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簡媜的自傳體散文研究許瑞秋, Rachel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分六章,各章章旨及其內容如下:
第一章、 緒論
主要說明簡媜的散文在文壇及學術界所獲得的迴響,從整理別人的評論中,說明研究動機,以及本論文的研究範圍與方法,並整理前人對簡媜散文的研究成果,再來是對「自傳體散文」的定義做簡要的說明。
第二章、 簡媜的斷代史
作家的生長背景和創作內容、作品風格息息相關,了解作者的生命經驗有助於對文本的解讀。本章將簡媜的生活經歷分成「童年的歡樂與傷悲」、「求學的孤寂與愛戀」、「在文壇嶄露頭角」、「結婚生子的體悟與轉變」四部份,從中了解鄉土經驗對她的影響,也認識到文學如何伴她度過高中的孤寂歲月,種下她與「文」共舞的契機,還看到簡媜在台北盆地的見聞與歷練,發現她對創作的熱愛,對文學的執著,同時看到一個文壇才女在結婚生子後,如何兼顧創作事業與家庭生活,也看到結婚生子的體驗讓簡媜的人生觀有所轉變。
第三章、 簡媜的文學創作觀
鄭明娳說:「每個夠格的創作者都有他先驗的文學理論在,但他本身並不很清楚他的文學體系是怎麼樣,他有他的文學觀、人生觀及思想,這是作者創作的原點」 。簡媜每本散文專著的出版,都標示散文創作的里程碑,為散文開創新風貌。
簡媜為自己的每一本書寫序,在序文中說明本書的創作歷程和思想主題,也表示她對文學創作的觀點。此外,整理她在演講、座談或訪談中的內容,歸納她的文學理念。 本章擬分「文學高於一切」、「最自由的文體──散文」、「以『書』為單位的創作」和「求新求變的精神」四部份來詳加探討。
第四章、 簡媜自傳體散文的主題
「自傳體散文」是一種自我省思追尋的文體,所處理的重點不是生活點滴或事件本身,也不會完整記載作者的生活經驗,而且所呈現的內容未必都是寫實的,因此,讀者很難透過文本了解作者真實的生活面貌。但是,網集簡媜的作品,細尋她在文中經常表現的主題,可了解簡媜的生命基調和情感思想。本章以「懷鄉戀土」、「親人圖像」、「人間情緣」、「生活美學」和「幻滅與完成」等小節來分析簡媜自傳體散文的主題意識。
第五章、 簡媜自傳體散文的書寫策略
簡媜具有強烈的創作意志,她是個高度自覺的作者,依照擬定的創作計畫,一一完成她想建構的散文星圖。從《水問》到《天涯海角》,乃至近期在報章雜誌發表的散文,可窺得簡媜的書寫策略。她先以散文建構個人斷代史,再擴展到對女性集體命運的思索,然後再以女性的觀點詮釋先祖渡海墾拓的歷史、抗日史和近代台灣社會的變遷史。本章將簡媜的書寫策略分成「建構自己的斷代史」、「勾繪時代女性的圖像」和「介入歷史書寫」三部分來討論。
第六章、 結論
歸納本論文的研究成果,說明簡媜自傳體散文的特色與研究意義,並提出本論文的研究侷限。
|
2 |
1990年以降台灣女作家散文中母職經驗探究劉佳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約自一九八六年中起,女性主義文學批評開始在學院中興起;一九八七年台灣宣布解嚴,政治鬆綁;而台灣的婦女運動,歷經長時期的醞釀,一直到一九九○年以降被稱為「台灣婦運的成長、成熟期」。在社會風氣逐步開放、女性主義興起以及婦女解放運動的影響之下,透過文學創作展現女性意識的作品數量漸多,女性作家對於婚姻或母職的思考,也漸漸擺脫了父權文化中的刻板觀點和傳統模式,因此,本論文將研究的時間點鎖定於解嚴之後、婦運漸趨成熟的九○年代,以「一九九○年以降台灣女作家散文中母職經驗」為研究主題。但一九九○年以後至今橫跨近二十年,散文創作繁多,故選擇較具代表性的作家為主要研究對象,計有李黎、廖玉蕙、龍應台、周芬伶、張讓、朱天心、簡媜、利格拉樂‧阿烏八位女作家。散文書寫貼身的個人經驗與生命實踐,相較於規格、制式化的專家育兒教養書來得親切和生動,再者,其深刻記錄與描繪從女性成為母親的心路歷程,也有不同於專業教養書籍的細膩思維和值得探討的議題。本論文計分五章:
