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5
  • 4
  • 1
  • Tagged with
  • 5
  • 5
  • 5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論馬克思的階級意識

王振輝, WANG,ZHEN-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階級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論題,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更關係著共產主義革命是否 能夠成功,共產主義社會是否能夠到來。因此,筆者認為,欲掌握馬克思的思想,必 先了解他對階級意識理論的分析和建構,尤其是要對馬克思於黑格爾及費爾巴哈哲學 的批判與繼承有所瞭解,職是之故,本文不僅是從政治經濟的角度而且更從哲學的觀 點來探討馬克思所理解的階級意識。全文共一冊,分六章二十二節,凡十萬字,各章 內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導論。主要分為研究動機與目的和研究範圍,並且對本文的名詞作一番界定 。 第二章:說明馬克思的哲學繼承與批判,主要的對象是對黑格爾與費爾巴喻的闡述及 其對馬克思所產生的影響。 第三章:筆者企圖從四個觀點 (人的概念、異化勞動、整體性概念及唯物史觀) 來理 解馬克思對其階級意識理論的建構。 第四章:本章旨在透過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分析,以徹底瞭解資本主義社會中各 階級的形成、結構和性質。 第五章:本章首先討論馬克思對「意識」的看法,接著,分別對階級意識發展的各個 階段作一深入的分析。 第六章:本章為結論。在結論中,筆者提出對馬克思的階級意識理論的反省與批判。
2

不願面對的真相:阿爾比《誰怕吳爾芙?》劇中的倫理關係 / An inconvenient truth: the ethical relationship in albee's 《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

吳梅祥, Wu, Mei Hs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早期的著作《整體與無限》(Totality and Infinity)為啟蒙探討其倫理思想所提倡的他者哲學,進而分析阿爾比《誰怕吳爾芙?》劇中的倫理關係(ethical relationship)。列氏試圖顛覆古典哲學以降的本體論霸權,並提倡他者哲學為第一哲學。論文第二章以列氏思想對於西方哲學傳統的批判為主調,揭開整體性(totality)或本體論(ontology)之暴力性。列氏反思與抨擊西方哲學淪於以自我為中心的自我學(egology)並泛稱其為本體論。本體論中對於他者的認知往往是藉由一個中立的詞來化約他者為同者。同者把他者當成一個主題或客體的展現以便理解或掌握他者;他者在此認知過程中被納入同者的整體當中,因此他者在黑格爾辯證法中被否定為「非我」;他者甚至被同化為「另一個我」;海德格式本體論獨尊存有(Being)的同時,與他者的關係被矮化為廣泛的存有關係。藉由否定、同化等手法,他者被化約為「非我」、「另一個我」以及存有的一部份,並納入同者的整體範疇當中。在《誰怕吳爾芙?》劇中同者對於他者的整體性暴力(totalizing violence)化約過程透過數個例子可一窺其究竟。第一例為同者對他者的「化約」:瑪莎所講述的拳擊故事中,瑪莎父親要求喬治與其對打,呈現出瑪莎父親欲強迫喬治接受其所定義的男子氣概形象。第二例為同者對他者的「同化」:尼克所影射的遺傳學工程願景中,人人被創造為同一模樣,透露出同者欲同化他者的野心。第三例為同者對他者的「否定」:瑪莎刻意與尼克發生性關係來激怒喬治,並否定喬治的男人尊嚴。第三章著重於尼克與蜜糖的來訪所帶來的影響,如同他者的出現般,要求喬治與瑪莎做出回應。在列氏倫理中,他者與同者的關係乃是一種「離開」(separation)的狀態。唯有在此「離開」的狀態中,他者的激進他異性(the alterity of the Other)方成可能。他者的激進他異性使他者不會落入同者的整體性暴力之中,讓他者成為絕對他者並延伸出他者的無限性。他者的臉龐(face),或可稱為他者在這世上所留下的痕跡(trace),向我呼喚並索求倫理責任。在此劇中,尼克與蜜糖的出現猶如他者的出現般震撼了喬治與瑪莎的幻想世界。喬治與瑪莎虛構自己生了一個兒子來滿足他們現實生活中的失望與空虛,就像列氏倫理所描述他者未出現前,同者在其所處的外在世界中找到有別於自我的物質,並賴以生存所產生的喜悅般,這虛構的孩子對喬治和瑪莎而言,是他們私密幻想世界中最大的幸福喜悅與慰藉寄託。但因瑪莎過於沉溺在自我幻想世界之中,不小心在蜜糖面前將兩人虛構的孩子說溜嘴而惹喬治生氣。虛構的孩子永遠不會變成真人,也無法擁有列氏所提出的他者的激進他異性;尼克與蜜糖的來訪猶如他者的降臨般,使得喬治與瑪莎私密幻想世界中虛構出來的孩子,一旦公開後卻成為現實生活中互相爭執的核心。在瑪莎宣稱她結婚的意義是不斷地鞭打折磨喬治時,喬治才終於領悟到瑪莎真的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更重要的是,瑪莎的不貞與其背後所表現出帶有毀滅性的整體性暴力迫使喬治做出回應。瑪莎的不道德行為喚醒了喬治自身對於瑪莎的責任與使命感。基於對瑪莎深刻的愛與關懷,喬治做出殺掉心愛虛構孩子之沉痛決定。喬治的動機絕對不是為了報復瑪莎,而是以拯救瑪莎為出發點,避免她繼續墮入這極端的整體性暴力。第四章為本論文的終章;透過數個例子(尤其是瑪莎的通姦),解析列氏所批判的本體論式整體性暴力之多重面貌,本篇論文指出喬治對瑪莎的深切關懷,恰恰實現列氏倫理思想中的他者哲學,正是一種為他人著想的哲學。 /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totalizing violence overrunning in Albee's 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and a call for responsibility to and for the Other in Emmanuel Levinas's propositions of ethical relationship. In this play, the illusion of life can also be counted as an inconvenient truth, yet the playwright urges people to acknowledg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llusion and reality. George and Martha build their marriage on a life game, their imagined son. When Nick and Honey arrive, an interrelation 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and illusion and reality disturbs all four characters. Martha's totalizing indulgence goes into extremes when she is lost in her fantasy world gradually and commits adultery deliberately. Sensing the seriousness of Martha's situation, George finally wakes up from his own illusion and decides to kill the imagined son for Martha's sake. It is an act of profound love and care that George dispels the illusion in his and Martha's marriage life. Chapter Two examines different forms of ontology, which is embodied by the three major philosophical systems: I and not-I in the Hegelian dialectic, ego and alter ego, and the Heideggerian primacy of Being and then demonstrates various examples of the totalizing violence through the reduction