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全球暖化科普出版品的視覺再現 /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Popular Science Publications of Global Warming鄧宗聖, Deng, Tzong S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係透過對全球暖化科普出版品的圖像再現分析,研究圖像與公眾溝通暖化議題時的角色、功能與意義,進而討論圖像設計與公眾參與間的關係發展。圖像分析的來源主要以2007年IPCC發表第四次報告後,全球暖化科學知識的發展成熟、確定人為造成暖化及國際社會採取行動等社會氛圍為觀察點,以臺灣出版市場為選材來源,蒐集13本以圖文共構為主的科普文本,取徑符號學並應用家族相似性觀點於圖像再現的分析主軸。
研究者立論與分析思維的處理方式,是以宏觀的知識社會學理論視角,先行探索全球暖化知識的認識論及其在臺灣產製的研究議題,以及科學哲學、風險社會對此知識觀點的探討,再以社會建構論的角色切入,梳理社會建構論者如何分別從規範建構與權力建構的詮釋,分析全球暖化議題與社會間的互動發展關係,並與先前闡述理論形成辯證過程。研究者接著再從媒體再現全球暖化議題的相關研究,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討論過去在風險議題下圖像被賦予的角色與功能。最後,研究者據成因面、影響面與解決面為圖像所依附的敘事架構,整理分析出各面向下圖像家族再現的論述主題、議題與意義,將其結果分析與處理後,再與先前的學理對話,形成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
本研究發現成因面圖像多再現科學共識,影響面圖像側重全球暖化帶來的災難事件及不確定性,解決面圖像則再現技術與行為規範的論述。在圖像輔助文本論述的角色界定下,各方面有以下特徵與意義:
首先,文本在描述科學事實與因果關係時,圖像再現會顯示科學文化圈的慣用符碼,如模型、數字、圖表、科學家研究的歷史相片等融入圖像再現,形塑能摒除懷疑、建構嚴謹可信的知識論述。
其次,解釋全球暖化影響時,圖像再現則傾向表現災難正在發生,在各地不斷游移與變動的不確性,來表徵全球暖化風險的系統性與連鎖效應。圖像再現會善用人們認知習慣上的比較手法、恐懼符碼來建構意義:直接影響面上,會以比較法配合描述改變中的自然景觀(融冰、海平面上升),或是各地災難事件的受創場景,以輔助闡述暖化持續進行的現象,並構連宗教文化的神話系統,象徵人類的罪與罰,以激起行動與重生的意念;衍生影響面上,圖像再現則以恐懼相反的修辭策略,如美麗、平和與可愛的動植物圖像及依賴自然生活與生存的人們、文化古都等景觀,搭配控訴暖化破壞的書寫,以建構等待救援受難的他者,圖像在散發出美感外隱藏生命共同體的道德訊息。
最後,文本在議論如何解決風險社會中複雜的系統性利益與需求問題時,再生能源的技術就在其中扮演著關鍵性的工具角色,其中又以太陽能、風能等圖像較常被引用。圖像再現則以車、房為載體,將回收技術、再生能源科技、生態技術的想像與論述置入其中,提供接受科技治理而無須改變現有生活的價值與態度。但是,風車圖像所再現的風場與發電廠,隱藏高技術門檻及科技專家治理的形態,隱藏由政府、產業與科技專家共治的大治理論述;而方舟圖像再現意指科學或科技行動須集思廣益才能事竟其功。在行為規範面,圖像再現節能減碳、綠化環境的行為圖標,輔助個人參與適應暖化行動論述,抗爭與遊行圖像的再現則指涉公眾參與科技民主的一種形式,卻忽略其他多元參與論述的圖像。上述研究發現與學理概念對照與分析後,本研究從公眾參與角度提出以下科普圖像設計的實務建議與創新見解:
(一)圖像設計可減少註解式的圖文關係,以故事發揮圖像敘事潛能。
(二)公眾涉入感為理念,設計與公眾生活脈絡相關的圖像與論述。
(三)公眾能動性為理念,邀非專家設計圖像,建立情感與認知連接點。
(四)圖像用以轉化公眾的願景,專家與公眾共構小治理規劃的實踐。
公眾解讀科普與參與傳播,則能豐富媒體素養教育的理論的實踐範疇,圖像則發揮圖像激勵公眾參與的潛能。 /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oles, the function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images for communication with the public on global warming issues by analyzing image representations of popular science publications on global warming. The study also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between image design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According to the study’s findings of popular science images, "cause images" represent scientific consensus, "effect images" correspond to catastrophic events and uncertainties resulting from global warming, and "resolution images" signify the descriptions of technologies and the norms of behaviors. Under the current defined role of images for the supporting text, we observe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First, when describing scientific facts and the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s in the content, the representing images of the symbols commonly used by the science culture circle, which include models, numbers, figures/tables, and historical photos, eliminate doubt and allow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ignificant and credible knowledgeable narratives.
