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
  • 9
  • Tagged with
  • 9
  • 9
  • 9
  • 9
  • 3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夏志清與戰後台灣的現代文學批評

蘇益芳, Su,Yi-f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夏志清,一九二一年出生於上海浦東,一九四二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英文系,後至美國耶魯大學取得英國文學博士學位。一九五二年時獲得美國洛克斐勒基金會的補助,轉向研究中國現代文學,一九六一年研究成果《中國現代小說史》由耶魯大學出版,由於是拓荒之作,引起不少好評及注意,夏志清的知名度也大大地提昇。之後的夏志清不僅研究中國現代文學,還兼治中國古典小說,一九六八年《中國古典小說》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出版,更奠定了夏志清在美國漢學界的地位。 夏志清的兄長夏濟安時為台大外文系的教授,在《中國現代小說史》撰寫期間,夏濟安創辦了《文學雜誌》,並向夏志清邀稿。夏志清便把當時已撰寫完成討論「張愛玲」的專章寄給夏濟安,由夏濟安親自翻譯,分成兩篇登在《文學雜誌》上,「夏志清」這個名字是首次出現在台灣的刊物上。雖然這不是第一篇評論張愛玲的文字,但是直言張愛玲是今日中國最優秀最重要的作家,則是第一回。 在五○、六○年代,凡是作家作品都必須經過國民黨的嚴格檢查才得以出產。夏志清本人是右派的反共知識份子,而且直率敢言,從不避諱自己的立場與言論,夏志清未必贊同(也非附和)國民黨的高壓統治方式,但是他本身的立場卻與國民黨的路線不謀而合。他的反共立場從他評張愛玲的《秧歌》就可以知道,因此他能夠通過思想的檢驗,在台灣文學批評界跨出穩健的第一步。 夏濟安於一九六五年過世之後,由於與夏濟安生前台大外文系的學生,如白先勇、劉紹銘等人關係密切,故夏志清亦曾將撰寫中的《中國古典小說》部份篇章授與白先勇等人繼《文學雜誌》創辦的《現代文學》上刊載。此後,夏志清陸續在台灣的報章雜誌上寫單篇的評論文字、散文,對台灣的現代文學發展頗為關注,但影響的層面並不廣。直到一九七六年他與顏元叔的論戰之後,其名氣才大增。這場筆戰不但眾所矚目,亦引起多方討論。其後,一種異於顏氏「新批評」的人生式文學批評成了當時「學院派」的評論主流之一,而夏、顏的這場論戰似乎就是轉向的關鍵。從夏、顏兩人一往一來的論爭文章中,夏志清品評文學的標準與方向其實呼之欲出。夏志清覺得文學批評不可能科學化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相信文學的「感性面」,而這一面是與人的生命歷程息息相關的。 一九七六、一九七八年,聯合報、中國時報連續創設小說獎與文學獎,夏志清都有參與評審的工作,甚至交出上萬字的評審報告書。與顏元叔的論戰之後,夏志清更是受到文壇的重視;文學獎的評審工作也讓夏志清有年年參與律定島內新興文學標準的機會;加上一九七九年夏志清的英文鉅著《中國現代小說史》中譯本在劉紹銘等人的協助下由傳記文學出版社出版,廣為學術界、校園所引用和採用,夏志清儼然就是當時文學批評界的權威。而夏志清的文學信念,也成了七○年代一直延續到八○年代中期,台灣文壇小說界、批評界的思想主流之一。 一九九九年,聯合報、文建會主辦的「台灣文學經典」評選,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入選為「評論類」的經典之一,「張愛玲」也以《半生緣》入選「小說類」的經典之一。除此之外,他在《中國現代小說史》附錄討論的「姜貴」,亦以《旋風》入選「小說類」經典。從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九九年,四十多年的時間,夏志清從沒有在台灣的大專院校裡授課,憑藉著一枝筆,卻能成為享譽台灣文學批評界的泰斗之一,「夏志清現象」的成形,是一個有趣且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 本論文擬以「夏志清現象」為出發點,除了對夏志清本身的文學批評精神與信念作深入的探究外,對於他是如何與台灣文學批評的傳統交會、進而參與其中,甚至主導台灣文學批評界十多年,也會加以討論。夏志清的經典代表作:《中國現代小說史》是夏志清從事現代文學批評之始,他對張愛玲、姜貴的評介,尤其是張愛玲,更對台灣文壇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他的如白先勇、陳若曦、於梨華等出身《現代文學》的重要作家亦譽滿台灣文壇。除了討論「夏志清現象」形成的場域及他對現代文學評介的貢獻外,夏志清對戰後台灣的現代文學批評的影響亦是本文所關注的焦點之一。由他所評論的現代文學作品及影響力著手分析,可以發現夏志清眼光獨到,這也是他能在批評界獨樹一幟的原因;更進一步考察,可以知道:他對戰後台灣的現代文學批評影響絕不僅於發掘優秀的作家,如他肯定張愛玲小說對人性的挖掘,可以說是六○年代強調人性、人心黑暗面的現代主義小說的先聲。今日已被視為經典的現代主義作家,如白先勇、王文興、陳若曦及王禎和,在當年卻總在官方控制的文藝獎中缺席;七○年代中在鄉土文學運動中亦受到很大的誤解,但是夏志清始終給予他們支持與鼓勵。白先勇等四人均入選「台灣文學經典」,書單中的現代主義作品也佔了「小說類」的三分之一,證明了現代主義的成已獲得高度的肯定。 一九九一年已退休的夏志清,雖然評論的文字已不多,但亦有重要學者在其確立的「文學批評典範」下繼續研究,甚或在他的基礎上開發,其中最優秀的當推現在名重文學批評界的王德威教授,他們雖然沒有直接的師徒關係,但王德威在夏志清的脈絡之下另闢新徑,可謂一次「典範的轉移」。本論文不僅將對夏志清本人的文學批評與信念作深入的分析,亦將夏志清置於整個台灣文學批評的歷史脈絡中,交叉考察其文學批評的成就及影響,希冀作出更公允的評價。
2