of Martha's father, the symbolic assimilation of Nick, and, particularly, the destructive negation of Martha. Committing adultery is an extreme manner to claim one’s power. George's reaction to Martha's ethical transgression is crucial. Chapter Three explores one's responsibility to and for the Other in the et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nd other and argues that George’s decision of killing the imagined son reflects Levinas's ethical concern. Recognizing his own alienation from society and deciding to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to help Martha eliminate her internalized ontological violence, George fully represents Levinas's concept of responsibility to and for the Other. A dialogue of Albee's dramatic text and Levinas's proposition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et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nd other on a genuine basis. Through their works about violence and compassion, both Albee and Levinas have high concern for the Other.
3

Paulo Freire批判意識概念重建及其在社區大學實踐經驗之研究

李天健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重建弗雷勒的批判意識概念,重建工作計有四個部份,六項步驟。首先是問題意識之釐析,藉由整理國內外學界關於弗雷勒思想的反省與爭議,指出弗雷勒思想的既有侷限與問題,以說明重建之必要與方向。第二部份則依據「人—世界」關係取向之詮釋框架,將弗雷勒批判意識概念,重建為三個基本向度:1.以批判性的自我覺察為前提,2.對於存在處境的整體性反思,3.超越界限處境以朝向人性化的越界行動。第三部份的兩項步驟,則分別藉助世界現象學、哲學詮釋學和批判理論、女性主義等當代主要哲學、社會、政治思想,來釐清並豐富這個概念架構所涉及的思想內涵,建立起一個更能處理當代核心問題的概念架構。第四部份亦分為兩項步驟,首先以此重建後的概念架構,反思台灣社區大學運動之知識解放理念,並透過一門課程的實踐經驗,詳細解析有助於學習者發展批判意識之課程結構、教材選擇以及教學方法;第二項步驟則是將批判意識概念三個基本向度,及其重建後的概念內涵,融入於「聆聽」這個人與自身以及世界的批判性互動,以提供一個發展批判意識的一般性實踐方案,如此方能從社大辦學整體的層次,探究有哪些重要的學習經驗,有助於學習者與自己以及與世界的關係的連結與深化,以說明就社大辦學的整體而言,其批判意識之實踐的方向與可能性。 / This study is aiming at the reconstruction of Freire’s idea of critical consciousness. There have been four parts and six steps in this reconstruction. In the first part, some fundamental limitations of Freire’s thought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the need of this reconstruction work and its orientation are thereby clarified. In the next, Freire’s idea of critical consciousness is reconstructed as three basic dimensions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human-world relation as follows: 1. presupposed with critical self-awareness. 2. reflection of the totality of the existing situations. 3. limit-actions to transcend the limit-situations in order toward humanization. In the third part, there are two steps to discuss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political and social thought, such as the phenomenology of world,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critical theory and feminism, for 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meaning involved in this reconstructed framework of critical consciousness. The last part also has two steps. At first, the dispute regarding the fundamental spirit of Taiwan’s community university movement--emancipation of knowledge, is reviewed and settled via the reconstructed framework of critical consciousness. Based on this review, the practice of a curriculum--“Taiwan’s colonial experiences during Japan period”, is analyzed to demonstrate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for the design of curriculum, the selec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and the teaching method for the learner to develop critical consciousness. At last, the three basic dimensions of critical consciousness are combined into a critical way of human-world interaction—listening, as a general guideline for the practice in the community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is general guideline, there are some learning experiences which are helpful to foster learner’s cr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can be created in all curriculum and learning activity. Therefore, it is possible for the community university to develop the critical consciousness in all their practices and this reconstruction work has provided clear elucidation.
