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張曉風散文研究牟方芝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探討當代著名作家張曉風的散文成就,分析其作品的藝術形象、主題思想、表現方法等。故能檢驗張曉風散文道路的實踐,呈現散文美學思維,標誌張曉風在現代散文發展史上的地位。
正文共由六章組成,第一章為「緒論」,首要概述動機及目的,說明研究的必要性及預期成果。次要限定研究範圍並說明研究方法,最後回溯文獻,整理歷年研究成果。第二章為「張曉風與現代散文」,從張曉風個人生命史出發,探究一位東方文化及中國古典文學涵泳而出的女性,其創作生命如何與西方現代文藝交織而互為表□。其次尋索其文學歷程的形成,並依不同創作理念及風格表現予以分期,以利後續的討論。另自1966年至今,張曉風散文創作歷程,正好為台灣散文史提供具體可觀的剖面,故以下二節,脈絡五四以來散文美學思維的流變,再觀察張曉風對散文體式的認同與超越,找出張曉風散文創作的「共相」及「殊相」。第三章為「散文與藝術的化境」,此處深入文本並參考當代散文理論,萃取張曉風散文的藝術性。張曉風敏銳的觀察加上豐富的聯想,樂於實驗現代語言的改造,詩歌意象的創新、戲劇臨場的表現及觀眾心理的引導,不僅形塑其獨特的美感樣態外亦使現代散文風貌多變。第四章為「散文與生命的對話」,探究張曉風的主體價值及生活面向,除了「信仰」及「中國」二大主軸外亦有個性的細緻描繪,故能於日常生活發現性靈及品味,哲理與趣情趣互見。尤其重要的是張曉風將關注的層面擴大,以積極入世的精神,參與現代進程,筆下多有生態變遷、現實政治,歷史文化的探討與反思,得見作者健旺飽滿的生命力。第五章為「散文理論及其實踐」,藉由張曉風認定的散文特質及散文編選,建構其散文美學思維。其次亦追踪其創作動機、創作期許及創作面向等,如何影響其散文書寫。最末則分析其書寫策略如何發揮散文的優越性而避免散文的侷限性。第六章為「結論」,經過以上各章宏觀映照及微觀的剖析,則不致空談散文的內涵及性質,也唯有對散文之藝術性及思想性有所發現後,才能正確評鑑張曉風開創的散文書寫,已從「人格」與「文格」建構起現代散文的藝術高度,具備文學史「典型」的意義。
|
2 |
夏丏尊及其作品研究楊舒惠, Yang, Sue-hu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八Ο年代以後,研究者開始著意突顯白馬湖作家群的存在,在學者先進們的努力考證下,這個文學集體已然是現代散文史上的既定事實,然而其中代表人物—夏丏尊長期以來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對夏丏尊及其作品的深入研究更是刻不容緩的工作,這也是筆者進行這個研究的目的及價值所在。
第一章緒論,歸納與探討夏丏尊其人及其作品的研究成果,指出其中尚待提昇之處及本論文撰寫與論述過程中的期待視野,從而界定本論文的研究範圍並提出研究之方法。
第二章:筆者依夏氏不同階段的人生重心,將他的人生歷程分為三種面向,分別是學生時期、教師時期及編輯時期,冀求能夠條理清楚地呈現夏氏不同人生階段的殊異風貌。
第三章:夏氏的人生思想存在著許多雙重思考,意即他常常游移於事物究極的兩端之間,因此本章採取二元主題式的分析,進一步架構夏氏的人生思維體系,文中分為三個論題:夏丏尊的對日態度、改革意識及宗教情懷。
第四章:夏丏尊強調以人為中心的健全教育,提出受教材不等於受教育、自學和自己教育等主張,並認為勞動是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方式。筆者也從愛的教育本質以及感化教育的實踐方式兩個層次分別探討夏丏尊的情意教育。夏氏積極推動新文化運動,勇於推行白話文的實驗與改革,為新文學的普及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第五章:夏丏尊的作品分為敘事抒情的散文小品、批判世態的雜文評論以及初步嘗試的小說創作。筆者突顯夏氏具代表性的主題內涵,而後歸納其具象與情緒兼具、自由中體現精嚴的技巧表現。淡而有味是夏氏作品的整體特色,其創作兼具浙東土味的自然質樸與白馬湖風格的清淡雋永,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藝術風貌。
第六章:關於夏氏語文教學著作的研究,從文本表現的形式與特色談起,接著歸納此類作品的特色與功效,並且探究這些作品在語文教育史上的意義。關於夏氏翻譯作品的研究,包括夏氏從日本譯介的自然主義作品,以及從日本轉譯的俄國文學作品,除了探討他的翻譯理念,並深究這些作品在翻譯史上的意義。
第七章結論:夏丏尊兼具「教育家」及「文學家」的雙重身分,筆者從這兩方面做一總結,分別探討夏氏在現代教育史及文學史上的歷史定位,以及對照今日的文壇及杏壇又給予人們怎樣的啟發與借鑒。
附錄一〈夏丏尊文學活動年表〉輯佚夏丏尊作品,並考證作品發表順序及夏氏從事文學活動的時間。
附錄二〈夏弘寧致筆者信函〉收錄夏丏尊後人致筆者之信件。
|
3 |
梁實秋先生的事蹟及散文之研就鍾鳳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架構——梁實秋先生的事蹟與著作╱梁實秋先生的散文作品的分類與考述╱梁實秋先生的文學觀與批評觀╱梁實秋先生的散文觀與雜文觀╱梁實秋先生的散文藝術成就╱梁實秋先生的雜文藝術成就。