張曉風散文研究

牟方芝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探討當代著名作家張曉風的散文成就,分析其作品的藝術形象、主題思想、表現方法等。故能檢驗張曉風散文道路的實踐,呈現散文美學思維,標誌張曉風在現代散文發展史上的地位。 正文共由六章組成,第一章為「緒論」,首要概述動機及目的,說明研究的必要性及預期成果。次要限定研究範圍並說明研究方法,最後回溯文獻,整理歷年研究成果。第二章為「張曉風與現代散文」,從張曉風個人生命史出發,探究一位東方文化及中國古典文學涵泳而出的女性,其創作生命如何與西方現代文藝交織而互為表□。其次尋索其文學歷程的形成,並依不同創作理念及風格表現予以分期,以利後續的討論。另自1966年至今,張曉風散文創作歷程,正好為台灣散文史提供具體可觀的剖面,故以下二節,脈絡五四以來散文美學思維的流變,再觀察張曉風對散文體式的認同與超越,找出張曉風散文創作的「共相」及「殊相」。第三章為「散文與藝術的化境」,此處深入文本並參考當代散文理論,萃取張曉風散文的藝術性。張曉風敏銳的觀察加上豐富的聯想,樂於實驗現代語言的改造,詩歌意象的創新、戲劇臨場的表現及觀眾心理的引導,不僅形塑其獨特的美感樣態外亦使現代散文風貌多變。第四章為「散文與生命的對話」,探究張曉風的主體價值及生活面向,除了「信仰」及「中國」二大主軸外亦有個性的細緻描繪,故能於日常生活發現性靈及品味,哲理與趣情趣互見。尤其重要的是張曉風將關注的層面擴大,以積極入世的精神,參與現代進程,筆下多有生態變遷、現實政治,歷史文化的探討與反思,得見作者健旺飽滿的生命力。第五章為「散文理論及其實踐」,藉由張曉風認定的散文特質及散文編選,建構其散文美學思維。其次亦追踪其創作動機、創作期許及創作面向等,如何影響其散文書寫。最末則分析其書寫策略如何發揮散文的優越性而避免散文的侷限性。第六章為「結論」,經過以上各章宏觀映照及微觀的剖析,則不致空談散文的內涵及性質,也唯有對散文之藝術性及思想性有所發現後,才能正確評鑑張曉風開創的散文書寫,已從「人格」與「文格」建構起現代散文的藝術高度,具備文學史「典型」的意義。
3

創造社小說中的國族性格與寓言性質研究 / Research of the national personality and allegory characteristics in novels of creation association

