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8
  • 17
  • 5
  • 4
  • 1
  • Tagged with
  • 27
  • 27
  • 21
  • 17
  • 8
  • 7
  • 7
  • 7
  • 7
  • 7
  • 6
  • 5
  • 5
  • 5
  • 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夏志清與戰後台灣的現代文學批評

蘇益芳, Su,Yi-f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夏志清,一九二一年出生於上海浦東,一九四二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英文系,後至美國耶魯大學取得英國文學博士學位。一九五二年時獲得美國洛克斐勒基金會的補助,轉向研究中國現代文學,一九六一年研究成果《中國現代小說史》由耶魯大學出版,由於是拓荒之作,引起不少好評及注意,夏志清的知名度也大大地提昇。之後的夏志清不僅研究中國現代文學,還兼治中國古典小說,一九六八年《中國古典小說》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出版,更奠定了夏志清在美國漢學界的地位。 夏志清的兄長夏濟安時為台大外文系的教授,在《中國現代小說史》撰寫期間,夏濟安創辦了《文學雜誌》,並向夏志清邀稿。夏志清便把當時已撰寫完成討論「張愛玲」的專章寄給夏濟安,由夏濟安親自翻譯,分成兩篇登在《文學雜誌》上,「夏志清」這個名字是首次出現在台灣的刊物上。雖然這不是第一篇評論張愛玲的文字,但是直言張愛玲是今日中國最優秀最重要的作家,則是第一回。 在五○、六○年代,凡是作家作品都必須經過國民黨的嚴格檢查才得以出產。夏志清本人是右派的反共知識份子,而且直率敢言,從不避諱自己的立場與言論,夏志清未必贊同(也非附和)國民黨的高壓統治方式,但是他本身的立場卻與國民黨的路線不謀而合。他的反共立場從他評張愛玲的《秧歌》就可以知道,因此他能夠通過思想的檢驗,在台灣文學批評界跨出穩健的第一步。 夏濟安於一九六五年過世之後,由於與夏濟安生前台大外文系的學生,如白先勇、劉紹銘等人關係密切,故夏志清亦曾將撰寫中的《中國古典小說》部份篇章授與白先勇等人繼《文學雜誌》創辦的《現代文學》上刊載。此後,夏志清陸續在台灣的報章雜誌上寫單篇的評論文字、散文,對台灣的現代文學發展頗為關注,但影響的層面並不廣。直到一九七六年他與顏元叔的論戰之後,其名氣才大增。這場筆戰不但眾所矚目,亦引起多方討論。其後,一種異於顏氏「新批評」的人生式文學批評成了當時「學院派」的評論主流之一,而夏、顏的這場論戰似乎就是轉向的關鍵。從夏、顏兩人一往一來的論爭文章中,夏志清品評文學的標準與方向其實呼之欲出。夏志清覺得文學批評不可能科學化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相信文學的「感性面」,而這一面是與人的生命歷程息息相關的。 一九七六、一九七八年,聯合報、中國時報連續創設小說獎與文學獎,夏志清都有參與評審的工作,甚至交出上萬字的評審報告書。與顏元叔的論戰之後,夏志清更是受到文壇的重視;文學獎的評審工作也讓夏志清有年年參與律定島內新興文學標準的機會;加上一九七九年夏志清的英文鉅著《中國現代小說史》中譯本在劉紹銘等人的協助下由傳記文學出版社出版,廣為學術界、校園所引用和採用,夏志清儼然就是當時文學批評界的權威。而夏志清的文學信念,也成了七○年代一直延續到八○年代中期,台灣文壇小說界、批評界的思想主流之一。 一九九九年,聯合報、文建會主辦的「台灣文學經典」評選,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入選為「評論類」的經典之一,「張愛玲」也以《半生緣》入選「小說類」的經典之一。除此之外,他在《中國現代小說史》附錄討論的「姜貴」,亦以《旋風》入選「小說類」經典。從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九九年,四十多年的時間,夏志清從沒有在台灣的大專院校裡授課,憑藉著一枝筆,卻能成為享譽台灣文學批評界的泰斗之一,「夏志清現象」的成形,是一個有趣且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 本論文擬以「夏志清現象」為出發點,除了對夏志清本身的文學批評精神與信念作深入的探究外,對於他是如何與台灣文學批評的傳統交會、進而參與其中,甚至主導台灣文學批評界十多年,也會加以討論。夏志清的經典代表作:《中國現代小說史》是夏志清從事現代文學批評之始,他對張愛玲、姜貴的評介,尤其是張愛玲,更對台灣文壇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他的如白先勇、陳若曦、於梨華等出身《現代文學》的重要作家亦譽滿台灣文壇。除了討論「夏志清現象」形成的場域及他對現代文學評介的貢獻外,夏志清對戰後台灣的現代文學批評的影響亦是本文所關注的焦點之一。由他所評論的現代文學作品及影響力著手分析,可以發現夏志清眼光獨到,這也是他能在批評界獨樹一幟的原因;更進一步考察,可以知道:他對戰後台灣的現代文學批評影響絕不僅於發掘優秀的作家,如他肯定張愛玲小說對人性的挖掘,可以說是六○年代強調人性、人心黑暗面的現代主義小說的先聲。今日已被視為經典的現代主義作家,如白先勇、王文興、陳若曦及王禎和,在當年卻總在官方控制的文藝獎中缺席;七○年代中在鄉土文學運動中亦受到很大的誤解,但是夏志清始終給予他們支持與鼓勵。白先勇等四人均入選「台灣文學經典」,書單中的現代主義作品也佔了「小說類」的三分之一,證明了現代主義的成已獲得高度的肯定。 一九九一年已退休的夏志清,雖然評論的文字已不多,但亦有重要學者在其確立的「文學批評典範」下繼續研究,甚或在他的基礎上開發,其中最優秀的當推現在名重文學批評界的王德威教授,他們雖然沒有直接的師徒關係,但王德威在夏志清的脈絡之下另闢新徑,可謂一次「典範的轉移」。本論文不僅將對夏志清本人的文學批評與信念作深入的分析,亦將夏志清置於整個台灣文學批評的歷史脈絡中,交叉考察其文學批評的成就及影響,希冀作出更公允的評價。
2