4

旅遊契約之研究 / Travel Contrac

曹庭毓, Tsao,Ting-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方法 第二章 旅遊契約之意義與性質 第一節 旅遊契約之當事人 一、旅遊營業人 二、旅客 第二節 當事人之主給付義務 一、旅遊營業人應提供旅客旅遊服務 **問題:旅遊契約之整體性有何實益? 旅遊營業人提供之旅遊服務應具整體性,惟其有何實益,現分述如下: 1.未包括「安排旅程」之整體旅遊服務   依第五百十四條之一第二項規定,旅遊營業人所提供之整體旅遊服務若未包括「安排旅程」時,則非屬旅遊契約。   【本文見解】對此,實有檢討之餘地,理由如下:第一,旅客之所以訂立旅遊契約,無非冀求獲得一「包辦旅遊」(組合旅遊),至於「安排旅程」應非旅客非冀求不可之給付,例如在學生所舉辦之畢業旅行中,旅程幾乎係學生自行安排,而旅遊營業人應負責給付的是包含運送、膳宿、代辦護照、出入國境及簽證手續等整體服務,惟依第五百十四條之一規定,該類契約並非旅遊契約,此種區分方式頗令人質疑;第二,當初第五百十四條之一立法時,何以規定「安排旅程」係契約要素,立法理由全無說明,其正當性更令人質疑;第三,德國民法第651條a第1項及1970年布魯塞爾旅遊契約國際公約第1條第2項關於旅遊契約定義之規定,亦無要求「安排旅程」為要素。職是,若旅遊營業人提供整體旅遊服務,而旅客支付旅遊費用時,即應屬旅遊契約,從而有關不具備「安排旅程」該服務之契約,應可類推適用第五百十四條之一以下之規定。 2.旅遊營業人負有組織之義務 基於旅遊給付之整體性,旅遊營業人應負有組織義務,亦即旅遊營業人應妥善安排使各項服務銜接順利,並具有其所應有之舒適性,否則其給付之履行即不能謂無瑕疵。 3.整體旅遊給付之瑕疵 因為旅遊給付具有整體性,所以其中一項服務有瑕疵時,可能會導致其他服務亦發生瑕疵,此時,應認整體旅遊給付均有瑕疵。抑有進者,因為整體旅遊給付均有瑕疵,則關於旅客得主張之費用減少權及損害賠償請求權,計算數額時,即應考慮之,換言之,旅客可能得主張減少全部之旅遊費用,抑或請求全部旅遊給付有瑕疵時之損害賠償。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八十八年訴字第二九四三號判決謂:「…因司機迷路致未依原訂計劃參觀景點之損害部分:行程第二天舊金山市區觀光,因司機迷路,未及參觀卡斯楚街、金門公園、中國城等景點,已如前述,而上開景點占預定參觀景點之七分之三,此觀原告提出行前說明會資料即明,則原告本於民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及旅遊契約第二十條約定,自得請求被告賠償損害。又團費固包含來回機票在內,而非全數支付於當地之旅遊費用,然就旅遊團而言,來回機票之價值實乃附麗於旅遊當地之行程,故就原告所受損害,殊不宜扣除來回飛機票價而為計算,是則,原告主張按每日團費四千九百元,計算本項損害為每人二千八百元(4,900元×4/7=2,800元),即無不合。…」關於本案損害賠償額度之計算,本文有兩點意見:第一,因為旅遊給付具有整體性,所以機票之價值與旅遊費用間其實密不可分,計算損害賠償額度時,不應將該機票價值予以扣除,否則即明顯忽視旅遊給付「整體性」之特色,台灣台北地方法院之見解應予贊同;第二,關於旅程安排之部分,台灣台北地方法院顯然未考量旅遊給付「整體性」之特色,蓋已進行之行程對於旅客而言,可能毫無利益可言,例如旅客在舊金山僅到過Shopping Mall,卻未參觀卡斯楚街,易言之,不僅應考慮「量」的問題,且應注意「質」的因素。 **問題:非旅遊營業人者偶而舉辦之旅遊,是否屬於旅遊契約?   依第五百十四條之一規定,旅遊營業人須以提供旅客旅遊服務為營業,若僅有意偶而地提供旅客旅遊服務,而不以之為營業者,縱令係以營利為目的,亦非民法上旅遊契約所稱之旅遊營業人,同理,該類契約亦非民法之旅遊契約。 【本文見解】提供旅客整體旅遊服務而收取旅遊費用之人,雖非旅遊營業人,該類契約亦非旅遊契約,然而,該類契約應可類推適用第五百十四條之一至第五百十四條之十二等規定,理由如下:第一,旅客之所以訂立旅遊契約,無非冀求獲得一「包辦旅遊」(組合旅遊),如此可以安心享受休閒,反之,他方當事人目的在取賺取旅遊費用,至於「營業」該問題應非雙方當事人所要求,例如在報社偶而舉辦之旅遊,應仍屬旅遊契約,惟依第五百十四條之一規定,該類契約並非旅遊契約,此種區分方式頗令人質疑;第二,提供旅客整體旅遊服務之人是否係「營業」該問題,所影響的應該是認定該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之程度,而非旅遊契約之成立與否;第三,德國民法第651條a第1項及1970年布魯塞爾旅遊契約國際公約第1條第2項關於旅遊契約定義之規定,亦無要求「營業」為要素,我國民法第五百十四條之一何以作不同之規定,令人難以索解。職是,本文以為,若當事人一方提供整體旅遊服務,而他方支付旅遊費用時,即應屬旅遊契約,從而有關不具備「營業」之契約,應可類推適用第五百十四條之一以下之規定。   法務部(89)法律字第018896號解釋謂:「…凡以為旅客安排旅程 (必要之服務) 及提供交通、膳宿、導遊或其他有關之旅遊服務並以收取旅遊費用 (營利) 為目的之事業,始為本條所規範之旅遊營業人…」法務部該見解直接認定不具備「營業」該要件之契約即非旅遊契約,顯未考量類推適用之可能性。   又最高法院八十七年台上字第二六八八號判決謂:「…被上訴人為農會,非旅行業者,上訴人雖繳交住宿費四百元,惟此無非係藉被上訴人以團體名義統籌繳交予旅館業者,並非上訴人支付予被上訴人之報酬。