Second, when explaining the impact of global warming, the representing images often lean towards showing the shifting and changing uncertainties caused by disasters that are occurring in order to signify the systems and the chain reactions produced by the risks of global warming.
Third and lastly, the study also explores the key roles of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complex systems and the needs of society. The most common images cited are those of solar energy and wind energy.
After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abovementioned findings and the concepts of various theories, we provide practical suggestions and innovative insights for a scientific image design from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perspective as follows.
(1) Image design can reduce the needs for image annotation, and story-centered images retain great potential for illustration.
(2) Public participation shall be considered as the basis for designing public life-correlated images and narratives.
(3) Experts should design imag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ublic dynamics so as to establish a connection between emotion and recognition.
(4)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thought using images, experts and the public should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a small plan together.
The public perception of science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cation can enrich the practical areas of the theories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Images can additionally generate potential benefits through design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
2 |
先秦儒家的宗教性之哲學省察 /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the Religiosity of Classical Confucianism李彥儀, Lee, Yen 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擬從宗教現象學的角度探討先秦儒家的宗教性。本研究以維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作為描述「宗教」的理據,運用海德格的「形式指引」(“formal indication”)與呂格爾的「象徵主義」(symbolism)作為探討「宗教性」時的現象學方法,並以尼尼安‧斯馬特(Ninian Smart)的「宗教向度論」作為展開論證的參考架構。本研究透過討儒家之道、經典與傳統的內涵,而將《詩》、《書》、《易》、《論語》、《孟子》、《荀子》等典籍當作研究範圍與主要分析文本。
本研究指出:《詩》、《書》、《易》裡所反映的殷周初民思想為先秦儒家之宗教性的根源,於其中我們可窺見其宗教性的敘事與神話、經驗與情感向度、儀式與實踐以及社會與制度等向度。孔子則承繼了《詩》《書》《易》的宗教內涵,而予以哲理形塑與倫理轉化。孔子之後,作為代表著先秦儒家的內聖與外王之內部的分化發展的孟子與荀子,他們皆自詡為道統的接班人與宣揚者,並分別使得先秦儒家之宗教性的情感經驗向度得以深化、儀式制度向度得以開展。 / This study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religiosity of classical Confuci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enomenology of religion. It takes Wittgenstein’s concept of “family resemblance” as the methodological guide for characterizing “religion” in general, and Martin Heidegger’s concept of “formal indication” as well as Paul Ricœur’s symbolism as the phenomenological tools in describing “religiosity” in particular. It also adopts Ninian Smart’s theory of dimensions of religion as the framework for unfolding its argument. Meanwhile, by way of discussing the Confucian ideas of “dao,” “classics” and “tradition,” this study delimits its intellectual journey and choses the Classic of Poetry, the Book of Documents, the Book of Changes, the Confucius’ Analects, the Mencius and the Xunzi as the main texts for its inquiry.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thoughts contained in the Classic of Poetry, the Book of Documents and the Book of Changes are the roots of the religiosity of classical Confucianism. They reflect the narrative and mythic, experiential and emotional,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dimensions of that religiosity. Then this study shows that it is later philosophically reshaped and ethically transformed by Confucius. Finally, this study argues that Mencius and Xunzi, who regard themselves as the apologists and propagandists of orthodox Confucianism, have explored the experiential and emotional dimension and developed the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dimension of classical Confucianism’s religiosity respectively.