郭紹虞文學批評史觀硏究 = A study of Guo Shao Yu's ideas of history of criticism

丘建峰, 01 January 1996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

文體批評視野下的明清杜詩學——以創造力為研究角度 / Ming and Qing’s Du Fu poetics in the view of stylistic criticism:an observation on creativity

王冠懿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文體批評」是明清學者詮釋杜甫詩的常見方法,該批評重視辨體的緣故,「變創」成為明清杜詩學的重要子題。在明清學者探討杜甫五古、七古、五律、七律、排律、絕句的成果裡,包含杜甫變化傳統、開創新體的現象,探討杜甫變創的緣由等詩學意見。據此,本論文要做的學術工作之一,從明清杜詩學抽引這條以變化、創新論杜的線索,從「文體批評」之「辨體」方法,找出明清杜詩學者評價杜詩各體風格、內涵、題材、正變之說,尤其是明清杜詩學者論杜詩正宗與變體的辯證過程,建立詮釋軌跡,掌握明清學者論杜詩變創的焦點與面向。 再者,創造力是改變既有領域,或是將既有領域轉變成新領域的任何作為、理念或產品的概念,由此看來,明清杜詩學以「體要」判定杜甫變化創新與否的方法,與當代創造力理論有許多共通之處。因此,本論文學術工作之二,便是沿著明清學者開發的論杜小徑,另採用「匯合取向研究」的「創造力系統模式」、「創造力三成分模式」、「共識評量技術」為研究角度,拓深與補充明清杜詩學論杜詩各體變創的內涵,說明杜甫身為創造者的個人特質,影響杜甫從事變創的幾種要素,杜甫具備的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流暢力、敏覺力等特殊才能。 最後,通過創造力理論的協助,進一步從文體批評視野下的明清杜詩學說,得出杜甫身為「巨匠」、「開創者」、「內省者」的詩人形象,豐富杜甫在歷代以來流行的「詩聖」形象。藉著杜甫形象的開拓,期盼我們對杜甫詩有新的眼光,能善用明清杜詩學遺產,從中歸納中國古典文學在創新方面的經驗,在當代「創意經濟」重視創新的氛圍裡,能回應今日培養創造力人才與創新法則的需求。 關鍵字:明清杜詩學、文體批評、變體、創造力
4

明清詩學的韓詩評論及其在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 /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poetics's Han Yu poetry commentary and in the literary criticism history significance