第一章「緒論」:概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相關研究成果、論文架構等。
第二章「台灣女性散文母職經驗書寫概述」:首先整理五○年代至九○年代間台灣女性散文母職經驗書寫的脈絡,其次簡介李黎、廖玉蕙、龍應台、周芬伶、張讓、朱天心、簡媜、利格拉樂‧阿烏八位女作家及其書寫母職經驗的相關作品。
第三章「女作家母職經驗的歷程」:母職經驗的歷程包括妊娠與哺育為女性獨享的生命經驗,還有照護幼稚期的孩子、和青少年時期的孩子互動等,最後母親必須學會放手,讓孩子單飛。
第四章「女作家母職經驗的思索」:從母職經驗中思索婚姻的意義、自我與母職的掙扎如何平衡,又親子相處中可以觀照自我往昔的生命,亦即回顧自己童稚時期與母親的相處經驗,進而重新連結母女的生命。
第五章「母職經驗中對文化與社會的思考」:分析女作家散文母職經驗中與文化、社會相關的思考,如:荒涼的女性學、女性的生育醫療經驗、對女性與孩子不友善的大環境、男性的親職參與等等。至於原住民因其特殊的文化及其邊緣化的處境,使得原住民母親有別於一般母親的經驗與心聲,所以一併列入本章探討。
第六章「結論」:總結全文,並提出研究心得及日後可以繼續探索的方向。女作家身負母職,孕育生命長河,踏著母親後塵相繼鮭魚還鄉的艱難使命,前仆後繼,不可迴避的衝擊。走向婚姻、生育兒女,母職生涯無論長短,每一位母親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不能複製的基因工程,在DNA的驅動程式裡翻轉與擺蕩。我父、我夫、我子,相對也是女兒、妻子、母親,交錯在傳統母職與現代職業婦女的氛圍,企圖對生命有一帖說法,下個定論。
|
3 |
台灣當代散文的空間意識及其書寫型態陳伯軒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相對於空間,時間的研究在古今中外各個領域都受到極度的重視。事實上,根據研究指出,時間的概念比空間概念生得要晚,所以從各民族的語言來看,時間概念往往要借用空間概念來表達。人類早期對時間概念的理解相當模糊,很大程度上必須依賴空間的概念。儘管空間概念的形成早於時間,但是人們對於歷史、生命、歲月的關懷似乎遠遠超越於對空間的認識。
回顧台灣的現代散文創作,即便是近三十年來各式各樣散文題材的勃興,懷舊主題仍是歷久不衰。懷鄉、懷人、懷事、懷物一直是現代散文的創作主流。如果我們的時間概念往往依循著空間,那當這些懷舊文章無論是揭示了歲月與個人生命歷程的糾纏或是大歷史大時代的洪流沖積,散文家創作當時有意無意依循的「空間意識」為何?如果作者無意書寫空間的情況之下,他無意識透露出的空間感如何?如果是有意識書寫空間,那麼又如何進行藝術性的經營,顯示了什麼效果?除了懷舊文學之外,空間議題的漸次關注或多或少影響了創作者的視野,旅行文學與都市、鄉土文學,都是與空間書寫密切相關的文類,也勢必影響讀者的視野。諸如此類的問題,是作為散文研究時,必須思索的。
「空間」作為一獨立討論的範疇,關涉到散文情感和思緒的研究。
我們以此作為討論的出發點,將逐步顯現空間的政治性與實踐意義在散文中的構成。換言之,我們研究散文的文本空間時,無可避免地討論著不同空間型態所具備隨之相異的關懷,但是在充分掌握之後,本文企圖回歸散文藝術構成的原則──思索「空間」如何在散文中更有效地進行文學性的經營。確定了這樣的論述策略,我們就更容易分辨出既有的研究成果,能夠分別在什麼層次上給予本文協助與啟發。也就是說,從「藝術性」和「議題性」兩大方向進入散文研究,我們會發現,徒有「議題」的研究,恐怕會使文學作品成為附和「議題」的文獻/文宣;但若在缺乏議題作為討論的對象,單單從「藝術性」的角度分析散文,又有落於修辭格分析的困境。其實,題材與技巧常常在不同的程度上相互影響,我們確立了本文的策略與方法,即是將散文中的「空間意識」以及「書寫型態」提在平衡等重的位階,避免偏廢。
|
4 |