上訴人為被上訴人所屬家政班班員,其參加此次活動深知被上訴人本身無車輛可提供交通運送,須洽由交通公司為之,依當時之事實,兩造契約之真意,應係該活動所需費用除上訴人自負住宿費外,餘由被上訴人贈與上訴人,並由上訴人委任被上訴人辦理食、住、行及行程之安排、導覽諸事宜,雙方成立者為贈與與委任之混合契約。…」最高法院之所以判決農會無須就運送之部分負債務不履行責任,其理由有二,第一,農會非旅行業;第二,農會並非自行提供旅遊服務,而係為旅客處理接洽旅遊服務該事務,所成立者係委任契約,又因旅客未支付報酬,故為無償之委任契約,而農會既已盡到無償受任人所應盡之義務,即無須負債務不履行責任。本文以為,有關最高法院第二個理由,應予贊同,蓋依民法第九十八條之規定,探求當事人之真意,本案中旅客與農會所約定之契約並非由農會以自己責任提供旅遊服務,應屬「旅遊代辦契約」,亦即委任契約,是以農會無須就旅遊服務本身負責,僅須就其事務之處理負責。然而,關於第一個理由,實有商確之餘地,蓋旅行業可能未以自己責任提供旅遊服務,而僅代辦旅遊服務,反之,非旅遊營業人亦可能以自己責任提供旅遊服務,此時,該契約可類推適用旅遊契約之規定,是以農會與旅客之約定究係旅遊契約或旅遊代辦契約,此與其是否為旅行業並無關係。 二、旅客應支付旅遊費用 **問題:當事人未約定時,旅客應於何時應支付旅遊費用?   旅遊費用之支付時期,當事人若未約定,應類推適用第五百零五條第一項後段之規定,亦即於旅遊完成時支付,惟實務上,當事人通常多會約定於旅遊開始前給付,例如國外旅遊定型化契約書範本第五條(旅遊費用)規定:「旅遊費用:甲方(旅客)應依下列約定繳付:一、簽訂本契約時,甲方應繳付新台幣     元。二、其餘款項於出發前三日或說明會時繳清。除經雙方同意並增訂其他協議事項於本契約第三十六條,乙方不得以任何名義要求增加旅遊費用。」契約約定旅客先支付旅遊費用,自會使旅客處於不利之地位,例如:喪失同時履行抗辯權(第二百六十四條參照);旅客被迫為原告,且依以原就被原則,若無合意管轄之約定,旅客須至旅遊營業人之營業所所在地進行訴訟;於旅遊營業人無支付能力時,亦難以獲償。   【本文見解】旅客先支付旅遊費用雖有上述不利之情形,惟未可認已達違反誠信原則之程度,理由如下:第一,第五百零五條係任意規定,雙方當事人得就報酬之給付時期及數額等,另為約定;第二,旅客原本之所以得後付旅遊費用,目的係在擔保旅遊營業人為整體旅遊給付,然而,其實法律已提供保證金、強制責任保險及強制履約保險作為旅客債權之擔保,是以無須再強調旅遊費用之後付。發展觀光條例第三十條規定:「經營旅行業者,應依規定繳納保證金;其金額,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金額調整時,原已核准設立之旅行業亦適用之(第一項)。旅客對旅行業者,因旅遊糾紛所生之債權,對前項保證金有優先受償之權(第二項)。旅行業未依規定繳足保證金,經主管機關通知限期繳納,屆期仍未繳納者,廢止其旅行業執照(第三項)。」旅客對於旅遊營業人有債權時,尤其是主張損害賠償責任時,得就保證金優先受償;第三,旅遊營業人為確保有關旅遊之服務可即時獲得,常須預先支付費用予給付提供人;第四,依社會常情論,旅遊營業人於旅遊完成後收取費用,經常有相當之困難;第五,德國民法第651條k第4項規定,旅遊營業人提供之擔保具有取代旅遊費用後付之作用,此可供我國解釋旅遊費用支付時期該問題之參考。   然而,為減低旅客之風險,除上開保證金之制度外,應儘可符合下述條件:旅遊須確定可成行,例如無因旅客人數不足而解除契約之約款;旅客於支付旅遊費用時,應可同時取得機票及船票,以利直接對於給付提供人請求;定金外之餘款,於啟程前之短期內,旅遊營業人始得請求。    第三節 旅遊契約之法律性質 一、各家學說及實務見解之介紹 二、本文見解 **問題:混合契約說主張,第五百十四條之一以下規定不足時,旅遊契約應視情形類推適用不同契約之規定。該說法是否妥當?   本文以為,旅遊契約之法律性質應係承攬契約,而非混合契約,尤其是在民法「旅遊」一節之規定施行後,更應認其係屬承攬契約,現說明主要之理由如下:第一,關於旅遊契約之法律性質,眾說紛紜,其中一因素係對於契約標的認識之不同,有認給付期待權之買賣、締約機會之買賣、旅程規劃之勞務、旅程規劃事務之處理、旅遊服務之媒介、旅遊權利之移轉及旅遊服務之仲介等,職是,為解決旅遊契約法律性質該問題,應由契約之標的加以著手。經查旅客之所以訂立旅遊契約,其目的無非在於藉由旅遊營業人整體旅遊服務之提供,進而享受休閒之樂趣,亦即由旅遊營業人將旅程安排、運送、膳宿及參觀節目等服務作一整體規劃,再由旅客支付旅遊費用而享受該等服務,此應為旅客、旅遊營業人及社會之共識。抑有進者,旅遊服務有瑕疵等情事時,旅客亦會直接以旅遊營業人作為尋求救濟之對象,而非實際提供給付之運送人、旅店主人或餐館主人等,蓋旅客對渠等給付提供人可謂毫不相識,是以旅遊營業人係以自己之責任提供整體旅遊服務,給付提供人僅係其履行輔助人,而非由他人提供。簡言之,旅遊契約之標的係旅遊營業人以自己名義及責任提供旅遊服務,而旅客支付費用,從而給付期待權之買賣、締約機會之買賣、旅程規劃之勞務、旅程規劃事務之處理、旅遊服務之媒介、旅遊權利之移轉及旅遊服務之仲介等說法,認旅遊服務係由旅遊營業人以外之給付提供人所為,不僅不符合旅遊契約之標的,且不足保護旅客之權益,明顯有其不妥之處。第二,按旅遊營業人之給付,雖然包括安排旅程、請領護照、辦理簽證、安排交通工具、預定住宿餐飲、帶領旅行參觀等服務,含有買賣、僱傭、承攬及委任等性質,惟當事人係側重旅遊營業人為旅客完成整體旅遊服務,而旅客支付旅遊費用乙節,是以承攬契約之性質可謂係旅遊契約之核心概念。抑有進者,旅遊之給付並非係各有關服務之集合而已,其各有關之服務須經組合,按預定之時序提出,易言之,旅遊契約乃係經過融合之整體給付,此等整體效果乃旅遊契約之標的,且不適於再分解還原為運送、食宿及導遊等服務分別觀察,蓋此單樣之服務對於旅客並無意義,且易使旅遊契約之要素「整體服務」受到忽略。