崔舜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正處於曖昧而又多音繽紛的過渡狀態,在政治、文化與社會心理方面皆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其劇烈的程度猶如分娩時的陣痛;國家型態的轉型是漸進而複雜的過程,晚清的維新變法吸收日本維新經驗,在國體型態上對於「新」與「變」的共同追求與想像,以及彼時代知識分子所擁有的「直進式」時間觀,已成為新時代對國族想像的共同基礎,並主導了往後中國文化、政治與社會話語的思路走向。 在文學社團流派的聚合現象上,文學研究會主張嚴肅的啟蒙現代性,而成立於日本的創造社則舉起「為藝術而藝術」的大旗,以異軍突起之姿站上了中國現代文壇,開啟了審美現代性的道路,為現代文學開拓出更多元多音的話語空間。由於前期創造社成員幾乎全數均為赴日留學的留學生,在共同的留學經驗與知識背景之下,均不約而同地呈現出「留學生小說」的書寫主題,以及孤苦無依的「零餘者」形象,這種「自我」的書寫思維常以個體的身體經驗與生命處境作為書寫主題,一方面承接了五四文學立足於情慾自主,強調人性張揚的精神基調,一方面也展現出詹明信所言「國族寓言」的政治語境,與時代議題的承擔意識。   後期創造社所標張的革命文學,明確區分了「資產階級時代」的逝去與「無產階級時代」的實現;在表層話語上,革命文學大力批判五四的資產階級啟蒙性質,但在話語策略的潛意識層面裡,革命文學卻又不自覺地繼承了五四的革命意識,並將晚清以來的啟蒙現代性與革命論述策略發揮到極致。在實際的文學創作中,部分作家仍舊有意無意地承接了前期創造社小說的頹美風格與情慾書寫,這種承繼與轉變顯現於蔣光慈、葉靈鳳、陶晶孫、倪貽德、周全平等後期創造社小說家筆下,顯示出革命文學的雙重性格。 晚清以來的啟蒙話語,使文學具備嶄新的時代承擔意識,作家透過小說中的生命書寫與身體經驗,塑造出具有時代共享性質的國族想像,使二十世紀初期中國現代文學具有強烈的寓言性質,並回歸匯流到具體時代的政治語境。在創造社小說家的筆下,我們得以窺見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對家國時代的深切關懷,以及自身生存境遇與國族命運的寓言式對應。
4

叛逆者或改革者?--王文興小說研究

劉采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王文興,一個精雕細琢的作家,秉持苦修精神從事文學創作。閱讀是他最大的興趣,寫作則是他一生的職志,速度之緩慢或許堪稱台灣文學之冠,然五十年來從未輟筆,堅持現代主義文學的創作,使他的小說備受爭議,無論題材或語言體製,都為閱讀者帶來震撼,構成個人獨特的小說面貌。 走過政治社會上的思想箝制與獨裁統治,王文興希望藉由小說中形式與內容的自由,以掙脫現實的枷鎖。極端尊崇西方文學的王文興,也相對映照出對中國文學的憂心,透過編輯《現代文學》雜誌積極引進西方技巧並加以改造革新,發展出最適合書寫他時代的語言。王文興的小說,強調隱微內心的探究,善於描寫青少年成長的陰鬱,勾勒命運的無奈與沉重,刻畫強烈的衝突性,展現與體制抗衡的極致力量,尤其擅長捕捉那生命中的不圓滿,如同宗教的超脫精神帶領讀者由苦難、覺悟進而獲致人生的成長。語言的獨特與激進,藉視覺與聲音的結合以豐富字義、創新字詞,並以現代主義文學藝術技巧融入小說形式,來進行小說的立體化工程,一新讀者耳目。透過王文興非小說及散見報章雜誌的創作,可見其強調文學藝術功能的文學觀,展現宗教情懷與人道關懷,探悉架構於現代主義思考下的小說創作觀。 王文興勇於挑戰傳統,融合中西文學之勝,雜揉鄉土與現代的特殊寫作形式,著重書寫個體生命及生存困境,發揮更積極的小說意義與價值,已然為台灣文學開闢新道路。
5