文星時期的余光中廖敏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試圖爬梳余光中如何在六0年代建立其詩壇和文壇偉岸的文學地位。從五0年代反共文學退潮之後,文學風向開始向現代主義傾斜,但眾家喧嘩,國族與個人之間的彼消我長,更使這個時期文學走向始終如同政治時局動盪難安。但大趨勢則在民族訴求、創作自由與文化薪火相傳之間激盪磨合,意在尋求彼此之間的最大公因數,最終目的無非一個強國的想像。
本文從當時各種思想交匯情況下切入,分析《文星》雜誌在思想文化上的影響力,再從中演繹彼時以《文星》雜誌為場域平台,最為賣力推廣現代詩、現代散文的余光中,如何在這最具影響力的雜誌裡,結合當時的現代文藝家,開創一波又一波的「文藝復興」。
除了和志同道同的作家、藝術家共同掀起文學狂潮外,藉由《文星》的影響力和個人的才氣與努力,余光中也逐漸建立起屬於他自己的灘頭堡。這個階段他的文學生命最具實驗性、也最為狂熾,凡舉現代詩的改造、現代散文理論與創作的建立,還有批評與翻譯地位的確立,都可見其奮鬥不懈的痕跡。因此以《文星》為基礎,爬梳余光中在五、六0年代的風格轉變與文學實驗,最終得出在文壇強烈的西化風下,他選擇告別虛無,改造當時被詬病的現代主義文學,且以回歸文化中國的手法,使五0年代以降,知識分子的文化想像有了具體的作品呼應。這樣的過程中,余光中一方面完成了重要的文學革命,一方面此確立他自身的文學地位,也為六0年代文學史中寫下璀璨的一頁。
|
5 |
梁實秋先生的事蹟及散文之研就鍾鳳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架構——梁實秋先生的事蹟與著作╱梁實秋先生的散文作品的分類與考述╱梁實秋先生的文學觀與批評觀╱梁實秋先生的散文觀與雜文觀╱梁實秋先生的散文藝術成就╱梁實秋先生的雜文藝術成就。
第一章緒論中,敘述研究動機、方式。第二章勾勒作家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以及生活經歷、時代背景,都會影響到他的創作與風格。並且將梁實秋先生畢生著作,涵蓋散文、文學評論、翻譯、英語辭典編著、英語讀本與教材的編著等,按年代先後順序一一羅列,並且說明出版社、版本及頁數,以完整呈現梁實秋一生的重要著作。第三章進一步將梁實秋先生的三十六本散文作簡介與考述。
第四章是論述梁實秋先生的文學觀與批評觀。梁實秋在華學校就讀時期,創作理念接近於浪漫主義,但到美國哈佛留學後,在思想上深受白璧德的影響,思想轉到了古典主義。因此,在這部分,分述梁實秋的浪漫主義、古典主義及人文主義的思想。此外,自西元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六年,梁實秋與魯迅之間的論戰,震撼了整個中國文壇。梁魯之間論戰的主旨,著重在兩個問題上,一是文學的階級性和普遍的人性問題;另一則是關於翻譯中的硬譯問題。但是爭論的核心是文藝批評中最引起爭論的問題──「人性論」,其他爭論都環繞此軸心而轉動,並以此為焦點擴散延伸。其次是文學批評觀,主要從《文藝批評論》及《梁實秋論文學》二書中,去闡發論述其在文學批評上的觀點。
梁實秋在〈論散文〉一文中,曾指出散文的形式、特色、文調及原則;也論及散文最常見的毛病,如:太多枝節、太繁冗、太生硬、太粗陋等。透過他散文作品的分析、論述及舉證,可以歸納出梁實秋的散文創作理念包含了散文要忠於自我,切記模倣;散文講求感情滲入與文調雅潔;散文的根本原則是「割愛」;散文的最高理想是「簡單」。此外,檢視梁實秋的散文創作,有半數均是「雜文」寫作的風格及題材;而有些著作甚至直接以「雜文」命名,如:《實秋雜文》、《秋室雜文》及《雅舍雜文》等。因此在第五章中,根據作品內容,整理、歸納出梁實秋的雜文創作觀點。
第六、七章分別就梁實秋先生的散文藝術成就與的雜文藝術成就作闡述與探討。從題材、情趣、風格、修辭等方面,作分析與舉證,以凸顯梁實秋先生散文作品之成就。
第八章結論,簡論梁實秋先生一生在學術、編輯、散文、翻譯等方面的成就,進而肯定梁實秋在現當代文學史上絕對有明確的定位。
|
Page generated in 0.05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