職是,混合契約說恐有其不妥之處。第三,實務上,旅遊營業人收取之旅遊費用並非按每項旅遊服務各別計算,而係一次計酬之總費用,詳言之,旅遊營業人係就旅遊為整體之規劃提供全部之服務,其個別服務成本之漲跌與旅客無涉,旅遊營業人既收取約定之旅遊費用,則應負責使旅客圓滿完成旅遊,是旅遊契約之法律性質應為承攬契約。第四,確定契約之法律性質,應由該契約之要素加以著手解釋,並非不分要素及常素而拆解契約之所有內容,蓋如此之解釋方法,恐怕包括典型契約之所有契約均會成為混合契約,而失去確定契約法律性質之意義,職是,混合契約說恐有其不妥之處。第五,西元一九七九年十月一日以來施行之德國民法第651條a至第651條m有關旅遊契約之規定,係將其視為「類似承攬之契約」,而在德國實務及學說上,多數見解亦咸認旅遊契約乃承攬契約。我國民法第五百十四條之一至民法第五百十四條之十二有關旅遊契約之規定,係仿德國民法之例,置於承攬契約乙節之後,職故,應可認旅遊契約之法律性質為承攬契約。第六,依混合契約說,旅遊契約之法律關係應適用或類推適用相關契約之規定,惟法律關係發生於旅遊何部份,實際上易生爭議,蓋旅遊營業人之給付具有整體性之故,例如旅程中行李之失竊,究應歸於旅店主人之法定寄託責任,抑或運送人之通常事變損害賠償責任,恐會造成困擾。 第三章 旅遊營業人之義務及責任 第一節 交付旅遊文件之義務 一、不要式行為 **問題:依第五百十四條之二規定,旅遊文件僅係保全證據之方法,而非契約成立要件,然而,發展觀光條例第二十九條、旅行業管理規則第二十四條第二項及第三項、第二十五條第一項及第二項等是否規定旅遊契約為要式行為?   (一)契約成立要件說   在團體觀光旅客出國旅遊契約,鑑於上開發展觀光條例及旅行業管理規則有關旅遊契約要式性之規定,其目的在明確旅遊契約之內容,以確保旅客之權益,且發行旅遊文件為旅行業之義務,自宜解為未具備上開規定之要件者,旅客得主張旅遊契約尚未成立,但旅行業者不得主張之。另有學者主張旅遊契約係要式契約,如未具備書面者,旅遊契約不成立。 (二)證據保全方法說   若將旅遊契約解為要式行為,非經訂立書面契約不能成立,則設有某旅客與旅行業者未訂立書面契約而事實上已隨團出國觀光,豈非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其因此而衍生之問題,反而更為複雜。 (三)實務見解 台灣高等法院八十七年度上字第三六0號民事判決、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八十七年度訴字第二二八八號民事判決均主張旅遊契約為不要式行為,惟未說明理由。 (四)本文見解 本文以為,不論是民法第五百十四條之二、發展觀光條例第二十九條、旅行業管理規則第二十四條第二項、第三項、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或第二項,均非規定旅遊契約係要式行為,亦即旅遊文件僅為證據保全方法而已:第一,在契約成立要件說中,有學者主張,當旅遊契約不具備書面時,旅客得主張旅遊契約尚未成立,但旅行業者不得主張之,該說似無法律依據,且明顯違反第七十三條之規定,有逾越解釋論之嫌;第二,發展觀光條例第五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一、旅行業違反第二十九條第一項規定,未與旅客訂定書面契約。…」由此可知,上開發展觀光條例及旅行業管理規則等規定應僅是出於行政管理之立法目的,以行政罰制裁即可達該目的,並無須否定私法上之效力;第三,民國九十年十月三十一日修正前,發展觀光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項原係規定:「前項旅遊文件經旅客同意簽章後,其契約成立。」修正後,發展觀光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項規定:「旅行業辦理團體旅遊或個別旅客旅遊時,應與旅客訂定書面契約。」兩相對照下,可以發現修法時刻意刪除「契約成立」之字眼,由此可知,立法者無意將旅遊契約制定為要式行為;第四,德國民法第651條a第3項及1970年布魯塞爾旅遊契約國際公約第7條等規定,明文旅遊文件並非契約成立要件,可供我國解釋之參考。   二、旅遊廣告 第二節 附隨義務 一、旅遊營業人對於旅客發生事故之協助義務及處理義務 二、旅遊營業人對於旅客所購物品之協助義務及處理義務 三、其他附隨義務─資訊公開義務 **問題:關於旅遊營業人之資訊公開義務,我國規定有無不妥之處?   旅行業管理規則第三十六條第一項前段規定:「綜合、甲種旅行業經營旅客出國觀光團體旅遊業務,於團體成行前,應舉辦說明會,向旅客作必要之狀況說明。」由此可知,旅遊開始前,旅遊營業人應對旅客提供旅遊所必要之資訊並說明之,例如預防針之注射、檢疫規定、出入國境通關規定、當地風俗習慣、治安狀況、特殊法令、氣候、語言及貨幣之介紹等,必要時應為詳細之解說,使旅客得事先準備得當,圓滿完成旅遊活動。此即旅遊營業人之資訊公開義務,亦屬附隨義務。關於旅遊營業人之資訊公開義務,其實不限於旅行業管理規則第三十六條第一項前段之規定。在德國法上,基於誠實信用原則,資訊公開義務大致上可分為三類:第一,旅遊廣告不得有引人錯誤之訊息;第二,訂定契約前,旅遊營業人應據實說明有關旅遊之重要事項;第三,訂定契約後旅遊營業人應交付證明文件,並應說明有關旅遊之重要資訊。關於第一點,我國消費者保護法第二十二條已有明文規定;關於第二點,則得以民法第九十二條及第二百四十五條之一作為依據;至於第三點之證明文件交付義務,我國民法第五百十四條之二亦已有明文規定,而旅遊重要資訊之說明亦有旅行業管理規則第三十六條第一項前段之依據。