第一章緒論中,敘述研究動機、方式。第二章勾勒作家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以及生活經歷、時代背景,都會影響到他的創作與風格。並且將梁實秋先生畢生著作,涵蓋散文、文學評論、翻譯、英語辭典編著、英語讀本與教材的編著等,按年代先後順序一一羅列,並且說明出版社、版本及頁數,以完整呈現梁實秋一生的重要著作。第三章進一步將梁實秋先生的三十六本散文作簡介與考述。
第四章是論述梁實秋先生的文學觀與批評觀。梁實秋在華學校就讀時期,創作理念接近於浪漫主義,但到美國哈佛留學後,在思想上深受白璧德的影響,思想轉到了古典主義。因此,在這部分,分述梁實秋的浪漫主義、古典主義及人文主義的思想。此外,自西元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六年,梁實秋與魯迅之間的論戰,震撼了整個中國文壇。梁魯之間論戰的主旨,著重在兩個問題上,一是文學的階級性和普遍的人性問題;另一則是關於翻譯中的硬譯問題。但是爭論的核心是文藝批評中最引起爭論的問題──「人性論」,其他爭論都環繞此軸心而轉動,並以此為焦點擴散延伸。其次是文學批評觀,主要從《文藝批評論》及《梁實秋論文學》二書中,去闡發論述其在文學批評上的觀點。
梁實秋在〈論散文〉一文中,曾指出散文的形式、特色、文調及原則;也論及散文最常見的毛病,如:太多枝節、太繁冗、太生硬、太粗陋等。透過他散文作品的分析、論述及舉證,可以歸納出梁實秋的散文創作理念包含了散文要忠於自我,切記模倣;散文講求感情滲入與文調雅潔;散文的根本原則是「割愛」;散文的最高理想是「簡單」。此外,檢視梁實秋的散文創作,有半數均是「雜文」寫作的風格及題材;而有些著作甚至直接以「雜文」命名,如:《實秋雜文》、《秋室雜文》及《雅舍雜文》等。因此在第五章中,根據作品內容,整理、歸納出梁實秋的雜文創作觀點。
第六、七章分別就梁實秋先生的散文藝術成就與的雜文藝術成就作闡述與探討。從題材、情趣、風格、修辭等方面,作分析與舉證,以凸顯梁實秋先生散文作品之成就。
第八章結論,簡論梁實秋先生一生在學術、編輯、散文、翻譯等方面的成就,進而肯定梁實秋在現當代文學史上絕對有明確的定位。
|
4 |
馬華穆斯林的文化變遷與社會適應鄭月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南部,由西馬和東馬兩部份組成,共有十三個州和三個直轄區(布特拉再也、吉隆坡、納閩特區)組成。屬熱帶地區,雨量豐沛,宜植物生長,全國森林占總面積的75%,有「綠色王國」之美稱。面積近33. 67萬平方公里,人口26,664,000人(2006年) 馬來西亞華人總人口數為6,215,400人,佔馬來西亞總人口數23.31%,馬來人佔68.52%(包含其他土著),印度人佔6.97%,其他佔1.2%。華人信仰伊斯蘭教,佔華人總人口數不及1%,佔馬來西亞總人口數的也只有 0.25%,人數很少,儘管如此,它還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族群。
馬來西亞官方語言為馬來語,馬來語、英語是通用語言。宗教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十六世紀初,馬來西亞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統治,二次大戰期間淪為日本屬地。1957年馬來西亞宣告獨立,1963年馬來西亞建國成功,因為馬來人對華人始終心懷疑懼,把華人占多數的新加坡,於1965年逐出馬來西亞。如此,馬來族便成為馬來西亞境內的最大民族,其次為華族、印度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與宗教。其宗教信仰方面有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以及民間信仰。在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馬來西亞,不僅內部存在著民族問題,也存在著嚴重的宗教問題。
由於馬來人文化和華人文化有許多不同,甚至相對立的地方。在華人的觀念裡,誤以為伊斯蘭教等於馬來教,穆斯林等於馬來人,伊斯蘭教文化等於馬來文化。對皈依伊斯蘭教的華人,華人也有所謂「進番」的說詞,意即成為「馬來人」或「番仔」。華人皈依伊斯蘭教必須捨棄過去的宗教信仰,改變原有的生活習慣。但是皈依後的華人穆斯林,有些已經符合馬來西亞《憲法》第160條的「馬來人」的規定,甚至馬來化,但是他們仍被馬來西亞政府歸屬為「華族」。
自視甚高的華人,極為擔心會被他們輕視的馬來人所同化,並不喜歡華人信仰伊斯蘭教,甚至對皈依的華人穆斯林加以排斥。但是,皈依後的華人也必須面對許多的困難,首先在文化上和生活上立即遭遇雙重的壓力,而且還要面對社會適應的問題,以及來自國家政策的壓力。他們處在這樣的環境下,文化勢必有融合有衝撞。筆者從2001年到2008年,共七次到馬來西亞田野調查,將所蒐集的專書論著、報章、宗教機構出版品,以及對101位受訪者作深度訪談的一手資料,針對馬華穆斯林的問題,從皈依的原因,皈依後的文化變遷、社會適應的情形,以瞭解馬華穆斯林所處的,所謂五大「文明」,究竟是「文明」抑或「文化」的問題?以及是「衝撞」、「矛盾」、「融合」,或者……的問題?