|
3 |
內線交易的保護法益 / The legal interest of criminalizing insider trading朱振飛, Chu, Chen F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刑 法 應 具 有 保 護 法 益 是 當 代 的 典 範 , 證 券 交 易 法 內 線 交 易 的 刑 罰
規 定 作 為 刑 法 體 系 的 一 環 亦 應 有 保 護 法 益 的 存 在 。 而 在 確 認 了 內 線 交
易 的 保 護 法 益 後 , 才 能 進 一 步 思 考 內 線 交 易 的 構 成 要 件 應 如 何 設 計 方
具 有 刑 罰 正 當 性 。 由 比 較 法 觀 之 , 內 線 交 易 立 法 論 的 設 計 向 有 「 關 係
論 」 與 「 市 場 論 」 兩 種 不 同 模 式 , 此 亦 與 法 律 經 濟 學 思 考 的 利 益 侵 害
方 向 一 致 。 在 思 考 我 國 立 法 論 的 選 擇 跟 利 益 侵 害 如 何 證 立 為 刑 法 保 護
法 益 的 問 題 時 , 本 文 試 圖 透 過 維 根 斯 坦 於 《 哲 學 研 究 》 一 書 中 所 提 出
的 語 言 遊 戲 及 家 族 相 似 性 概 念 , 解 決 此 一 問 題 , 並 指 出 資 本 市 場 功 能
的 維 護 及 投 資 人 對 資 本 市 場 公 正 性 的 信 賴 作 為 內 線 交 易 的 保 護 法 益 ,
於 既 存 刑 法 體 系 固 具 有 正 當 性 , 但 構 成 要 件 如 何 適 當 反 映 保 護 法 益 的
設 計 , 仍 有 不 同 的 方 向 值 得 思 考 。
|
4 |
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刑事訴追之妥適性檢驗--以電腦伴唱機產業為例 / The Appropriateness of Copyright Collectiv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in Copyright Criminal Suit Complaint -- Analysis of Karaoke Suitcases陳姿縈, Chen, Tzu 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制度,係集結多數具有著作權之權利人,透過集中管理著作的方式,節省著作權人與利用人為利用著作所需耗費之授權成本,便使利用人合法利用著作,達到鼓勵著作利用之效果。我國由於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之設計容許多元團體進行著作管理,目前合法設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共有五間,所管理之權利均是與音樂產業相關的著作類型及最常受利用之智慧財產權,雖利於著作權人自由選擇代管其權利之單位,卻也同時造成民眾辨識不易之困擾,又因為對於瞭解著作權規範之權利類型不夠瞭解,導致時有違法利用並拒絕授權之情形,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在執行授權業務時,則選擇以發動刑事追訴程序,嚇阻及降低此種情形並提高授權成效。
然音樂著作公開演出之利用行為深入廣大民眾的生活常態,卻在有民事侵權責任之同時以刑事責任相繩,似與刑事處罰之規範目的不符,本文透過維根斯坦之家族相似性連結其與刑法規範間之關聯性,檢討擅自公開演出罪之可罰性,複就大量涉及公開演出權使用之電腦伴唱機業者為例,分析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刑事訴訟發動之情形,認其之訴訟發動未違背刑事訴訟之制度設計,然觀其發動之緣由,係因成本考量所選擇之授權策略,遂經由行銷管理分析模組,設計較利於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之授權模式,希冀主管機關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在不影響授權市場之公平交易情形下,得酌情開放授權業務予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以外之單位,以使著作權體管理團體得有較開啟刑事訴追程序更低之授權成本選項,而減少刑事訴追發動之案件量,進而具體改善現今著作權刑事訴追數量及案件品質。
|
Page generated in 0.029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