由此可知,我國法律對於旅遊營業人之資訊公開義務之規範可謂良善,惟就體系而言,仍屬凌亂。對此,應可參考德國之立法例(InfVO, Verordnung ueber die Informationspflichten von Reiseveranstaltern),另外制定較有體系之法規命令,以供旅遊營業人遵循。 第三節 瑕疵擔保責任 一、我國民法第五百十四條之六及民法第五百十四條之七 **問題:若旅客訂定期限請求改善瑕疵,而旅遊營業人不為改善時,旅客可否自行改善,再請求償還改善所必要之費用? 肯定說:民法旅遊章節雖未設有規定,但是應可類推適用民法第四百九十三條第二項之規定。 否定說:旅客對於旅遊服務之瑕疵,實際上並無改善之能力,似不宜類推適用第四百九十三條第二項之規定。若旅客各行其事,則倘稍有逾越其必要改善之範圍,斯為新糾紛發生之原因,自難冒予採用。 【本文見解】本文以為,應採肯定說為是:第一,旅遊契約之法律性質為承攬契約,是以應可類推適用第四百九十三條第二項之規定;第二,否定說認旅客無改善能力,故不應允許其改善,然而,實際上旅客並非全無改善能力,例如旅遊營業人提供之餐廳衛生不佳,旅客決定自行外食;第三,否定說另認旅客自行改善易引起糾紛,故不宜許可之,然以該理由否定旅客權利之維護,價值判斷上顯屬可議,況旅客不自行改善,而主張減少費用、損害賠償或終止契約,亦會引起糾紛;第四,德國民法第651條c第3項前項規定,可資參照。 **問題:旅客請求改善,如改善費用所需過鉅者,旅遊營業人可否拒絕改善,又此時旅客可否自行改善,而請求償還改善所必要之費用? 肯定說:我國民法未設明文規定,解釋上可類推適用民法第四百九十三條第三項規定。 否定說:此係德國民法第651條c第2項之規定,此規定既為我國民法所不採,自不宜以類推適用之方式加以引用。   【本文見解】本文以為,應採肯定說為是:第一,旅遊契約之法律性質為承攬契約,應可類推適用民法第四百九十三條第三項之規定,避免造成經濟上之利益與成本失衡;第二,德國民法第651條c第2項規定:「旅遊如不具備前項之性質時,旅客得請求改善之,如因改善而須支出過鉅之費用,旅遊營業人得拒絕改善。」否定說認我國未採類似之規定,故不宜類推適用第四百九十三條第三項,然而,在立法過程中,立法者並無刻意省略之意,反而是未詳細討論之,職故,立法者應是疏漏,而非刻意省略,是以應參考德國民法第651條c第2項之規定,類推適用第四百九十三條第三項之規定。 **問題:旅遊服務有整體性,若其中有部分服務發生給付不能時,係屬瑕疵抑或不能? 甲說:在部分給付不能之情形,得同時發生瑕疵擔保責任與給付不能責任之法律效果,旅客得選擇一部分給付不能或瑕疵擔保責任行使權利。   乙說:若僅是給付嗣後一部不能,則其與旅遊瑕疵之規定有重疊難以區分之處,此時除了適用第二百二十五條及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項之規定外,關於旅遊瑕疵而終止契約之部分規定應可類推適用,即旅遊業者有義務將旅客送回原出發地並負擔因此增加之費用,即使就旅遊無法繼續進行無可歸責於業者亦然。須注意者,上述情況係指旅遊整個停頓或提前中斷,若僅個別的給付在整個行程中或僅暫時的無法提出,旅遊瑕疵擔保責任之規定或約定應優先於給付一部不能之規定適用。   丙說:就整體來觀察,其部分給付之質之不良,或量之不足,如影響到全體旅程,就全體旅程而言,應屬瑕疵,因此給付一部之障礙,不問其為不能、遲延或不完全給付所致者,對全體行程如有影響,即屬整個旅程之瑕疵。   【本文見解】如果旅遊給付發生全部給付不能或全部給付遲延時,則應適用債務不履行之規定,蓋此時旅遊營業人未為旅遊給付,則難謂給付有瑕疵也,合先敘明。而旅遊給付如果發生部分給付不能、部分給付遲延或不完全給付時,則應優先適用第五百十四條之六及第五百十四條之七等規定,理由如下:第一,旅遊給付具有整體性,是以旅遊給付發生部分給付不能或部分給付遲延時,應由整體旅遊給付觀察,而不應再分解為個別之旅遊服務;第二,第五百十四條之六及第五百十四條之七係債編各論針對旅遊契約所為之特別規定,如仍可適用債編總論有關債務不履行之規定,則可能會架空旅遊契約瑕疵擔保責任之體系,例如瑕疵擔保責任為無過失責任、旅客負有請求改善之間接義務、旅遊契約之終止應符合「有難於達預期目的之情形」該要件、旅遊營業人有送旅客回原出發地之義務等等,均為債務不履行責任體系所無之規定。然而,應補充說明的是,債務不履行責任規定僅是在第五百十四條之六及第五百十四條之七有特別規定時,始不適用,至於第五百十四條之六及第五百十四條之七無特別規定時,則應仍有適用之餘地,例如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二項及第二百三十一條第二項等規定,旅客仍得主張之。 二、德國民法第651條c至第651條f第1項之比較 第四節 旅遊時間浪費之損害賠償責任 第五節 消費者保護法之服務提供人責任 第六節 旅遊內容變更之相關問題 一、旅遊營業人之變更權 二、旅客之終止權 三、德國民法第651條J之比較 第七節 履行輔助人之相關問題 一、旅遊營業人所指定隨團服務之人 二、旅遊營業人於旅遊地所委託之旅遊營業人 三、併團 **問題:併團時,旅遊營業人依消費者保護法應負何種責任?   台灣高等法院八十七年度上字第一三五號判決謂:「…復查本件旅遊服務,被上訴人乃經由與上訴人京東旅行社簽約,而參加上訴人開屏旅行社所舉辦之旅行團,是上訴人京東旅行社應係居於經銷商之地位,而銷售上訴人開屏旅行社前揭旅遊行程之服務,而此一旅遊服務之實際提供者,乃上訴人開屏旅行社,其應負企業經營者之責任,亦屬當然。