way respectively at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 in their time. Cicero is concerning the honourableness which is realizing the truth by wisdom, ensuring lives of men by justice, and using exceptions of principle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republic. Machiavelli thinks the ruler should make necessary decisions by prudence and use the abilities with virtue like at necessary time to maintain the existence of the state. And those people who know the dilemma of the ruler will know his great ends and excuse whatever means. However, the thought of excuse has two flaws. One is the real end cannot be seen, and another is the benefit of republic often changed. Yet, even though Cicero and Machiavelli are so close to each other because they are placing a high value on the benefit of republic, the former who argue the base of republican benefit is honourableness, not for the later. In the end, 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put each of them under the opposite thought and circumstances for making a conversation with sufficient respect and realization possible. No matter it is intermingling or separating both ideas, the actions and intentions must be appropriate to seemliness and circumstances. And no matter it is searching exceptions in norms or norms in extremes, the seemly ways for specific circumstances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4

「臺灣光復」論述的建構——以《中央日報》「臺灣光復節」特刊(1949-1987)為中心的分析

朱彥碩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透過國民黨經營的《中央日報》「臺灣光復節」特刊,解構戰後所形成的「臺灣光復」論述。之所以選擇《中央日報》「臺灣光復節」特刊,主要是因為《中央日報》代表國民黨的意見與觀念,同時,「臺灣光復節」特刊的內容,相當程度集中了國民黨的「臺灣光復」論述。雖然,「臺灣光復節」特刊正式出現是在1952年,但在1949年「臺灣光復節」當日的內容中,本質上已開始呈顯「臺灣光復」論述的內容,因此在研究時間的範圍上,向前稍微延伸。 所謂的「臺灣光復」論述本質上屬於國民黨「官定意識形態」,同時亦代表國民黨的臺灣史論述。其內容主要以「歷史論述」與「治臺政績論述」為主,經過本文的分析合佔篇幅的80%。 「歷史論述」包含「中國與臺灣的歷史關係」論述,以及「國民革命與臺灣」論述,兩者皆強調中國與臺灣、國民黨與臺灣的歷史關係,其目的在於建構臺灣人對於中國乃至於國民黨的認同意識。「治臺政績論述」包含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的各種建設成就的論述,包含「地方自治」、「土地改革」,以及「經濟發展」等,其目的在於強化國民黨政府的統治正當性。 若就「臺灣光復」論述的特性而言,在「歷史論述」方面,刻意選取各種能夠建構中國與臺灣、國民黨與臺灣歷史關係的歷史事件、人物等素材。而在「治臺政績論述」方面,刻意忽視、貶抑日治時期的各項建設成就,轉而強調國民黨在臺灣的各種建設成就。不論何種論述,都隱含著一種「恩義」關係,諸如由於「經過中國軍民八年浴血犧牲,以及蔣總統在開羅會議的堅持,才使得臺灣能夠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回歸祖國懷抱。」,以及「戰後臺灣的地方自治、土地改革,經濟成就等,都是國民黨政府施政的成績,皆是日據時期所沒有的成就。」等等論述。而這些論述的目的,皆在於促使臺灣人相信國民黨政府的統治有其正當性。 而這些強調國民黨對於臺灣人的「恩惠」,在透過《中央日報》這類黨營媒體,以及戰後在黨國戒嚴體制底下所形成的「言論一言堂」環境底下,不斷持續放送。甚至透過歷史教科書、各式各樣的圖書出版品等,散播這類的「臺灣光復」論述。 即便在1987年解嚴以後,「臺灣光復」論述所代表的國民黨臺灣史論述仍然佔有強勢的地位。國民黨的臺灣史論述在解嚴以後的李登輝執政時期,隨著「臺灣意識」的發展,已不可迴避「二二八事件」的重返公共論述場域的問題,而「認識臺灣」教科書的出現,反映了國民黨政府史觀的轉變。不過,即便「二二八事件」議題能夠重新公開討論,以及「認識臺灣」教科書的出現,亦不能代表「臺灣意識」已經完全取代「中國意識」在各個層面的地位。例如2000年以後,馬英九所代表的國民黨臺灣史論述,雖然有些所謂的「本土」化,諸如不避諱談論「二二八事件」與「兩蔣功過」,但仍導向有利於國民黨的政治解釋,論述的本質上仍然不脫解嚴前的「臺灣光復」論述內容。 總之,經由本文的研究,可以得知,在戰後黨國戒嚴體制底下,經過國民黨刻意建構的「臺灣光復」論述,不僅長時期支配大多數臺灣人對於臺灣歷史的認知,至今仍然在「歷史解釋權」、「歷史記憶」的爭奪戰中,佔有一席之地。

Page generated in 0.024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