|
5 |
古代「雜文」的演變─從《文心雕龍》、《昭明文選》到《文苑英華》 / The Change Of Ancient 〝Tza-Wen〞 ─From Wen Xin Diau Lung 、 Jau Ming Wen Shiuan To Wen Yuan Ying Hua郭章裕, Kuo, Zhang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雜文」作為一種切確的文類,可以溯源自劉勰《文心雕龍》,其中有〈雜文〉一篇,明確劃定出範圍,及其所含之體類,與體類之特性。
劉勰「雜文」範圍內體類繁多,兼有「文」、「筆」性質,但以「問答(含設論)」、「七」、「連珠」三者為主要,此三者其實賦體,但不以賦為名的體類,我們可以後設稱之為「賦體雜文」。整體說來,「雜文」中的各種對象,它們是在文學史上較為新出,由「詩」、「賦」、「章」、「奏」等各種主要體類,所流衍派生的對象,當然重要性也就不如其主要體類,且實際功能或政教意義,也較為淡薄。總之,「雜文」文類的劃定,其實本於劉勰的文學觀念,是一種對於文學體類發展演變的詮釋。
下及宋初《文苑英華》,雖然在整體體類的編目上,大抵上承《昭明文選》,但其中卻也出現「雜文」一類。單就此文類看來,應該與《文心雕龍》淵源更深,但內容更趨複雜,下分「問答」、「騷」、「帝道」、「明道」、「雜說」、「辯論」、「贈送」、「箴誡」、「諫刺雜說」、「記述」、「諷喻」、「論事」、「雜製作」、「征伐」、「識行」、「紀事」共十六類目。而其中體類對象,除「賦體雜文」,另外還有箴體、論體、記體但不以箴、論、記為名的「箴體雜文」(「誡」)、「論體雜文」(「說」、
「辯」、「解」、「原」、「題跋」)、「記體雜文」(「志」、「述」),及「雜著」(不具體類名稱的篇章)與少數「越界文體」(有其體類之名,但無其體類之實的篇章)之作,分佈在其中。
「賦體雜文」體類,集中於「問答」、「騷」、「帝道」三子目,「箴體雜文」體類,則集中在「箴誡」;此外,「論體雜文」、「記體雜文」、「雜著」及「越界文體」則分佈於其他十二目。進一步發現,「問答」目中,合併了傳統「對問(含設論)」、「七」二種體類;「騷」雖自六朝總集中有之,但廣泛包含擬騷之作,非往昔《楚辭》篇章專屬;「帝道」其實為六朝「符命(封禪)」之文。「箴誡」目中,主要為「誡」,而「誡」又分有韻、無韻,前者似「箴」,後者則近於「論」、「記」。「明道」、「贈送」、「諫刺雜說」、「記述」、「諷喻」、「論事」、「征伐」、「識行」、「紀事」是
依照文章題材與主旨所劃分的類目。「雜說」、「辯論」、「雜製作」分類依據不明,但目中分別以「說」、「辯」與「原」、「題跋」篇章較為偏多,所以推測有凸顯這些體類的意義。
可見「雜文」的內容,前後差異極大。從原本「賦體雜文」為重心,後來則各種對象紛呈。這種現象的轉變,一來與六朝至唐代,「文」之觀念與範圍演變相關,二來也與唐代散文風氣及務實文學觀的興盛,造成文學創作方式的改變相關。
《文苑英華》「雜文」直接影響《唐文粹》「古文」的形成,然則後人對於「古文」;以及後來總集中「雜文」、「雜著」之類,在文類的觀念及內涵上,我們當不能忽略《文苑英華》「雜文」對於後代的影響。而這是本論文結束之後,即將在拓進的研究方向。
|
Page generated in 0.019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