許友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明清詩學批評論著中對韓詩的詮釋與評論為基軸,針對明清詩學對韓詩所提出的多面向議題加以歸納析探;同時兼及明清詩學理論與背景之探討,以呈現韓詩在明清詩學中之評論的各種樣貌,並評述其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第一章緒論中先將晚唐至宋代的韓詩評論加以分析。本文第二到四章是主要部分,所要處理的內容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份是「韓詩」各項議題的評論,另一部份是著重在明清詩學的評論之意義。第二和第三章針對韓詩的在明清詩學理論的評論中所提到的議題,分為兩大類來整理與探討,第一類是關於韓詩創作體製方面的議題,第二類是關於韓詩風格特色方面的議題。在這一方面的評論中,詩評往往表現詩人及其詩派之詩學主張。第四章將明清詩學中的韓詩評論放置於明代,乃至清代初期、中期、末期的文學批評史中,加以分析比對,以期檢討出明清詩學中的韓詩評論在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
5

六朝物色觀研究──從「感物」到「體物」的詩歌發展

江明玲, Ching, Ming-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情景」課題是中國文學批評與文學創作中重要的理論與觀念。六朝時期,「情景」理論是在「物色」為主軸的討論中逐步展開的,因此,欲對六朝文學中「情景交融」相關問題有所了解,則文學理論中的物色論可為線索。不過,本篇論文雖以物色論為線索,卻不以物色論的深究為宗旨,而是在物色論的探照下,觀照六朝詩人應對物色的態度,以及因為應對態度所形成的創作態度以及作品內涵的差異。創作者應對物色的態度可名之曰「物色觀」,物色觀是作品中物色描寫與景物呈現的基因,所以,物色觀的研究是針對文學作品所作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則又是鎖定詩歌所作的考察。 在綜合陸機、劉勰、鍾嶸三人的說法後,發現六朝的物色論有以「感物」和「體物」區分創作者物色觀之意,並且,六朝的詩歌也有由「感物吟志」向「體物寫志」發展之趨勢。因此,本文以「感物」、「體物」二詞作為論述的標題,探討六朝詩人的物色觀,並交代六朝詩歌中有關物色描寫的演變。其中第一章是緒論,包括研究旨趣、理論回顧以及六朝詩歌發展的大體鉤勒;第二章、第五章分論「感物」與「體物」在內涵、物我關係、審美特質上的特徵;第三章分從「玄理」與「形似」兩個面向,考察「感物」向「體物」過渡的軌轍;第四章則是以深具過渡色彩的〈蘭亭詩〉,印證「感物」向「體物」的發展;第六章為結論,除總論六朝詩歌由「感物」向「體物」發展的實質與意義外,又特別從物色的角度對六朝文學研究中的重要議題﹝諸如:詩歌賦化現象、〈蘭亭詩〉在六朝詩歌史上的意義、玄言詩的歷史評價以及詠物詩在齊、梁盛行的內在邏輯﹞作一文學史的觀照。
6

馮叔鸞「戲學」之研究 / A Study of Feng Shuluan's dramatic criticism

姚贇㛃, Yao, Yun Ji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馮叔鸞作為活躍於民國初年的報刊劇評家之一,身兼編、演、評數職。作為劇作家,他創作了十餘種戲劇劇本,其中不少曾經被搬上舞台。作為戲劇活動家,他經常客串戲劇演出,創辦過戲劇雜誌,並參與過戲劇教育工作。作為戲劇批評家,他發表了大量劇評文章,兼及戲劇常識的介紹與戲劇史料的搜集整理。其中,集結成冊的有《嘯虹軒劇談》一書,其餘則散見於當時各類報刊雜誌之中。 本文以馮叔鸞之戲劇評論,及其提出的「戲學」概念為主要研究對象,將其置於新舊並陳的民初劇壇,以及戲劇理論批評近代化轉型之大背景下,通過對其戲劇活動資料的盡可能搜集與整理,在完善其個人資料的同時,深入分析其劇評文章,歸納總結其戲劇觀及企圖建構的戲劇批評體系。並試圖給予這一因歷史原因而多有被忽視的人物更多關注,以及相對公允合理之評價。 馮氏「戲學」之批評面向主要包括戲劇本體、編劇、演員、表演、劇場、觀眾以及戲劇與社會之關係等,而其新舊並重、分而論之、融會貫通的改良觀則始終貫穿於各個面向之中。「戲學」之實踐與應用,還可從其戲劇批評觀中展現,通過對於劇評界時弊之針砭,馮氏提出了自己對於劇評的界義,以及劇評家所應當具備的學識及道德水準。馮氏「戲學」概念的提出,尤其是囊括新舊的批評範疇,以及將「戲學」樹立為一門獨立學科的願景,無疑對學科界定意義重大,或可謂為現代戲劇學學科建立之先聲。 / Feng Shuluan w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drama critic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s a dramatist, he wrote more than ten scripts, most of which were staged. As a dramatic activist, he took part in many performances and dramatic education activities, as well as dramatic magazine editing works. Moreover, he wrote extensively on several topics as a drama critic, including dramatic basics and the history of drama. Some of them were later put together in the book <Xiaohongxuan’s drama criticism>. Others were published on th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This study regards Feng Shuluan’s drama criticism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While collecting original data of him,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on this nearly forgotten historical figure and his dramatic theory. With the analysis of his work, this study will endeavor to give him an adequate appraisal. Feng Shuluan’s dramatic criticism includes ontology, function theory, script theory, performance theory, theatre theory, audience theory and improved theory. He found out many problems of the critics at that time, and proposed the knowledge and moral standard a drama critic should possess. He tried to establish his drama criticism including both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and western drama as a new subject, which was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of the dramatic theory and criticism.
7