上訴人開屏旅行社為系爭消費關係之企業經營者,上訴人京東旅行社居於經銷商之地位,亦未舉證以明其對於損害之防免已盡相當之注意,或縱加以相當之注意而仍不免發生損害,是依首揭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上訴人即應就被上訴人因本事件所造成之傷害,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上訴人開屏旅行社所辯:就消費者保護法之立法經過及目的、就政府主管機關、就審查委員會而言,應認旅遊服務不屬消費者保護去所稱之服務云云,尚不足取。…」   【本文見解】旅遊契約之法律關係可能有消費者保護法之適用,惟上開判決認原來之旅遊營業人僅是經銷旅遊服務,是依消費者保護法第八條第一項規定,負推定過失責任,而與實際提供旅遊服務之旅遊營業人依第七條規定之無過失責任有所不同,對此,似仍有商榷之餘地,蓋旅客與原來之旅遊營業人訂定契約時,雙方之真意可能係由該旅遊營業人負提供旅遊給付之責任,僅係為求成本之降低,故採用併團之方式而已,亦即該原來之旅遊營業人仍係以自己責任提供旅遊服務之企業經營者,然而法院竟未探求當事人真意,即擅自認併團之原來旅遊營業人僅為經銷之企業經營者,此恐非保護旅客權益之道。 四、轉讓 **問題:旅遊營業人轉讓旅遊契約,若未經旅客同意時,法律效果如何?   旅遊契約之轉讓若未經旅客同意時,對於旅客並不發生效力,亦即旅遊營業人之主體並未變更。旅客若不知轉讓乙事,亦無從可得而知,故誤以為受讓之旅遊營業人為旅遊營業人之代理人或使用人,而隨同出團時,此時,應適用或類推適用民法第一百六十九條之規定,旅客得主張旅遊營業人應負授權人責任,亦即受讓之旅遊營業人之旅遊給付有瑕疵時,旅遊營業人應負瑕疵擔保責任,又受讓之旅遊營業人有故意或過失時,依第二百二十四條之規定,旅遊營業人亦應負同一責任,蓋旅遊營業人既未告知轉讓乙事,又任由受讓之旅遊營業人帶團出遊,此行為與「由自己之行為表示以代理權授與他人」並無相異,況且,如此亦可避免旅客所接受之服務因無法律上原因而發生不當得利,以維護旅客之權益。   最高法院八十五年台上字第一七八七號民事判決曾謂:「…上訴人未經被上訴人同意,將該旅行業務轉讓予聯歐旅行社,則聯歐旅行社所為,僅立於輔助上訴人履行債務之地位,契約當事人仍係上訴人。…上訴人之契約履行使用人聯歐旅行社於收取團費後,未交付大陸接待之旅行社,且經大陸業者表示不予接待時,仍未及時交付團費,致旅客因未獲接待而自力救濟返台,損及旅客權益…被上訴人所參加者,係上訴人承辦之「大陸昆明、成都、長江三峽、黃山十五日遊」旅行團,昆明一站,係旅程之始,被上訴人甫到達昆明,即遭棄團,幾與完全未享受旅遊同。上訴人對於被上訴人到達昆明時,即遭棄團,不得已自費返回台灣之事實,亦不爭執。則上訴人未依其提供之行程,完成全部之給付,堪以認定。上訴人所為旅遊之一部給付(即安排被上訴人由台北搭機至香港,再轉抵昆明),對於被上訴人並無實益,從而,上訴人就契約義務之履行,乃屬因可歸責於上訴人之事由,致完全給付不能,被上訴人依據民法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一項規定,請求上訴人為債務不履行之損害賠償,即賠償各團員相當於團費之金額六萬八千五百元及自八十四年一月二十七日起算之法定遲延利息,洵屬正當。…」對於上開判決,應說明者有兩點:第一,旅遊營業人轉讓旅遊契約,未經旅客同意,對於旅客不發生效力,惟此時可類推適用第一百六十九條,而認受讓之旅遊營業人為旅遊營業人之履行輔助人,上開判決雖未說明理由,惟結論與本文相同;第二,旅客之前雖有接受運送之服務,惟基於旅遊契約之整體性,該運送服務顯然無利益可言,從而應認全部給付不能,依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項規定,旅客得請求全部不履行之損害賠償,上開判決雖未詳細說明理由,惟結論相同。 五、獨立之給付提供人 **問題:若實際提供服務之第三人為獨立之給付提供人,則其是否為旅遊營業人之履行輔助
5

改革開放以來中共文化戰略的分析─從中共民主集中制的角度分析

朱駿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採取歷史文獻分析與理解社會學(verstehende Soziologie)的研究途徑,從「以中國說中國」的方法入手,重視歷史事實作為論證基礎的功能與意義。 對中共「民主集中制」的研究在廣度與深度上都超乎中國大陸內部與外部學者在這方面的論述,系統化地借助中共黨史反映了民主集中制一般不為人所注意的關鍵面向。對民主集中制之作用的分析引導筆者發現,中國大陸總體面出現一個「黨、國家、社會」的三角形,這是在現階段與可預見之未來的人類文明中一個非常態的國家總體結構。筆者進而對照西方權力制衡的理論,反映出在民主集中制下是不可能發展出真正的權力制約與監督的機制的,民主集中制的內涵處處體現「一元化整體性控制意識」,民主與民主集中制之間無論就理論或現實運作都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共文化戰略奠基者為鄧小平,他的基本方法是將重心放在寄望以經濟建設的成果支持行為層面的紀律,進而鞏固精神思想層面的意識形態。順此,他主張「不搞爭論」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希望大力發展生產力,強調的是「工具理性」。這些其實都是受民主集中制之「一元化整體性控制意識」的影響。 筆者採用各種型態的資料與具體數據說明「『民主集中制』對文化戰略的影響」與「『民主集中制』對改革開放以來文化戰略與戰略造成的困難與挑戰」,呈現出中共文化戰略的不合理與不合時的性質。