季季及其作品研究

李麗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季季作品文質量俱佳,但並不常被論者論及,本論文意圖藉由作家生平的整理、主題內涵的探討、藝術表現的分析,以及文學系譜的爬梳等幾個面向的探討,使季季的文學價值得到恰當的評價。以下簡述本論文的章節架構: 第一章是緒論,首先在概述研究的動機和目的,以說明本研究的必要性和預期的成果。其次設定研究的範疇及說明研究的方法,最後彙整有關的文獻資料,及勾勒本論文的組織架構。最後並附各章提要,點明其餘各章重點。 第二章是寫季季的生平經歷、文學啟蒙、文學開展與文學創作。季季沒讀過大學,但這並沒有妨礙她成為作家。她的文學興味是在虎尾女中胚胎萌芽的。漸漸的以職業作家嶄露頭角,知名度在台灣文壇攀升打響。文章見於報紙、雜誌、專欄,且持續在進展中。 第三章是在說明季季創作的主要成就在小說,而她的小說作品大都集中一九六四年到一九七九年,大約有十年的時間。在同輩的女作家中,季季是才華出眾的一位,在她的作品中,對社會現象有多樣性的觸角,且在她龐大的作品群中,約略可以看出她作品的四種不同的發展軌跡:第一類是充塞著現代主義色彩的描寫;第二類是自傳性頗為濃厚的作品;第三類是摻雜著浪漫與寫實。第四類作品是充滿幽默和嘲諷的寫實主義作品。 第四章主要在說明季季的散文觀點。她的散文是喃喃向內傾訴的心語,醇厚細膩。從散文裏,可以看出她的思想及個性。此外,她的散文很能發揮對現實的透視力,字字句句都緊扣著生命的脈動,在文字技巧及內容思想上已具相當水準。 第五章是在說明季季在散文、小說、雜文、評論等方面,皆能有所涉獵,創作出不少優秀的文學作品。此外,她還身兼編輯,並與臺灣文化界的關係異常緊密,在文壇上有相當的成就,也為臺灣文化事業的發展貢獻良多。 第六章是結論,總整了本文研究心得,並針對季季的作品作一全面性的觀照,同時簡論季季在編輯、小說、散文等方面的成就,冀望能藉由釐清季季的文學定位及意義,對季季文學藝術予以適度之評價,進而為季季在現代文學史上做較為恰當的定位。
6

五四時期的女性小說研究(1917~1927) / Research on Women's Fiction During May Fourth Movement

鄭宜芬, Cheng, Yi F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五四時期,在改造社會背景下蓬勃開展的婦女解放運動,鼓舞了知識女性們擺脫舊社會的束縛,迎向新時代開放的潮流。然而,崛起於現代文壇的這第一代女作家,卻較少受到研究者的關注。本研究是以陳衡哲、冰心、廬隱、馮沅君、凌叔華、石評梅六位已為當時人知悉的、也較具代表性的女性小說作家們,在五四時期的小說作品為取材範圍,而論題所謂「女性小說」乃廣義的說法,是指女作家創作的一切小說,而非專指女作家之反映女性生活,或表現女性意識的小說作品。研究上是針對作家與作品,在作家研究上,除了從時代變遷、社會影響來探討五四時期女作家養成的社會背景與刺激創作的動因外,也從作家個人之家庭環境、學習經歷與人世遭遇來探索她們的人格特質與創作之間的關係。在作品研究方面,是以小說的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為分析對象,在思想內容上是探討女性小說中所呈現的三大主題︰社會關懷、婚戀主題與人生意義的追求;在藝術形式上,首先是研究五四小說中大量出現的背離傳統情節中心而改以人物性格作中心的小說之敘事結構與觀點,再來是專節分析女作家中最具藝術技巧的凌叔華小說。
7

跨文化華語教學中的現代文學課程設計與實踐 /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course design and practice in intercultural Chinese teaching

許鐘尹, Hsu, Chung Y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文學可否作為跨文化的橋樑?本研究以跨文化溝通理論為基礎,從文化教學的角度切入,探討華語教學中的現代文學課,並以文化教學之概念進行現代文學教學設計和實踐。研究問題主要有三:(一)跨文化華語教學中的現代文學課有什麼特殊性?(二)適合華語學習者的現代文學文本為何?(三)現代文學如何融入跨文化華語教學?本研究的主要內容分為兩部分,採取內容分析法進行教材分析,使用行動研究進行教學實踐,研究設計參考ADDIE教學設計模式,進行分析、設計、發展、實施和評鑑。 教材分析部分,觀察台灣使用和出版的華語教材中的現代文學內容,分析其中的優點和不足。研究者發現台灣華語教材中的現代文學教材數量較少,且少有更新,教材內容對於華語學習者的針對性較不足,也未很好地提煉文本中的文化內容。研究者進一步提出篩選現代文學文本的三項考量:經典性、普遍性和文化主題,並從母語者的國文教科書中初步選出六篇合適的現代文學文本,分別為:〈差不多先生傳〉、〈孔乙己〉、〈背影〉、〈愛〉、〈鄉愁〉和〈聲音鐘〉,進一步結合Moran(2001)提出的五維文化分類分析其中的文化內容,編寫教材。 教學設計部分,本研究認為華語教學中的現代文學課應向文化教學靠攏,針對文本中的文化主題設計教學內容,引導學習者理解文化知識並進行跨文化分享。本研究參考Moran(2001)提出之融入文化教學的體驗式學習循環,將閱讀現代文學文本當作文化體驗,分階段進行描述、闡釋和跨文化分享。研究者使用自編教材進行兩次教學實踐,課程性質為華語中心的選修文化課,挑選六篇文本進入課程,並選擇〈愛〉作為教學範例,深入討論教案設計及課堂反應。本研究教學實踐的研究結論有四:一是文化討論應注重核心主題,二是重視知名作品與文化之連結,三是注意現代文學知識之建立,四是考量學習者之多元背景。 本研究作為文化教學結合現代文學教學之嘗試,認為面向華語學習者的現代文學教材和教學設計有其針對性和特殊性,應注重文本中的文化主題,進行跨文化的主題討論。本研究為華語教學中的現代文學教學提供讀寫教學之外的選擇,即是以文化主題為核心,進行跨文化華語教學。
8