測量華語的真實溫度:以幻想主題分析方法閱讀臺灣華語熱潮 / Measuring the real temperature of Chinese : a fantasy theme criticism of Chinese trend in Taiwan

蔣宗諴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2003年行政院正式核定成立國家對外華語文政策委員會以來,臺灣華語教學迅速發展,不但大學/民間華語中心倍增、華語教學系所林立,相關政策亦持續積極建設,於是可見相關論述逐漸形構出「華語熱潮」的想像。然此「熱」的本質究竟為何? 是Menia,一種病態的狂熱?還是Heat,一種讓人灼傷的溫度?或是Hot,一股令人垂涎的風潮?還是Fever,一波使人昏眩的幻想? 本文試以Bormann Ernest G. 所提出的幻想主題分析方法(fantasy theme criticism)解讀臺灣華語熱潮,針對「華語教學」進行後設的反思與宏觀的檢視,探討在華語教學活動參與者的想像之下:華語教學是什麼?為什麼?臺灣華語熱潮又是如何成形並延燒?這股熱潮且又隱含怎麼樣的魅力,能聚集華語教學活動者參與支持?本文將藉由語藝文本的拆解與重組,呈現團體成員認知中的真實世界,並透過語藝視角理解臺灣華語熱潮現象的運作過程及內在本質,以期為臺灣華語教學明確定位,未來能以更完善的方式規劃臺灣華語教學的走向。同時,也希望透過臺灣華語熱潮論述之語藝梳理,提供國內華語教學發展另一種自我反省與觀看的方式。 分析臺灣華熱潮論述語藝後可以發現:「中國崛起」一幕隨著「全球化」的作用表現戲劇張力,突顯重要道具-中文的重要性;華語教師、中國大陸對外漢語教學、各國市場等角色一一登台亮相,彼此藉由語言教學的機會周旋於商業與外交活動之間;而華語教學中所提供的多元機會以及民族情感渲染,則成為華語熱潮之所以成形的重要因素。各類幻想主題依循著幻想類型兩條主線:「珍視中華/臺灣文化」和「強調公眾/個體利益」脈絡交叉串連,形成文化與利益交織的價值體系,並匯聚成臺灣華語熱潮論述的全景圖,最終開展出「臺灣,從未缺席」的語藝視野。 以幻想主題分析方法閱讀臺灣華語熱潮,可見全球化、國際化、在地化等機制,皆在「語言」和「教學」的包裝之下巧妙地運作著。語藝文本共同反應出充滿期待、深切期許且積極的世界觀,其中並多強調群我之間的區辨,試圖劃清專業界線並隱約透露出些許的優越感;論述間亦充斥著大我中華的想像,視正統與傳統為唯一價值;敘述中並呈現出模糊空泛的主體,他者需求無限放大,語言及其文化的主體性則受到擠壓。種種臺灣華語熱潮論述所呈現的語藝特色,反映出臺灣華語教學現況以及未來可能走向,值得臺灣華語教學發展反省深思。 / This thesis aims to interpret Chinese trend in Taiwan with fantasy theme criticism theorized by Bormann Ernest G. Moreover, issues such as “What’s TCSL?” “Why do we have to deal with TCSL?” “How is the Chinese trend in Taiwan formed?” and “What kind of attraction does the trend have?” are further discussed. Therefore, this thesis analyzes discourses in TCSL groups to unveil the members’ imagination, thus searching for the proper orientation of TCSL in Taiwan. Meanwhile, this thesis also applies different ways for TCSL groups to examine and reflect on the issue. To begin with, we can see “Chinese Century” and “Globalization” in the setting theme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Next, main roles in character theme-TCSL Teachers in Taiwan, TCSL in China, and Markets of the World, interact in business and diplomacy through Chines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oreover, various rewarding opportunities and national sentiment in TCSL rationalize all above group fantasies. Apart from that, each fantasy theme is arranged by two fantasy types: “Treasuring Chinese/Taiwan Culture” and “Emphasizing Public/Personal Benefits.” Finally, the rhetorical vision-“Taiwan, Never Absent” is analyzed in detail.
8