從文化戰略的視角可以看到許多中國大陸現今不易從單純的政治、經濟、社會的角度所能觀察到的問題。本論文針對此方面的解決方案與方向提出了一些線索與頭緒。 最後,解釋在第一章提出之胡錦濤表現的反差現象。其次,論證中國大陸的政治體制改革應為不可迴避的必要之務,民主改革未必對中共不利,可能更有利。同時回答第一章中共如何統治的問題。 / Adopting the approaches of historical document analyses and understanding sociology, this dissertation brings the method of explaining China in terms of China into bear and places importance on the function and meaning of historical facts as the departing basis of its discussions. Based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the CCP hereafter) history, the dissertation systematically presents some key points of the CCP’s democratic centralism, to which attention was not paid. It shows wider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CP’s democratic centralism. The understanding leads the author to notice the “party, state and society” triangle, which reflects the uniqueness of the structure of China as a countr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The CCP’s democratic centralism reflects “consciousness of unitary holistic control” and is in fact incompatible with democracy by its normal definition in respect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CCP’s cultural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was laid by Deng Xiaoping, whose methodology laid stres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Deng hoped to accomplish some economic achievements to secure behavioral discipline among people and finally consolidate the party’s ideologies and theories. He therefore advocated “no disputes” and “insistence on four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did his best to promot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namely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ll he did embodied “consciousness of unitary holistic control,” so has the CCP’s cultural strategies done the same. Basing on different types of materials and data,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influences of the CCP’s democratic centralism on its cultural strategies and presented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strategies caused by the democratic centralism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In the final chapter, the author explained Hu Jintao’s surprising reaction and answered the question how the CCP has been ruling the country. Both were mentioned in Chapter one.

Page generated in 0.017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