台灣與中共地區的文學雜誌描述中國家庭

趙麗雪, Zhao, Li-Xu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約五萬字左右,共分四章。目的在探討海峽二邊之中國人,處於不同社會結構 下,其家庭份子互動情況。研究範疇包括近三年來台灣「現代文學」與大陸「人民文 學」中之短篇小說,採目的選樣方式,以不同作家作品為主,翻譯,古典小說不列入 選樣範圍。 過去研究多偏向家庭結構,功能等縱的研究,且多以「凝聚力」、「親近程度」為指 標。本論文則採用內容分析法,深入探討家庭份子互動關係,歸納整理國內外有關家 庭關係的文獻,以衝突理論為架構,探討家庭中親子、夫妻等之衝突程度,進而分析 衝突之根由,以期真正了解大陸與台灣家庭份子間關係之異同。
9

藝術的奧秘:姚一葦文學研究 / The Secret of art: The research of Yao Yi-Wei and his literary works

林淑慧, Lin, Shu 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研究姚一葦先生的翻譯、美學理論、戲劇創作與文學批評的建構及其文學現代性的思考,並藉由此個案關注臺灣戰後現代文學與中國新文學──特別是五四文學、現代主義文學──之間的關係。   在研究方法上,本論文首先透過史料的輯佚工作,尋得姚一葦在大陸時期的創作,以此重構姚一葦在大陸時期的閱讀史與創作歷程,探索其文學觀與批評觀的形塑與實踐,並從中考察臺灣戰後文學與中國新文學、世界思潮的銜接與鍛鑄。另一方面,本論文有計畫地訪談了曾與姚一葦從事文學雜誌編輯工作的編務委員,包括《筆匯》雜誌的尉天驄先生、《現代文學》的白先勇先生與柯慶明先生。意欲透過基礎的口述歷史記錄工作,深化報刊研究的信度與深度。   姚一葦是從大陸帶來五四後的現代主義文學的代表之一。打破傳統禁忌和創新求變的五四精神,給予這位現代主義推手精神上的鼓勵,使臺灣現代主義有了歷史傳承的意義。姚一葦最初所接受的現代主義,應溯源自1930年代的中國上海、承繼自施蟄存在《現代》雜誌中所提倡的歐洲大陸(尤其是德奧系統)的現代主義。這一點與臺灣六○年代《現代文學》雜誌因其學院派色彩,對於現代主義的介紹大部分承襲於英美的現代主義有所不同,應而也別具意義。   本論文透過探討姚一葦促進現代小說的閱讀與臺灣藝術電影之發展的努力為例,揭示姚一葦如何在六○年代更進一步開拓了臺灣現代文學/電影批評的面向及視野,以及他接軌臺灣現代文學藝術與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現代主義的關鍵地位。他透過日文書籍所接觸到的歐洲現代主義與英美當代文學理論,大部份承繼西方理性主義的觀念,由亞里士多德到康德、謝林、黑格爾,均有深度之認識。1949年以前,中國治美學與文學批評之學者,如朱光潛、宗白華等人,亦多立基於德國古典美學思想體系之上而加以發展。然而,受到政治上的影響,朱光潛、宗白華的體系受到蘇俄左派思想之壓制,使這一脈的美學在1949年以後的中國大陸亦多寂然無聲。反觀到了臺灣的姚一葦在此一階段所作的美學工作,其思想價值便格外值得注意。相較於大陸學者,姚一葦在德國古典美學的理性主義的系統之外,更注意到非理性主義思想系統的美學觀念,立基於此對提倡現代主義不遺餘力。   姚一葦的美學理論與文學作品所展現的意義,在理論盛行的今日看來尤具意義。本論文重新回顧姚一葦畢生論述,恰巧也是傳統文學價值的重新肯定、古典美學的最後完成。文學和美學在將來必有不同的發展,但姚一葦為臺灣現代文學所留下的歷史基石,不管是對話或挑戰,必定是不可忽略。

Page generated in 0.019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