アルテ・ポーヴェラ --戦後イタリアにおける芸術・生・政治

池野, 絢子 23 May 2014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人間・環境学) / 甲第18480号 / 人博第694号 / 新制||人||166(附属図書館) / 26||人博||694(吉田南総合図書館) / 31358 / 京都大学大学院人間・環境学研究科共生人間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岡田 温司, 教授 篠原 資明, 教授 多賀 茂, 教授 田中 純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9

北宋以文為詩詩風形成原因及其風格之研究

戴麗霜, Dai, Li-Sh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以文為詩乃宋元明清以來,文學史文學批評史上之一大公案,正反褒貶之意見紛雜,眾人且多以此深詆宋詩,本文因此擬就北宋為範圍,探討當時以文為詩之原因及表現,以得其究竟,此為研究動機。若其研究方法,則前半采由全局以觀個別之方法:自文化思想共同之傾向(時代精神)以探個別現象之本質;自文學觀念意義之型態及文學活動、人物之引導,以探文學表現之原因。后半則由個別以窺整體:以諸家之作品概觀時代詩風之特色。研究文獻,包括政治、思想、經學、史學著作,文學史、文學批評史,各種朝代人物之資料彙編,唐宋元明明清之詩話,諸家之選集、別集,近代有關詩論、詩作之研究著作,博碩士論文、期刊等。研究內容,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北宋詩之背景,包括思想背景、知識階層與平民階層興起之意義三節,第三章北宋詩之特質,分就意與象、情與理兩事論之,第四章北宋以文為詩詩風形成原因,共分六節:中唐以來散化詩風之趨勢,北宋詩內容與體制變遷之反映,北宋雅俗之辨之追求,言意之辨之注重,古文運動之助長,杜韓及北宋諸家之影響,第五章北宋以文為詩之風格,列舉諸家如王禹稱、梅堯臣、歐陽修、王安石、蘇東坡、黃庭堅、陳師道、理學家等人之詩作,加以分析。研究結果,一則可明宋代以文為詩之形成淵源及因素,二則可明唐宋詩之基本差異,三則可對前人褒貶宋詩之說有所辨正,四則確立宋代以文為詩之意義與價值,五則對以文為詩之優缺點可得一評估。
10

兩種水滸評點及其小說理論研究之一 (以袁無涯本與容與堂本為中心)

鄭光熙, ZHENG,GUANG-X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評點是中國文學批評特有的實踐性批評形式之一。評估之作原是針對詩與古文而來,后來才出現小說評點。小說評點不僅是評點者本身的嘔心瀝血的再創造,而且是嚴肅的學術評論。因此,其實際發生的效果和作用都是不應低估的,值得一番精研的工夫。小說評點盛於明代,其中容與堂本與袁無涯本《水滸》評點時間較早而影響也很大,則兩種《水滸》評點是中國古典小說理論的實際開端和寶庫。 本論文討論的重點,如下三點:(1)檢討《水滸傳》各種評本,而以辨明兩種評本的真偽;(2)整理分析兩種評點,究明其小說理論的面貌和價值;(3)比較分析其兩種評點的同異及小說理論上的影響。本文共約十五萬字分七章研討如下: 第一章:緒論。分為二節。敘述筆者的研究目的及方法,以及評點之概說。 第二章:共分為二節。探討小說評點之流變及明代小說理論的概錶。 第三章:共分為二節。探討《水滸傳》各種評本的面貌,進而探究兩種評本的真偽問題。 第四章:共分為三節。探究袁本評點的內容,即將其小說理論歸納整理為評者的思想、人物批評、小說藝術批評。 第五章:共分為三節。探究容本評點的內容,即將其小說理論歸納整理為評者的思想、人物批評、小說藝術批評。 第六章:分為三節。探討兩種評點內容的同異及影響。 第七章:結論。論述在小說理論史上兩種評點的價值。

Page generated in 0.0152 seconds