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張大春小說論 = Research on Zhang Da Chun's fiction吳穎妮, 01 January 2000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2 |
張大春「新聞小說」、「歷史小說」敘事硏究. / 張大春新聞小說歷史小說敘事硏究 / Zhang Dachun 'xin wen xiao shuo', 'li shi xiao shuo' xu shi yan jiu. / Zhang Dachun xin wen xiao shuo li shi xiao shuo xu shi yan jiuJanuary 1998 (has links)
鄺可怡. / 論文(哲學碩士) -- 香港中文大學硏究院中國語言及文學學部, 1998. / 參考文獻: leaves 337-384. / 中英文提要. / Kuang Keyi. / Chapter 第一章 --- 導論 --- p.1-27 / Chapter 第一節 --- 小引 / Chapter 第二節 --- 張大春對「新聞小說」、「歷史小說」的論述 / Chapter 一、 --- 張大春「新聞小說」、「歷史小說」的硏究範圍 / Chapter 二、 --- 張大春「新聞小說」、「歷史小說」和「政治小說」 的關係 / Chapter 1. --- 論者對張大春「政治小說」的討論 / Chapter 2. --- 張大春對「政治小說」評論的回應 / Chapter 三、 --- 張大春對「小說」和「新聞」、「歷史」關係的論述 / Chapter 第三節 --- 張大春有關小說敘事形式的討論 / Chapter 一、 --- 強調小說敘事形式的實驗 / Chapter 二、 --- 小說敘事形式的主張 / Chapter 1. --- 展現小說「敘述」本身的價値 / Chapter 2. --- 從傳統敘事形式的破壞改變讀者的期待閾 / Chapter 第四節 --- 張大春「新聞小說」、「歷史小說」及敘事形式的 評價 / Chapter 一、 --- 論者對張大春「新聞小說」、「歷史小說」的評價 / Chapter 二、 --- 論者對張大春敘事手法的評價 / Chapter 第五節 --- 小結 / Chapter 第二章 --- 本文硏究目的和方法 --- p.28-37 / Chapter 第一節 --- 本文硏究目的 / Chapter 第二節 --- 本文硏究方法 / Chapter 一、 --- 從小說的敘事結構探討小說主題 / Chapter 二、 --- 「敘事學」以及其他理論的配合運用 / Chapter 1. --- 敘事學理論框架的應用 / Chapter 2. --- 敘事學的局限以及其他理論的配合運用 / Chapter 三、 --- 文献資料的應用 / Chapter 第三章 --- 張大春「新聞小說」和「歷史小說」的主題脈絡及 寫作背景 --- p.38-59 / Chapter 第一節 --- 「解嚴」前後台灣社會的急劇轉變 / Chapter 一、 --- 政治:「解嚴」帶來的急劇變化 / Chapter 1. --- 「解嚴」以前的政治氛圍(1986-87) / Chapter 2. --- 「解嚴」初年的政治氛圍(1987-90) / Chapter 二、 --- 社會:權力中心的挑戰 / Chapter 1. --- 「解嚴」前後台灣社會的綜合分析 / Chapter 2. --- 台灣社會「傳媒」角色的改變 / Chapter 第二節 --- 張大春「新聞小說」、「歷史小說」的主題脈絡及對 台灣社會的回應 / Chapter 一、 --- 張大春對文學與社會關係的討論 / Chapter 1. --- 文學對社會、政治的影響力 / Chapter 2. --- 文學面對傳播媒體的發展 / Chapter 二、 --- 張大春「新聞小說」、「歷史小說」對台灣社會的 回應 / Chapter 1. --- 張大春「新聞小說」、「歷史小說」與社會關係的 討論 / Chapter 2. --- 張大春「新聞小說」、「歷史小說」兩大主題脈絡 / Chapter (i) --- 宣告一切敘述的虛構性 / Chapter (ii) --- 以小說「介入」現實 / Chapter 第四章 --- 張大春「新聞小說」、「歷史小說」敘述元素的綜合 比較和分析 --- p.60-77 / Chapter 第一節 --- 敘述者 / Chapter 第二節 --- 聚焦 / Chapter 第三節 --- 敘述層次 / Chapter 第四節 --- 敘述時間和敘事時間 / Chapter 一、 --- 敘述時間 / Chapter 二、 --- 時間序列 / Chapter 第五節 --- 小結 / Chapter 第五章 --- 〈印巴茲共和國事件錄〉對客觀「呈現」的探討 --- p.78-97 / Chapter 第一節 --- 小引 / Chapter 第二節 --- 〈印巴茲共和國事件錄 〉 對客觀「呈現」的模式 / Chapter 一、 --- 〈印巴茲共和國事件錄〉的「事件敘事」 / Chapter 1. --- 敘事信息量增多 / Chapter 2. --- 敘事者減低介入程度 / Chapter 二、 --- 〈印巴茲共和國事件錄〉的「言語敘事」 / Chapter 第三節 --- 敘事學以外其他元素的運用 / Chapter 一、 --- 新聞報導形式的借用 / Chapter 二、 --- 社會科學的分析架構 / Chapter 第四節 --- 〈印巴茲共和國事件錄 〉對客觀「呈現」敘事模式的 反省 / Chapter 一、 --- 敘事者道破寫作題旨 / Chapter 二、 --- 諧擬「菲律賓政變」的新聞報導 / Chapter 第五節 --- 小結 / Chapter 第六章 --- 〈 將軍碑 〉 從敘事時間的設計質疑歷史書寫 --- p.98-131 / Chapter 第一節 --- 小引 / Chapter 第二節 --- 〈將軍碑〉的敘事時間分析 / Chapter 一、 --- 序列:時間倒錯的淡化 / Chapter 1. --- 小說單元部份的分析 / Chapter 2. --- 小說的整體時間分析 / Chapter 二、 --- 時距:小說的敘事「快板」 / Chapter 1. --- 從敘事學角度的分析 / Chapter 2. --- 影響敘事速度的其他小說元素 / Chapter (i) --- 張大春所言「人物角色意志的速度感」 / Chapter (ii) --- 〈將軍碑〉裡人物角色意志與小說敘述速度的關係 / Chapter 三、 --- 頻率 / Chapter 第三節 --- 〈將軍碑〉與「魔幻現實主義」小說「似是而非」的 關係 / Chapter 第四節 --- 〈將軍碑〉 敘事時間的處理對歷史書寫的質疑 / Chapter 一、 --- 〈將軍碑〉對直線發展時間觀念的破壞 / Chapter 二、 --- 〈將軍碑〉對因果邏輯的破壞 / Chapter 第五節 --- 小結 / Chapter 第七章 --- 〈大說謊家〉敘述者以及敘述交流模式的探討 --- p.132-169 / Chapter 第一節 --- 小引 / Chapter 第二節 --- 《大說謊家》敘述者的基本分析及與「後設小說」的 關係 / Chapter 一、 --- 全知敘述者的顛覆 / Chapter 二、 --- 顯露敘述者的超越 / Chapter 三、 --- 無信無不信的敘述者 / Chapter 第三節 --- 《大說謊家》對傳統敘述交流模式的改變 / Chapter 一、 --- 《大說謊家》的敘述交流情況 / Chapter 二、 --- 《大說謊家》敘述者以外各種干擾的聲音 / Chapter 1. --- 指涉現實世界的「本文作者」 / Chapter 2. --- 指涉現實世界的「編者」 / Chapter 3. --- 指涉現實世界的「本文讀者」 / Chapter 第四節 --- 小結 / Chapter 第八章 --- 《沒人寫信給上校》的敘述層次分析 --- p.170-199 / Chapter 第一節 --- 小引 / Chapter 第二節 --- 《沒人寫信給上校》外、內敘述層次分析 / Chapter 一、 --- 敘述外層 / Chapter 二、 --- 敘述內層 / Chapter 第三節 --- 《沒人寫信給上校》的「換層敘述」及對後設小說的 轉化 / Chapter 一、 --- 小說中換層敘述的分析 / Chapter 二、 --- 小說的換層敘述對後設小說的轉化 / Chapter 第四節 --- 小說從「敘述層次」的設計回應新聞事件 / Chapter 一、 --- 「正文合倂註釋」的敘述層 / Chapter 二、 --- 換層敘述下既超然又局限的敘事者 / Chapter 三、 --- 「向心的」換層敘述 / Chapter 第五節 --- 小結 / Chapter 第九章 --- 《撒謊的信徒》從聚焦設計表現對現實隱價 --- p.200-240 / Chapter 第一節 --- 小引 / Chapter 第二節 --- 《撒謊的信徒》的聚焦分析 / Chapter 一、 --- 敘述者一外聚焦者 / Chapter 二、 --- 受聚焦者兼內聚焦者:李政男 / Chapter 三、 --- 受聚焦者 / Chapter 1. --- 不參與故事發展的受聚焦者 / Chapter 2. --- 參與故事發展的受聚焦者 / Chapter 第三節 --- 《撒謊的信徒》聚焦方式的設計與評價關係 / Chapter 一、 --- 聚焦者觀點之間的落差 / Chapter 二、 --- 「人物一受聚焦者」的並置比對 / Chapter 1. --- 不參與故事發展的「人物一受聚焦者」 / Chapter 2. --- 參與故事發展的「人物一受聚焦者」 / Chapter 第四節 --- 小結 / Chapter 第十章 --- 總論 --- p.241-255 / Chapter 第一節 --- 小引 / Chapter 第二節 --- 張大春「新聞小說」和「歷史小說」的評價 / Chapter 一、 --- 從「上下求索」到「不假外求」的敘事形式探索 / Chapter 二、 --- 小說寫作與閱讀層面的開拓 / Chapter 第三節 --- 本文硏究方法的檢討 / Chapter 一、 --- 「敘事學」轉化運用的試驗 / Chapter 二、 --- 整體硏究方法的回顧 / Chapter 第四節 --- 結語 / 附錄 --- p.256-336 / Chapter 一、 --- 本文敘事學理論框架的設定 / Chapter 二、 --- 凱南《敘事虛構作品:當代詩學》硏究對象資料整理 / Chapter 三、 --- 《大說謊家》第一章新聞元素與《中國時報》 報導比較 / Chapter 四、 --- 《沒人寫信給上校》小說人物與現實對應關係 / Chapter 五、 --- 《沒人寫信給上校》故事事件時間序列 / Chapter 六、 --- 「尹淸楓命案」新聞資料整理 / Chapter 七、 --- 《撒謊的信徒》故事人物與現實對應關係 / Chapter 八、 --- 小說人物李政男與李登輝比較 / 《撒謊的信徒》故事事件時間序列 / 參考書目 --- p.337-384
|
3 |
張大春的說謊史 / The lying history of Chang Da-chun吳秋鳳, Wu, Chiu F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張大春在台灣文壇中長期扮演「說謊者」,甚至開宗明義地以「大說謊家」自居,以編謊瞎說為業,竟能讓眾多讀者甘心聆聽他的謊言,並期待他下一次又要怎樣施展謊話,「說謊」之於張大春,儼然成為一種專屬張大春的「技藝」。因此,張大春為什麼願意當一個用小說編造謊言的人?張大春如何不斷地翻轉小說的寫作形式而將讀者玩弄於股掌之間?張大春製造那麼多的謊言,究竟想要表達的是什麼?這些一直都是許多「張大春研究者」所好奇的問題,也是本篇論文研究的目的。對於張大春的「謊言書寫」論者甚多,但前輩論者多以其單本著作為討論主題,本論文希望從張大春的寫作姿態、對語言及創作之信念等方面,將其創作歷程之「謊言書寫」做一全面性討論,以建構出完整的「張大春說謊史」。
本論文將從「謊言」角度切入,爬梳張大春自出道至轉向中國古典領域之前,其謊言書寫之源起到收束的發展歷程。因此將從〈懸盪〉作為起點,而以《尋人啟事》作為轉向前的斷點,討論張大春創作與各時代社會、文化環境之交互作用,分析張大春寫作技巧及文學思想進路之演變,探索張大春從早期短暫受寫實主義影響,到開始追尋「小說之敘述」,再以魔幻寫實及後設技巧展演他對「語言/謊言」思考,最後逐漸轉入中國傳統書場,整理其中演變過程,並討論張大春偏重於「語言」、「記憶」、「權威」、「真實/虛構」等相關主題之由來與脈絡。
在即將邁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謊言/真實」議題仍對現今社會有其映照之寓意,所以重探張大春小說中的「謊言書寫」,盼能以不同於前輩論者的角度切入,提賦予張大春小說新的時代意義,供張大春研究另一個面向的思考。
|
Page generated in 0.014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